产业集聚区四个定位与四大关系_第1页
产业集聚区四个定位与四大关系_第2页
产业集聚区四个定位与四大关系_第3页
产业集聚区四个定位与四大关系_第4页
产业集聚区四个定位与四大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 江 开 发 区简 报第12期(总第103期)浙江省商务厅开发区处浙江省开发区协会秘书处编2010年12月22日目 录 l 吕祖善:产业集聚区四个定位与四大关系l 在全面比较中扬起开发区前行的风帆 省商务厅开发区调研小组赴山东学习考察报告l 打造转型发展新高地 (余姚经济开发区朱从谷)l 短讯传递吕祖善:产业集聚区四个定位与四大关系按:在日前省政府召开的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上,吕祖善省长针对产业集聚区提出要明确“四个定位”、正确处理“四大关系”,这对我省开发区的建设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现将吕省长讲话要点刊登如下。产业集聚区要明确“四个定位”首先,产业集聚区应是转型升级的示范区。转

2、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我省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产业集聚区作为我省产业发展的大平台、新高地,不仅自身要高起点发展,而且要在示范、带动周边地区和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的意义所在,也是衡量集聚区规划建设成败得失的关键所在。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要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首任,每个集聚区都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不同的功能定位,集聚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带动当地主导产业的提升发展。其次,产业集聚区应是科技创新的引领区。高层次、高水平的产业集聚区,必然也是科技和人才的集聚区。产业集聚区要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集聚功能,引进、培养一批科技人才,提高自

3、主创新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科技成果的孵化功能,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可以说,能否引领当地主导产业的技术进步、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方面。第三,产业集聚区应是绿色发展的先行区。绿色发展是大趋势、硬约束,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也把新能源、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浙江山清水秀,环境容量较小,资源能源匮乏,节能减排压力很大,绝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能不能实现绿色发展,决定着其有没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因此,产业集聚区应

4、当是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典范,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第四,产业集聚区应是体制创新的试验区。我省开发区、工业园区自设立以来,之所以能够在区域发展中起支撑作用和带动作用,从根本上讲,是与其体制机制不断取得突破分不开的。同样,体制机制创新也是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既要积极借鉴开发区建设管理的模式经验,更要敢于先行先试,特别是针对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体制障碍以及政策瓶颈,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积累经验。产业集聚区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提升存量与引进增量的关系。建设产业集聚区的过程,是一个对原有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

5、变的过程。要坚持提升存量与引进增量并重的原则,既要加强“腾笼换鸟”,搞好龙头骨干企业的搬迁;更要加强“筑巢引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更大空间。对存量部分,绝不能搞“老鼠搬家”,重点是要稳妥推进原有优势产业、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进入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发展壮大。同时,要围绕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目标,着力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增量部分,关键是“招什么商、引什么资”的问题。我们既要盯牢省内,更要盯牢省外,认真研究我省与中西部、国内外的差别与优势,结合这些优势,进一步研判究竟该引进哪些行业。然后针对这些行业里的“领头羊”企业,主动出击,积极衔接。今年以来,我们

6、重点加强了与央企的对接合作,效果就比较好。同时,还要善于把握产业发展的趋势,适当配备一些技术专家,提高对招商引资项目的鉴别能力,研究分析项目发展前景,确保引进的都是高质量、高水平的项目。绝不能为了把集聚区填满而把什么企业、项目都招进来、装进去。现在我们规划的一批产业集聚区,也就那么一些空间,假如没有好项目,宁可空着。我相信,后人一定比我们聪明,可以为他们留更大的发展余地。二是正确处理建设新区与提升老城的关系。发展产业集聚区不是简单复制当年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模式。与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相比,产业集聚区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宽阔。从产业角度上,既要搞先进制造业,也要搞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7、,还要搞现代农业;从目标定位上,它以新型城市化发展为导向,广泛集聚、高效配置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着力打造宜业宜居城市。因此,在此次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框框,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城市新的功能区来规划建设。要按照“产业新城、城市新区”的目标定位,把产业集聚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助推器”,把中心城区建设作为产业集群提升的“催化剂”,做到统筹兼顾、功能互补,协同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既要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扶持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又要抓好中心城区建设,配套发展休闲、财物、旅游等服务产业,提高文化、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为培育新兴产业

8、提供强大支持。三是正确处理要素投入与创新驱动的关系。要素投入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更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基础。产业集聚区离不开要素投入,但这种投入需要量,更需要质,否则就会陷入粗放经营的老路。产业集聚区要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就必须在创新上下功夫。要充分挖掘和发挥我省的比较优势,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与中西部的错位发展。要通过科技人才资源的集聚,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向集聚区集中,大力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提高产业集聚区的自主创新能力。要深化产业集聚区体制创新,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科技体制,着力破除不利于集聚区发展的体制障碍,积极推进产业集聚

9、区走上创新驱动、内涵发展的道路。四是正确处理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和群众利益的关系。生态保护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和高压线,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让群众得实惠。因此,在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群众利益相统一,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尤其要把产业集聚区建成循环经济园区。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节能降耗工作,特别是“十二五”可能要转向总量控制。因此,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必须一以贯之的长远战略。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要以循环发展和生态化为方向,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促进能源资源要素的集约高效利用,切实把好生态环境关和节能减排关,积极

10、探索低碳技术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模式,实现集聚区建设与生态保护和实现群众利益的良性互动。在全面比较中扬起开发区前行的风帆省商务厅开发区调研小组赴山东学习考察报告为学习借鉴外省开发区在“十二五”时期的新思路、新举措,推进我省开发区在“构建大平台、招引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建设大企业”中发挥更大作用,省商务厅继安徽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调研后,11月中旬再次组织调研小组学习考察了山东省部分开发区。本次调研活动由省商务厅副厅长胡潍康带队,有省、市开发区业务管理部门和开发区人员参加。一行8人在山东省商务厅派员专程陪同下,重点考察了胶东半岛烟台、青岛、日照三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地处革命老区的省级临沂经济开发区

11、。一、两省开发区总体比较两省设立开发区的时间都始于1984年。从数量对比,山东开发区(园区)以总数168家位居全国第一;我省开发区(园区)以总数117家位居全国第三(江苏137家排第二)。按类型分析,山东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分别比我省多8家和46家,保税港区和出口加工区分别多1家;而我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则比山东多3家;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旅游度假区这三种类型两省持平。2009年,我省纳入统计口径的117家开发区(园区)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规上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的64%、46%、49.4%和20.3%;山东统计口径内的157家开发区(园区)对应数据分别占该省的

12、58%、59%、34.9%和25.6%。以上数据充分体现了两省开发区在开放型经济中起到了主要作用,也反映出在工业和财政收入方面的重要贡献。两省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各自的特点:山东地域广阔、地势平坦,开发区框架拉得大,交通运输设备、大型装备机械等制造业大项目多,产值动辄上百亿,甚至上千亿;而我省开发区囿于丘陵地貌特征和土地资源紧缺,缺少拉大框架做重型工业的资源禀赋,以轻纺工业、通信电子、汽车零配件等制造业为主,虽然平台规模偏小,但产出效益较好。二、不同类型开发区比较(一)对沿海发达地区国家级开发区的比较分析。青岛、烟台开发区属于1984年我国沿海城市开放第一批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3、地处胶东半岛,兼得环渤海经济圈、黄海经济圈和黄河三角洲之优势,是山东省打造蓝色经济、承接国际产业的重要平台,外向度较高,代表了山东省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水平。我省地处沿海(湾)发达地区的宁波开发区和杭州开发区则代表了我省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水平。宁波开发区与青岛、烟台开发区同属国家第一批开发区;位于省会城市的杭州开发区,则属于全国第二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于小平南方视察后的1993年。从2009年两省这4家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对比中,可以看出这4家国家级开发区各有所长。总体而言,山东两家国家级开发区好于我省两家国家级开发区。在近几年商务部公布的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综合环境投资评价排名上,我省均落后

14、于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无疑是享受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最集中、功能最完善的区域之一。区内既设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还设有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国家级保税区及保税物流园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国家(青岛)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以及凤凰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小珠山国家森林公园,是青岛市和山东省重点推进的新经济增长点。目前,青岛开发区管辖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总人口60.2万。建区20多年来,开发区已由昔日的荒野渔村,成长为投资环境良好、开放型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日益繁荣、适宜生活居住的现代化新城区。从4家开发区2009年经济指标对比中可以看出,青岛开发区除了进出口不如烟台、外资稍弱于

15、杭州、宁波开发区,其他指标都明显强于其他开发区。在青岛开发区,调研小组主要考察了其高端现代服务产业和占地面积达80万平方米的海信产业园。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要特点是单体项目规模大,对外贸易大进大出。目前,烟台开发区管辖面积228平方公里,已开发51平方公里,建成区48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山东1/6的进出口总额来自这里。园区定位外向型、现代化工业新城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落户世界500强项目48家,形成两大主导产业拉动(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五大集群产业支撑(汽车、手机、电脑、船舶、装备制造),拥有36个终端整机产品和设备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装

16、备制造业基地。在考察过程中,烟台开发区以建区推进造城,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发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通用汽车厂区连绵几公里,规模宏大;富士康企业占地几平方公里,员工近10万。烟台开发区内世界500强项目和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虽不及宁波、杭州开发区,但其工业产值和出口规模远超我省2个开发区。(二)对新升级国家级开发区的比较分析。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20年前在一片荒滩野岭上开始起步,建成目前的临港大工业基地、现代化城区,经济总量、产出效益等指标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调研小组重点考察了区内最具特色的日照大学科技园。园区控制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目前有高等院校7所,在校大学生5.5万人,拥有中等职业院校1

17、7所,在校学生2.69万人。日照开发区与我省湖州、嘉兴开发区,都是201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新升级国家级开发区,且日照开发区和湖州开发区在两省2009年省级开发区考核中均列第一。因此,比较这两个开发区更能反映出两省优秀开发区之间的差异。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我省湖州开发区工业经济规模明显偏小,实际利用外资稍显不足,财政收入两个开发区不相上下,出口与进口双方此消彼长。(三)对欠发达地区开发区的比较分析。临沂经济开发区主要特征是起步晚,框架大,经济指标增速迅猛。其地处山东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2003年6月设立时,正遇3年开发区清理整顿,真正大规模开发建设始于2007年。几年来当地政府举全市之力建设开

18、发区,目前已拉开了大框架,管辖面积达182平方公里,今年110月,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63亿元,增长43%;完成财政收入12亿元,增长103%;完成进出口总额2。4亿美元,增长80%。调研小组先后考察了联邦家私、沃尔沃一临工机械、金升铜业、山重建机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据陪同人员介绍,目前在建企业三年后的产值合计在1000亿元以上。临沂开发区今年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已通过国家有关部委审核,进入国务院最后审批程序。我省同处欠发达地区的衢州经济开发区设立于1992年,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增长速度较快,今年上半年启动申报国家级开发区,目前国家部委层面的审核已进入最后阶段。通过对这两个开发区2009年主

19、要经济指标比较,衢州开发区除财政收入高于临沂经济开发区、进出口总额基本持平外,其余指标均不及临沂经济开发区。三、借鉴意义(一)开拓创新,叠加平台。青岛开发区融七种功能于一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多种类型特殊功能区域整合,区港联动,显示了强大的叠加优势。在商务部的综合投资环境评价中连续多年名列前五,在山东目前努力打造的蓝色经济中担任重要角色。我省宁波开发区与青岛开发区设立时间差不多,临港条件也相似,在管理体制上基本都采取了“政区合一”的模式,但在商务部的最新综合评价排名中,青岛第5,宁波第17,相差12个位次。原因固然很多,其中很重要一条在于同一区域内,以青岛开发区为主体整合了多个国家级平台,

20、形成了功能叠加、资源共享的综合优势。而宁波开发区与周边的几个国家级平台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分散或抵消了部分优势。由此可见,我省开发区体制创新的任务艰巨,潜力很大。(二)内外并蓄,引大招强。我省开发区利用外资虽然略好于山东开发区,但在引进重量级的国内企业、特别是“国字号”“央字头”的特大型企业方面远不及山东。这次所考察的无论是国家级开发区还是省级开发区,都十分重视招商选资工作,以引进“大、好、高、外”的优质项目为主要目标,注重内外开放并行,坚持内资外资并举。青岛开发区2009年实际利用外资4.1亿美元,利用内资87亿元,海尔、海信、中船重工、中石化、中海油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已纷纷入驻。临沂开发区

21、不但把引进世界500强作为招商目标,还把国内500强和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也纳入重点招商对象,今年110月就新签约上亿元重点项目47个。(三)生态开发,科学发展。开发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其生态环境已是开发区综合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这次考察的4个开发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是因地制宜、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创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给考察者留下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烟台开发区的绿化广场和海滨大道,青岛开发区依海而建的海上嘉年华,日照开发区环境优美的大学科技园和原生态黄金海岸线,临沂开发区内清澈流淌的沂河水和沿岸宽阔的绿化带,极大丰富和提升了开发区的整体形象,为开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22、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四)招才引智,促进升级。山东开发区对科技创新十分重视,科技投入增速较快,2009年全省开发区研发经费支出、专利授权量同比分别增长了90%和52%,目前开发区内已集聚了一批涉及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现代农业及环保产业等领域高新产业群。这次考察中的日照开发区,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凭借当地适宜的自然环境,短短10年间,成功创建了颇具规模的大学科技园,引进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实现产学研合作,为当地的经济增长和长远发展奠定了科技和人才基础。这对我省开发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提升产业层次、促进长远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执笔人:蔡丽)打造转型发展新

23、高地余姚经济开发区朱从谷余姚经济开发区通过就近整合与异地整合相结合的模式,将城西工业园及滨海产业园纳入整合提升区域,使开发区规划建设面积从原来的24平方公里扩大到100多平方公里,总体上形成“四城一园”的开发框架,即:滨海新城、城东新城、远东工业城、轻工模具城和城西工业园。以此为平台,余姚经济开发区通过集聚优势产业,不断做长产业链,从而推动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到2015年,开发区的工业总产值、自营出口额、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力争比2009年翻一番,规模企业达到300家以上,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继续保持“十强省级开发区”称号,力争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4、势在必行的整合经济开发区为加快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也面临着发展空间明显不足、体制优势逐步弱化、产业结构亟待调整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整合来全面提高发展水平。2008年10月,按照浙江省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我市在充分论证和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制定了余姚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试点工作方案,并通过宁波市政府上报省政府。2009年7月,省政府下发关于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试点工作方案的批复,同意包括余姚经济开发区在内的12家开发区(园区)为全省首批整合提升试点单位,并原则同意12家单位的整合提升试点工作方案。根据方案,余姚经济开发区按照“四城一园”的

25、总体发展格局,明确各区块的功能定位,滨海新城要成为整合提升、转型升级的样板区,远东工业城要成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示范区,轻工模具城要成为特色明显、产业优化的集聚区,城东新城要成为居住和谐、科技创新的先导区,城西工业园要成为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高新区。市领导就此指出:“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快余姚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是拓展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打造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的必然选择。”科学前瞻的拓展整合前,余姚经济开发区的土地存量为1000亩左右,难以满足后续开发建设用地需求,发展空间明显不足,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开发区的提档升级和做强做大。对此,我市以开发区整合提升试点为契机,坚

26、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实施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遵循“开放创新、整合提升”总要求,按照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南闲、中城、北园”的城市建设发展目标,结合经济开发区、城西工业区(马渚镇、阳明街道)及滨海产业园发展现状,紧紧围绕“发展现代经济、建设现代新城”的工作任务,科学制定整合规划,前瞻性地拓展经济发展空间。首先是拓界。通过就近整合与异地整合相结合的模式,将城西工业园及滨海产业园纳入整合提升区域,使余姚经济开发区开发规划建设面积扩大到了102.06平方公里,其中核准面积17.02平方公里,授权托管面积85.04平方公里,为今后510年开发利用提供了有效的承载空间。与此

27、同时,还把开发区的区域整合同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公路复线、余姚南北大通道等区域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结合起来,进一步打通发展经脉和地域边界,形成了面向杭州湾、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气势,有效促进我市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其次是破篱。我市按照“充分授权、权责统一”和“依法下放、能放则放”的原则,积极破除影响经济开发区发展的体制、机制藩篱,对原经济开发区、城西工业园、滨海产业园等整合区域的综合管理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实现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招商和统一配置资源,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同时通过委托、授权等途径,赋予经济开发区部分县一级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进一步简化行

28、政审批程序,创新审批体制。市有关部门也全力配合余姚经济开发区工作,对下放到开发区的管理权限中需上报省、宁波市审批的事项,实施见章盖章、换文上报,全程搞好相关服务。“拓界和破篱目的性非常明确,那就是为了优化布局,实现区域产业提升。”余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说,经济开发区早期主要以塑料加工、小家电等科技含量不高的轻型加工业为主,企业规模偏小,工业用地以主城区周边扩展为主,占据了城市的发展空间。在新一轮的整合提升中,经济开发区将充分考虑各个区块的特色,以长远发展与短期产出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规划功能分区。在原开发区区块,实施“退二进三”,配合城市发展需要,逐步向现代服务业、生产服务业发展,积极引进研

29、发型、都市型企业,而将传统生产型企业通过产业升级优化向新区转移;在城西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医疗器械、光机电一体化、IT等产业,积极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滨海产业园,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电子电器和其他传统优势产业,建设成为以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主体的宁波市杭州湾西区新城。通过提升和优化产业布局,实施差异化发展,强化特色,发挥比较优势,精心打造开发区的产业特色品牌。转型发展的高地今年年初,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余姚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的决定,这是市委加快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步伐的重要战略举措,必将成为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史上新的里程碑。

30、面对新形势、新机遇,余姚经济开发区力争通过整合提升,达到“一年起步、三年突破、五年变样”的目标,使开发区加快建设成为我市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以及杭州湾南翼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转型发展的新高地。余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说,经济开发区在高起点制定开发建设规划、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的同时,将高水平推进招商引资工作,高标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高层次构筑产业创新平台,高密度推进集聚、集约发展。高水平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是开发区整合提升的重中之重。为此,经济开发区把原来的招商部调整更名为投资合作局,招商队伍充实到20人左右,并明确职责,细化分工,同时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依托社会、中介机

31、构力量,实施委托招商,延伸招商触角。在此基础上,他们不断拓展招商领域,紧紧抓住国际资本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实施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招商引资,加大以民引外、以外引外工作力度,开展专业招商、产业招商、信息招商活动,重点抓好世界500强、中央企业、优质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等规模实力型项目的引进。同时,通过完善招商政策,吸引优质企业落户。高标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配套服务功能,是提升经济开发区要素吸纳、项目承载、产业支撑的前提。今年,开发区已安排项目44个,总投资21.19亿元,其中原开发区区域安排23项,总投资12.06亿元;滨海新城安排21项,总投资9.13亿元。经济开发区将按照确定

32、的项目,筹措资金,分区、分片实行专人负责,制订好项目推进责任制,落实好月、季进度计划,以确保建设项目高质、高效、按时、安全完成。按照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的要求,经济开发区高层次构筑产业自主创新大平台。积极推进开发区从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转变,利用各区块功能,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化工、电子信息、精密模具、动漫创意等新兴产业,占据产业链高端,提升开发区的产业层次。同时,以市科创中心为载体,大力引进一批研发机构、高科技孵化项目和服务外包企业,吸引更多的信息、技术、人才,鼓励产研结合,着力放大孵化效应,提升创业服务功能,打造我市未来的科技新领地。此外,经济开发区发掘和筛选一批名牌产品作

33、为培育对象,重点扶持品牌经济,同时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国内、国际标准和专利技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经济开发区实行供地量与建筑密度、容积率、单位面积投入强度、科技含量和产出率挂钩,积极鼓励企业建造标准厂房和多层厂房,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同时,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革新,新建、改建环保设施,不断改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实现节能降耗和减污增效;对新上项目严格推行准入机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鼓励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杜绝使用落后工艺和设备的项目进区,扎实推进节能型开发区建设。此外,经济开发区还全面推进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的贯彻实施,加快开发区生态

34、化建设与改造进程,加大污染整治力度,努力创建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示范区。短讯传递金华开发区举行晋升“国家级”授牌仪式12月15日,金华开发区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授牌仪式在金华举行。副省长龚正、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向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授牌。省政府副秘书长夏海伟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华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复函。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刘亚军发表庆贺祝辞。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等领导发来贺电。参加仪式的还有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朱小良,省商务厅副厅长徐焕明等省级有关部门领导,金华市各级领导等。目前,我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达10家。经济转型与开发区发展论坛在金华举行12月15日,

35、由金华市政府主办、中国开发区协会,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人民论坛承办的“经济转型与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论坛”在金华举行。原国家开放办副主任赵云栋,金华市代市长徐加爱、中国开发区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关嵘、浙江省开发区协会会长傅杜尔等出席论坛。论坛汇集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邓荣霖,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二人等一批国内知名经济学者,围绕开发区发展定位、转型升级、开发区和企业联动发展等做了深入探讨。商务厅开发区处处长宋东舢在论坛发表基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浙江开放平台建设的主题演讲。参加论坛的有20多家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上百家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共计800余人。国家级长兴经济技术

36、开发区授牌仪式隆重举行12月21日下午,长兴县隆重举行了国家级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授牌仪式。副省长龚正向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授牌。省政府副秘书长夏海伟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长兴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复函,湖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文友、省商务厅副厅长胡潍康及长兴当地领导致辞。省发改委等省级部门参加仪式。授牌仪式后,举行了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共签约12个项目,其中外资3个,总投资4.2亿美元,内资9个,总投资63.2亿元人民币。涉及新能源新材料项目7个,总投资72亿元人民币。浙江省开发区协会召开理事单位联络员座谈会12月1516日,省开发区协会在金华召开协会理事单位联络员会议。本次

37、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为一月上旬召开的省开发区协会二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做好有关准备工作。会上,与会同志对协会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并对省开发区协会联络员工作制度提出了修改意见。开发区协会会长傅杜尔主持会议,王杭生副会长、商务厅开发区处处长宋东舢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正值金华经济开发区晋升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庆祝活动,参会联络员还参加了由金华市政府主办、中国开发区协会支持的“经济转型与开发区发展”高层论坛。商务部外贸司考察团来杭州高新区调研12月9日,商务部外贸司司长王受文率考察团一行来杭州高新区调研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和国家设计中心建设情况,实地参观阿里巴巴公司和白

38、马湖生态创意城。王受文高度评价了电子商务企业为对外贸易发展、社会经济建设所作出的贡献,希望电子商务在服务好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帮助国内大企业、大公司扩展外贸业务,特别是针对非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开发。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作为杭州设计中心“一核多园”布局的核心区块,是杭州市规模最大的创意产业区,获得“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奖”,能提供包括创意设计中心、农居SOHO、LOFT厂房在内的多样、优质办公平台,文创门类齐全,功能配套完善,受到了考察团一行的高度肯定。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蝉联国家级开发区综合竞争力十强根据商务部最新公布的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报告,2009年度国家级开发区综合竞争力排名揭晓。综合竞争力排名前十位的开发区分别是天津、苏州工业园、广州、昆山、青岛、烟台、北京、漕河泾、大连、杭州经济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综合指数463.58分的优势,在56个国家级开发区排行榜中蝉联十强。此次评价包括八个方面的考评指标,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人力资源及社会责任、技术创新环境、管理体制建设三大类指标均进入十强,同时在技术创新环境、经营成本、发展与效率等指标上实现了新突破。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处理闲置土地工作近期该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依法依规清理回收闲置土地工作,收到良好成效,已清理、推动工业项目和三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