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鉴赏基础(一)_第1页
中国画鉴赏基础(一)_第2页
中国画鉴赏基础(一)_第3页
中国画鉴赏基础(一)_第4页
中国画鉴赏基础(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书画鉴赏基础知识中国书画鉴赏基础知识目录一一 鉴赏鉴赏的定义的定义途径途径分类分类画工画工书法书法 印章印章装裱装裱内涵内涵功力功力布局布局学识学识人品人品诗句诗句 印文印文二二 中国画中国画创作中的笔墨技法创作中的笔墨技法笔技笔技墨法墨法黄宾虹的“五笔”黄宾虹的“七墨”三三 中国画的中国画的意境意境意境的概念意境的构成意境的体现四 艺术品价值的特点艺术品价值的特点艺术品价格的确定因素中国画 欣赏鉴鉴: 主要是通过较为严密审定,判断其作品的真与赝。赏赏: 通过观赏、品鉴艺术作品,对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和意境,所获得一些体会、感受、领悟和理解。鉴赏:鉴赏:在欣赏一幅书画艺术的同时,要为作品

2、的真伪及其艺术价值作出合理的正确判断。 鉴赏鉴赏的定义:的定义:鉴赏鉴赏的途径分类:的途径分类:画工画工 书法书法 印章印章 装裱装裱 内涵内涵 功力功力 布局布局 学识学识 人品人品 诗句诗句 印文印文画工画工 画家的作品,可表现出作者的成就。画面的形象,就是画工的具体体现,我们往往主观批判该画的好与坏,就是受画工的影响最大。 书法书法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之处,其中一项就是书法。国画画面上常伴有诗句,而诗句是画的灵魂,有时候一句题诗如画龙点睛,使画生色不少,而画中的书法,亦影响画面至大。书法不精的画家,大多不敢题字,虽然仅具签署。亦可窥其功底一二。 印章印章 画面上常见的印章有各方面使用的

3、:画家的印玺、题字者私章、闲章、收藏印章、欣赏印章、鉴证印章等。而各种印章的雕工、印文内容、印章位置,都在评价之列。尤其古画,往往有皇帝、名家、藏家及鉴赏家的印鉴,可佐真伪。 装裱装裱 中国画的装裱独具一格,常见的有纸裱、绫裱两大类。纸裱较粗,绫裱较精。裱边的颜色、宽窄、衬边、接驳、裱工等都十分讲究。 内涵内涵 中国人欣赏字画不独欣赏表面功夫,更着重于与作品有关和作者个人的相互关系。 功力功力 从事书画修养越久的人,他表现出的功力,是初学者无法掌握。尤其是书法,老手多仓劲有力,雄浑生姿。在国画方面,其线条、设计、意景亦表现出作者的功力。所以人生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其作品往往较年轻画家有不同的表现

4、,这就是功力。 布局布局 布局看来似是画面的设计,其实是作者胸怀中的天地,从画面布局中表现出来。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的地方甚多,最明显之处就是“留白”,国画传统上不加底色,于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称为留白的布局。在留白之处,有人以书法、诗词、印章等来补白。亦有让其空白,故从布局可见作者独到之处。 学识学识 功力及布局可以从画面窥其一二,至于作者的学识,对其作品影响很大。故中国有“文人画”之称。著名文人,其作品与众不同,就是一种“书卷气”。画家与画匠之别,学识是条件之一。 人品人品 西方画家,往往浪漫不羁,游戏人间为乐。而欣赏者只观其画而不理画家的私德。中国人不同,画家或书家如行为不检、道

5、德败坏、声名狼藉、大奸大恶者,即使其书法美术如何精美,亦无人问津。试问谁家高悬曹操、秦桧等奸臣作品,而岳飞的“还我河山”,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成为人尽皆知的好匾额,就是这个道理。 诗句诗句 字画中的诗词,往往代表主人的心声。一句好诗能表现作者的内涵和学养,一句好诗,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印文印文 无论字或画,常有“压角”的闲章出现。所谓闲章就是画面或书法留白的角落。而印上的文字,有时影响字画甚大。从印文中也可看到作者的心态,或当时的环境。好的印文,配以好的雕刻刀法,盖在字画上,使作品更添光彩。中国画的创作:中国画的创作:笔、墨、技、法笔、墨、技、法笔笔 技:技:是指用笔要有力度,有骨气,心

6、随笔转,意在笔先。具体说来即提,按,顺,逆正,侧,藏露,快,慢等。用笔要觉着、痛快,讲究提按、顺逆、快慢、转折、正侧、藏露等变化。 山水画运笔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逆锋、顺锋等方式。墨墨 法:法:中国画的墨线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立的美学价值。用墨有光彩、讲层次,求变化。对墨的要求,清、润、沉、和。清,层次分明。润,墨色滋润。沉,不浮躁。和,相互融和。 泼墨法:用笔毛饱蘸浓淡相宜的水和墨,大胆落于纸上。积墨法:由淡和深(待墨干后)层层添加。 破墨法:先画一种墨,未干时再破以不同的墨,可以浓破淡、淡破浓、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 中国画运笔方法十讲究,从古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黄宾虹中

7、国画运笔方法十讲究,从古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黄宾虹先生提出的先生提出的“五笔五笔”之说,之说,“五笔五笔”即即“平、圆、留、重、变。平、圆、留、重、变。”1、所谓“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要“如锥画沙”。2、所谓“圆”,是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要“如折钗股”。3、所谓“留”,是指运笔要含蓄,要有回顾,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诞犷野,要“如屋漏痕”。4、所谓“重”,是指沉着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坠石”,不能象“风吹落叶”,即古人说的“笔力能扛鼎”的意思。5、所谓“变”,是指用笔有变化,或用中锋或用侧锋,要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不

8、能执一。二是指运笔要互相呼应,“意到笔不到,笔断意不断。 黄宾虹先生提出的黄宾虹先生提出的“七墨七墨”之说,即之说,即“浓墨、淡墨、破墨、浓墨、淡墨、破墨、渍墨、泼墨、焦墨、宿墨渍墨、泼墨、焦墨、宿墨”诸法诸法。浓墨法:描绘物象,落墨较重,可使画面厚重有神。用浓墨要“薄”,即笔法灵活,只有干、湿、深、浅变化有致,才能浓而不凝滞。淡墨法:当所绘之墨尚未干透时,用清水洗笔,使之产生墨块中间淡化,用笔边缘明确的效果。偶尔用此法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破墨法:破墨法是以不同水量、不同墨色,分先后相重叠而产生一种新的墨色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必须趋湿进行,达到互破的目的。破墨法的特点是渗化处笔痕时隐时现,相互渗

9、透,纯为自然流动而无雕琢之气,有一种丰富、华滋、自然的美感。泼墨法:泼墨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是用笔蘸墨汁泼洒在纸上或绢上,指落笔大胆,点画淋漓,气势磅礴的写意画法。墨汁像泼上去的一样,墨色丰富,恣意挥洒,滋润而生动。积墨法:是一种由淡到浓,反复交错,层层相叠的方法。积墨可湿积也可干积。湿积易显墨韵,干积易见墨骨。能做到积染千层,仍然元气淋漓为佳。焦墨法:焦者枯干也。用笔枯干滞涩凝重,极富表现力。焦墨运行中速度缓慢,故而老辣苍茫,但焦墨不宜多用,与湿笔对比使用方显焦墨的意韵。宿墨法:顾名思义即时隔一日或数日的墨汁,蘸清水在宣纸上所呈现出的一种脱胶墨韵用墨法。宿墨法在现代人物写生常常使用,宿墨在宣纸

10、上的渗化比新墨渗化多了一种笔墨意味,具有空灵、简淡的美感。墨 法 泼墨法 积墨法 破墨法 淡破浓浓破淡中国画的意境中国画的意境意境的概念 意境的历史渊源可上溯至先秦道家,魏晋玄学以及隋唐佛学。意境是一种精神性的体验,具有朦胧的神秘色彩。如唐代画家张璪论画中说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可见,意境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意境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 它既要求描写自然景物的外貌及丰富变化,又注重显现其运动中的内在联系,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不同意境的构筑实现“画外意”与“意外妙”去吸引观者、感染观者。意境的构成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标准,也是画家创作的原则,更

11、是欣赏原则。 情与景的完美交融能够产生意境的形象。这种形象能体现出主体与客体。形与神,虚与实,形与神,虚与实,动与静,情与景等动与静,情与景等诸方面的高度的完美统一。情与景是意境创造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意境的体现 大自然的变化气质是艺术时间的关键性所在,延伸地理空间和精神空间,一种全然开放的创作理念。浑朴、苍凉疏淡、含蓄、凝重、悠远的意境,才能使作品实现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平衡。 虚与实、空与满,是中国哲学和艺术精神的两极,也是只有在这两极中,意境才能更完美的体现出来。任何笔墨技法,都是从客观生活和创作实践中得到的,是为了更充分的表现对象的需要,而对象描绘的特点就是意境的体现。因此,笔墨的描绘方

12、法也是意境的体现。笔墨的描绘方法也是意境的体现。艺术品价值的特点 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件商品的市场价格应与其实际的价值大体相等,同时,随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随价值上下波动。而艺术创作是一种独特的复杂的高智能劳动,正因为此,艺术品价值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价值的难以量度性、稀缺性和无限增值性。艺术品价格的确定因素1 1、艺术品本身的质量、艺术品本身的质量 在正常情况下,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大体与市场价格一致,作品的艺术价值越高,其市场价格也越高。2 2、艺术品的稀缺程度、艺术品的稀缺程度 艺术品的稀缺程度往往与艺术品价格密切相关,艺术品越是稀缺,价格可能越高。3 3、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社会经济发达程度 艺

13、术品是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东西,是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之后所追求的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经济繁荣、生活水平越高,艺术品的需求量越大,艺术品的市场价格就越高。4 4、艺术收藏者的爱好,审美情趣和投资选择、艺术收藏者的爱好,审美情趣和投资选择 一个有购买力的艺术品收藏者对于自己钟爱的艺术品,往往会不惜重金来购买。5 5、艺术家的地位及健康状况的变化、艺术家的地位及健康状况的变化 艺术家的地位可能随着他的获奖、个展而急剧上升,在舆论导向有利的条件下,艺术家适当地提高自己的身价既是情理之中的事,也有利于巩固自己的地位。成名艺术家的健康状况对其作品价格影响亦很大。6 6、艺术品是否具备艺术价值、艺术品是否

14、具备艺术价值 艺术作品的价值包含审美价值、历史价值和符号价值等多种价值形式;所以的价值是否具有适应市场具有提高人类精神审美需要、提高历史认识、情感交流和所反映出社会的特定意义。欣欣 赏赏吴昌硕篆笔作梅兰狂草作葡萄宾主古人讲“宾主朝揖”,体现在绘画上就是要处理好画面的主次关系。主体物无论是大是小,都要占据画面的突出位置。主体物不宜布置在画面正中央,这样太呆板;也不宜布置得太偏,这样又不醒目。一般作画要先画主体,后画次要物体,即宾体。宾体在画面上起的是陪衬作用,因此要有意识地减弱其地位,不能喧宾夺主。处理画面时,既要画出主体物,又不能太单调。画中要有“主”点,即画中之“眼”,如房屋、人物等。画中的

15、“主”点虽然面积很小,但却能点明主题。 钱松喦的红岩(见右图),就注重了主体与宾体的对比。画中主体是山上的房子,宾体是高山。房子虽小,但刻画得较具体,位置也很突出。高山虽占据的面积较大,但没有给人以喧宾夺主之感。呼应在一幅画上,无论是山石、树林,还是房舍、人物,都应互相呼应、彼此顾盼。山峰要有宾主朝揖之意,树木要有互相欹斜之姿,烟云要有流动迂回之势,人物、动物与其他景物也要有一定的呼应关系。画面的呼应还包括大与小、轻与重、黑与白之间的关系。总之,画面上的各种物象要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陈子庄的峨眉道上(见右图)采用了呼应式。此画中,前方右侧的山挺拔向上,与后面的山形成一种呼应关系;前面的人物与

16、远山上的墨点(代表的是游人)也形成了呼应。远近 中国画中,物象一般表现为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近重远淡,当然也有近小远大的。若主体景物较大且在远处,就要用墨色的浓淡、虚实来处理画面的空间关系。一幅画一般有近、中、远三个层次。即使一幅画没有三个层次,那么最少也要有近、远或中、远两个层次。孙克纲的李白诗意图(见右图)注重了画面的远近层次。此画中,前面的景物画得清晰实在,后面的景物用淡墨虚化,远近层次明显。虚实虚是模糊不清,实是清晰明确,两者是相对的。画中的物象过实会导致画面呆板、无生气,而过虚则会显得空洞无物,因此,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过实应以虚破之,过虚则以实破之。一般在山水画中有形则实,无形则

17、虚;黑是实,白是虚。山水画中的虚实关系常用流水、云雾、烟霞等物象来体现,或以笔墨的浓淡、干湿、疏密来处理。右图是黎雄才的风帆出峡图。此图中,山是实的,江水和云是虚的,用墨近浓远淡,虚实相生,层次分明。疏密山石的皴法讲究疏密,树木的穿插讲究疏密,整幅画的布局也讲究疏密。一幅画首先要有大疏密变化,其次大疏密中又要有小疏密变化,要做到“疏中密,密中疏”。在画面中,以疏密与聚散相结合的方式表现出形式美感是极为重要的。疏密与聚散体现的都是一种松紧关系,不过聚散多含有一种动势。一树一木、一草一叶等细微之物都要讲究疏密。古人云:“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并不是指不画任何景物,还得画景;“密不透风”

18、也并不是指画面中的物象满满的,以至于让人感到窒息,而是要留有空隙,要做到“疏中有景,密处有韵”。右图为刘鲁生的芦雁图。画家用浓淡不一的墨色画出了芦塘的景致,将浓密的芦草与空白的水域形成鲜明的疏密对比,使画面气息畅通。开合开合是山水画中常用的构图法则。开是指把画中的各种景物铺开,合则指把画面的阵势收拢。一幅画的构图既要有整体的大开合,又要有局部的小开合。山水画中常见的开合式有近、中景开,远景合,近、远景开,中景合,以及远、中景开,近景合等。陆俨少的峡江秋涛图(见右图)采用了典型的开合式构图法。此画中,近、中景为开,远景为合。藏露恰当地处理画面的藏露关系,可以让画面比较含蓄。若处处都交待清楚,就没什么情趣可言了。景物画得有藏有露,才能引发人们的遐想。“藏”处理得好,可以达到“无景色处似有景”的效果。 在钱松涛的古塞驼铃(见右图)中,长城蜿蜒,远处的城墙隐约可见,山脚下一行驼队走来,中间的驼队被一座山头挡住,藏露处理得很妙。均衡中国画忌“四平八稳”的对等式构图,而多用“秤锤压千斤”来取得画面的平衡。潘天寿说:“画材布置于画幅上,须平衡,然须注意于灵活之平衡。灵活之平衡,须先求其不平衡,再求其平衡。”可见,山水画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