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电平控制的WCDMA直放站上行链路的研究与设计_第1页
具有自动电平控制的WCDMA直放站上行链路的研究与设计_第2页
具有自动电平控制的WCDMA直放站上行链路的研究与设计_第3页
具有自动电平控制的WCDMA直放站上行链路的研究与设计_第4页
具有自动电平控制的WCDMA直放站上行链路的研究与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具有自动电平控制的WCDMA直放站上行链路的研究与设计        张 丹1, 黎淑兰2, 刘元安1 时间:2008年07月08日     字 体: 大 中 小        关键词:<"cblue" " target='_blank'>直放站<"cblue" &q

2、uot; target='_blank'>链路<"cblue" " target='_blank'>自动电平控制<"cblue" " target='_blank'>本振<"cblue" " target='_blank'>输入信号            ? 摘 要: 提出了一种具有

3、<"cblue" " title="自动电平控制">自动电平控制(ALC)的WCDMA<"cblue" " title="直放站">直放站上行<"cblue" " title="链路">链路系统,详细地分析了系统的上下变频和自动电平控制的原理,并进行了系统级仿真。此系统具有通带内增益高、带外衰减大和输出功率稳定可调的优点。? 关键词: WCDMA? 直放站? 上行链路? 自动电平控制? ? 直放站技术随着移动通

4、信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最初的传统意义上的单频直放站1,发展到现今的室内、室外直放站2。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逐渐进入实施阶段,需要适用于WCDMA的直放站。? 根据GSM直放站原理3,提出了一种带有自动电平控制(ALC)的WCDMA直放站上行链路系统。此直放站为选频式,即将上行频率变频为中频,进行选频限带处理后,再进行上变频恢复为上行频率;采用双ALC分别控制<"cblue" " title="输入信号">输入信号电平和输出信号电平,与常规的ALC4相比,具有更好的控制能力;与ALC5相比,本系统用可变增益<"i

5、nnerlink" " title="放大器">放大器取代可变衰减器,可得到更大的增益控制范围。仿真得出此系统具有通带内增益高、带外衰减大和输出功率稳定可调的优点,适用于WCDMA。1 上行链路系统模型及理论1.1 上行链路的系统模型? 直放站实际上是一种双向信号放大器。所介绍的上行链路系统为滤波放大系统,其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 由直放站天线接收到的WCDMA上行信号进入上行链路系统,首先进入由可控增益放大器、放大电路、峰值检波器和比较放大器组成的输入信号互调电路,这个电路使输入信号的电平稳定以保证系统工作在线性区;此信号再经过射频滤波器和低

6、噪声放大器,进行接收频带选择,滤除上行信号(19201980MHz)带外的频率;然后经过变频系统,将上行频率变频为中频,进行选频限带处理(中频声表滤波、中频放大)后,再进行上变频恢复为上行频率;从射频滤波器输出端口耦合出信号,与峰值检波器、比较放大器和变频前的可控增益放大器组成ALC环路,进行输出信号功率控制;最后射频滤波放大,输出所需的上行信号。1.2 上下变频分析? WCDMA上行频段为1920M1980MHz,属于射频范围,要在众多密集分布、间隔很近的相邻信道中滤出特定的射频信号需要Q值极高的滤波器。若将射频信号的载波频率降低,或者说进行下变频,就可使用普通滤波器实现很好的滤波功能。?

7、图2是直放站上行系统的变频系统框图,包括下变频(射频变为中频)、三级中频低噪声放大、两级中频滤波和上变频(中频变为原射频)。中频滤波器选取中频声表滤波器,其具有体积小、相对带宽较宽、选频特性接近理想、线性相位、带外抑制大和较好的温度特性等,能有效地滤除带外信号。? ? WCDMA上行信号为QPSK(四相键控)调制,因此可假设图2所示的变频系统的输入信号为:vRF(t)=Acos(RFt+K),K=0,1,2,3,<"cblue" " title="本振">本振信号由系统本振源产生,令下变频器的输入本振信号为vLO(t)=Bcos(L

8、Ot+LO)和上变频器的输入本振信号为vLO(t)=Bcos(LOt+LO)。经下变频器可得:? ? 其中,IF=RF-LO? 再经三级放大和二级中频声表面滤波,可得:? 然后经上变频器,可得:? ? 最后经切比雪夫带通滤波器可得:? ? 若本振源产生的两个本振信号相位信息相同,即LO=LO,则最后该部分输出为:? ? 比较vRF(t)=Acos(RF t+K),K=0,1,2,3和(5)式所表示的信号可知,此信号与原射频信号的相位相同,即携带相同的信息,只是信号的幅值发生了变化。说明此变频系统能够使信号的信息完整透明地传输。? 比较(4)式和(5)式,若要此变频系统正常工作,则必须要求两个本

9、振信号的相位相同;否则,变频系统不能起到良好的滤波作用而造成信号失真。1.3 自动电平控制分析? 特定位置处移动台发出的上行信号不能直接到达基站,需要经直放站转发。但由于移动台与直放站之间远近效应的作用,到达直放站的信号功率存在差异,而且直放站要求转发给基站的信号功率(直放站的输出功率)保持稳定。因此,直放站上行系统必须采用自动电平控制进行输出功率控制。? 图3是自动电平控制系统的组成框图,图中vr为参考电压,通过改变vr的大小控制输出vo的大小;ve=Vo-vr为<"innerlink" " title="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

10、的输出(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规定Vo-vr>=0)。ALC环路为反馈控制电路的一种,采用负反馈的工作原理。? ? 为了分析此ALC环路性能,介绍一种S参数近似的线性模型6(见图4)。其中,Kf为环路的前向增益,为峰值检波器的传输函数,为比较放大器的增益函数。? 推导出输出信号vo相对于参考电压vr的转移函数关系为:? 2 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 使用ADS软件的行为级功能模块实现直放站上行链路的系统级仿真。? 图5 是系统的频带选择性仿真结果,接收带宽为60MHz(如m1和m2点标注所示),与移动终端对WCDMA系统上行链路(19201980MHz)的要求相吻合,而且通带内的波动不超过0.12

11、5 dB。在偏离1.95GHz的中心频率70MHz处可得到35dB左右的衰减(如m3和m4点标注所示)。? 图6是系统的信道选择性仿真结果,中心频率1.95GHz处的增益为81dB(如m1标注所示);邻道抑制达到了80dB(如m3和m4点标注所示);通频带宽为4.6MHz(如m1和m2点标注所示),一般接收的信息都集中在离中心频率左右4MHz的范围内,因 此不会导致接收到的信号产生较大的失真;通带内的波动不大于0.15dB。? 图7是系统的变频分析仿真结果,可以看到系统对输入信号的下变频作用,射频输入信号的频谱从1.95GHz的载频(如m1标注所示)被搬移到了150MHz的中频(如m2标注所示

12、),对信号的上变频作用,信号的频谱从150MHz的中频被搬移到了1.95GHz的载频(如m3标注所示)。? ? 图8是系统的ALC性能仿真结果。比较图8(a)中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可以看出,输出信号包络明显地比输入信号包络平坦,输出信号的幅值几乎输入信号而变化,且基本稳定固定值;比较图8(b)和图8(c)中输出信号的幅值可以看出,输出信号的功率随参考电压的增大而增加,证明了控制参考电压即可控制输出的功率。? ? 通过变频理论和ALC原理分析,得到了一种WCDMA直放站上行链路系统,并应用了ADS软件仿真此系统的性能,分析仿真结果得出此系统具有通带内增益大、带外衰减大和输出功率稳定可调的优点。因

13、此,系统适合应用于WCDMA直放站中。参考文献1 SIELMAN P F. A single-frequency communications systemJ.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1974,23(1):1-8.2 STEVENS P J. Repeaters in PCN and mobile cellular?systemC. Radio Receivers and Associated Systems,1995:154-157.3 苏华鸿,孙孺石,杨孜勤,等. 蜂窝移动通信射频工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68-184.4?CHOW H C, WANG I H. High performance automatic?gain control circuit using a S/H peak-detector for ASK ?receiverJ.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2002,2:429-432.5?NARY K R, TUYL R L.An MMIC amplifier for automatic ?level control applicationsC. IEEE Microwav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