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教学设计_第1页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_第2页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_第3页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_第4页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螳螂捕蝉?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讲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2、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害,明白吴王消除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3、感受少年这个人物,体会人物的特点、品质。 一、 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约在2500年前春秋末期,在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假设干个诸侯国,出示春秋形势图他们之间为了利益经常发动战争,给当时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带来了极大的灾难。2、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的故事?螳螂捕蝉?。齐读课题。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的概括才能很强,说得很完好,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说清

2、楚了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板书吴国攻楚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吴王非常固执。一个侍奉吴王的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了吴王,吴王终于消除了攻打楚国的念头。4、你们还记得大臣们劝说时,吴王是怎样说的吗?生: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二、 学习新课一学习故事过渡:一个小小的故事就防止了一场关乎国家存亡的战争,防止了生灵涂炭,防止了血鱼腥风,终究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有如此大的作用呢?1、出示故事,指名读。第9、11节读得字字清楚,读得字正腔圆2、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个故事,留意描写蝉、螳螂、黄雀动作、神态的字词,想一想,它们在想些什么呢?3、交流1 谁来说说那只蝉?指名,它在想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评点后再

3、指名读,着重读好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让它高枕无忧呀 边吃边唱,真叫一个逍遥自在呀 你把这只得意的蝉栩栩如生地展如今了大家眼前。2 谁来继续交流螳螂?它在想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螳螂:一拱、一举、一捕,生动刻画了一只急迫觅食螳螂的模样。你想怎么读?假如能加上螳螂的动作读,就真的绘声绘色了。谁来读一读?重点落在急迫 3黄雀:它在想什么?指名读。既吃螳螂又吃蝉,一箭双雕4、它们的想法虽然不尽一样,但是有一点却是一样的。是什么?指名答复。你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呀!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身后正隐伏着祸害呢!“隐伏是什么意思?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身后的隐患又是什

4、么?说螳螂的时候,板书黄雀在后引读:蝉悠闲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螳螂一心想着捕蝉,却不知道黄雀一心想啄食螳螂,却不知道它们都却没顾到5、它们都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板书呀!这个故事确实很有意思,连身为一国之君的吴王都被这个故事吸引住了,让我们也来学着少年,根据老师的提示,绘声绘色地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出示:动词提示二明白道理1、听了少年这个故事,吴王明白少年讲的故事所饱含的道理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恍然大悟,吴王一下子明白了什么?A指名说 这么一个故事与吴王攻打楚国有什么联络呢?它与吴王攻打楚国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你理解得很透彻,走到吴王的心里去了吴王眼前的利益是什么?他身后的隐患又是什么

5、?完成板书 吴国攻楚,诸侯在后出示春秋形势地图,同学们,你们看,当时的楚国在离吴国很远的地方,吴王要出兵攻打楚国必须千里迢迢、长途跋涉,势必造成前方空虚,周边的邻国就可以乘虚而入,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呀!这不正是课文第一节中大臣劝说吴王的话吗?一起来读读。出示“吴王准备出兵后果将不堪设想。吴国的人民要遭殃了,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吴王的王位也将不保了,后果真是不堪设想要国破家亡了,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后果这么严重,可当时的吴王听得进大臣们的劝告吗?继续出示吴王的话谁来读吴王的话?指名读。 评读:真是固执呀 真是太霸道了 高高在上,惟我独尊可是听了少年这一番话,出示引读最后一节。吴国的黎民百姓就此防止了一场厄

6、运。B懊悔自己的行为,C感谢少年 三感悟少年1、同学们,文中的少年是什么身份?侍奉吴王大臣们无法劝阻的事,却被少年一个小小的故事给劝阻了。从外表上看,他有没有说一句劝说的话?没有他只是给吴王讲了个有趣的故事而已呀。实际上,少年劝了没有?劝了有没有像大臣那样劝?没有能不能像大臣们一样劝?不能他是暗暗地劝,不露痕迹,不动声色。少年真是太聪明了!板书:智2、 少年的机智表现还不只于此,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8节,对课文中描写少年的语句圈圈划划,仔细地琢磨琢磨,你从哪里还感受到少年的机智?爱动脑子的同学肯定有新的发现。3、指名交流:1拿着一只弹弓 归纳:巧妙呀,只有这样才让吴王相信他确实在打鸟呀,真是巧

7、拿道具引吴王呀! 2花园 转来转去 沾湿 毫不介意 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终于 师引: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呀?是呀,只有这样才能遇到吴王呀,只有这样才能给吴王讲故事呀!真是一个英勇而执着的少年呀!少年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为了劝说吴王,那他为什么不到大殿上在大庭广众之下去向吴王讲这个故事呢?而是煞费苦心地在花园里转来转去,寻找时机呢? 预设:A他要把故事讲得真实可信,所以不能在大殿上讲。你看他还特意拿了一只弹弓呢。B因为吴王不听大臣的劝阻,下过死命令,谁要劝阻他,就会被处死。C不能让吴王意识到少年是在利用故事劝阻他,否那么即使少年说得再正确,吴王也不可能会承受的。D因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吴王是一国之君

8、,他怎么能更改自己的决定呢?所以少年在花园里给吴王讲这个故事是给吴王台阶下,为了保护吴王的面子。E身份不允许他到大殿上去劝。道具选得巧妙,地点选得巧妙,时机把握得巧妙呀!谁来读这段话,给大家展现这位机智的少年形象。练读这段话。 3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这样说才能让吴王有兴趣听他讲故事呀,谁来读,让人一听就有兴趣?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4、小结。少年选择的是吴王每天必到的花园这个地点,看似不经意实那么精心安排地见到了吴王;接着他又巧妙地用弹弓作道具,话语富有悬念,一步一步地引着吴王对自己讲述的事产生浓重的兴趣;更巧妙的是,少年编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让吴王明白了只顾眼前利

9、益,不顾身后隐患的恶果,最终使吴王消除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他的这一番劝说可谓是巧劝、智劝、妙劝!板书见引劝5、你认为少年是个怎样的人?5、故事读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被他的智慧与勇气所折服。你的心里是不是更加钦佩这个少年了?分角色朗读3 12节。三、总结谈感受 1、今天学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2、指名谈感受 一个好的主意或者建议要想让别人去承受或者采纳,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就像文中的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 3、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你受益颇多,我们在生活中,既要警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恶果,但也不能因此而犹豫不决,束手束脚,也需要该出手时就出手,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四、作业延伸1为必做做题,2、3为选做题,任选其一1、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和低年级的同学听,尽量使用课文中的原话,并加上你丰富的想象。2、吴王作为一国之君,说话一言九鼎,他之前已经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