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座冲压工艺及落料拉深复合模_第1页
弹簧座冲压工艺及落料拉深复合模_第2页
弹簧座冲压工艺及落料拉深复合模_第3页
弹簧座冲压工艺及落料拉深复合模_第4页
弹簧座冲压工艺及落料拉深复合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绪论1 冲压工艺的应用冲压工艺是塑性加工的基本加工方法之一。 它主要用于加工板料零件, 所以 有时也叫板料冲压。冲压不仅可以加工金属板料,而且也可以加工非金属板料。 冲压加工时, 板料在模具的作用下, 于其内部产生使之变形的内力。 当内力的作 用达到一定程度时, 板料毛坯或毛坯的某个部位便会产生与内力的作用性质相对 应的变形,从而获得一定的形状、尺寸 企鹅 332554595 有删减 有 CAD 图 和性 能的零件。冲压生产靠模具与设备完成加工过程, 所以它的生产率高, 而且由于操作简 便,也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利用模具加工, 可以获得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或难以制造的、 形状复杂的零 件。因

2、此, 冲压工艺是一种产品质量较好而且成本低的加工艺。 用它生产的产品 一般还具有重量轻且刚性好的特点。冲压工艺在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各种民用轻工产品以 及航空、 航天和兵工等的生产方面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现代各先进工业化国家 的冲压生产都是十分发达的。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冲压生产占有重要的 地位。2 冲压工艺的发展历史我们的祖先早在青铜器时期就已经发现金属具有锤击变形的性能。 可以肯定, 中 国远在 2400年前已经掌握了锤击金属以制造兵器和工具的技术。因为钢铁材料 在冷态下进行塑性加工需要很大的力和功, 所以冷压钢铁的技术在古代是不可能 性广泛使用的。当人们发现

3、金、银、铜等金属塑性较好,变形时不需要较大的力 时,锤击压制技术迅速向金、银、铜的装饰品和日用品范围发展。在西安的陕西 省博物馆中陈列的一个汉代(公元前 206至公元 220的量器,厚度约 2mm ,制 作精美,花纹细致,就在今天看来,也算是一个精制品。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高度精巧的手工艺技术水平。3 冲压工艺的发展趋势当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生产的发展, 冲压工艺技术也在不 断革新和发展。这些革新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艺分析计算方法的现代化。例如,生产汽车覆盖件的冲压工艺,传统方法是根据已有的设计资料和设计者的经验, 进行对比分析, 确定工艺方案和 有关

4、参数, 然后设计模具, 进行试冲, 经过反复试验和修改, 才能转入批量生产。 近几年来, 国外有的公司已开始采用有限变形的弹塑性有限元法, 对覆盖件成形 过程进行计算模拟, 分析应力应变关系, 从而预测某一工艺方案的可行性和可能 会产生的问题, 并将结果显示在图形终端上, 供设计人员进行选择和修改。 这样, 不仅可以节省昂贵的模具试制费用, 缩短产品试制周期, 而且可以建立符合生产 实际的先进设计方法; 既促进了冷冲压工艺的发展, 又可以发挥塑性成形理论对 生产实际的知道作用。(2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的现代化。为了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缩短工装 设计、制造周期,正在大力开展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

5、造(CAD/CAM技术 的研究和应用。采用这一技术,一般可以提高模具设计和制造效率 23倍,模 具生产周期可缩短 1/21/3。 发展这一技术的最终目标, 是要达到模具 CAD/CAM一体化, 而模具图纸将只作为检验模具之用。 采用模具 CAD/CAM技术, 还可提高 模具质量, 大大减少设计与制造人员的重复劳动, 使设计者有可能把精力用在创 新和开发上。(4为了满足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和生产批量减小的发展趋势,发展了一些 新的成形工艺、 简易模具、 通用组合模具以及数控冲压设备和冲压柔性制造系统 (FMS 等。这样,就使冲压生产既可适合大量生产,又可适用于小批量生产。第 1章设计内容及要求工件名

6、称:弹簧座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8钢 厚度 t=1.5mm工件简图:如图 1-1所示 图 1-1零件图技术要求:1、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按 Q/SB123 64。第 2章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2.1毛坯材料的分析08钢的塑性和韧性均高 , 无回火脆性倾向。焊接性能好,在冷拉状态下或经 正火外理后切削性明显提高,在冷状态下易挤压成形和压模成形,但强度较低, 淬透性及淬硬性很差。表一 08钢的化学成份(% 表二 08钢的主要力学性能 2.2工艺分析该零件为弹簧座零件,工件形状简单、对称,圆角较大,要求精度不高,便 于模具加工,减少热处理或冲压时尖角处开裂,也防止尖角部分刃口过快磨损。 工件四个均布孔的直

7、径分别为 5.5,孔与边缘的距离为 3.25,故不用受到 凸、凹模强度与模具结构的限制。采用 1.5的 08钢冲压,保证了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该零件形状属于旋转 体,是一般凸缘圆筒件,拉深工艺性较好,圆角也较适合,不需整形。第 3章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该工件包括落料、拉深(三次拉 、冲底孔、翻边、冲凸缘孔、切边六个基 本工序。经下面计算分析可排列出下列几种工艺方案:方案一:按基本工序。落料,首次拉深,二次拉深,三次拉深,冲底孔,翻 边,冲四个凸缘孔,切边。方案二:落料与首次拉深复合, 冲底孔与翻边复合, 冲四个凸缘孔与切边复 合,其余按基本工序。方案三:落料与首次拉深复合,冲底孔与冲四个凸缘孔复

8、合,翻边与切边, 其余按基本工序。工厂的大批量生产条件, 复合模结构虽然较方案一复杂, 但是由于零件的几何形 状简单对称,模具制造并不困难。通过对上述五种方案的分析比较,采用方案五较好。第 4章 主要设计计算4.1毛坯尺寸计算(应按拉深件的中线尺寸计算4.1.1确定毛坯尺寸计算的依据毛坯的形状应符合金属在塑性变形时的流动规律, 其形状一般与拉深件周边 的形状相似。 毛坯的周边应该是光滑的曲线而无急剧的转折, 所以对于旋转体来 说,毛坯的形状无疑是一块圆板,只要求出它的直径。拉深前后,拉深件与其毛 坯的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对于不变薄拉深,其面积不变。由于板料具有方向性 以及毛坯在拉深过程中的摩擦

9、条件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响, 拉深后的工件顶端一般 都不平齐,需要修边,所以在毛坯尺寸中,应包括修边余量。 4.1.2计算毛坯直径 4.2排样方式的确定 4.2.1排样相关计算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 2.5.2得搭边值 a 1=1mm,a=1.2mm则: 冲裁件面积:A=×D 2/4=10023.67mm2 条料宽度: B=D+2a+C=116mmC 送料间隙, C=0.6mm查冲压手册表 2-21步距: S=D+a1=114mm一个步距距离材料的利用率:=%100BSnA 76.28% 图 4 1 排样图4.3成形次数的确定该工件为带凸缘筒形件,按筒形件的拉深来计算,工件的相对高度:h

10、/d= (48-1.5 /(40+1.5 =1.12,相对直径:df/d=74/41.5=1.78 1.4(故工件 为宽凸缘筒形件 ,相对厚度:(t/D 100=(1.5/113 100=1.33。由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表 4.5.1查凸缘筒形件首次拉深的极限相对高度 h 1 /d1=0.420.53,远小于其工作的 h/d=1.2,因此一次不能拉出。制件的总拉深系数:m总= d/D=41.5/113=0.367,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得凸缘筒形拉深系数:m 1 =0.51, m2=0.73, m3=0.75 m1×m2=0.51×0.73=0.372>0.367 m

11、1 ×m2×m3=0.51×0.73×0.75=0.279<0.367由此可见,需要三次拉深才能达到工件尺寸要求。4.4判断是否用压边装置在拉深过程中 , 凸缘变形区是否起起皱主取决于材料相对厚度 t/D和拉深系 数 m 的大小。如果材料相对厚度较小,拉深系数也小,凸缘便会起皱。为防止凸 缘起皱, 必须用压边圈压住, 因此判别是否起皱的条件也就是判别是否采用压边 圈的条件。生产决定是否采用压边圈可查表。表三 采用或不采用压边圈的条件 由表查得本件需采用压边圈,以防止起起皱拉断的产生4.5确定工件各次拉深的尺寸图 4 2 首次拉深工件图4.5.1首次

12、拉深直径4.5.2计算以后各次拉深工序件尺寸:重新调整各次拉深系数, m 2 =0.83 m3=0.86 这时各次拉深后工序的直径d 2 = m2×d1=0.83×57.6=47.8 d3= m3×d2=0.86×47.8=41.5计算后两次拉深工序中的高度 H2H3设第二次拉深时, 多拉入凹模材料面积为 2%(其余 3%的材料返回到凸缘 , 第二次拉深的假想的坯料直径 D 2 =7374(1347522-+=116.7H 2 =(+-22222243. 0d25. 0RrdDf=(+-5543.747.1168.4725.2=45.2第三次拉深后,达到

13、零件的高度,原来多拉入 2%的材料返回凸缘。拉深工序至 此结束。4.6冲压工序压力计算4.6.1落料力的计算F落料=KLt=207569.7NL 冲裁件周长, L =354.8mm;t 材料厚度, t=1.5mm;材料的抗剪强度, =330MPaK 系数(一般取 K=1.34.6.2压边力的计算4.6.3拉深力的计算F 拉 =11bd t k=3.14×57.6×1.5×400×1.10=119432.4 Nb 材料的抗拉强度(取 b =400 MPak1修正系数查中国模具设计大典 3表(19.4 49 ,k1=1.104.6.4冲压工艺总力4.7压力中

14、心的确定为保证压力机和模具正常工作, 必须使冲模的压力中心与压力机的滑块中心 相重合。 否则在冲压时会使冲模与压力机的滑块歪斜, 引起凸、 凹模间隙不均匀和导向零件加速磨损, 造成刃口和其他零件的损坏, 甚至会引起压力机导轨的磨 损。影响压力机的精度,对于形状简单而对称的工件如矩形、圆形、正多边形, 其冲裁的压力中心与工件的几何中心重合。结合零件图, 该工件为带凸缘筒形件, 结构简单对称。 该冲裁件的压力中心 即为工件的几何中心。 该工件的冲裁力不大, 为便于模具的加工和装配, 模具中 心选在工件的几何中心。 此满足 JG23 40的模柄孔投影面积范围内, 满足要求。 4.8工作部分尺寸计算该

15、副模具的工作部分包括落料凹模,拉伸凸模和凸凹模,具体计算如下 : 4.8.1落料刃口尺寸计算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 2.3.3得:冲裁模初始双面间隙 Z min =0.132 Z max =0.240mm,为主公差的毛坯尺寸按 IT14级精度计算, 其值查 冲模设计应 用实例书末附录 E3查得:=0.87mm,查表 2-12查得凸模,凹模的制造公差 为:T =0.025mm, A =0.035mm.由公式 DA =(D max -x A + 式中 x-磨损系数 -工件公差 A -凹模的制造公差把以上数值代入计算得:D A =(113-0.5×0.87 035. 00+=112.570

16、35. 00+mm由公式 DT =(D A - Zmin T - = (112.57-0.1320025. 0-=112.440025. 0-mm校核: A +T Zmax - Zmin即: 0.025+0.035=0.0600.240-0.132=0.108 所以证明了所选取的 A 与T 是合适的。4.8.2拉深部分尺寸计算由工件图上可看出该拉深部分的精度等级为 IT14级。 公差为 =0.74mm, 其 凸,凹模的制造公差按 IT5级计算,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 4.8.3得凸,凹模的制造公差为:A =0.08mm,T =0.05mm.查表 4.8.2得:有压料圈的拉深模 间隙为 Z/2=

17、1tmax 即 Z=2t=3.6,由列公式计算: 公式 DA =(D max -0.75 A +把数值代入计算得: DA =(57.6+0.74-0.750.74 =57.808. 00+由公式 DT =(D A - Z T - =(57.8-3.6005. 0-mm =54.2005. 0-mm表四 拉深拉深部分尺寸计算 第 5章 模具的总体设计5.1模具类型的选择由冲压工艺工艺分析可知, 采用复合冲压, 所以模具类型为落料拉深复合模。 5.2定位方式的选择5.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模具采用固定卸料、 刚性打件, 并利用装在压力机工作台下的标准缓冲器提 供压边力。5.4压边装置的确定压边装置

18、一般可分为刚性和弹性两种。 刚性压边装置就是在双动冲床上利用 外滑块压边。 这种压边的特点是压边力不随冲床的行程变化, 拉深效果好, 模具 结构简单。 弹性压边装置一般用于单动冲床上, 其特点是压边力随冲床的行程面 变化。 故这里选用弹性压边装置较好。 又因为弹性压边装置中, 气垫结构较复杂, 制造不易,并需要使用压缩空气。故这里采用橡皮,只要根据生产经验,只要正 确地选橡皮规格,就可以减少它们的不利因素。5.5导向方式的选择第 6章 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6.1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由于工件形状简单对称,所以模具的工件零件均采用整体结构,拉深凸模、 落料凹模和凸、凹模的结构如零件图所示6.1.1落

19、料凹模的设计拉深凸模的材料选用 T10A ,热处理硬度为 5660HRC 。为了实现先落料后拉深, 模具装配后, 应使拉深凸模的端面比落料凹模端面低至 少一个料厚的距离,所以拉深凸模的长度 L 可按照下式计算:L=低凹 固 H -+h h =20mm+60mm-3mm=77mm 其中:固 h 凸模固定板厚度, 固 h =20mm,h 凹 凹模的厚度, h 凹 =60 mm,低 H 装配后,拉深凸模的端面低于落料凹模端面的高度,根据板厚的大小,决定 低 H =3mm。拉深凸模的直径由第 4章计算可知,Ø 54.2005. 0-mm 拉深凸、凹模圆角半径凹模圆角半径 r d ,由第 4章

20、可知道 r d =8凸模圆角半径过小, 拉深过程中危险断面容易产主局部变薄, 甚至被拉破。 凸模 圆角半径过大, 拉深底部材料承压面积小, 容易变薄。 首次拉深的凸模圆角半径 可等于或略小于首次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即:r d2=(0.71.0 r d1=7mm拉深凸模的通气孔工件在拉深时 , 由于空气压力作用或者润滑油的粘性等因素 , 使工件很容易粘 附在凸模上 . 为使工件不至于紧包在凸模上 , 设计凸模时 , 应有通气孔 , 拉深通气大 小可参看下表。表五 拉深凸模通气孔尺寸 参考零件图,取通气孔尺寸为 d=6.5 6.1.3凸凹模的设计凸凹模的材料选用 CrWMn ,热处理硬度为 5862

21、HRC 。凸凹模为采用非标准件, 其长度由模具的结构及总体尺寸而定, 取凸凹模的 长度为 L= 65mm。凸凹模的内孔与外缘尺寸由第四章的计算可知: D T = Ø112.440025. 0-D A = Ø 57.808. 00+ 。6.2其它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6.2.1弹性元件的设计6.2.2模架及其它零部件的选用根据主要零件的结构,外形尺寸,并参照模具设计制造标准件资料,选用后 侧滑动导柱模架 200mm 200240mm(GB/T2851-1990 上模座:L B H=200mm200mm 45mm 材料采用 HT200。 下模座:L B H=200mm×2

22、00mm 50mm 材料采用 HT200。 导 柱:1L=32mm 190mm 材料采用 45钢。 导 套:1L 2=32mm 105mm 43mm 材料采用 20钢。 上模座厚度取 45mm ,即 H上 模=45 mm;上模垫板厚度取 20mm, 即 垫 H =20 mm 固定卸料板厚度取 10mm ,即 H 卸=10 mm; 下固定板厚度取 20mm ,即 H下 固=20 mm;下模垫板厚度取 10mm ,即 H 下 垫 板 =10 mm; 下模座厚度取 50mm ,即 H 下 模=50 mm;模具闭合高度闭 H =H上 模+垫 H +凸凹模 H +H凹+H下 固+H 下 垫 板 +H下

23、模-入 H=(45+20+65+60+20+10+50-45 =225 mm式中:凸凹模 H 凸凹模高度, 凸凹模 H =65 mm; H凹凹模的厚度, H凹=60 mm;入 H 凸凹模进入落料凹模的深度, 入 H =45 mm。可见该模具闭合高度小于所选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 JG23 40的最大装模高度 (300 ,所以,所选的开式压力机可以使用。凸缘模柄尺寸,由所选压力机模柄孔尺寸选用模柄 B50×105 GB2862.1 81Q235 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 7.37第 7章模具总装图及其工作过程分析7.1 模具总装图由以上设计,可得到如图 7 1所示的模具总装图,为了实现先落料

24、,后拉 深,应保证模具装配后,拉深凸模的端面比落料凹模的端面低 3mm 。 图 7-1 模具装配图7.2 模具工作过程分析 上模部分通过模柄 21安装在压力机滑块上,下模部分通过螺栓、压板安装 在压力机工作台面上,导料板 18固定在下模部分,下模部分设有定位装置挡料 销 24。条料沿着导料板 18送进,由定位装置 24控制其送料步距。压力机滑块 带着上模下行, 凸凹模 3下表面首先与条料接触, 并与顶件块 19一起压住条料, 完成落料过程。当压力机滑块继续下行,冲下的圆形坯料与拉深凸模 16接触, 被拉入拉深凹模 3里面,完成一次冲压过程。冲裁完毕,压力机滑块回程,带动 上模部分上行,落料后的

25、条料由刚性卸料板(导料板 18从凸凹模上卸下,如 果拉深制件被卡在拉深凹模里,在压力机回程的过程中,打杆 20碰到压力机上 的打料横杆, 打料横杆把冲击力传给打杆, 再由推件块从凸凹模上刚性打下, 用 手工将工件取走。 如果拉深制件包在拉深凸模里, 可以通过下面的弹性装置经过 顶件块 19将制件顶出。用手工将工件取走后,将条料往前送进一个步距,进行 下一个工件的生产。第 8章冲压设备的选定通过较核,选择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 JG23 40能满足使用要求。压力机的 具体参数可参看下表:表六 JG23 40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技术规格 第 9章工作零件的加工工艺性本副模具的工作零件都是旋转体,形状比较

26、简单,加工主要采用车削。落 料凹模的加工工艺过程见加工工艺卡。 (另附 第 10章模具的装配过程本模具的装配选凸凹模为基准件, 先装上模, 再装下模。 现将具体装配方法 叙述如下:10.1 装配前的准备10.2 装入模柄将模柄压入上模座后,钻、铰销孔,打入止转销。10.3 装配凸凹模10.4 装配凸模将凸模压入固定板中, 按压入法装配要领, 检查其相对固定板基准面的垂直 度,认定合格后,磨平固定板支撑面和刃口面。10.5 装配下模将组装好的凸模固定板和下垫板,按照设计要求位置,安装在下模座上, 紧固螺钉,钻、铰销孔,装入圆柱销。10.6装配上模将凹模和压边圈、 下顶杆安装在下模相应部位, 凹模

27、和凸凹模间隙,用垫片 法或直接安装法控制其均匀性。10.8 试切用纸试冲,观察冲切纸边的状况,经调整并认定均匀后, 钻、铰另一组销 孔,打入圆销。10.9 装配其它零件上模安装顶杆, 顶件块, 检查打料机构工作的可靠性。 顶件块在最低位置时, 应突出凸凹模刃口 0.20.5mm. 安装卸料板,卸料螺钉和橡皮,安装后的卸料板 下平面比凸凹模刃口面低 0.20.5mm 。第 11章模具调试模具按图纸技术要求加工与装配后, 必须在符合实际生产条件的环境中进行 试冲压生产, 通过试冲发现模具设计与制造上的缺陷, 找出生产原因, 对模具进 行适当的调整和修理后再进行试冲, 直到模具能正常工作, 才能将模

28、具正式交付 生产使用。11.1 模具调试的目的1、 鉴定模具的质量。验证该模具生产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确定该模 具是否能交付生产使用。2、 帮助确定产品的成形条件和工艺规程。 模具通过试冲与调整,生产出合 格产品后,可以在试冲过程中,掌握和了解模具使用性能,产品成形条件、方法 和规律,从而对产品批量生产时的工艺规程制定提供帮助。3、 帮助确定成形零件毛坯形状、尺寸及用料标准。在冲模设计中,有些形 状复杂或精度要求较高的冲压成形零件, 很难在设计时, 精确的计算出变形前毛 坯的尺寸和形状。 为了要得到较准确的毛坯形状、 尺寸及用料标准, 只有通过反 复试冲才能确定。4、帮助确定工艺和模具设计

29、中的某些尺寸。对于形状复杂或精度较高的冲 压成形零件, 在工艺和模具设计中, 有个别难以用计算方法确定的尺寸, 如拉深 模的凸、凹模圆角半径等,必须经过试冲,才能准确确定。5.通过调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模具设计和制造水平。由此可见,模具调试过程十分重要,是必不不可少的。但调试的 时间和试冲次数应可能少, 这就要求模具设计与制造质量过硬, 最好一次调试成 功。在调试过程中,合格冲压件数的取样一般应在 20 1000件之间。11. 2 模具的调试模具调试,因模具类型不同、结构不同,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不同,调试的内 容也随之变化。模具调试的要点:1、模具闭和高度的调试。模

30、具应与冲压设备配合好,保证模具应有的闭和 高度和开启高度。2、导向机构的调试。导柱、导套要有好的配合精度,保证模具运动平稳、 可靠。3、凸、凹模刃口及间隙调试。刃口锋利,间隙要均匀。4、定位装置的调试。定位要准确、可靠。5、卸料及出件装置的调试。卸料及出件要畅通,不能出现卡住现象。 11.3 该模具的调试在设计指定的压力机上,装配好的模具进行试冲。试模时重点检查打料机构和顶出机构的动作是否及时、 可靠。 每一次冲压后, 上模随压力机上行到上死点时, 条料和顶出的工件都应该出现在下模凹模工作面 上,以便及时清除。装配后应保证间隙均匀,落料凹模刃口面应高出拉深凸模工作端面 3mm ,压 边圈上端面

31、应高出落料凹模刃口面 0.5mm ,以实现落料前先压料落料后在拉深。结论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本人终于把毕业设计全部完成, 本人所做的题目是落料 拉深的复合模, 在这一个多月忙碌的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 我感觉到自己收获 了很多。 让我对冲压模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通过这次实际操作, 使我能够综合 运用各种冲压模具设计资料上的知识, 懂得了在遇到难题时该如何去查找资料来 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宽所学知识。通过设计实践, 我逐步树立了正确的设计思想, 增强了创新意识,熟悉掌握 冲压模具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计算、 绘图以及运用技术标准、 规范、 设计手册等有

32、关设计资料, 进行了全面的冲压模 具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在设计的过程中, 虽然本人尽心尽力的去追求完全的正确答案, 但由于个人 的水平有限, 有很多地方做得还是不够好, 还有以下几个地方需要自己有待提高: 1、对冲压模具结构的了解和掌握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对一些特殊结构的模 具。2、对冲压模具工艺的计算能力还要再提高,因为这个一直都是冲压模具设 计的一个要点和难点。3、对冲压模具资料的视野还不够开阔,这是靠以后自己一点一滴的积累。4、电脑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还要进一不的提高。例如说在用 CAD 画装配 图时不够熟练,用的时间较多。以上的这些缺点,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我都会努力的去提高, 争取更 大的进步, 也希望老师在对本人的毕业设计的审核时给予指正, 让我能多多受益。致谢时光如电, 岁月如梭, 三年的大学生活一晃而过, 而我也即将离开可敬的老 师和熟悉的同学踏入不是很熟悉的社会中去。 在这毕业之际, 作为一名工科类学 校的学生,做毕业设计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毕业设计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 它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 很多都是书上没 有的东西,这就要靠自己去图书馆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还有很多设计计算, 这些都要靠自己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解决, 可以说, 没有一定的毅力和耐心是很难完成这样复杂的工作。在学校中, 我们主要学的是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