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海绵城市的基本内涵诠释一、定义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 在降水时,可以实现吸水、 蓄水等功能,当需要时,又可以将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有效缓解 城市水资源短缺与城市内涝之间的矛盾, 并有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 境。二、意义(生态城市建设)构建海绵城市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觑。 海绵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天 然水系的保护利用, 大大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 程量。调蓄设施又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 “净增成本”比较低,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降低城市 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1. 社会意义: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 存的水“释放
2、”并加以利用。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 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 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2. 经济意义:根据通知, 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 一 定 3 年,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 6 亿元,省 会城市每年 5 亿元,其他城市每年 4 亿元。对采用 PPP 模式达到一 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 10%。资金申报方式:试点城市由省级财政、住房城乡建设、水利部门联合申报,由财 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对申报城市进行资格审核,组织公开 答辩,现场公布评审结果, 并对试点工作开展绩
3、效评价,根据绩效评 价结果进行奖罚。评价结果好的,按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基数的 10% 给予奖励;评价结果差的, 扣回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具体绩效评价办 法另行制定。三、背景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几年,全国超过 300 多个城市遭遇内涝,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严重内涝, 人员伤亡的现象时有发生, 财产损失重 大。究其原因, 很大程度上是雨水利用系统不完善或城市排水体系不 达标。据调查,我国有 300 多个属于联合国人居环境署评价标准的 “严 重缺水”和“缺水”城市,在缺水的城市发生内涝显得格外刺眼。四、意见措施1.首先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 处处是硬化路面。 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 泵站等“灰色
4、”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 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根据海绵城市 建设技术指南,今后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 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 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2.道路透水铺装形成海绵体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 。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 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 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 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 城市内涝的压力。建设海绵城市。3. 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海绵体”的规模
5、和质量。 原有的“海绵体”要有效保护。过去,城市建设追求用地一马平 川,往往会填湖平壑。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各地应最大 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海绵体”不受开发活 动的影响;受到破坏的“海绵体”也应通过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生 态等手段逐步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有条件的还应新建一定规模的“海绵体”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 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要以城市建筑、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 等建设为载体。比如让城市屋顶“绿”起来, “绿色”屋顶在滞留雨 水的同时还起到节能减排、缓解热岛效应的功效。道路、广场可以采 用透水铺装,特别是城市中的绿地应充分“沉下去” 。五、具体实
6、施对于小区建筑, 可以让屋顶绿起来, 在滞留雨水的同时起到节能 减排、缓解热岛效应的功效。 小区绿地应“沉下去”,让雨水进入下 沉式绿地进行调蓄、下渗与净化,而不是直接通过下水道排放。小区的景观水体作为调蓄、净化与利用雨水的综合设施。 人行 道可采用透水铺装,道路绿化带可下沉,若绿化带空间不足,还可将 路面雨水引入周边公共绿地进行消纳。城市绿地与广场应建成具有雨水调蓄功能的多功能 “雨洪公园”, 城市水系应具备足够的雨水调蓄与排放能力, 滨水绿带应具备净化城 市所汇入雨水的能力, 水系岸线应设计为生态驳岸, 提高水系的自净 能力。六、设计理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 处处是硬化路面。 每逢大雨,主要
7、依靠管渠、 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 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逢雨必涝逐渐演 变为我国大中城市的痼疾。然而,不再“城中看海”却不仅仅是管道 扩容这么简单。目前( 2014 年)中国 99%的城市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 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快排。 强降雨一来就感觉修多大的管道都不够 用,而且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就这么让 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 以深 圳光明新区举例, 这个年均降雨量 1935 毫米、汛期暴雨集中的城区, 一方面有 26 个易涝点,内涝严重;另一方面又严重缺水, 70%以上 的用水靠从区外调水。 这说明城市排涝抗旱的思路
8、必须调整, 把雨水 这个包袱变成城市解渴的财富。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 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 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七、载体组成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 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 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 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 城市内涝的压力。对于建筑与小区,可以让屋顶绿起来,在滞留雨水的同时起到节 能减排、缓解热岛效应的功效;人行道、广场可以采用透水铺装;有
9、条件的小区绿地应“沉下去”,让雨水进入下沉式绿地进行调蓄、下 渗与净化,而不是直接通过下水道排放;可将小区的景观水体作为调 蓄、净化与利用雨水的综合设施。城市道路是径流雨水及其污染物产生的主要场所之一,对城市道 路径流雨水的控制尤为重要。人行道可采用透水铺装,道路绿化带可 下沉,若绿化带空间不足,还可将路面雨水引入周边公共绿地进行消 纳。城市绿地与广场应建成具有雨水调蓄功能的多功能 “雨洪公园”, 城市水系应具备足够的雨水调蓄与排放能力,滨水绿带应具备净化城 市所汇入雨水的能力,水系岸线应设计为生态驳岸,提高水系的自净 能力。八、建设方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工程中,在缺水地区将优先利用透水
10、砖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等措施,补充地下水、 削减地面径流;其他地区则优先利用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等措施, 调蓄、净化雨水,削减径流峰值。保护已有海绵体原有的“海绵体”要有效保护。过去,城市建设追求用地一马平 川,往往会填湖平壑。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各地应最大 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海绵体”不受开发活 动的影响;受到破坏的“海绵体”也应通过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生 态等手段逐步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新建一定规模海绵体有条件的还应新建一定规模的“海绵体”。根据海绵城市建设 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要以城市建筑、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 等建设为载体。比如让城市屋顶“绿”起来,“绿色”屋顶在滞留雨水的同时还起到节能减排、缓解热岛效应的功效。道路、广场可以采 用透水铺装,特别是城市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代数式的值1》听评课记录
- UI设计师年度总结
- 学校年终工作总结
- 室内设计师年度总结
- 高中生物教师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 顾问工作计划模板
- 人事月份工作计划
- 护士长工作计划范文
- 大赛项目招商合作协议书范本
- 城市居民房租赁合同范本
- 高质量社区建设的路径与探索
- 数字化时代的酒店员工培训:技能升级
- 足球守门员扑救技巧:扑救结合守护球门安全
- 《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课件全套 第1-10章 知:认识研究与论文写作 - 引文规范
- 带式输送机滚筒出厂检验规范
- 起重机更换卷筒施工方案
-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课件
- 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的承诺函-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承诺
- 01智慧物流信息技术概述
- 茶多糖和茶多酚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 混床计算书(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