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学设计_第1页
桂花雨教学设计_第2页
桂花雨教学设计_第3页
桂花雨教学设计_第4页
桂花雨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桂花雨教学设计概述:这篇课文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桂花雨。本课以“思乡为主题”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舍、最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本片课文就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本课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情感。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绪和对故乡生活美好的回忆,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学习者特征分析: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自主求知的欲望较强,但是在思维想象能力上有所不足。因此在在感

2、情朗读的同时很难完全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抓住句子“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结合上下文帮助学生句子的意思,体会文章的内容,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抓住句子“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结合上下文帮助学生句子的意思,体会文章的内容,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1.“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子又名桂花。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赞美过桂花,琦君就是其中的一位。来,让我们认

3、识一下这位女作家。琦君:原名潘希真,散文家、小说家,一生漂泊。1917年生于浙江温州永嘉,12岁离开家乡,到杭州生活,32岁赴台湾,离开大陆52年,到84岁的高龄才有机会返回故乡。琦君的作品充满着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师长、朋友的怀念。桂花雨就是其中的一篇。2.今天,让我们走进琦君的文章,去感受一场奇妙的桂花雨。板书:桂花雨(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告诉孩子这篇课文是写怀念家乡、亲人的,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基调。文章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写作而成的,作者当时的处境或者是心情,直接会影响作品所表达情感,如果离开了这样的背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就很难做到准确、到位。让学生了解琦君是一位离开家乡几十年的人,对

4、于第二课时帮助学生理解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做一个铺垫。)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老师有一些要求。(课件出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不会读的字词,读不通的句子做上记号。)这也是我们平时读书的要求,看清楚了吗,开始读吧。2.同学们读得可认真了,遇到不会的生字知道拼读几次,不会读的地方还做了记号。同学们看,这些句子里都带有生字,你能把它读正确吗?先自己练习,等会老师检查。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打下来,那就是湿漉漉的,香味差多了。母亲洗净双手

5、,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竹席上,晒上好几天太阳。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3.能把带有生字的句子读正确,再读读课文,刚才做上记号的地方多读几次,试试不看拼音,能不能把课文读正确。 4.谁能读通读顺,老师来检查检查,谁来。(设计意图:第一次读课文,边读边画,要把遇到的生字词和认为难读的句子画出来,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更是为第二次朗读做好准备。在第一次朗读课文其实是让学生发现课文生字和难读句子,然后把这些词语及时出示,帮助学生解决在读音方面的问题,及时扫清阅读障

6、碍。再让学生在第一次朗读的基础上,重点朗读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常是自己来突破难点,使朗读练习变得更有针对性。用指名朗读的方式作为对学生朗读的一个检测也是一个指导过程,始终坚持教学要为学生服务。)三、学习生字1.同学们把课文读通顺了,这些生字能不能把它读准音,认清字形,先自己读一读,再同桌互相检查。笨笨拙拙 撮 檀香 桂花卤 前后左右 新鲜谢落 尤其 吩咐 帮着 拣去 糕饼 都同学们自己读得可认真了,同桌互相检查也很像个小老师。2.请你特别注意老师涂了颜色的两个字。3.指导写字范写:谢左中右结构,左边的言字旁的点要在格子的斜线上,横折提从横中线开始起笔,稍稍向上斜一点,中间的身要特别注意撇不能穿

7、,右边的寸,要在横中线上起笔,稍稍向上斜。拣:右边的横折钩要注意。4.打开习字册,写写这些生字,边写边记,等会要听写的。巡堂指导:巡堂,这位同学的写字姿势端正,读帖特别认真,笔画到位。5.同学们写得特别认真,看这位同学的字。看看老师刚才指导“谢、拣”。两个字都写对了,“谢”不穿头,“拣”字的右边是横折钩;而且他的字工整、端正,笔画到位。6.同学们都记住这些字了吗?我们来听写,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你到黑板上来写。新鲜 帮忙 拣去 谢落 姿态到黑板上来写的同学,四个词语都写对,同学们自己对照一下,全对的举举手。(设计意图:识字是很个性化的,中年段的学生要求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四年级学生掌握一定

8、的识字方法,把时间留给学生读帖,把个别需要特别注意的生字提醒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写字,在写字的过程中记忆生字,提出听写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提高写字过程的效率,并且允许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自由选择写字的次数。最后用听写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加深印象。)四、再读课文,整体把握1.看来同学们的生字词掌握得很不错。让我们回到课文中,相信这次你一定能够读得更加流利。全班齐读课文2.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设计意图:中年级的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几次阅读课文以后,让学生初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虽然这时学生概括的未必

9、很准确,但是通过第一课时的自己概括和第二课时分析学习对照,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就会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了解,长久训练对培和提升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课文和布局谋篇的能力很有帮助。)五、小结桂花雨究竟有多么奇妙,下节课我们再细细品读课文,去好好感受感受。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1课,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还进行了听写,这些生字词你还认得吗?自己看一看,等会老师要检查。2.打开新课程学习辅导第23页,做第一题。来,读读这些词语。对照一下,全对的同学再读两次,有错误的同学赶紧订正。请把新课程学习辅导收好。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桂花雨。(设计意图:识字是

10、中年段教学的任务之一,要把识字教学充分重视起来,不把它留到课外,在课堂及时巩固、反馈,及时检测教学质量。)二、精读感悟课文。(一)桂花香。1.“我”从小就喜欢桂花,每次从外地回家,总要给母亲捧回一大袋桂花,可是母亲常常说:(出示句子)读“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二)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1.桂花香(1)为什么“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呢?打开书本,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家乡的金桂是怎样的。来,老师领着大家读。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桂花不与繁花

11、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板书:桂花香桂花的香气味儿怎么迷人,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来。(2)桂花的香气味儿怎么迷人?理解句子:“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的香味飘得很远很远,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能闻得到。这样看来,如果桂花树长在饭堂门前,那么我们刚到停车场就能闻到桂花的香味。家在在村子中,一到村口就能闻到花香,走到村尾还是能够花香。桂花香气飘得真远,真迷人啊。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桂花这种悠远的芳香。这桂花香飘得真远真迷人啊!桂花开了,我们在院子里玩耍的时候能够闻到桂花香,到小河边嬉戏,在田埂上追逐,桂花的香味钻进我们的鼻孔,无论

12、走到哪里吸一口气,那里面全是桂花香,我们被桂花香包围了,到处都弥漫着桂花香,我们都“浸”在桂花香中了,桂花的香味真浓啊!)同学们说得真好,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够读好,请你读。听着你的朗读,我仿佛闻到了那浓郁、悠远的桂花香。家乡的金桂香气味儿又浓飘得又远,难怪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2.摇花乐(1)除了那自然而又迷人的香气味儿,让“我”难忘的还有一件跟家乡的金桂有关的乐事,那就是摇桂花,板书:摇花乐。读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和作者一起去摇桂花,淋一场缤纷的桂花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感受“摇花乐”哪位小朋友来说说,你是怎么摇桂花的?(使劲地摇)A你使劲地摇着那笨笨

13、拙拙的桂花树,星星点点的桂花飘落下来,就像下起了毛毛细雨,金黄金黄的桂花落在你黑黑的头发上,多美啊!你也来摇摇桂花,哗,你摇得这么使劲,桂花雨下得更密了,桂花落在你的脸上,你有什么感觉?(凉凉的,多舒服啊。)B小朋友,想不想淋一场更大的桂花雨?闭上眼睛,使劲地摇桂花树,一边摇一边用心地感受:桂花雨越下越大,密密麻麻的桂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落在你的头发上,钻进你的衣领里,贴在你的脸蛋上,掉进了你张开的嘴巴上,粘在你的眉毛上,你有什么感觉?你又仿佛看到什么?来,睁开眼睛,跟四人小组的同学分享分享。四人小组说。桂花落在你的什么地方,你有什么样的感觉,来,请你说。是呀,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

14、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C低头一看,桂花树下早已铺了一层层厚厚的桂花,我捧起桂花向空中一抛,就像你还会怎么玩?女孩子这样玩,男孩子呢?多香的桂花雨,多美的桂花雨啊,难怪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难怪我老早老早就盼着摇桂花。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读:“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指导朗读,你这样说,母亲是不会搭理你的)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我就天天去看呀,望呀。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这下(指名读)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还有谁也乐在其中呢?接着读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

15、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 “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父亲也被感染了,写下一首桂花诗。请一位小朋友读,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从父亲的诗中,我们读出了什么?是呀,小朋友们说的真好!相信,你一定能把这首诗读好。引读:桂花摇落以后,怎么办呢?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竹席上,晒上好几天太阳。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晒干的桂花在母亲手中做成了各种各样的桂花美食。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外地

16、的桂花再香,可是没有我的摇花乐;外地的桂花再香,可它不能触动父亲,写下桂花诗;外地的桂花再香,可是没有小时候母亲做的桂花美食香甜,难怪“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小精灵儿童网站3.思乡情小朋友,你知道吗,琦君从十二岁开始就离开了家乡,她的母亲也离开了那曾经飘落过桂花雨的地方,从那以后,琦君只要从外地回家,总记得给母亲捧回一大袋桂花。可是母亲常常说读:“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是啊,每当这时手捧着那袋外地的桂花,我就会想起(出示):“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桂花雨。”是啊,每到这时,手捧着那袋外地带回来的桂花,我就会想起童年的摇花乐,想起

17、那阵阵的桂花雨,想起家乡的金桂,想起摇花的小伙伴,想起家乡的亲人、朋友。板书:思乡情。4.小朋友,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吗?请你说说。结合板书小结:美丽的桂花雨,那里有浓郁、悠远的桂花香,那里有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更有深深的思乡情,难怪“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每篇课文可抓的点很多,新课程标准对中年段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我们的研究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所以我们把抓住中心词句,帮助学生层层深入,理解课文,作为这次阅读教学探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18、桂花雨这篇课文比较长,全文一共6个自然段,从写“我”为什么爱桂花摇花乐写母亲和自己怀念家乡的金桂。文章的写作是层层深入的,文章内容是清新、浅显的,但是文章的整体结构比较松散,要表达的感情是深邃的,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在通读整篇课文后,我发现 “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能够起到统领全文教学的作用。这句话的理解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作者喜欢桂花是因为它的香,“外地的桂花再香,比不得家乡的金桂,”那家乡的金桂是什么样子的呢?引导学生学习第一、二自然段,感受桂花的迷人香气;第二层,喜欢桂花,很多地方都有桂花,但是却觉得外地的桂花无论多么香,哪怕气味比家乡的桂花还香,仍然比不得家乡的,因为有“我”童年时摇桂花的快乐记忆,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和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摇桂花的快乐,以读代讲,在读中感悟,因为快乐和美好的回忆,所以对家乡的桂花树有特别的感情,觉得外地的桂花比不得家乡的桂花;第三层,因为长期离开家乡,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