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下高校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_第1页
教育信息化下高校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_第2页
教育信息化下高校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信息化下高校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摘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的信息能力是指大学生自主搜集、开发教 育资源的能力,在教育资源中对相关信息的选择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对信息资源 的解读、分析能力,以及课内收获向课外实践即生产劳动转化的能力。以教育信 息化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理念为指导,以大学生信息能力的提升为LI的,贯彻 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分析与选择能力、信息利用与转化能力、信息交流与创新能 力的“信息能力”内涵,从信息环境营造、信息课程体系建设、信息资源保障等 方面入手,探索高校对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策略一、引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

2、技术的普及,互联*在生活中的 全面覆盖,一场前所未有的信息革命悄然来临,信息服务与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 域广泛展开与应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育信息化是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 的高素质人才,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为忖标,借助*络技术、讣算机技术、远程通 讯技术等现代电子技术,在教育思想,教育环境,教育模式,教学资源、师资队 伍建设,教学组织与管理层面开展的信息化建设与改革。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传统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培养具有良好素养及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 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成为摆在当今教育工作 者面前新的任务与挑战。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教育带来了丰富的资源。教育

3、资源的 全面覆盖、广泛应用产生了大量的教育信息。针对受教育主体的信息搜集整理、选择提炼、加工研究、应用交 流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信息能力是指个体对信息分析和处理的一种能 力。具体表现为信息的选择能力、分析能力、利用能力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 学生的信息能力即指大学生自主搜集、开发教育资源的能力,在教育资源中对教 育信息及内容的选择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对信息资源的解读、分析能力,以及课 内收获向课外实践即生产劳动转化的能力。二、营造高校信息环境,强化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以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理念为指导,以大学生信息能力的提升 为U的,贯彻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分析与选择能力、信息利用与转化

4、能力、信息 交流与创新能力的“信息能力”内涵,从信息环境营造、信息课程体系建设、信 息资源保障等方面入手,探索高校对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通过课外 实践活动搭建信息利用平台,形成多样化的信息体验方式;充分发挥校园*络、广 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平台等的信息载体功能;利用社会信息服务机构平台,共 享相关信息资源与服务。以高校课外实践活动为依托,通过实习实训、第二课堂 活动、专业技能竞赛、科学研究活动等建构多样化的信息体验方式,营造高校良 好的信息体验环境。借助校园*络、广播、电视台、微信、微博等媒介,营造高 校全媒体传播环境。大学生通过使用媒介获取信息、参与媒体信息传播等丄作, 增加自身信

5、息接收的数量,提升自身信息选择、加工、运用的能力。高校图书馆 通过扩展信息资源,增加信息服务功能,组建高校图书馆联盟,加强和社会信息 服务机构业务合作、人才交流等途径实现与社会信息服务机构信息资源的共享, 进而强化大学生的信息意识,营造高校良好的信息资源环境。三、加大信息能力类课程的建设,逐渐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为LI的,加强公共基础课程在学生信息道德培 养及电子信息检索技能提升中的作用。实现文献检索与电子信息检索的创新融 合,对公共基础课文献检索与利用进行课程改革研究。首先,构建科 学的教学内容体系。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尝试阶段教育、山浅入深的层级教 育内容。借助现代多

6、媒体技术,讲授电子信息检索方法,提升学生的信息搜集能 力。根据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讲授信息搜集、整 合的技能与方法。其次,随着教学内容的调整有针对性的创新教学手段,改革课 程考核方法。高校公选课在提升学生信息选择及分析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 而,山于高校公选课存在着的系统规划缺乏,课程内容设置较为随意,课程数量 不能满足学生选修需求等问题,公选课的信息功能并未充分彰显。因此,借助教 育信息技术,创新高校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发挥公选课在提升学生的信息选择及 分析能力上的作用是必要的。首先,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的建设,充分利用MOOC 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并有效利用与转化。超

7、星尔雅通识课程是山北京超星尔雅教 育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MOOC平台上的课程资源。超星尔雅通识课程体系涵盖多 学科领域,汇集中外名师,授课内容丰富。充实、完善了公选课中的人文社会科 学类课程内容,扩展了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涉猎的学科领域,有利于学生人文素 质的提升和人文素养的积淀。课程以*络视频的形式展开,并附有作业、考试、讨论等环节,实 现了选课、考试的一体化。山于超星尔雅通识课与公选课课程性质及课程相关要 求一定程度的吻合,U前我国有些高校已将超星尔雅MOOC引入公选课课程体系 中去。笔者针对自身所在学校的学生就超星尔雅通识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 调查。制定尔雅通识课学习惜况调查问卷,对学校

8、各年级、各专业学生了解 尔雅通识课程情况、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课程资源相关方面完善的建 议等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借助MOOC平台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 如下问题:一是学生学习H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认真;二是平台课程课时较多, 知识点零碎;三是授课形式单一,课堂教学氛围淡化;四是*络不稳定,缺少有效 的技术支持。针对学生在学习超星尔雅通识课过程中及技术平台使用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寻找应对策略,进而使课程资源的作用和价值最大化彰 显。其次,明确大学生在SPOC资源开发中的角色,挖掘大学生在SPOC资源开发 中的能动性,发挥大学生在SPOC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信

9、息选择分析能 力。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公选课 有选课人数限制,针对课程性质对选课者进行准入条件限制,具有相对完整的课 程申报及学生初选、补退选流程。因此,公选课具有SPOC “小规模限制性”等 特质,为接下来的具体课程开发及设置提供了便利。大学生在SPOC资源开发中 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既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参与者,乂是受益者及课程效果的反馈 者,因此,应充分发挥大学生在SPOC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四、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信息库职能,为学生信息搜集、整合、利用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 与信息保障加强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库建

10、设。全面引入电子信息资 源,形成文献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融合互通的信息资源库。电子信息资源是 以数据形式呈现出来的资源形式,诸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字报纸、*络 数据库等。电子信息资源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检索方式多样,在一定程度上打 破了借阅的时空限制,为读者提供了便利。文献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融合互 通的信息资源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师生的信息需求。在全媒体传播环境 下树立移动图书馆、个人图书馆的办馆理念。通过高校图书馆*站和微信公众平 台开设面向大学生的信息订制服务,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填写信息预订单,并通过 平台在线传送。学生在预约时间内收到渠道多元、分类详细的相关信息。彰显电

11、子信息资源平台的免费下载、阅读、借阅、互动等功能,提升大学生信息获得的 效率。成立图书馆新媒体运行工作室,专门负责馆藏信息资源的推送与传播,包 括推送馆藏信息更新动态,挖掘新媒体推送功能,创新新媒体推送形式,实现校 园媒体与图书馆新媒体运营团队的资源共享、实时互动等工作内容,使馆藏信息 资源笫一时间推送到广大师生面前。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习者自主挖 掘信息资源、有效分辨虚假信息;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增强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获得丰富的信息知识,形成良好的信 息道德意识,自觉抵制不健康信息的侵蚀;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大 学生电子检索、计算机应用

12、、自媒体功能学习模式开发等方面的技能;形成信息利用与转化意识,进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实施,需 要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能力。教育信息化背 景下高校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从信息环境营造、信息课程体系建设、信 息资源保障等方面入手,探索高校对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大学生信 息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信息能力 强的学生不仅是信息化教育的受益者,同时乂是教育信息化的参与者与创新者。 信息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能有效掌握信息的时效性、时空性等特点,对信息具有敬 锐的洞察力及捕捉能力,在信息利用与转化的过程中更具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创新 意识,将成为创新高校信息化教育理念,拓宽信息化教育思路,丰富信息化教育 内容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有助于提高教育信息化质量,推进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 进程。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21-2021)Z. 2021-03-13.2 石长顺,景义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