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与历史保护_第1页
文化遗产与历史保护_第2页
文化遗产与历史保护_第3页
文化遗产与历史保护_第4页
文化遗产与历史保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化遗产与历史保护山西五台山摘要:文化遗产是指由先人创造并保留到今天的一切文化遗存,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极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在世界各国已引起广泛关注,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五台山文化是多种文化融合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其主要是佛教文化,核心是文殊信仰,文殊是般若智慧的化身,般若智慧是一种圆满的、彻底的、辩证的、理性的自我超越思想,是中国人民乃至东方人的一种生存智慧和高级的理论思维,也是沟通中西文化的一个法宝。因此未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的完善应重视研究非物质文化对于城市历史环境的精神意义的完善,更应该强调可持续发

2、展。关键词: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台山文化;历史保护一、文化遗产概括“文化遗产”是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重视的话题与领域。所谓“文化遗产”,是指由先人创造并保留至今的一切文化遗存,分别被表述为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遗产和文化景观类遗产等。它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极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竞争力的构成要素。1.1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作为一门科学,它发源于人们对“古物”或“文物”亦即物质文化遗存的研究,但作为当代学术意义上的“文化遗产学”,其正式产生应与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遗产公约有关。中国最新的物质性“文化遗产”的内涵界定为“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3、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等。1.2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近年来新兴起的备受瞩目的文化遗产研究对象。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诞生时所指的“文化遗产”主要还是指有形的即物质形态的遗产,而由日本国最早提出的无形的或非物质形态的遗产当时还未成为人们普遍认知的对象。到了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接受了这一观念,并开始了对无形文化遗产的关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一种历史性创造和珍贵遗存,它不仅在

4、于证明历史和说明历史,不仅在于其拥有的思想史意义和教化意义,而且它可以也应该在人类文明的延续、在新文明的创造、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3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内涵是指“自然与人类的共同结晶”,由此,它与通常意义上的“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形态与结构上的差异,从而代表着一种新的相对独立的遗产类型。作为世界遗产中重要构成部分的“文化景观”,要求其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和明确的地理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及反映本区域特色的文化内涵,它包括三种类型:(1)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2)有机发展形成的景观;(3)关联性文化景观。“文化遗产”体系中的“文化景观”概念的提出,是受到文化地理学影响的结果

5、,它扩大了文化遗产的认知范围,同时也使人们通过这类文化遗产的发现和研究,进一步去了解人、文化、自然三者之间互动后形成的某种创造性结果及由其体现的地域性、时间性、结构性、目的性等差异所导致的文化特征之异同,进而达到更好地理解人地关系,欣赏、保护和利用不同的文化景观类遗产的目的。二、五台山文化概括2.1 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五台山地处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五台县境内,遗产地核心区面积为18415公顷,保护区面积为42312公顷。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座山峰构成,峰顶平坦宽广,形如垒土之台,俗称台地,因此得名。遗产地由台怀镇中心区及佛光寺(台怀镇西南)两部分组成。五台山

6、世界遗产地地形地貌复杂,地质构造古老。五台之峰分别为: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其中北台叶斗峰为华北第一高峰,海拔3061m,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台山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在 4以下,即使是盛夏时节依然凉爽,有“清凉山”的美誉,是我国著名的“避暑圣地”。 2.1.2 社会环境 五台县以山名而立,历史悠久。该县下辖五台山风景名胜区、豆村镇、金岗库乡等6镇13乡,县政府位于台城镇,区域面积2865公顷。五台县因五台山闻名于世,旅游业是重要支柱产业。2.2 文化背景五台山,雄踞山西省东北五峰环绕,蜂顶如台因此而俘名。这里,地势高竣,草木葱笼,野花以香,流水潺潺,夏无

7、炎热,所以自古就名为清凉山。“一部佛国史,百座艺术宫”确切地概括了五台山固有的文化待色。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五台山也正在前进发挥自然和历史对她的厚赐,展示出她特有的魅力。2.2.1 一部佛国史五台山历史悠久,佛教传入中国后就在这里建寺。这座最古老的佛教名山,有时兴盛,有时衰落,历经沧桑。中国佛教各宗派都到这里活动,遍山形形色色的佛教寺庙星罗棋布。这里的一切都与“佛”联系着,与佛教的发展息息相关,可说是中国佛教史的缩影。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佛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文殊菩萨是释迦摩尼的左胁侍,在佛教中以智慧辨才著名,所以又称大智文殊,他顶结五侣,手持宝剑,骑坐狡倪,象征智欲、锐利、威猛,在四大菩

8、萨中排在头位。因此,他的道场也就特别显赫。五台山佛教历经沧桑,星罗棋布的寺庙都有各自的来历,共同构成一部历史悠久的佛国史,从中也可见出中国佛教发展历程的一斑。2.2.2 百座艺术宫五台山形形色色的寺庙,掩映在深绿浓荫之中。各具特色的建筑,技艺精湛的雕塑,丰富多彩的文物,如同一座座艺术之宫,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当我们进入台怀镇时,首先吸引人们目光的是那高耸云霄的大白塔,它可说是五台山的标志。塔院寺位居台怀镇中心,就以其中的大白塔而得名。这座大白塔高达75.3米,周围为83米,塔刹、露盘、宝瓶都是铜制馏金的,金光闪闪,极为壮观。显通寺在塔院寺后面,这座古刹经过多次重建,现存建筑为明清两代所修,寺宇

9、面积八万余平方米,拥有各种建筑四百余间。中轴线上殿堂一七重,自前至后分别为观音殿、文殊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藏经殿。菩萨顶位于显通寺后面的灵鹜峰上,传说为文殊菩萨居住之处,文殊菩萨曾在这里显现过真容,又名文殊寺,也称真容院,具有特殊的地位。寺庙依山而建,寺前一百零八级石阶,恰似一架天梯,从人间通向天宫。两边有砖砌花格栏墙.向上迎面是一座木牌坊,上书“灵峰胜景”四个大字,显得非常雄伟庄严。五台山好多寺庙都有一百零八级石阶,据说也与佛理有关。佛家认为,人有一百零八烦恼,解脱烦恼之道称为“法门”。寺前的每一级台阶就象征着一个“法门”,踏上一级台阶,就意味着解脱一种烦恼,石阶尽处就是超凡脱

10、俗的佛土。五台山台怀镇核心区佛光寺的建筑、塑像、壁画和墨迹被誉为“四绝”。佛光寺坐落在佛光山的山腰里,寺院依山而建,东、南、北三峰环抱,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它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隋唐时声名远播。唐武宗会昌灭佛,寺庙被毁。唐大中十一年,主殿东大殿得以重建。它虽比南禅寺晚建七十五年,但规模却大得多,是现存唐代木构建筑的范例,在建筑史上有突出的地位。南山寺建在山腰上,台阶上面是高大的汉白玉牌楼,后面七层金碧辉煌的殿宇。寺门前是细致精巧的砖雕构成的影壁,寺内从围墙到栏杆处处汉白玉浮雕,有花鸟虫兽,有历史人物,有佛经故事。大雄宝殿内汉白玉雕刻的菩萨像,艺术价值很高。十八罗汉塑像,与其它寺院不同,有坐着

11、的,有躺着的,有正在说话的,有侧耳细听的,神态奇特,造型生动,令人赞叹不已。龙泉寺坐落在九龙岗环抱中,三座院落横向排列,而自成与众不同的格局。台阶两旁石栏杆上,都雕刻着猴、鸟、花、桃等。山门前有汉白玉石狮一对,勾栏拱桥一座,两侧盗立着旗杆,雕工都属上乘。最令人瞩目的,是汉白玉的石牌坊,被誉为龙泉寺一绝。从基石到瓦顶,都精雕细刻而成。上面雕琢着端庄的佛像,石柱上盘着刻工精美的蛟龙,还有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等,玲珑剔透,巧夺天工。那照壁中间镶嵌着巨石雕刻,据说是南海观音殿图,有亭台楼阁和花卉树木等,构图严谨,匠心独运。这些都是近代石雕艺术的精品,显示出五台山文化在近代的某些发展。一千九百多年来,五台

12、山荟萃了许多艺术精品。就寺庙殿宇而言,这里集唐、金、元、明、清诸代建筑于一山,包容了木、砖、铜各种结构的建筑,建筑形态和风格多种多样,堪称佛庙建筑之集大成者。五台山珍藏着的各种佛经,也是佛教文化的宝贵遗产。三、五台山遗产资源概况3.1 五台山遗产寺庙分布五台山文化景观地由台怀镇和佛光寺两部份组成,以台怀镇为中心,佛教建筑群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沿五座台顶向中心辐射,清水河从中流过,整体山水环抱、绿树掩映,整体布局多样、建筑材料丰富、结构合理,是佛教寺庙建筑的珍宝。3.2 五台山遗产寺庙特征(1)佛光寺五台山佛光寺年代:北魏孝文帝时期;东大殿(公元857年)地点:五台县城东北32km,距台怀镇30

13、km(佛光山) 遗产特征:有“亚洲佛光”之称,主要建筑有:东大殿、文殊殿(金)、祖师塔、唐经幢。佛光寺正殿东大殿与南禅寺内正殿(公元782年)是我国仅存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唐代四绝:建筑、雕塑、壁画、题记。殿南侧有祖师塔,是现今国内仅存两座北魏时期的古塔之一,塔身由青砖砌筑,高约8m,是我国现存楼阁式古塔中精品。 保护现状: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山西省古建筑研究所直接管理。近年来首次采用三维激光扫描应用于木结构建筑保护。(2)显通寺 年代: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原为大孚灵鹫寺) 地点:台怀镇中心 遗产特征:它是五台山众多寺庙中最大、最古老的一座,五台山青庙(汉传佛教)领

14、袖,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十大青庙之首。寺庙面积4.37公顷,各种建筑400余间,中轴线殿宇7座,自南向北依次为: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和藏经楼,还有明代木刻、铜塔等珍贵文物。保护现状:1982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寺内5座铜塔有不同程度的损毁,由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对铜塔进行了修缮设计。(3)塔院寺 年代:前身大华严寺(唐),明代成为独立寺院 地点:位于台怀镇,显通寺南侧 遗产特征:原是五台山显通寺的塔院,明代时独成一寺,因院内有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大白塔(释迦牟尼舍利塔),起名塔院寺。塔身始建于1302 (元),由尼泊尔匠师阿权尼哥设计建造。全

15、寺占地面积 1.56公顷,共有殿堂、舍房 127 间,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坐落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白塔、藏经楼。寺内现存其它蒙、藏、汉文各类碑记数十通。其中方丈院现改为毛泽东路居陈列馆。 保护现状: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4)菩萨顶 年代: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公元 471-499) 地点:台怀镇,显通寺北侧灵鹫峰 遗产特征: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的黄教寺院,等级最高。文殊殿前石碑坊上有康熙御笔“五台圣境”。全寺占地面积0.9公顷,有殿堂僧舍121余间,石碑8通,寺前有石阶108级

16、。现存建筑大部分建于清代。 保护现状: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5)碧山寺 年代: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 地点:台怀镇东北2km北台山麓 遗产特征:十大青庙之一,是五台山最大的十方禅寺,中轴线依次坐落天王殿、毗卢殿、戒坛殿、藏经殿,占地面积1.6公顷,有殿堂、房屋108间,石碑15通。 保护现状: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寺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殊像寺 年代:始建于东晋初年,后经唐、元、明、清重修地点:台怀镇,塔院寺西南1km处遗产特征: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十大青庙之一,有五台山最大的文殊殿,占地面积 0.64公顷,现存明

17、清时期殿堂楼阁35间,石碑7通。文殊殿殿壁有 326m2的彩色悬塑,讲述了500罗汉的故事。 保护现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台山佛塔左:佛光寺师祖塔 中:塔院寺白塔 右:龙泉寺墓塔(7)南山寺 年代:始建于元代(1295 年) 地点:台怀镇南3km 遗产特征:最有魅力的寺院,以明清时期建筑为主,占地面积6公顷,殿堂房间300间,整座寺院依山而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寺内的石雕和泥塑刀工细致,构图精妙,是石雕、石刻艺术的宝库,其中佑国寺共有石雕1482幅。保护现状: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8)金阁寺 年代:始建于唐大历五年(770 年)地点:距台怀镇15km的金阁岭 遗产特征:五台山

18、最高的佛像千手观音所在寺院。占地面积2.1公顷,殿堂僧舍160间,石碑15通。 保护现状: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国家文物局对金阁寺修缮保护工程设计方案给予批复,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9)龙泉寺 年代:始建于宋代,清末至民国初期重建 地点:五台山中台,距台怀镇5km遗产特征:最初为宋代杨家将家庙,以汉白玉石牌坊和龙泉水最为出名。占地面积1.6公顷,共有各种殿堂僧舍160余间,石牌整体雄伟壮观,巧夺天工,刻有89条蛟龙,神态逼真,人物表情栩栩如生,五台山寺庙石雕代表。 龙泉寺石碑及局部特写保护现状:寺庙建筑,石牌楼为重点保护对象 山西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第二批)(10)普济寺 年代:始建于隋文帝时期,宋、明重修 地点: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