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适用范围_第1页
规划适用范围_第2页
规划适用范围_第3页
规划适用范围_第4页
规划适用范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第一章 总则4第1条规划适用范围4第2条规划原则4第3条规划依据4第4条规划期限5第5条规划层次5第6条城市规划区5第7条规划重点6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城市性质6第8条城市发展目标6第9条城市性质7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7第10条市域人口发展规模与城市化水平7第11条城镇职能结构规划7第12条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8第13条城镇空间结构规划8第14条市域旅游规划8第15条市域综合交通规划9第16条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11第四章 组合型城区规划13第17条组合型城区涵义13第18条组合型城区职能13第19条组合型城区用地评定13第20条组合型城区空间形态14第21条组合型城区人口规模15

2、第22条组合型城区建设用地规模15第23条组合型城区的规划控制范围16第五章 中心城区(当湖)人口与用地规模16第24条中心城区人口规模16第25条中心城区用地规模16第六章 中心城区(当湖)建设用地布局规划17第26条用地发展方向17第27条总体布局结构17第28条功能布局17第29条居住用地规划18第30条公共设施用地规划19第31条工业用地规划21第32条仓储用地规划21第33条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22第七章 中心城区(当湖)综合道路交通规划23第34条规划目标23第35条对外交通规划23第36条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24第37条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规划27第八章 中心城区(当湖)绿地系统与河湖

3、水系规划27第38条绿地系统规划27第39条河湖水系规划30第九章 中心城区(当湖)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30第40条旧城改造规划30第41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32第十章 中心城区(当湖)风貌特色规划34第42条中心城区风貌特色规划34第十一章 郊区规划35第43条郊区规划35第十二章 中心城区(当湖)市政基础设施规划36第44条给水工程规划36第45条污水工程规划36第46条雨水工程规划37第47条供电工程规划38第48条通讯工程规划39第49条燃气工程规划40第50条供热工程规划40第51条环境卫生设施规划41第十三章 综合防灾规划42第52条人防工程建设42第53条抗震防灾规划42第5

4、4条防洪工程规划43第55条消防工程规划44第十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44第56条规划目标44第57条平原绿化和森林资源规划44第58条生态功能区划45第59条水资源保护规划45第60条海洋资源规划46第61条土地资源规划46第62条水环境保护规划47第63条大气环境保护规划47第64条声环境规划47第65条垃圾处理规划47第十五章 城市规划实施的策略与措施48第66条规划法制建设措施48第67条规划行政管理措施48第68条规划经济保障措施48第69条规划技术深化措施48第十六章 附则48第70条48第71条49第72条49第一章 总则第1条 规划适用范围为协调平湖市经济、社会与城市发展,并为

5、城市的后续规划、城市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平湖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现状和有关发展设想,制定本规划。平湖市城市总体规划是平湖市各项建设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因城市建设需要单独编制的专业规划、开发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均应符合本规划要求。第2条 规划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2、城乡一体化原则3、政府调控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原则第3条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4.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

6、法3、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文)4、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1995.6.8)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6、建设部关于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7.1)7、浙江省实施城市规划法办法8、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9、平湖市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10、平湖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11、平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12、当湖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3、平湖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第4条 规划期限本次平湖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为2002202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20022005年,中期规划期限为20062010年,远期规划

7、期限为20112020年。第5条 规划层次本次规划分为市域、组合型城区与中心城区三个层次,其中中心城区(当湖)为本次规划的重点。1、市域指平湖市所辖九镇一乡的行政区域,总面积537平方公里。2、组合型城区指由当湖、乍浦、黄姑、全塘等组成而成的城区,分为主城(当湖)、副城(嘉兴港区)和翼城(黄姑全塘)三个部分。至2020年,组合型城区建设用地面积预计将达到60-70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当湖)30-36平方公里,副城(嘉兴港区)20-25平方公里,翼城 8-10平方公里。3、中心城区指现状平湖市政府驻地当湖城区及其规划扩展的城区,是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第6条 城市规划区本次规划的城市规划区

8、范围为平湖市行政管辖的市域范围,总面积537平方公里。针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市域、组合型城区与中心城区三个不同层次,分别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与管理重点,采取相应的规划控制、引导手段和措施。1、市域:城市规划管理要重点处理好因城镇空间的蔓延所引发的建设空间与自然空间之间的矛盾,保护、优化宝贵的自然资源,集约利用土地,从城镇职能、城镇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布局、公共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协调好城镇间的关系。2、组合型城区:远期组合型城区建设用地面积将达到60-7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管理要重点整合组合型城区的各组成部分,以建设一个新型的城镇群落空间为目标,提高组合型城区在环杭州湾产业带中的地位;加强城镇建设与自然空

9、间的协调管理,切实保护好九龙山风景名胜区及沿海滩涂等自然资源;加强对组合型城区发展控制用地的管理,为组合型城区的未来发展留足空间与余地。3、中心城区:远期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将达到30-36平方公里。城市规划管理要重点针对中心城区各类用地需求迅速增长的情况,有效调控土地供给,集约利用土地;协调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城市整体发展的关系;加强对东湖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对城市生态绿地走廊的建设与控制;加强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对非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为城区的进一步扩展留出空间。第7条 规划重点1、凸现城市区位优势,提升平湖市的区域经济地位;2、拟定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3、完善城镇体系结构;4、

10、加强城市与区域交通的衔接;5、优化城市结构与空间形态;6、继承历史文化,营造城市特色;7、构筑城市的绿色体系。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城市性质第8条 城市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融合区域经济,发挥区位优势,创建经济强市,营造水乡名城,优化生态环境,构建高效有序的城市运行系统、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环境和社会文明安定的现代化城市。2、经济发展目标平湖市2002年至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表 年 份规划期末GDP总量(亿元)人均GDP年均增长率(%)规划期末人均GDP(万元)2002-2005年162.63153.002006-2010年287.86124.722011-2020年621.4787.49 注

11、:2001年平湖市域总人口为48万人,2005年平湖市域总人口为55万人,2010年平湖市域总人口为60.5万人,2020年平湖市域总人口为83万人。3、社会发展目标遵循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快城市化进程,力争平湖市城市化水平2005年达到53%,2010年达到60%,2020年达到75%;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重组产业空间,构建现代化产业结构体系;全面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强化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特别是信息咨询及文化服务功能;以中心城区建设为重点,择优培育新仓、新埭两镇。2010年平湖市力争基本实现现代化,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保障体系良性发展,科技教育

12、水平、国民素质得到很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富裕;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90%,城市绿化覆盖率超过50%,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超过20平方米,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2平方米。第9条 城市性质 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制造业基地,杭州湾北岸的海港城市。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10条 市域人口发展规模与城市化水平2005年,平湖市域人口55万人,市域城镇人口29.10万人,城市化水平53%;2010年,平湖市域人口60.5万人,市域城镇人口36.8万人,城市化水平60%;2020年,平湖市域人口为83万人,市域城镇人口60.8万人,城市化水平75%。第11条 城镇职能结构规划平

13、湖市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职能等级城镇名称职 能 类 型市域中心城区当湖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兼有商贸、服务、都市旅游功能的综合型城镇,浙北对外联系的重要门户。市域副中心城区乍浦(嘉兴港区)浙北地区的出海口和水陆联运的交通枢纽,以港口工业(重化工业、能源工业等)和商贸、物流、旅游为主导的现代化港口城镇。重点城镇新仓以服装、印刷、商贸服务为主导的工贸城镇,市域东部的工业、商贸服务业中心。新埭以箱包、服装、建材为主导的工贸城镇,市域北部的工贸和交通中心。黄姑以石化等港口工业为主导的滨海工业城区。全塘以石化等港口工业为主导的滨海工业城区。一般镇广陈以服装、纺织为主导的工贸城镇。林埭以服装工业为主、

14、商贸服务为辅的工贸城镇。 钟埭以箱包、服装为主导的工贸城镇。曹桥以造纸业、配套服务产业为主的近郊型小城镇。第12条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平湖市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人口规模(万人)等级名称城镇名称城镇人口规模(万人)2001年2005年20102020年15中心城区当湖9.115-1820-2325-30副中心城区乍浦(嘉兴港区)4.15-88-1015-2035重点城镇新仓0.751.5235新埭0.901.5235黄姑0.5811.5-235全塘0.6011.5-23512一般城镇林埭0.250.50.5-0.81.0广陈0.580.50.5-0.8102钟埭0.350.50.5-0.81

15、.0曹桥0.380.50.5-0.81.0第13条 城镇空间结构规划规划平湖市城镇空间结构为“一带、两片”。“一带”指当湖、林埭、乍浦、黄姑、全塘五个城镇,构成一个空间上联系相对紧密的城镇连绵带,以01省道和07省道为主要交通轴线。“两片”是指市域东部以新仓镇为中心,包括广陈等在内的东部片区和市域北部以新埭镇为中心的北部片区。第14条 市域旅游规划1、目标定位以生态休闲旅游、水乡风情旅游、历史人文旅游、工农业观光旅游为主,重点开发九龙山风景区,加快东湖景区开发。2、旅游功能区块的空间布局平湖旅游功能区块要大力打造“一心、两带”的整体布局。“一心”指环东湖的亲水休闲、文化旅游服务中心,“二带”指

16、滨海运动休闲度假带和环上海乡村休闲度假带。3、旅游线路组织(1)散客专线4条:上海一平湖休闲旅游专线;杭州一平湖休闲旅游专线;苏州一平湖休闲旅游专线;宁波一平湖休闲旅游专线。(2)区间休闲旅游路线2条:上海一黄山一千岛湖一杭州一平湖一上海(山、水、海景生态休闲游);上海一平湖一海宁(或桐乡)一杭州一宁波一舟山(名宅古镇风情游);(3)区内休闲旅游路线2条:新埭一东湖(当湖)一九龙山(休闲平湖游);东湖(曹桥、当湖)一九龙山(休闲平湖游)第15条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1、公路规划(1)高速公路远期从平湖外围经过的高速公路包括沪杭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杭州湾大桥连接线、亭枫高速公路、新卫高速公路。

17、规划杭(州)浦(东)高速公路从平湖市域南部经过。平湖市对外交通联系可由平湖大道在大云出入口或07省道在十八里桥出入口进入沪杭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在东西大道设互通出入口;杭州湾大桥接线与新07省道在市区西侧曹桥交叉处设互通出入口;杭浦高速公路在市区南侧设互通出入口。(2)省道01省道与07省道均为一级公路标准。平湖境内没有国道,通过平湖大道向北可连接320国道。(3)重要县道包括平湖大道、平乍公路、平全公路、林新公路、独广公路以及老沪杭公路等。规划由平全公路、平乍公路、东西大道形成平湖市域环状的快速公路网。规划林新公路、独广公路作为平湖市中部南北向主要公路。杭浦高速公路与独广公路相交处设出入

18、口,独广公路可作为独山港往北的疏港干道。规划平廊公路作为市域中部东西向主要道路。(4)连接线和乡级道路2、港口规划(1)规划目标依托现代物流业和港口集疏运条件以及区域丰富的集装箱货源,以发展轻便型集装箱业务为重点,开辟近洋支线和沿海内贸集装箱航线,拓展港口的发展空间。规划预测:2005年乍浦港吞吐量总计约283万吨,其中集装箱2万TEU;2020年乍浦港吞吐量总计约550万吨,其中集装箱10万TEU。(2)岸线规划乍浦港岸线自浙江省与上海市接壤处的平湖市金丝娘桥至海盐县长山闸止,长70.48公里(其中平湖境内26.8公里),自东向西为独山段、乍浦段、海盐段三大规划段。其中,乍浦段岸线自益山至郑

19、家埭分东西两段。东段岸线内不建货运泊位,乍浦段岸线作为近期公用泊位建设岸线,其中灯光山至天妃炮台约l公里保留作为城区生活岸线。(3)港口建设将乍浦港区划分为石油作业区、散货作业区和远期设置有客运泊位在内的风景旅游保护区。加快公用码头建设,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公用码头群,抓好独山港区整体开发建设。(4)集疏散通道乍浦港规划的散货作业区和件杂货作业区均设置内河港池和内河作业区,并与航道连通。近期内河通航能力为100吨级,远期通航能力为300吨级。内河泊位近期42个,远期62个。乍浦港与后方水网直接相连的内河航道有乍嘉苏线、六平申线以及杭申线、京杭运河等。近期通过改造拓宽原有河道,加强与金山的水路联

20、系。进一步改善乍浦港集疏运条件。规划近期完成07省道改线。区域内多条高速公路建设可以为港口的货物集散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规划由乍嘉湖铁路往港区内延伸支线。3、水运规划平湖市内河航道建设的目标是以六平申航道平湖段、乍嘉苏航道平湖段为主骨架,主要支线航道为干线,连接市域内主要港口与货源基地,形成以当湖为中心、连接市域内的主要港口、干支线直达的航道网络。建设重点是续建六平申航道平湖市河段改线工程、改造平金支线黄姑塘航道和完善六平申线平湖段、乍嘉苏线平湖段等航道的护岸工程。4、铁路规划(1)乍嘉湖铁路规划建设连接湖州、嘉兴的乍嘉湖铁路,全线长度132公里。往东与浦东铁路南端的阮巷站相连。规划为乍嘉湖铁

21、路预留通道及站场位置。(2)城际轨道交通上海杭州城际轻轨在平湖市域南部通过。充分考虑其他交通方式与轨道交通站场的衔接。5、机场平湖市周边有多个机场,包括虹桥国际机场、浦东国际机场、萧山国际机场等。第16条 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1、市域供水工程规划(1)规划目标2005年前全市逐步减少开采地下水水量,至2005年全面禁止开采地下水,全部由地面水厂供水,实施城乡供水协调发展,2020年城镇供水普及率达100。(2)水源规划近期城镇用水量14.8-15.6万吨/日,远期36-47.5万吨/日;近期农村用水量7.8万吨/日,远期8.3万吨/日。合计,近期平湖市城镇与农村用水量22.6-23.4万吨/日

22、,远期城镇与农村用水量44.3-55.8万吨/日。近期充分利用现有供水设施能力,扩大供水区域。原地面水厂扩建至10万吨日,水源为海盐塘,采用深度处理,解决西部城镇的供水;规划新建10万吨/日的广陈水厂,水源为六里塘,解决东北部城镇的供水。嘉兴港区拟建一个一期5万吨/日、二期12万吨/日的地面水厂,水源为海盐塘。远期的供水水源主要由嘉兴市区域供水和市域地面水两部分构成。远期平湖市供水能力将达到60万吨/日,其中滨海地区(包括嘉兴港区、黄姑全塘组团)供水能力将达到25万吨/日。(3)供水管网近期根据供水分区,铺设由水厂到各主要乡镇的供水管网,远期实现区域供水。2、市域污水工程规划规划城镇污水处理总

23、量近期为11.3-12万吨/日,远期为27.4-36万吨/日;农村污水处理总量近期为3万吨/日,远期为3.3万吨/日。合计平湖市污水处理总量近期为14.3-15万吨/日,远期为30.7-39.3万吨/日。平湖市域污水工程可分为两区:西区:包括中心城区、嘉兴港区、曹桥乡、林埭镇、钟埭镇,近期污水量8-10万吨/日,远期污水量28-30万吨/日。由排污干管收集后,经泵站提升,排入嘉兴市污水处理工程。东区:包括黄姑、全塘、新仓镇、广陈镇、新埭镇,在黄姑建设污水处理厂,集中收集处理。污水处理后排入杭州湾,近期规模3-5万吨/日,远期8-10万吨/日。3、市域供电工程规划(1)负荷预测用电量预测 单位:

24、kwh预测方法2002年计划2020年高中低产值单耗法70.1670.1664.9659.76弹性系数法72.067.6461.71推荐值8.4266.8060.5最大负荷预测 单位:kwh2002年计划2020年高中低最大负荷70.16141131118.6利用小时5100(2)电网建设规划至2020年在整个市域形成布局合理、等级分明的电网结构。2020年平湖市域规划变电站一览表变电站220KV瓦山、共建、新兴110KV新埭、园区、平湖、钟埭、当湖、虹霓、东方、周圩、黄姑、新仓、全塘、通界4、市域燃气工程规划(1)供气气源及对象远期2020年采用管道天然气。供应平湖市的气源以西气东输为主、东

25、海天然气为辅,还可考虑进口的液化天然气。供气对象主要是组合型城区。适当考虑各乡镇使用天然气的可能性,门站内设有预留接头,并在设计规模中适当考虑。(2)输配气规划平湖市城区天然气输气管起于嘉兴南子村分输站,经罗家村南侧,由西向东,止于平湖市城区门站。由平湖天然气门站铺设高压输气管至平湖市内的各城镇。第四章 组合型城区规划第17条 组合型城区涵义市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区(当湖)在组合型城区内谓之为“主城”,市域范围内的副中心城区(嘉兴港区)在组合型城区内谓之为“副城”,市域范围内的重点城镇黄姑镇、全塘镇的组合在组合型城区内谓之为“翼城”。第18条 组合型城区职能组合型城区是城市生活功能、高新技术产业高

26、度集聚的地区,是杭州湾北岸重要的滨海城区,是嘉兴市、浙江省接受上海辐射并进行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主城(当湖)、副城(嘉兴港区)互补共进,互为依托,具有辐射全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主城(当湖)要继续扩大综合服务功能;副城(嘉兴港区)要加快临港产业的开发建设,服务配套设施要控制规模与标准,大型公共设施宜与主城(当湖)共建共享;由黄姑与全塘所组成的翼城,主要发展石化、能源等产业。第19条 组合型城区用地评定1、评定范围用地评定范围与规划用地控制范围相适应,总面积为269平方公里。2、工程地质与灾害性工程地质评价(1)地形、地貌组合型城区用地控制范围内包含平原、低丘、海岸滩地,其中平原地带基本属于适宜修建

27、地区,部分需要采取工程处理措施;低丘地区基本属于不适宜修建地区;海岸滩地需要采取工程处理措施后方能进行修建。(2)工程地质整个组合型城区用地控制范围内地质构造无灾害异常区、无地下溶洞、地下采空区及其它不良性特殊地质的地区。在南部地区存在两条地下断裂带,城市建设活动要避开。(3)水文地质组合型城区用地控制范围内,全塘部分地区、林埭部分地区处于50年一遇洪水淹没线范围内,需要采取工程处理措施。其他地区基本属于属于适宜修建地区,部分地区需要采取工程处理措施。(4)地面沉降平湖市地面沉降已严重影响了平湖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为控制地面沉降,首先要大量削减地下水开采量,优水优用,优质的地下水能供给人们

28、的饮用水,禁止工业用地下水,至2005年实现全面禁采地下水。(5)地震烈度组合型城区用地控制范围属低落烈度的震区,对城市建设基本没有影响。(6)结论组合型城区用地控制范围内除陆域南缘低丘以外,基本属于属于适宜修建地区,部分地区需要采取工程处理措施。3、用地分类城市建设分为一、二、三、四类用地。一类用地是工程地质、投资环境与效益最好的用地,可近期开发;二类用地主要是投资环境与效益方面比一类用地稍差;一、二类用地均属适宜修建地区;三类用地则是需采取工程措施后方能修建的地区(如洪水淹没区、海涂等),四类用地属不适宜修建地区(如九龙山)。4、用地评定结果本规划将组合型城区控制范围内的总用地根据不同自然

29、社会条件分成24片进行评定(老城区除外),通过自然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组合型城区用地分类评定表 用地等级用 地 编 号总面积(平方公里)一类用地2、 3、 6、 8、 10、 12、 2056二类用地l、 4、 7、 9、 13、 14、 16、 17、18、 23、 24142三类用地5、 15、 19、 2l42四类用地114现状建成区25合 计269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除旧城区外主要有以下几片(按编号):1、2、3、6、9、10、17、20、21、23,对于以上几片用地规划可根据总体方案需要,全部或局部使用。除了港口外,基本上均选择一、二类用地。第20条 组合型城区空间形态

30、(1)近期阶段(2002-2005年)近期城市建设以主城(当湖)与副城(嘉兴港区)为主。主城的建设以向南、向东、向北发展为主,副城(嘉兴港区)以向北、向西发展为主。近期主城和副城都处于自我增长的时期,黄姑与全塘的增长将取决于入驻的工业项目。(2)远期阶段(2006-2020年)远期组合型城区的形态逐渐显现。主城与副城相向发展的速度加快,逐步显示出组合的形态。黄姑镇与全塘镇也得到较快的发展,呈现出翼城的雏形,其发展主要以产业空间的拓展为主。(3)远景阶段(2020年以后)主城(当湖)、副城(嘉兴港区)与翼城(黄姑全塘)共同构成组合型城区。黄姑与全塘相向发展连成一片,与副城的空间距离也相对拉近,从

31、而构成组合型城区中以临港工业为主的滨海城区部分。在组合型城区控制范围内的曹桥、钟埭、林埭都将逐步融入组合型城区,其中林埭将与嘉兴港区连成一体,曹桥、钟埭在形态上逐步向主城靠拢。从而组合型城区各城区形态趋向完整,其间的生态空间逐步向城市型的生态绿地转型,其发展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第21条 组合型城区人口规模(1)近期(20022005年)组合型城区城镇人口规模达到2228万人,其中主城(当湖)1518万人,副城(嘉兴港区)58万人,黄姑1万人,全塘1万人。(2)中期(20062010年)组合型城区城镇人口规模达到3237万人,其中主城2023万人;副城810万人,黄姑23万人,全塘23万人。(3

32、)远期(20112020年)组合型城区城镇人口规模达到4558万人,其中主城2530万人,副城1520万人,翼城(黄姑全塘)58万人。第22条 组合型城区建设用地规模(1)近期(20022005年)组合型城区建设用地面积达到28-36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当湖)18-22平方公里,副城(嘉兴港区)8-10平方公里,黄姑1-2平方公里,全塘1-2平方公里。(2)中期(20062010年)组合型城区建设用地面积达到40-50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当湖)25-30平方公里,副城(嘉兴港区)12-15平方公里,黄姑2-3平方公里,全塘2-3平方公里。(3)远期(20112020年)组合型城区建设用地面积达

33、到60-70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当湖)30-36平方公里,副城(嘉兴港区)20-25平方公里,翼城 8-10平方公里。组合型城区建设用地规划指标表 城区现状(2001年)近期(2005年)中期(2010年)远期(2020年)名称人口面积人口面积人口面积人口面积主城9.112.815-1818-2220-2525-3025-3030-36副城4.665-88-1010-1212-1515-2020-25翼城黄姑0.60.61.01-22-32-35-88-10全塘0.50.51.01-22-32-3合计14819.922-2828-3635-4340-5045-5860-70注:人口单位为“万人

34、”,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第23条 组合型城区的规划控制范围规划拟定至2020年组合型城区的规划控制范围在269平方公里,城市建设活动将控制在所划定的规划控制范围内,按照城市发展与市场需要以及土地地质情况,进行合理分布与调节。第五章 中心城区(当湖)人口与用地规模第24条 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近期(2005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18万人;远期(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30万人。第25条 中心城区用地规模近期(2005年):平湖中心城区用地规模为21.6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平湖中心城区用地规模为36平方公里。近期中心城区用地控制范围为40平方公里左右,东到东湖区东方路,南到曹兑港

35、和平湖理工学院,西到平湖大道和兴平三路,北到北市河。远期中心城区用地控制范围在70平方公里左右,东到东外环路(林新公路),南到南外环路(平廊公路),西到西外环路(平乍公路),北到北外环路(平全公路)。第六章 中心城区(当湖)建设用地布局规划第26条 用地发展方向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将是“东进、西拓、北上、南下”。东进:城市服务功能东进,环湖发展,是城区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西拓:城市工业依托平湖大道优越的交通区位,向西侧拓展。南下:城市居住生活功能南下,与嘉兴港区对接、互补发展。北上:城市产业功能北上,以平湖大道和广平公路为轴线,向西北方向扩展。城市用地各个发展方向都留有一定余地,以增强城

36、市发展的弹性和适应性。第27条 总体布局结构中心城区总体布局结构为“一心两轴,六区六楔”。“一心”:指以东湖周围为城市核心;“两轴”:指沿新华路的南北向功能主轴和沿解放路的东西向功能主轴;“六区”:指东湖区、城南区、城西区、城北区、老城区和经济开发区;“六楔”:指结合河道等自然环境,形成六条楔形绿色通道,构筑城市绿网。第28条 功能布局(1)老城区范围:北至环北二路、东至环城东路、南至城南路、西至环城西路。功能:老城区是中心城区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休闲设施的集中区域。城东路以西是商业金融核心,解放路是东西向的商业聚集带和城区重要景观轴。进一步完善老城区的商业服务功能,优化用地布局。(2)东湖区

37、范围:东湖、上海塘、海盐塘以东的城市地区。功能:主要功能为居住、文化、体育、休闲等,本区将形成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中心。(3)城南区范围:启元路以南、平湖大道以东、海盐塘以西的城市地区。功能:主要功能为行政、科技教育、居住等。平湖市行政中心规划期内南移至胜利路,以此带动各类市级行政办公设施等在该区域内集聚。加快建设平湖理工学院和嘉兴汽校。(4)城西区范围:北至城西路、西至平湖大道、东至南市路、南至葛家塘。功能:主要功能为生活居住。以城南路改造为契机,实施旧城改造工程,加快城西区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在当湖路两侧集中布置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区级公共中心。(5)城北区范围:东至上海塘、南至环北二路、西

38、至经二路、北至宏建北路。功能:主要功能为居住、公共设施、物流、工业等,新华路物流市场区是近中期开发建设的重点之一。(6)经济开发区范围:东至新华路、南至城西路、西至嘉善塘、北至北市河。功能:主要功能为工业,兼有部分居住、公共设施等,经济开发区是中心城区产业规模开发的聚集区。第29条 居住用地规划1、规划指标规划居住用地面积为1220.0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3.96%,人均用地面积为40.67平方米。2、规划结构居住用地采用“居住片区居住小区”的规划模式。(1)居住片区:根据自然地理因素(主要是河流)和城市道路的分隔,划分居住片区,配置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人口规模一般在5-1

39、0万人左右。(2)居住小区:以城区道路或河流等界限为分隔,形成若干个居住小区,配置相应的公共设施。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约0.5-1.5万人左右。3、用地布局(1)老城居住片区指由环北二路、环城东路、环城西路、城南路和东湖围成的居住用地。规划分期分批改造,达到二类居住用地标准。对具有经济价值的住宅及其地域加以保护和改造。规划居住用地110公顷,可居住人口2.5-3.0万人。(2)东湖居住片区指东湖以东地区的居住用地。建设完备的、规模档次较高的公建配套设施,结合其优越的绿化水网环境,发展部分高档住宅区。规划居住用地300公顷,可居住人口7.0-7.5万人。(3)城南居住片区指启元路以南、平湖大道以东

40、、海盐塘以西地区的居住用地。该片区以建设多层住宅为主,适当配建低、高层住宅。规划居住用地180公顷,可居住人口4.0-4.5万人。(4)城西居住片区指城西路以南、平湖大道以东、南市路以西、葛家塘以北地区的居住用地。完善已建居住小区,加强环境建设,继续拓展居住发展空间,保证住宅建设与配套建设同步进行。规划居住用地310公顷,可居住人口7.0-7.5万人。(5)城北居住片区指东至上海塘、南至环北二路、西至嘉善塘、北至宏建路的居住用地。结合房地产开发进行用地置换,形成完整的居住小区。该片区兼有为开发区服务配套的功能。规划居住用地320公顷,可居住人口7.5-8.0万人。(6)中小学规划小学、初中原则

41、上在居住区内就地平衡。规划设置小学18所,每所小学24-36班,学校用地面积2-3公顷。规划在扩建现有规模较小的初中基础上,共设8所初中,其中东湖区设初中一所,城南区设初中一所,城西区设初中3所,老城区设初中一所,城北区设初中2所。规划着眼于整个市域的就学需求,扩大高中的办学规模。规划设置5所高级中学,结合老城区、东湖区、城南区、城西区、城北区五个功能分区各设置1所高中。第30条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1、规划指标规划公共设施用地468.0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3.03%,人均用地面积15.60平方米。2、布局结构建立“市级公共中心市级副公共中心区级公共中心”的分级公共中心组织体系。(1)市级公

42、共中心位于老城区和环东湖地区,为全市商业金融、贸易服务、休闲娱乐中心。(2)市级副公共中心位于城南区的新行政中心及其相邻地域。(3)区级公共中心结合五个功能区设置,其中老城区、东湖区和城南区可结合市级公共中心和副公共中心统一规划。3、公共设施用地布局(1)行政办公用地近中期在城南区启动建设新行政中心区,并引导城市其他的行政办公设施集中于此,部分行政办公设施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在原址改建、扩建或在其它位置另行择址新建。规划行政办公用地41.93公顷,人均用地面积1.40平方米。(2)商业金融用地规划沿解放路、东湖西岸成“T”字型布局,形成平湖商业金融中心,集中布置银行、信用社、宾馆、商场及各类专业

43、商店、饭店等商业金融设施;规划新华路、建国路、城西路、城南路、当湖路等为全市性的商业街道,与“T”字型商业金融中心一起构成市级的商业金融网络。在各个分区设置区级商业金融中心。居住小区级商业中心,均衡布置在各个居住小区内,根据国家、地方的有关规定设置。规划在城北区新华路两侧建设集中的批发零售市场,逐步发展成为全市性地物流功能区,占地面积112.58公顷。规划商业金融设施用地242.23公顷,人均用地面积8.07平方米。(3)文化娱乐设施用地规划对文化娱乐设施进行整理、扩建,并在城南区新行政中心南侧规划市级文化娱乐中心,新建文化馆、科技馆、展览馆等设施,在各分区规划建设区级文化娱乐中心,居住小区的

44、文化娱乐用地将和居住小区级公建结合规划布置。规划文化娱乐设施用地14.64公顷,人均用地面积0.49平方米。(4)体育设施用地东湖区规划市级体育中心一处,由功能齐全的体育场馆建筑群组成,布置一处2万人体育场、一座2800座体育馆、2个标准游泳池和1个标准射击场;城南区和城北区各规划一个区级体育中心。其他体育活动场所依托中学建设。新建居住小区中,按照标准设置小型运动场地,组团内布置儿童活动场地,形成合理的体育设施系统。规划体育设施用地38.16公顷,人均用地面积1.27平方米。(5)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加强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进一步完善其硬件配套,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综合实力;平湖市红十字会医院迁

45、到环北二路北、新华北路以东;平湖市妇幼保健院迁到环城西路、城西路西南角。在改扩迁建现有医院的基础上,增加三所300-500床位的现代化综合医院,东湖区、城南区和城北区设置各一所。规划各分区有各自的区级医院和社区医疗服务设施。加强各居住小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发展卫生防疫站、医疗器械和药品检验所等医疗卫生机构。规划医疗卫生设施用地27.60公顷,人均用地面积0.92平方米。(6)教育科研设施用地在保留、扩建现有教育科技设施的基础上,规划在城南区靠近外环河地段建设科技教育园区,占地约100公顷。改造平湖师范学校,迁至位于城南科技教育园区的平湖理工学院;平湖社区学院在成职教中心基础上向东扩

46、建;建成嘉兴汽车学校。规划教育科研设施用地91.62公顷,人均用地面积3.05平方米。第31条 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布置在中心城区北部,以平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近期启动开发开发区新区。控制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工业用地,不予发展扩大,远期逐步置换为居住或公共设施用地,部分可改造为都市型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结合布置。规划在城区北部及东部预留工业发展备用地3.32平方公里;考虑到杭州湾大通道接线工程建设对城区工业发展的拉动作用,规划在城区西部预留工业发展备用地2.41平方公里。规划工业用地744.30公顷,人均用地面积24.82平方米。第32条 仓储用地规划结合开发区和市场物流区建设,在开

47、发区北部平湖大道与北市河交叉处,规划一处大型综合仓储区。新华路物流市场区内规划一处综合仓储区。在城西07省道新线与平湖大道交叉处规划预留一处物流仓储区。中心城区的危险品仓库可结合市域规划在城区规划建设用地以外安排。配套仓储可在各自用地内布置,不计入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仓储用地63.77公顷,人均用地面积2.13平方米。第33条 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 中心城区远期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称用地面积(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人均用地(平方米/人)1R居住用地1220.0033.9640.672C公共设施用地468.0913.0315.60其中行政办公用地41.931.171.40商

48、业金融用地242.236.748.07文化娱乐设施用地14.640.410.49体育设施用地38.161.061.27医疗卫生设施用地27.600.770.92教育科研设施用地91.622.553.05其他公共设施用地11.910.330.403M工业用地744.3020.7224.824W仓储用地23.220.650.775T对外交通用地91.222.533.046S道路广场用地410.1011.4213.677U市政设施用地35.590.991.188G绿地600.0516.7020.00其中:公共绿地361.2310.0512.04合计城市建设用地3592.63100.00%119.75

49、注:至2020年规划中心城区规划人口为30万人。规划控制范围约为7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3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为6.4平方公里,发展备用地及其他用地为27.6平方公里。第七章 中心城区(当湖)综合道路交通规划第34条 规划目标1、逐步调整和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网,建立一个高效、便捷、安全的城市客货运输体系和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营的交通系统,同时发展自行车系统,完善城市步行系统。2、建立对外联系方便、组合型城区间沟通便捷、中心城区内部快速通畅的现代化道路交通体系。3、改善中心城区内部道路系统,满足消防与市政设施的安排需要,实现现代化城市目标。4、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公共运输体系建设。

50、第35条 对外交通规划1、公路交通规划(1)公路规划规划07省道平湖段改线,由嘉兴港区东方大道至平湖大道,在胜利路或胜利路附近往西至嘉兴市区;保留现状老乍王公路,作为中心城区与嘉兴港区之间联系的主要通道;平乍公路、平廊公路、平新公路、林新公路可作为远期中心城区的环城快速路。(2)公路客运站规划提高中心城区客运站的等级和规模,对现状的公路客运站进行适当调整。规划在城市东北部、东南部、西南部各设置一个对外客运站。 规划市区汽车站 汽车站位置备注汽车南站胜利路与老乍王公路交叉口东南侧新建汽车北站环北三路与新华路交叉口东南侧新建汽车西站老乍王公路南侧,乍嘉苏航道西侧新建2、水运交通规划(1)规划目标以

51、六平申航道、乍嘉苏航道为主骨架,其他主要支线航道为干线,连接市域内主要港口及货源基地,形成以中心城区为中心、连接市域内的主要港口、干支线直达的航道网络。(2)规划措施争取尽早规划、建设北市河五级航道;建设中心城区白马港区;建设黄姑塘五级航道;六平申线平湖段、乍嘉苏线平湖段航道的“五改四”;充分利用中心城区河道水网,结合东湖开发,建设游船码头,组织水上游线。(3)水运码头规划水运码头三处,占地面积为19.5公顷,分布在外环河道沿线。第36条 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1、道路网结构规划道路网结构在城区原有路网基础上,结合总体布局结构,形成环状路网、放射状路网、方格状路网结合的混合型路网结构。城区中部以老城区和东湖为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