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三六九_第1页
高效课堂三六九_第2页
高效课堂三六九_第3页
高效课堂三六九_第4页
高效课堂三六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效课堂“三”、“六”、“九”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冯卫东2010年11月12日高效课堂“三、六、九”n三个理念n六个“不等于”n九个实践建议三个理念n之一,之一,“减负就是增效减负就是增效”:“减负”当然不是不要负担,也不是丢掉必要的负担,而是减去过重的、不必要的或“无用”的乃至起反作用的负担。这是一个“逻辑起点”,也是一个共有的“背景性认知”;三个理念人们常说“减负不能减效效”,“减负还要增效效”,这至少有三个问题:第一,较为理想,较难实现,缺乏现实(如师资素质)基础;第二,有如“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构成了事实逻辑上的悖论;第三,它对有志于减负的人们是一种隐在的束缚,使他们

2、不敢解放思想、解放手脚,从而导致“减负”的一次次流产。 三个理念“减负就是增效”。负担轻了,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负担轻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负担轻了,有利于学生心智结构的深化、优化、美化,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 负担轻了,无论是学校,还是师生,乃至我们的教育才能扭转异化状态,开始向其“本真”的艰难回归!三个理念李吉林:“教学的关键之一是要先做减法,减去不必要的负担,减去低效甚至无效的练习,才有可能使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有效的整体训练。”(为儿童的学习)三个理念n之二,警惕之二,警惕“效率过剩效率过剩”:华师大陈玉琨教授提出“质量过剩”概念:“学生知识过剩,在实践中

3、是与思维能力、人文精神的不足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一意义上,质量过剩的教育并不是高质量的教育。”我认为,用“效率过剩”更为恰当:质量有恒在性、内蕴性、发展性,相形之下,效率则有其短暂性、外在性和(对未来的)“制约性”。有人说,谈起效率,我们就要保持警惕;人们还常把效率与公平、效率与伦理等作为对立的范畴 三个理念我国基础教育预设的效率目标本身过高过大。刘兼数学教育应着眼学生发展中国数学教育的冷思考:国际联校学科评估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试卷,其中的计算题是这样的: 1、53+22= A.31,B.35,C .71;D.75。 2、4X5= A.9,B.20,C.25;D.45。 3、55-13= A.

4、32,B.42,C.48,D.68。 4、46X2= A.63,B.83,C.92,D.20。 5、24X4= A.6,B.8,C.20,D.96 三个理念江苏省教育厅沈健厅长去年在全国第九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海门)上说,现在有不少小学内容下放到幼儿园教学,有不少初中内容下放到小学教学,有不少高中内容下放到初中教学,有一些大学内容下放到高中教学。三个理念有关教育机构、学校或教师又把这些目标作了“膨胀”。 帕克帕尔默批评一些教者,他们“最擅长选些怪问题,把学生带进他设的怪题的陷阱里,然后再对错误答案进行无情的嘲笑”。他认为,“内心世界的冲突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去,他的教学就成了战争,而不是艺术。”(

5、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效率过剩”会导致其他相关因素的不足,从而造成教育的畸形。三个理念n之三,之三,“风物长宜放眼量风物长宜放眼量”。 (毛泽东七律赠柳亚子先生:“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所有负担偏重、过重的情形,所有额外的增负、加压的行为,都是短视、急进的,都是以近害远、益表损里的,甚至都是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三个理念n对“赢在起点”的一些追问: 想“赢”就一定能“赢”得了吗?即便“赢”了,我们依然可以有若干追问:是不是“赢”了面子,输了里子?是不是“赢”了现在,输了未来?现在“赢”,将来也一定“赢”吗? (“赢在起点”问)六个“不等于”n之一,之一,“高效课堂高效课堂”不

6、等于不等于(知识内容或呈(知识内容或呈现样式)现样式)“多多益善多多益善”的课堂。的课堂。 学科知识容量过大(也包括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过多的“触类旁通”,过多的“相似联结”)。六个“不等于” 一位教研员的评课手记:“仍有40%的老师片面理解新课改的资源开发,在还未读懂文本的情况下,匆匆忙忙链接一大堆与文本或近或远、或密或疏的其他诗词,舍本逐末地去搞课外延伸,煮了一大锅夹生饭。其中一所重点中学的老师,据说还是名师指导的,花了大半课时间浮光掠影读了另外四首词,其他的也有不少莫名开发,无关信息。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是好的,但不是滥开发,不是无度开发,不是喧宾夺主,而是紧扣教材文本,在用好教

7、材的基础上有机、适度、恰当地补充、穿插或向外拓展、延伸。一定要恰当有效、恰到好处。”六个“不等于”学科之间牵强“综合”(如春天在哪里);“三维目标”不辨轻重,并驾齐驱(如我的母亲) 怀特海关于“无活力的概念”或“死知识”的论述。)六个“不等于”n之二,之二,“高效课堂高效课堂”不等于不等于“行云流水行云流水”的课堂。的课堂。“行云流水”的课堂很有可能是预演过的,因而是“伪课堂”;“行云流水”的课堂很有可能只是部分优秀学生的展示舞台,而更多的学生却被边缘化,或者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台湾苏兰老师教学一例/英国某校长面对学校还可增加多少生额之问时的凝眉深思)六个“不等于”“行云流水”的课堂很有可

8、能思维含量不足,学生课堂前后“落差”(发展)不大。(没有“时间差”,就没有“思维差”。)“行云流水”的课堂很有可能是教师一己才情的尽情展现,是他一个人的“知识叙事”(物态变化一课)六个“不等于”n之三,之三,“高效课堂高效课堂”不等于不等于“亢奋热烈亢奋热烈” 的课堂。的课堂。我不赞成“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山东李炳亭)一说;“有效的笑声”“笑”的教育意蕴及其教学论价值;(一中学生在假如我是教育部长一文中说,她要开除不会微笑的教师)李希贵先生观察到的一堂历史课 (采用了知识竞赛的方法),他说“要警惕活跃的课 堂”,“学生喜欢、欢迎的教师未必是好教师”。六个“不等于”n之四,之四,“高效课堂

9、高效课堂”不等于不等于“立竿见影立竿见影”的课堂。的课堂。 “立竿见影”的课堂往往走了知识获取的捷径,而“捷径”常常意味着强塞硬予的“告诉”,意味着必要体验的缺乏或空白,意味着能力尚未来得及被激活、唤醒。郭思乐向大自然寻找力量的“天纵之教”论生本教育的本质:“我们不赞成束缚人的自由思考,以有效为短期目标而剥夺人的感悟。”“听过了就忘记了,看到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经验学习”与 “符号学习 ” 。李庾南老师教学分式方程。六个“不等于”n之五,之五,“高效课堂高效课堂”不等于不等于“问题成堆问题成堆”的课堂。的课堂。从“满堂灌”到“满堂问”;一位校长的“两化”主张:“教材(文本)问题化,

10、问题试题化。”“教学案”、“活动单”等的异化倾向。六个“不等于”著名学者高文说,提问是“将教师要教授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想学习的内容的契机,必须教的东西不能教,而是将其转化为学生想学的东西,这就是发问的本质”。 我主张“以框架性问题来为课堂教学立脑”。(一位教研员手记:“零碎的连珠炮似的追问,不叫对话,学生不可能从支离破碎的逼问下,形成连贯认识”“很难见到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高质量的问题”,“失之琐碎,浅层思维,碎问碎答,缺乏勾连,游离文本等等,都有”。 )孟子:“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

11、而已矣。”六个“不等于”以我教江南的冬景为例:一、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1,在空格内分别填上(课文中的)一个字,读,在空格内分别填上(课文中的)一个字,读准它的字音,理解它的意思:准它的字音,理解它的意思: 春雷惊( ) 一( )十寒 自( )自足 蜀犬( )日 ( )意妄为 2,分别用一个短语概括,分别用一个短语概括1-9小节各节的内容。小节各节的内容。 3,选出你认为最精彩、最喜欢的一小节再次有,选出你认为最精彩、最喜欢的一小节再次有感情地朗诵。感情地朗诵。六个“不等于”二、仿照这里对第7节的评点,分组分别评点2、5、8、9小节: 这一节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悠闲微雨图”,它恰似中国传统的水墨山

12、水画。画面以静为主,在静谧的景象中尤能凸显悠闲的意境;又有动景的点化,从而赋予静态画面以生机。作者还触景生情,状写了人们面对此情此景时可能生发的洒脱胸襟、盎然诗情乃至人生哲思,进而使文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蕴思。不过,作者于节末联想到的诗句以及对此诗句的理解似有穿凿之嫌,美中略有不足。六个“不等于”n三、文中有两句话:“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你认为这些都是作者的自谦之词吗?你能不能从结构或章法的角度,当然也可以就某一小节的具体内容为这一篇散文挑挑“毛疵”。六个“不等于”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是我的创造,也是我的主流教学模式。“主问题

13、”设计是我独到的发现与实践,也是我的品读教学的重要特色。我特别要强调的是,这是我在个人相关思想已经足够成熟之后才看到的一段论述,“于我心有戚戚焉”;也说明,真正的思考者、探索者和发现者,应该会“走到一起来”的。六个“不等于”n之六,之六,“高效课堂高效课堂”不等于不等于“圆圆满满圆圆满满”的课的课堂。堂。 它可以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尚有业已预设的问题没能解决。(余文森:“我们的实验教师心态要平静,要相信一节课任务没有完成,并不影响学生三年的发展。”)它可以有对教学目标的适度疏离;它可以有因为探索与创新而留下的“遗憾”;它可以甚至应该让学生走出教室时是一个问号九个实践建议n之一,相互倾听,与

14、之一,相互倾听,与“同学同学”结成同盟。结成同盟。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应该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互相倾听的教室。”“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 有序发言生态的建构研究小学“倾听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我们的“行动纲领”。九个实践建议n之二,激发思辨,让头脑掀起风暴。之二,激发思辨,让头脑掀起风暴。不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不经思辨的知识是没有意义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形象意

15、义思辨。 捕捉“激思”契机,促成儿童“知识生产”的实践研究九个实践建议n之三,活用之三,活用“变式变式”,借陡转瓦解定势。,借陡转瓦解定势。李庾南老师解直角三角形一课: 题3:在ABC中,AB=5,AC=7,B=60 ,求BC。邱学华老师教学一例。 巧用教学“变式”,打破思维定势,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九个实践建议n之四,注重留白,为沉思预置空间。之四,注重留白,为沉思预置空间。“满堂灌”、“发胖式”解读等现象依然十分严重。省教科研活动中,一位老师上我与地坛,课后他颇有遗憾。几种新的课堂结构(时空分配)给我们的启示(包括“黄金分割律”的“课时分割法”)。李烈:“大胆地退,适时地进。”九个实

16、践建议孙宗良上葡萄月令。那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教授让我发现了我处于休眠状态的自身认同我所在乎的是他慷慨地把他的精神生活向我敞开,是他充分表达思想的天分。 (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佐藤学关于“主体性神话”的批判。九个实践建议朱熹:“小立课程,大立功夫。”讲得多不是本事,讲得少才是本事。 “越空白,越有可能性澳门人的身份认同与归属”(参考消息2009年11月17日)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孔子:“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儿童生产了知识,他就爱知识,也就能不同凡响地出色地用知识。”(郭思乐) 课堂“留白”策略研究 九个实践建议n之五,狠心洗课,用干练彰显风骨。之五,狠心洗

17、课,用干练彰显风骨。“要上好课,就要对自己狠一点。”于漪: “我追求教学目标的单一、明确,重点突出,不拖泥带水。以目标为主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详略的处理,舍得割爱”。囚绿记一课的教学。余映潮散步一课的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散步。请翻开课文,接着老师的话来说:让我们走进美文散步,这里有”组合一课的新课导入。 语文课堂新课导入“以简驭繁”策略研究 九个实践建议n之六,启导自助,使人人成为首席。之六,启导自助,使人人成为首席。李吉林老师教徒弟上水乡行;小学生管明源自命两道数学题。做作业比打球还惬意。通州高中陈颖老师坚持每一堂课都有让学生上课的环节。 初中数学课启导学生自主设计练习题的策略研

18、究九个实践建议n之七,着力慢走,在途中品鉴风景。之七,着力慢走,在途中品鉴风景。一位数学老师的教学问题;我在一堂对数复习课中所看到的现象;(我认为,教师懂了,不一定学生就懂;一个或一部分学生懂了,不一定全体学生就懂。这是一个“常识”,也是一个“朴素真理”。)九个实践建议 (一位教研员手记:“这就像在一位名不高明的导游的带领下进行了一趟走马观花式的旅程,在每一个精彩的镜头前,即使在产生真美啊,请停一停感受的时刻,总不断听到提醒,下一个挑战即将到来,这种体验在带来审美好奇的同时,也不免带来审美疲劳。什么感觉?我仿佛在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好几次想停留玩味,却在导游的催促下匆匆走过,直到最后,导游才告

19、诉你,风景咱们已经一一经历过了 ”)九个实践建议唐闸中学陈平老师教初二物理,起始阶段进度较慢,导师汪乾荣对此予以肯定。朱光潜慢慢走,欣赏啊! 课控制节奏,提高“初始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九个实践建议n美国学者罗威(Rowe)通过有关等待时间延长的实验发现,在那些把等待时间延长了1-5秒的课堂上,发生了下列令人可喜的变化:1,学生回答的平均时间增长;2,学生回答的主动性和正确程度提高;3,学生不能回答问题的可能性减小;4,思考之后回答的现象增加;5,从事实推论得出的论述增加;6,学生的提问增加;7,学生作出的贡献更大。九个实践建议n之八,珍视之八,珍视“错误错误”,把,把“事故事故”演成演成“故

20、事故事”。以字母代表数的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中学生的“生成”以及教师的应对。儿童的认识没有必要一开头就是完美的。 值得做的事,做得差一点也没关系。错误难免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并纠正了的错误有积极的意义。儿童的错误中常常包含着正确和灵气。“很高水平的错”。(郭思乐)九个实践建议华应龙的“融错教育论”。 他说:“错得好!是我课堂教学的口头禅,也是我每接一个新班,上第一节课都要写在黑板上的三个字。”“对学生有价值的差错,我们会引导教室里响起三四次掌声首先为他不盲从的坚持,其次为他有根有据的说理,再次为他接纳他人观点后的修正,最后为他带给我们思考的贡献”李庾南“诱误性引导”。 错误生成教学资源的典型案例研究九个实践建议n之九,倡导批判,以求真晶化品质。之九,倡导批判,以求真晶化品质。引导“听话”,倡导怀疑。杨振宁问中国科大校长,大学生中有没有对牛顿定律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