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道路勘测设计横断面ppt课件_第1页
5道路勘测设计横断面ppt课件_第2页
5道路勘测设计横断面ppt课件_第3页
5道路勘测设计横断面ppt课件_第4页
5道路勘测设计横断面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道路勘测设计Daolu Kance Sheji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专业用 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The Design Of Transect 道路的横断面,是指中线上各点的法向切面,它是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所构成的。其中横断面设计线包括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边沟边坡、护坡道以及取土坑、弃土堆、环境维护等设备。城市道路的横断面组成中,还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分车带等。而横断面中的地面线是表征地面起伏变化的那条线,可经过现场实测、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测照片等途径确定。横断面设计有时也称“路幅设计。 第一节 道路横断面组成 (The Form Of Road Transect)一、 公

2、路横断面组成 一 路幅的构成 在图51中,列出几种公路的典型横断面组成。(a)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基规范断面图;(b)为汽车公用二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路基规范断面图;(c)为四级公路规范断面图。 1 整体式断面见图51 a 对于等级高、交通量大的公路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通常是将上行与下行的车辆分开。分隔的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是用分隔带分隔,称为整体式断面。该断面方式主要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等。土路肩加固部分车道加固路肩时车道一般情况行车道中线行车道外侧线路基路肩行车道路肩 2 分别式断面 另一种分隔方式是将上行与下行车道放在不同的平面上加以分隔,称为分别式断面

3、。该断面方式主要包括:行车道、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等。 3 不设分隔带的整体式断面见图5 1 b 、c 主要包括行车道、路肩、错车道等此外,对于城郊混合交通量大,实行快、漫车道分开的路段,其横断面组成能够还有人行道、自行车道等,应根据实践情况确定。 公路直线段与曲线段的宽度有所不同,在曲线段,路幅宽度还应包括行车道的加宽宽度。 为了迅速排除路面和路肩上的降水,将路面和路肩作成有一定横坡的斜面。直线段的路面为中间高、两边低,呈双向倾斜,称为“路拱。在曲线段为了抵消离心力,路面作成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单一横坡,称为“超高。二路幅布置类型 1 单幅双车道 单幅双车道指的是整体式的供双向行车的双车

4、道公路。这类公路在我国所占比例最大,汽车公用二级公路、普通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一部分四级公路均属此类。这类公路顺应的交通量范围大,最高可达7000辆/昼夜;行车速度可从2080km/h。在这类公路上行车,只需各行其道、视距良好,车速普通都不会遭到影响。但当交通量很大,非机动车混入较多时, 其车速和通行才干那么大大降低。所以对混合行驶相互关扰较大的路段,可专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将汽车和其它车辆分开。 2 双幅多车道 四车道、六车道和更多车道的公路,中间普通都设分隔带或作成分别式路基而构成“双幅路,图52为分别式的两条独立的单向行车的道路。 这种类型的公路,其设计车速高、通行才干大、行车顺适、事

5、故率低。我国中的高速公路和汽车公用一级公路即属此种类型。这类公路占地多、造价高,只需在公路网中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且远景交通量较大时才建筑。假设近期交通量不是很大,可采取分期建筑的方法,先修一幅路供双向行车运用,当条件具备时,在建筑另外一幅。 3 单车道 对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的山区公路或地方性道路,可采用单车道,如我国中的山区四级公路就属于此类,其路基宽度为4.5m,路面宽度为3.5m。这类公路虽然交通量小,但依然会出现错车和超车的问题。为此,应在不大于300m的间隔内选择有利地点设置错车道,如图53所示。错车道处的路基宽度应不小于6.5m,有效长度不小于20 m。路肩行车道路

6、肩二、 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The Form Of The City Road Transect) 城市道路的交通性质和组成比较复杂,尤其表如今行人和各种非机动车辆较多,所以城市道路道路设计中的横断面设计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普通都放在平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之前进展。 一横断面主要构成 1 行车道 城市道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的部分统称为行车道,分为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 1机动车道 专供汽车、无轨电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行驶的部分称为机动车道。 2非机动车道 供自行车、三轮车、板车等非机动车行驶的部分称为非机动车道。 2 人行道 供行人步行运用的部分称为人行道。 3 分隔带 分隔各种车辆或行人的部分称为

7、分隔带。 4 绿化带 坚持环境和城市的美观。 此外还包括路肩和设备带等。 城市道路各组成部分位置和宽度确实定,首先必需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平安畅通,同时要与道路两侧的各种建筑物及自然景观相协调,并能满足地面排水、地下排水和埋设各种管线的要求,还要思索远景规划的要求,为城市未来道路的建立与开展留有余地。二 布置类型 城市道路常见的几种断面方式有: 1 单幅路见图54 a 俗称“一块板断面,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根据实践情况可以划出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和静载中间行驶,慢车和非机动车辆靠两侧行驶;也可以不划分车线,自在行驶。 2 双幅路见图54 b 俗称“两块板断面。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

8、行车道分为两半,上行车辆和下行车辆分向行驶,各自再根据需求决议能否划分快车道和慢车道。 3 三幅路见图54 c 俗称“三块板断面。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道,两侧为靠右侧行驶的非机动车道。 4 四幅路见图54 d 俗称“四块板断面,在三幅路的基上,再将中间机动车道分隔为二,分向行驶。图54中各符号含义如下: r红线宽度 (m) ; c机动车车道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道宽度 (m) ;b非机动车车道宽度 (m) ;pc机动车道路面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 车混合行驶的l路面宽度 (m) ;pb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 (m) ; mc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 (m) ;mb非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 (m)

9、 ;1 侧向净宽 (m) ;dm中间分隔带宽度 (m) ;sm中间分车带宽度 (m) ;db两侧分隔带宽度 (m) ;sb两侧分车带宽度 (m) ; a路侧带宽度 (m) ; p人行道宽度 (m) ; g绿化带宽度 (m) ; f设备带宽度 (m) ; s路肩宽度 (m) ; sh硬路肩宽度 (m) ; sc维护性路肩宽度 (m) 。三 断面方式的选用 单幅路占地少,投资省,但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于交通平安不利。仅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道路。 双幅路断面将对向行驶的车辆分开,减少了行车干扰,提高了车速。它主要用于机动车交通量较大、而非机动车较少的

10、道路,如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快速路或郊区道路。 三幅路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开,对交通平安有利。对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道路宜优先思索采用。但三幅路占地较多,只需红线宽度大于或等于40m时才干满足车道布置的要求。 四幅路不仅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开,而且将对向行驶的机动车分开,对行车平安更为有利,行车速度将更快。它适用与机动车辆速度高、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与主干路。 一条道路宜采用一样方式的横断面。当道路横断面方式或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宽度变化时,应设过渡段。过渡段的起点和终点宜选择在道路交叉口或构造物处。 第二节 行车道宽度TheBreadth Of Driveway一、行车道宽

11、度确实定 The Confirm Of Driveway Breadth 行车道是道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部分的总称,包括快车道和慢车道,在普通公路和城市道路上还包括非机动车道。行车道宽度主要根据车道数、车辆宽度、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和汽车行驶速度等确定。 公路普通有两条以上的车道,而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普通有四条以上的车道。对于整体式断面或分别式断面的双幅多车道,每侧再划分快车道和慢车道。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布置与公路有较大的差别,如城市道路行车道两侧有高出路面的路缘石,而公路两侧那么是与路面齐平的路肩;城市道路在路幅布置上比公路更富于变化,行车规律、交通组织与管理与公路也有所不同。下面取两者有代表

12、性的交通情况,来分析行车道宽度确实定方法。一 普通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确实定 见图55 双车道公路有两条车道,其宽度包括汽车宽度和富余宽度,可按下式计算, 即: 51 yxcaB2单yxcaB22双单双式中:a车箱宽度,取载重汽车车厢的总宽度,为2.5m。 c汽车轮距 (m) ; 2x两车厢平安间隙 (m) ; y轮胎与路面边缘之间的平安间隔 (m) 。 根据大量实验观测,得出计算x、y的阅历公式为 x=y=0.5+0.005V 52 式中:V行车速度 (km/h) 。 我国规定的各级公路行车道宽度见表63。还规定:当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超越四个车道的通行才干时,其车道数可按双数添加,行车道宽度也

13、相应添加,为23.75m;当车辆组成中大型车辆比例较大时,平原、微丘区的汽车公用二级公路行车道宽度可采用9.0m ;当交通量较大时,平原、微丘区的四级公路行车道宽度可采用6.0m。二有中央分隔带的行车道宽度见图56 对于有四条以上车道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普通都设置中央分隔带。分隔带两侧的行车道只需同向行驶的汽车,那么单侧行车带宽度可按下式计算, 即:S=0.0103V1+0.56 (53) D=0.000066V22 V12 (54) M = 0 . 0 1 0 3 V 2 + 0 . 4 6 55 B=S+D+M+a1+a2 (5-6) 行 车 道分 隔 带行 车 道路缘带路缘带车 速车

14、速式中:S后轮边缘与车道外侧之间的平安间隙 (m) ; V1被超车的车速 (km/h) ; D两汽车后轮外缘之间的平安间隙 (m) ; V2超车的车速 (km/h) ; M后轮外缘与车道内侧之间的平安间隙 (m) ; a1 、 a2汽车后轮外缘间距。 普通车为a1 =a2 =1.6m, 大型车为a1 =a2 =2.3m 。 根据上式计算结果得出以下结论:计算行车速度V120 km/h时,每条车道的宽度均采用3.75m;当V100 km/h,且交通量大和大型车混入率高时,内侧车道应为3.75m,外侧车道可采用3.75m或3.5m。三 城市道路的行车道宽度 如图57所示,图中各符号含义如下:x为反

15、向行驶汽车间平安间隙,d为同向行驶汽车间的平安间隙,c为车身边缘与侧石边缘间的横向平安间隔 , a1 、a2 、a3 为车厢全宽。 1 靠路边的车道宽1一侧靠边、另一侧为同向行驶的车道,其车道宽度:B1=x/2+a1+c (5-7) 2一侧靠边、另一侧为反向行驶的车道: B1=d/2+a1+c (5-8) 2 同向行驶的中间车道宽度 B2=d/2+a2+d/2 (59) 3 靠路中心线的车道宽度 B2=x/2+a2+d/2 (510) 式中:x反向行驶汽车间的平安间隙 (m) ; d同向行驶汽车间的平安间隙 (m) ; c车身边缘与侧石边缘间的横向平安间隔 (m) ; 二、平曲线加宽及其过渡T

16、he Widen And Transition Of Plane curve 一 加宽值的计算 为保证曲线段行车的顺适与平安,曲线段路面宽度应适当添加。 如图58所示,普通汽车的加宽值可按下述方法计算: b = R- ( R1 + B ) 而 故 上式第二项以后的数值很小,可省略不计,故一条车道的加宽值为: 5-1434222182RARARARBR34282RARAbRAb22单式中:A汽车后轴至前保险杠的间隔 (m) ; R园曲线半径 (m) 。对于有N个车道的行车道,其总加宽值为 (5-15)RNAbn22半挂车的加宽值可由图59的关系求得: 式中:b1牵引车的加宽值 (m) ; b2拖

17、车的加宽值 (m) ;RAbRNAb22222211 A1牵引车保险杠至第二轴的间隔 (m) ;A2第二轴至拖车最后轴的间隔 (m) 。由于 ,那么半挂车的加宽值为: (5-16)1bRRRAAbbb2222121RNAb22我国和对加宽值有如下规定:1公路平曲线加宽值见表53;2城市道路园曲线每条车道的加宽值见表54;3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一类加宽值;其他各级公路均采用第三类加宽值;对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二类加宽值。4对于R250m的园曲线,可以不加宽;5三条以上车道构成的行车道,其加宽值另行计算;6各级公路的路面加宽以后,路基也应相应加宽。但对于四级

18、公路路基采用6.5m以上宽度,且当路面加宽后剩余的路肩宽度不小于0.5m时,那么路基可不予加宽;当小于0.5m时,那么应加宽路基以保证路肩宽度不小于0.5m ; 7分道行驶的公路,当园曲线半径较小时,其内侧车道的加宽值应大于外侧车道的加宽值。二 加宽的过渡 为了使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到曲线上的加宽宽度,需设置加宽缓和段。在加宽缓和段上,路面具有逐渐变化的宽度。加宽过渡主要有下述几种方法: 1 比例过渡 如图510所示,在加宽缓和段全长范围内按其长度成比例逐渐加宽,那么加宽缓和段内恣意点的加宽值为: (5-18)BLLbXx式中:LX恣意点至缓和段起点的间隔 (m) L加宽缓和段长 (m)

19、 ; b园曲线上的全加宽 (m) 。 比例过渡简单,容易实现,但经加宽以后的路面内侧与行车轨迹不符,在缓和段的起点和终点出现破折,对行车稍有不利,于路容也不美观。所以,这种加宽方法只可用于普通二、三、四级公路。 2 高次抛物线过渡 加宽缓和段的路面边线作成高次抛物线,抛物线上恣意点的加宽值为: (5-19) 式中:k=LX/L 。 用这种方法处置以后的路面内侧边缘圆滑、美观,适用于各级汽车公用公路。 bkkbx4334 3 盘旋线过渡 在缓和段上插入盘旋线,这样不但在中线上有盘旋线,而且路面边线也是盘旋线,与行车轨迹相符,保证了行车的顺适与线形的美观。这种方法可用于汽车公用公路的以下路段: 1

20、 位于大城市近郊的路段; 2 桥梁、高架桥、挡土墙、隧道等构造物处; 3 设置各种平安防护设备的路段。 4 二次抛物线过渡 对于设有缓和曲线的弯道,如按比例方法处置以后,在加宽缓和段的起点和终点其曲率并不延续。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在ZH和HY点处各插入一条二次抛物线,如图511所示。插入二次抛物线以后,缓和段的长度有所添加,但路容有所改良。缓和段上恣意点的加宽值可按下式分段计算,即: 24xxLTTLbbTLTxxxLLbbTLLTx24TLLTLbLLbbxxxTLLTLx 式中:T二次抛物线的切线长,当L50m时, 可取T10m; 当L50m时,可取T5m。 上述四种方法是常用的加宽过渡方

21、法,除此之外,还有直线与圆弧相切法、修正系数法等。设计者可根据实践情况来选择对线形有利的方法。 三加宽缓和段的长度 1 对于设置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应采用与缓和曲线一样的长度。 2 对于不设缓和曲线、但设置有超高缓和段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长度应与超高缓和段长度一样。 3 既不设缓和曲线、又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长度应按渐变率为1:15来确定,且总长度不小于10m。 第三节路肩、分车带、路侧带和路缘石肩一、路肩肩 1路肩的作用运用肩的 路肩是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构造部分。 各级公路都要设置路肩,其主要作用有: 1 由于路肩紧靠在路面的两侧布置,具有维护和支

22、撑路面构造的作用; 2 供发生缺点的车辆暂时停放之用,有利于防止交通事故和防止交通紊乱; 3 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增进驾驶的平安感和温馨感,这对保证设计车速是必要的尤其在填挖方路段,填方路段有利于路基的稳定,挖方路段可添加弯道视距,减少交通事故;。 4 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对未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和非机动车运用;。 5 精心养护路肩,能添加公路的美观。2路肩的分类 (肩区分的) 从构造上可将路肩分为硬路肩和土路肩。 1 硬路肩 是指进展了铺装的路肩它可以接受汽车荷载在混合交通的公路上便于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在填方路段,为使路肩能聚集路面积水,在路肩边缘应设置路缘石。

23、2 土路肩 是指不加铺装的土质路肩,它起维护路面和路基的作用,并提供侧向余宽。 路肩通常包括:右侧路缘带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才设置、硬路肩和土路肩三部分。 3 路肩宽度 由于我国土地利用比较紧张,因此在满足路肩运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窄宽度的原那么进展确定。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分别式断面时,应设置左侧硬路肩,但不思索停放车辆,只需保证行车所需侧向余宽其宽度普通为:高速公路平原微丘区 1.25m,重丘区 1.00m,山岭区 0.75m;一级公路平原微丘区 1.00m,山岭重丘区 0.75m。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在路肩宽度范围内设右侧路缘带右侧路缘带是路肩的一部分并与行车道相衔接,其宽

24、度普通为 0.5m。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当右侧硬路肩宽度小于 2.25m时,应设紧急停车带设置间距为:平原微丘区为 300 m 左右,山岭重丘区为 500 m 左右。紧急停车带宽度包括硬路肩在内为 3 m ,有效长度不小于 30 m 。 路肩宽度变化处,应有圆顺的过渡段,其渐变率普通为1:30。路肩的坡度应保证排水,对直线段普通比路面横坡大12,对弯道超高路段可与横向超高坡度一样。二、分隔带分别地域一中间带中间剥 四条和四条以上车道的公路应设置中间带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 中间带的作用 1 ?将上行和下行车流分开,防止对向车辆相撞,减少交通事故; 2 减少公路中心线附近的交

25、通阻力,保证车速,从而提高通行才干; 3 可作为设置公路标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设备的场地,也可作为行人的平安岛运用; 4 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防止对向车辆灯光眩目,还可起到美化路容和环境的作用; 5 设于分隔带两侧的路缘带添加了行车所必需的侧向余宽,从而提高行车的平安性和温馨性。 1 中间带宽度 中间带宽度主要根据侧向余宽和设置护栏,种植,防眩网,交叉公路的桥墩等所需的设备带宽度而定我国土地资源非常珍贵,要采用较宽的中间带是不符合国情的,所以在我国根本上采用窄的中间带。规定最小中间带宽度普通为 2.5m4.5m,随公路等级和地形条件而改动,特殊情况下可减至 2.0m 2.0m 3.0m。

26、 一条道路上不得频繁地变化中间带的宽度,以坚持良好的线形和视觉不得已需改动中间带宽度时,应设置渐变过渡段,使车道中心线的线形圆滑,顺适。过渡段以设在盘旋线范围内为宜,其长度应与盘旋线长度相等。对于宽度4.5m的中间带,其过渡段宜设在半径较大的平曲线路段。图 5 12 是几种变宽设计的例子。 3 中央分隔带的开口部 为了便于养护作业和某些车辆在必要时驶向反向车道,中央分隔带应按一定间隔设置开口部普通情况下,开口部以每 2km的间距设置为宜,并应设置在通视良好的直线段。假设在曲线上开口,其曲线半径宜大于 700m。在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特大桥,效力区等设备的前后必需设置开口。城市道路可根据横向交

27、通情况,按需求而设置。开口部的外形,常用的有两种: 1 半圆形,适用于窄分隔带 M4.5m的中间带,普通种植花草树木; 2 凸形,适用于宽度 4.5m的中间带,普通可铺面封锁。 二两侧领路的边 布置在横断面两侧的分车带称为两侧带,其作用与中间带一样,只是设置的位置不同而已两侧带常用于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设计中,它可以分隔快车道和慢车道、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车行道和人行道等。 两侧带的最小宽度规定为 2.0m2.25m在北方冰冷积雪地域,在满足最小宽度的前提下,还应思索能否满足暂时堆放积雪的要求。 三、城市道路的路侧带 位于城市道路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绿带、公用设备带等统称为路侧带。路侧带的宽度应

28、根据道路类别、功能、行人流量、绿化、沿街建筑物与构筑物情况、以及布设公用设备等要求综合确定。 一 人行道 人行道主要供行人步行交通,应能满足行人的平安与通畅,保证顶峰小时的行人流量。同时也是植物、立杆的场地,其地下空间还可埋设管线等。 1 行人步行道宽度人行道宽必需满足行人通行的平安与畅通,可按下式计算: P= Nw/ Nw1 520 式中:P人行道宽度 (m) ; Nw人行道顶峰小时行人流量 (P/h) ; Nw1单位宽度人行道的设计通行才干 (P/h.m) 。 上式中的人行道顶峰小时行人流量Nw 需根据交通调查结果确定,下面主要引见设计通行才干Nw1确实定方法。 1一条人行带的通行才干 一

29、条人行带是指一个步行的人所占用人行道的宽度。主要与人的肩宽、手中携带物品的大小、以及携带方式有关,普通为0.6m0.9m。一条人行带的通行才干可按下式计算,即 N P = 1000V/L(P/h) 521式中:NP1条人行带的通行才干 (P/h) ; V行人步行速度,在普通城市道路上为34km/h,供散步与休憩的路段为12km/h,在行人急速行走的路段可达6km/h。 L行人间距,普通为24m。 2 单位宽度人行道的能够通行才干 按上式计算的一条人行带通行才干为3001800 P/h,换算成1 m宽度并取较大值即得能够通行才干,见表55。 人行道的可通行才干表 表5-5 类别 人行道(P(h*

30、m)) 人行横道P/(tgh*m) 人行天桥,人行地道(P/(h*m) 车站,码头的人行天桥,人行地道(P/(h*m) 可通行能力 2400270024001850 3单位宽度人行道的设计通行才干 设计上所采用的通行才干是在能够通行才干的根底上乘以折减系数而得。折减系数取值如下:全市性的车站、码头、商场、公园、剧场及市中心处的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等采用0.75;大商场、商店、公共文化中心及区中心处的人行道、人行横道等采用0.8;区域性地带采用0.85 ;支路、住宅区采用0.9。折减后得到的设计通行才干如表56所示。 人行道的设计通行才干 表5-6 类别 0.75 0.80 0.

31、85 0.90 人行道 1800 1900 2000 2100 人行横道 2000 2100 2300 2400 人行天桥道,地下人行道 1800 1900 2000 车站,码头的人行天桥 1400 按式520可以确定出人行道宽度,为坚持街道各部分宽度的平衡,普通以为:街道总宽与单侧人行道宽度之比,在5:17:1之间是适宜的。 2 人行道坡度 人行道横坡为单向坡。普通为1.5%2.0%,并向路缘石一侧倾斜,高出行车道0.10.2m。 二 绿化带 人行道上靠行车道一侧种植行道树,其株距普通为46m,树池采用1.5m的正方形或1.2m1.8m的矩形。也有种植草皮和花丛的。各类种植的绿带净宽见第十章

32、第四节。三 设备带 设备带宽度包括行人护栏、照明灯柱、标志牌、信号灯等的宽度。对于红线宽度较窄及条件困难时,设备带可与绿带合并,但应防止各种设备与树木间的干扰。常见宽度为:护栏0.250.5m,杆柱1.01.5m。 按上述求得的人行道宽、绿带宽与设备带宽之和即为路侧带宽度。此外,还应人行道下埋设管线所需求的宽度。 四、 路缘石 路缘石是设置在路面与其它构造物之间的标石。在分隔带与路面之间,人行道与路面之间普通都需求设置路缘石。 路缘石的外形有立式、斜式和曲线式三种类型,见图514。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上的路缘石主要起导向和排水作用,高度不宜太高,由于高的路缘石高度20cm会使高速行驶

33、的汽车一旦驶入将产生飞跃甚至翻车的副作用。所以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分隔带因排水必需设置路缘石时,应采用低矮光滑的路缘石,以采用斜式或曲线式较好,且其高度不应超越12cm。 城市道路的人行道及人行横道宽度范围内的路缘石宜作成低矮、平缓的,以便与儿童车、轮椅及残疾人通行,以采用斜式为宜。在分隔带的端头和交叉口处,路缘石以采用曲线式为宜。 路缘石应高出地面1012cm,桥上、隧道内或陡峻路段,可高出路面2540cm,并应有足够的埋置深度,以保证稳定。路缘石宽度普通为1015cm 。 第四节 路拱及超高 Road camber and freeboard 一、路拱、路肩及路侧带的横坡度 1. 路拱的横

34、坡度 为了迅速排除路面上的雨水,路面外表做成中间高、两边低的拱形,称之为路拱。 路拱对排水有利,但对行车不利。路拱坡度所产生的程度分力添加了行车的不稳定性,同时也给乘客带来不温馨的觉得。当车辆在有冰、雪、水或潮湿路面上制动时,还会添加侧向滑移的危险。为此,对路拱的横向坡度在满足横向排水的要求下,应尽量采用低值,见表57。 路拱横坡度表 表5-7路面类型 路拱横坡度(%) 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 1.0-2.0 其他黑色路面,整齐石块 1.5-2.0 半整齐石块,不整齐石块 2.0-3.0 碎,砾石等粒料路面 2.5-3.5 低级路面 3.0-4.0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由于其路面较宽,迅

35、速排除路面降水尤为重要。所以,当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处于降雨强度较大的地域时,应采用高值。反之,对于处于降雨量较少地域的公路或低等级公路可采用低值。对于分别式断面,每侧行车道可设置双向路拱,这样对排除路面积水有利。在个别情况下,对降雨量不大的南方地域也可采用单向横坡,并向路基外侧倾斜。 2 路肩横坡度 土路肩排水才干远低于路面。其横向坡度应较路面增大1.02.0;硬路肩可与路面同一坡度,也可稍大于路面。 3 路侧带的横坡度 路侧带的横坡宜采用单面坡,其坡度为1.02.0。 4 边坡坡度 路基边坡坡度,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岩土性质、填挖类型、边坡高度、运用要求和施工方法等确定。边坡过陡,稳定性就差

36、,雨水冲刷力也大,易出现崩塌等事故;边坡过缓,土石方数量添加,工程本钱提高。因此,选择边坡坡度时,要权衡利弊,力求合理。 5 边沟 边沟的主要作用是排除路面及边坡处聚集的地表水,以确保路基与边坡的稳定。普通在公路路堑及低填方路段设置边沟。边沟的断面外形主要取决于排水流量的大小、公路的性质、土质情况及施工方法等。普通情况下,在排水量小石质地段多采用三角形;在排水量大的路段多采用梯形。边沟设计宜遵照如下规定: 1底宽与深度不小于0.4m; 2沟底纵坡普通不小于0.5%,特殊困难路段 也不得小于0.2%;当陡坡路段沟底坡度较大时,为防止冲刷,边沟应采取加固措施; 3边沟边坡:梯形边沟内侧普通为1:1

37、1:1.5;三角形边沟内侧普通为1:21:4 ; 4边沟长度不宜过长,普通不超越500m即应选择适当地点设置出水口,多雨地域不宜超越300m。三角形边沟长度普通不宜超越200m。 二、 曲线超高 一 超高及其作用 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这就是曲线上的超高。合理地设置超高,可以全部或部分地抵消离心力,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与温馨性。 当汽车等速行驶时,在园曲线上所产生的离心力是常数;而在盘旋线上行驶时,由于盘旋线曲率是变化的,其离心力也是变化的。因此,超高横坡度在园曲线上应是全超高,在缓和曲线上应是逐渐变化的超高。从直线上的双向横坡逐渐过渡到园曲线

38、上的单向横坡的路段,称为超高缓和段或超高过渡段。四级公路普通不设盘旋线,但当曲线上设置超高时,从构造的角度也应有超高缓和段。 二 超高率的计算 1 最大超高和最小超高 关于最大超高在第三章中以讲过了,其规定见表31和表32P42。园曲线部分的最小超高值应是该道路直线部分的路拱坡度。另外,大园曲线半径较大时,可不设超高,这时的曲线路段与直线路段一样,做成双向倾斜的路拱。 2 计算公式 由汽车行驶在曲线上的力平衡方程式233,得 i+= V/127R (5-23) 式中:R平曲线半径m 横向力系数,单位车重的横向力; V行车速度km/h i横向超高坡度。 上式右边是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加

39、速度,而左边是抵抗该离心加速度的超高i和剩余的横向力系数,该是由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系数与之抗衡的。也就是说,路面超高和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共同分担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 那么,超高i分担多少才是适宜的呢?普通采用下述方法确定: 在最大超高ih(max)下大多数车辆横向力系数为零的曲线半径为 RA = VA /127ih(max) (5-24) 式中:VA实践车速 (km/h) ,见表58; RA最大超高下横向力系数为零的曲线半径 (m) 。 实践车速与设计车速的比较表5-8设计车速VD(km/h) 120100 80 60 50 40 30 20实际车速VA (km/h) 81

40、7464 52 45 37 28 19 如图516所示,令所对应的点为B;令所对应的点为D。将OB的中点A与BD的中点C相衔接,然后分别在OAE和ECD两个转机处作与直线相切的两条二次抛物线,取抛物线上的纵坐标为各种R的设计超高值。 为便于运用,按上述方法计算并列出曲线半径的范围和相应的超高值。三 超高的过渡 1 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对于无中间带道路的行车道,无论是单车道还是双车道,在直线段的横断面均为以中线为脊、向两侧倾斜的路拱。路面要由双向倾斜的路拱方式过渡到具有超高的单向倾斜的超高方式,外侧需逐渐抬高。在抬高过程中,行车道外侧是绕中线旋转的,如图517所示。假设超高横坡度等于路拱坡度

41、,那么直至与内侧横坡相等为止。 当超高坡度大于路拱坡度时,可采用下述三种不同的过渡方式: 1绕内侧边缘旋转 如图518 a 所示,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到达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再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这种方法由于行车道内侧不降低,有利于路基的纵向排水,普通新建工程多用此法。 2绕中线旋转 如图518 b所示,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到达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继续绕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这种方法可坚持中线标高不变,且在超高坡度一定的情况下,外侧边缘的抬高值较小,多用于旧路改建工程。 3绕外边缘旋转 如图518 c所示,将外侧车道绕外

42、边缘旋转,与此同时,道路的中线和内侧边缘线都相应降低,中线降低较快。待到达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仍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这种方法属于比较特殊的过渡方法,仅用于某些为改善路容的地点。 2 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主要有如下三种过渡方法: 1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如图519 a所示,先将外侧行车道绕中间带的中线旋转,待到达与内侧行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继续绕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此时,中央分隔带呈倾斜状。这种方法可坚持中线标高不变,且在超高坡度一定的情况下,外侧边缘的抬高值较小,多用于中间带宽度较窄4.5m的情况。 2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如图519 b所示,将两侧行车道

43、分别绕中央分隔带的边缘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维持原程度形状。这种方法运用较广,适用于各种中间带宽度。 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如图519 c所示,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各自的中心线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两侧边缘分别升高和降低,而成为倾斜断面。这种方法运用较少,对于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此法。 对于分别式断面的道路,由于其上行车道和下行车道是各自独立的,其超高的设置及其过渡可按两条无分隔带的道路分别予以处置。四 超高缓和段长度 为了行车的平安温馨、路容的美观和排水的通畅,必需设置一定长度的超高缓和段,超高过渡那么是在超高缓和段全长范围内

44、进展的。双车道公路超高缓和段长度可按下式计算:rLc= / i /p (5-25) r式中:L超高缓和段长 (m) ;r 旋转轴至行车道外侧边缘的宽度 (m) ;r / i 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r p超高渐变率,见表59。 超高渐变率 表5-9计算行车速(km/h) 中线 边线 1201/2501/2001001/2251/175801/2001/150601/1751/125401/1501/100301/1251/75201/1001/25 根据上式计算的超高缓和段长度,应凑成5 m的整数倍,并应不小于10 m为宜。多车道公路的超高缓和段长度,按上式计算之值在乘以以下系数: 从旋转

45、轴到行车 系数 带边缘的间隔 2车道 1.5 3车道 2.0 如第三章所述,在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时,曾经思索了超高缓和段所需的最短长度。所以在普通情况下,超高缓和段长度与缓和曲线长度相等。但当平曲线中设置了较长的盘旋线时,那么超高的过渡可仅在盘旋线的某一区段内进展。由于过小的渐变率不利于路面排水,普通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自学)第三个主题。 第五节 视距的保证 stadia pledge 在道路的弯道设计中,除了要思索曲线半径R、盘旋线参数A、曲线超高与加宽等要素外,还必需留意道路内侧能否有树林、房屋、边坡等妨碍司机的视野,这种处于隐蔽地段的弯道被称之为“暗弯。

46、凡属“暗弯都必需进展视距检查,如不能满足最短视距的要求,应将妨碍视野的妨碍物去除。假设是由于曲线内侧及中间带设置护栏或其它人工构造物等而不能保证视距时,可采取加宽路肩或中间带,或将构造物后移等措施予以处置;假设是因挖方边坡防碍了视野,那么应开挖视距台,如图522所示阴影部分挖掉 一、视距曲线 stadia banked crown 如图523所示,AB是行车轨迹线,S是行车所需的最短视距。汽车行驶在轨迹线上不同位置图中的1、2、3等各点时,将引出一系列视野图中的11/、22/、33/等,它们的视距都等于S,与这些视野相切的曲线包络线称为视距曲线。在视距曲线与轨迹线之间的空间范围,是应保证通视的

47、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如有妨碍物那么应予以去除。 二、横净距及其计算 across clear dimension and count 在弯道各点的横断面上,汽车轨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间隔称为横净距,用h表示。横净距可按下述方法计算。 1 不设盘旋线的横净距计算 1 当LS时见图524 (526)式中:h最大横净距 (m) ; RS曲线内侧行驶轨迹半径 (m) ,其值为未加宽前路面内缘半径加上1.5m ( 1.5m是司机位置距路面内缘的间隔); 视距所对应的圆心角,度,可按下式计算; S视距 (m) 。2cos12cos1rRrRRhSSs1 LS时当见图525因 , ,那么 (5-27) 式中:

48、公路转角,度; L平曲线长度 (m)。 1 设盘旋线的横净距计算 2cos1SSRRh2sin22LSh2sin212cos121LSRhhhS 1 当园曲线长度LS时 同式526,即 5-28 2cos1SRhR图 24 不设回旋线时横净距计算图LS1 当LS L/时见图526 529 llRhhhS2sin22cos1212/SLlS216llllRlarctgS式中:L曲线内侧行驶轨迹的长度 (m) ; l盘旋线长度 (m) ; 盘旋线转角,度。aa图1 当LS时见图527 530 2sin22sin22cos1321SSLSlRhhhh 按上述公式计算出横净距h以后,把弯道内侧妨碍物与

49、行车线之间的间隔加以比较,那么可知道该弯道能否能满足视距的要求,假设不满足可进一步确定去除范围。但h是曲线上最大的横净距,假设去除的是重要建筑物或岩石边坡,那么可用图解法或解析法求出弯道上不同断面上的去除界限,并绘制一些横断面以作为计算土石方和施工时的根据。 SRarctg61图2-7 设回旋线时横净距计算图(L1m时,E =1m; C当计算行车速度V100km/h时,C=0.5m;当 V100km/h 时,C=0.25m。 图528 a (2)为分别式断面,图中符号含义如下: W行车道宽度; L1左侧硬路肩宽度; L2右侧硬路肩或紧急停车带宽度; S1左侧路缘带宽度; S2右侧路缘带宽度;

50、H净高; E建筑限界顶角宽度。 (2)分离式a)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建筑界限 图528 b 为汽车公用二级公路、普通公路建筑限界,其中(1)为普通路段,图中符号含义如下: W行车道宽度; L侧向宽度,为路肩宽度减去0.25m; H净高; E建筑限界顶角宽度。 图528 b (2)为隧道的建筑限界,图中符号含义如前。(1)一般路段(2)隧道 图528 b (3)为设人行道时道路的建筑限界,图中符号含义如下: W行车道宽度; F人行道、自行车道宽度; G设备带宽度。图公路的建筑界限(单位:m) (3)设人行道时b)汽车专用二级公路、一般公路建筑界限 图529为城市道路建筑限界,图中符号含义如下: g无中间带 hb自行车道、人行道及其它非机动车行车道的最小净高; hc机动车行车道的最小净高; sm中间分车带宽度 (m) ; dm中间分隔带宽度 (m) ; sc维护性路肩宽度 ,即机动车行车道平安带宽度(m) 。 e顶角抹角宽度。ewscw1wmcwscw1ewdmwsmwmc0.5mhcwf有中间带图5-29 城市道路建筑限界 二、 道路用地 Road Right of Way 建筑道路、养护道路和布置道路的各种设备都需求占用土地。这些土地的征用必需求遵照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