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多按键状态识别系统设计_第1页
基于FPGA的多按键状态识别系统设计_第2页
基于FPGA的多按键状态识别系统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基于FPGA的多按键状态识别系统设计1引言按键作为普通的输入外设,在仪器仪表工业设备和家用电器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按键输入电路主要有2种:一种是非扫描方式可以判断多键状态(允许多键同时动作),但是不适用于大量按键情况,所需I/0端口多;另一种是扫描阵列方式,适用于大量按键,但不能多键同时动作。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既适合大量按键又适合多键同时动作,并能节省单片机(MCU)的口线资源的多按键状态识别系统。这里提出一种利用FPGA的I/0端口数多和可编程1 引言    按键作为普通的输入外设,在仪器仪表工业设备和家用电器中

2、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按键输入电路主要有2种:一种是非扫描方式可以判断多键状态(允许多键同时动作),但是不适用于大量按键情况,所需I/0端口多;另一种是扫描阵列方式,适用于大量按键,但不能多键同时动作。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既适合大量按键又适合多键同时动作,并能节省单片机(MCU)的口线资源的多按键状态识别系统。这里提出一种利用FPGA的I/0端口数多和可编程的特点,采用VHDL语言的多按键状态识别系统,实现识别60个按键自由操作,并简化MCU的控制信号。2 系统设计方案    FPGA是一种可编程逻辑器件,它具有良好性能、极高的密度和极大的灵活性,外围电路简单可靠等特

3、性。因此,该系统设计是由MCU、FPGA、按键等部分组成。60路按键信号进入FPGA单元,以供数据采集;FPGA处理采集到的数据信号,编码后写入内部FIFO。MCU通过IO端口提取FIFO中的数据。模块通过电源接口向各个部分供电。其系统设计原理框图如图l所示。21 FPGA配置电路    FPGA采用Altera公司EPF10K30ATC144,该器件内核采用3.3 V供电,端口电压为33V可承受5 V输入高电平,其工作频率高达100MHz;有102个可用I0端口,每个端口输入电流最高达25 mA,输出电流达25 mA;l728个逻辑单元(Les),12288 b

4、it的用户Flash存储器,可满足用户小容量信息存储,完全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由于FPGA基于RAM工艺技术,该器件丁作前需要从外部加载配置数据,需要一个外置存储器保存信息,采用可编程的串行配置器件EPC2其供电电压为33 V。OE和nCS引脚具有内部用户可配置上拉电阻。FPGA的DCLK、DATA0、nCONFIG引脚信号均来自EPC2。系统上电后,首先FPGA初始化,nSTATUS、CONF_DONE置为低电平。nSTATUS置为低电平后复位,此时EPC2的nCE为低电平,因此选取EPC2,从而数据流从DATA引脚输入到FPGA的DATAO引脚。配置完成

5、后,FPGA将CONF_DONE置为高电平,而EPC2将DATA引脚置为高阻态。其FPGA配置电路如图2所示。22 按键电路    图3为一路按键电路,共60个按键(i=160)。由于外界环境复杂,按键引线长达6 m,保护二极管VDi:在外界干扰信号大于VCC时导通起到保护FPGA的作用。电阻Ri上拉限流,按键未闭合状态下FPGA输入引脚始终处于高电平。3 FPGA内部逻辑设计FPGA内部功能分为扫描模块、编码模块、控制模块以及同步FIFO RAM模块,如图4所示。    图4中,K1K60为60个按键的输入端,Scan为工作模式选择

6、信号,Ready为读准备好信号,RdClk为读时钟信号,Data7:0为数据输出,ModCtr为编码模式控制信号,FIFOWEn为FIFO RAM写使能信号,FIFOIn为FIFO RAM数据输入,State为按键状态扫描信号。其工作原理为:扫描模块周期扫描按键状态,其结果送入编码模块;编码模块根据模式控制信号ModCtr选择编码方式编码,将其结果送入FIFO RAM;控制模块产生对FIFO RAM的读取控制信号;MCU可通过Readv、RdClk控制信号读取Data7:0数据线上的按键编号和状态数据。31 扫描模块    扫描模块主要完成扫描按键状态输入和按键的软件去抖动。扫描按键状态输入是以5 m8为周期扫描60个输入引脚,将其结果存入60个两位状态移位寄存器。其代码为:    按键去抖有硬件和软件2种实现方式。为了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