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操守_第1页
教师职业操守_第2页
教师职业操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师的职业操守 初到庆阳六中,看见格致楼前主席台上的浮雕,大幅的孔子雕像和他的一句 名言“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简单朴素的十二个字概括了传承几 千年的儒家文化,迎着每天的朝阳,在日新广场上含蓄地传达着庆阳六中老师对 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感悟。 一、至于道 “道”是人们的理想和行为准则,是在昭示一切。 “道”是世界的根本法则、 普遍规律,一切皆以“道”为模本,循道以行,在天为天道,在人为人道, “人 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老子里讲,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 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日逝,逝曰远, 远日反。

2、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里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 常名。”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道既是非常深奥的哲学上的关于世界本 源辨析, 同时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和原则的阐述, 而在基本道德和原则的阐述上, 中国人讲“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 ”孙中山先生也奉“天下为公”为自己的人生信仰。 儒、释、道三家,他们在很多方面是意见相左的,但是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上达成了一致。这是儒家的著作,道家的论述,也是墨家的理念。 志于道,一个人要有自己明确的原则,要恪守自己的原则,毫不动摇,这是 成功的根本。 二、据于德

3、“德”是道在具体行为中的体现, “德”是在承载道的一切。作为道的载体, 道的体现,德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遵行道的规律,循道而行。 “德”就是把人和人 之间的关系处理的合适、恰当。 “德”是指人们在实行“道”的过程中内心有所 得,即朱熹所说: “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 。 你们可能会说, 德和道不都是一回事吗?为什么要区分开?德和道不是一回 事, 现代人把它们看作是一回事, 它们有相关性, 但是不一样。 在古代, 德有“得” 义,是指良好行为所获得的回报。你总是做好的、善良的、对别人有益的事,你 就必然会得到更好的回报。 三、依于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4、。为仁 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仁有体有用, 仁的体是内心的修养, 所谓性命之学, 心性之学, 这是内在的。 表现于外用的则是爱人爱物, 譬如墨子思想的兼爱, 西方文化的博爱。 “依于仁”就是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和德如何发挥,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有了这个 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全天下。这就是仁的 发挥。 四、游于艺 什么叫“艺”?“艺”是自己的本领,古人把艺分成六类:礼、乐、射、御、 书、数。礼,指哲学、政治;乐,指艺术;射,指军事方面,射箭打仗;御,是

5、驾驶马车,开汽车使用交通工具的能力;书,是文史方面;数,是科学知识。 这四个重点的前一半“志于道,据于德”包括了精神思想,加上“依于仁,游 于艺”作为生活处世的准绳,是他全部的原则,同时告诉每个人,具备这些要点, 才叫学问。没有相当的德行为根据,人生是无根的,最后不能成熟。如果没有仁 的内在修养,在心理上就没得安顿的地方。没有“游于艺”,知识学问不渊博,人 生就枯燥了。 作为一名教师, 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和自 身素质,特别是应有良好地职业道德素养。作为言传身教的倡导者,前苏联教育 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 “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 师的职

6、业道德已经不是个人的品德问题,更是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问 题。由于现在社会市场主体利益的多元化,决策的分散性,市场调节的自发性、 盲目性、滞后性和调节功能的有限性,再加上竞争的排他性,急功近利的短期片 面性, 以及等价交换原则的泛化,使我们历来提倡的思想道德要求与现实经济中 的消极现象有明显的反差。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价值取向过于“功利化”和“实用化”过分强调个人利益,无视社会需要。作为一名奋斗在教育一线上的中小学教师, 我必将遵守时代赋予教师的以下 任务: 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 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

7、得有 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 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 塞责。 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 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 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 言规

8、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 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论,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 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虽然我不赞成像某些专家鼓吹的“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春蚕到死丝 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样在祭坛上悲哀地牺牲,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吃草挤 奶、无私奉献、经久耐用、物美价廉、殚精竭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头上的光环越多,就被要求的越多。在旁人一片奉献的鼓噪声里,在旁人肤 浅的推崇中, 教师不用扬鞭, “太多的死在了别人的趣味里, 死

9、在了世俗的句下。 ” 化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红烛,燃烧了自己,慷慨抛洒了生命。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 对全国 12575 名公众进行的一项 调查显示,哪些职业失去操守的现象最严重?依次为:医生(74.2%)、公安干警 (57.8%)、 教师(51.5%)、 法律工作者(48.4%)、 公务员(47.8%)、 新闻工作者(37.6%)、 会计师(30.7%)、学者(20.3%)、社会工作者(10.9%)。我们不能因为少数稗草就否 定一大块稻田, 教师中是有鱼目混珠的情况,但是大部分的从业教师还是在自己 的岗位上坚守。 我觉得既然接受了教师这份职业的某些赐予,我们也就得有相应的付出,同 时坚守教师的某些要求。 在如今的浮华社会, 我不提倡教师需要多么伟大的牺牲, 一定得向冯志远一样支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