匙羹藤种子繁殖技术研究_第1页
匙羹藤种子繁殖技术研究_第2页
匙羹藤种子繁殖技术研究_第3页
匙羹藤种子繁殖技术研究_第4页
匙羹藤种子繁殖技术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匙羹藤种子繁殖技术研究                           作者:李虹 蒋水元 漆小雪 韦霄 蒋运生 【摘要】  目的研究外界条件对匙羹藤种子繁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与一元方差分析。结果种子采收期为12月底至翌年2月中旬,无休眠期,可即采即播。贮藏方法以含水量为40%的种子置于710冰箱贮藏为

2、佳。2530,100 mg·kg-1赤霉素浸泡1 h,30.31%的土壤含水量、30%荫蔽度、混合基质等条件有利于种子萌发。贮藏期间种子不同含水率、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之间差异显著;不同发芽温度、不同发芽基质等条件差异不显著。结论匙羹藤种子贮藏期间的条件控制很重要。 【关键词】  匙羹藤 种子 繁殖 发芽率匙羹藤Gymnema sylvestre(Retz.)Schult.别名武靴藤、金刚藤、蛇天角、饭杓藤等,系萝藦科匙羹藤属木质藤本植物,其味苦、性平,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的功效1。我国民间用其根消肿解毒,清热凉血,治痈毒、乳腺炎等。其嫩枝叶能消肿、止痛、生肌,治枪弹伤,杀虱

3、2。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发现其提取物具有降血糖,抗龋齿及抑制甜味反应等作用3,其有效成分匙羹藤酸(Gymnemicacid简称GA)有防治糖尿病和肥胖症作用46。可见,匙羹藤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开发价值。目前,匙羹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7。本文报道20042006年在广西桂林市雁山区广西植物研究所实验场内对匙羹藤进行种子繁殖的试验结果,旨在一套匙羹藤种子繁殖技术,为其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供试验的种子中不同温度试验种

4、子采自广西北海。其余材料采自广西龙州响水野生匙羹藤种子。200411,在野外选择株形优良、健壮的匙羹藤植株进行采收,收集其成熟的果实放置阴处,等果实裂开,去除种毛,取出种子用布袋装好置于通风干燥处备用。不同播种基质采用碾细拌匀的园土(红壤土)、河砂、园土+猪粪=21和混合土(园土猪粪火土=211)。不同土壤含水比例和不同荫蔽度实验的基质以碾细拌匀的园土猪粪火土(211)的混合物作基质。    1.2  方法8    1.2.1  果实和种子基础数据的测量    果实的测量:随机测量30

5、粒果实的横径、纵径及果实内种子数并平均值。    种子的测量:随机测量30粒种子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并计算平均值。    千粒重的测定:采用4次平均法,从净种子中随机抽取1 000粒种子称重,重复3次。    1.2.2  种子贮藏方法及条件不同贮藏方法试验,将种子置于冰箱710、冰箱-15和常温3种条件下分别贮藏1个月。其余试验的种子装入布袋在常温下贮藏备用。    1.2.3  种子萌发试验不同温度、不同激素处理、不同贮藏方法和不同含水量的匙羹藤种子发芽

6、实验在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代号PYX-DHS-4.0X5.0)中进行。每个处理选取100粒饱满种子,置于用玻璃发芽盒(直径为140 mm)中,采用发芽纸(市售,种子发芽专用pH 0.67.5);发芽基质:砂子(pH 67.5,直径0.050.8 mm);100 mg·L-1赤霉素溶液;100 mg·L-1多效唑溶液;60热水;凉水(自来水)。3次重复,萌发的标志为胚根露出种皮 5 mm。    不同播种基质、不同土壤含水率和不同荫蔽度试验在玻璃温室内进行,先取出30 cm×30 cm×20 cm的方形花盆放入15 cm已碾

7、细的基质,将种子插播于盆里种脐向下,插播深度一致,以半个种子为度,播完后均匀盖1 cm细基质。每组处理的种子数为100粒,分别做3个重复,播完后淋透水,除水分实验外其它实验根据具体情况适量淋水,保证基质湿度。每天定时统计种子的发芽情况。以子叶出土作为萌发的标志。    1.2.4  数据处理不同处理间差异用SPSS11.0分析软件做One-wayANOVA分析。    2  结果    2.1  匙羹藤果实和种子的基本参数果实为蓇葖果,卵状披针形、无毛、基部膨大,向顶端渐尖。

8、种子卵圆形,表面呈灰褐色。种子种脐位于种子的底部,略凹陷。有长达3.5 cm的白色种毛。北海地区果实大小,30颗果实的平均值为纵径(6.74±0.4)cm,横径(1.35±0.38)cm ×(1.17±0.34)cm,种子长(0.84±0.11)cm,宽(0.48±0.07)cm;种子千粒重15.319 3 g。龙州果实大小,30颗果实的平均值为纵径(6.29±0. 41)cm,横径(1.74±0.1)cm×(1.60±0.14)cm,种子长(0.93±0.06)cm,宽(0.50&#

9、177;0.07)cm;种子千粒重13.144 7 g。    2.2  不同温度匙羹藤种子发芽情况将种子放入24 h恒温的培养箱内,并保证其湿度(30%),分别设置15,18,20,25,30,35,38,40 8组处理,每组种子100粒,每处理3次重复,每天记录1次,实验时间设为30 d。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温度在35时仅2 d即可见种子有发芽的情况出现,但发芽持续时间长达14 d;而温度在30与25时虽第4天才见种子发芽,但发芽持续时间仅为5 d;温度在20第6天开始发芽,发芽持续时间达11 d,平均发芽天数也最长7.14 d。匙羹藤种子在203

10、5均宜发芽,而在低于或等于18或高于或等于38均不利于种子发芽。从种子发芽的整齐度和方便大田栽培管理等方面考虑,匙羹藤种子发芽最适合温度为2530之间。表1  匙羹藤种子在不同温度发芽结果    2.3  不同激素处理对匙羹藤种子发芽率的影响20050413分别采用100 mg·L-1赤霉素溶液、100 mg·L-1多效唑溶液、60热水、20的自来水对种子进行浸泡,浸泡时间分别为1 h和2 h,每组种子100粒,每个处理3组重复,并用不做处理的3组重复做对照。装入发芽盒并同时放入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发芽试验,试验用的温度为30。

11、每天记录1次,实验时间设置为30 d(见表2)。结果表明,发芽时间最快且发芽率最高的是用100 mg·L-1赤霉素浸泡1 h的处理,第3天开始发芽,仅2 d就全部发完芽,平均发芽天数为3.58 d,发芽率为100%,远高于对照。发芽率最低发芽最慢的是用100 mg·L-1多效唑浸泡1 h的种子,第15天才发完芽,平均发芽天数6.1 d,明显低于对照。用100 mg·L-1赤霉素浸泡1 h比100 mg·L-1多效唑浸泡1 h快10 d左右。100 mg·L-1赤霉素浸泡2 h,60热水浸泡1 h和2  h、凉水(自来水)浸泡1 h ,

12、2 h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度差不多。这说明经适量的赤霉素浸泡在温度和湿度合适的条件下可诱导水解酶的合成,促进种子萌芽,促进细胞伸长,也说明成熟的匙羹藤种子是很容易发芽的,且发芽率也很高。表2  不同激素处理对匙羹藤的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2.4  不同贮藏方法对匙羹藤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于4月初,将成熟匙羹藤种子分别置于冰箱710、冰箱-15、常温3种条件下贮藏。贮藏1个月后,在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发芽试验,试验的温度为30,每组种子100粒,每种处理做3组重复,每天记录一次,试验中以10 d统计发芽势,以胚根为种子长度一半时计数。 

13、60;  从表3结果可看出,在3种不同贮藏方法中低温(冰箱710)发芽率最高86%。低温(冰箱-15)贮藏最差,发芽率为0%。这是因为种子在-15的情况下,种子内的水分经结冰造成种子内部酶的活性不可逆的的丧失,种子变性,所以即使后来温度回升,也不能恢复酶的催化作用。表3  不同贮藏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表4  对不同贮藏温度的方差分析结果    方差分析(±s)结果中sig0.0150.05,表示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温度对种子贮藏有很大影响。1       &#

14、160;     2.5  不同种子含水量对匙羹藤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将100 g种子先在105的情况下测出种子的含水量:种子水分(%)=(试样烘前重-试样烘后重)/试样烘前重×100%,然后在60温度下使匙羹藤种子失水分别达含水量的20%,40%,60%,80%后装入密封的玻璃瓶中备用。贮藏至1个月后,在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发芽试验。试验的温度为30,每种失水比例处理做3组重复,每组种子100粒,每天记录1次,试验中以10 d统计发芽势,以胚根为种子长度一半时计数。    从表5中可看出在4种不同贮藏方法中,

15、匙羹藤种子的发芽率以含水40%最高,其次是含水20%,最差为80%。 表5  不同含水量方法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表6  对不同含水量方法储藏各处理间的方差分析结果结果(见表6)显示,各处理间有显著差异,说明不同含水比率对种子贮藏影响较大。    2.6  不同播种基质对匙羹藤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于20050408,采用龙州匙羹藤的种子,分别用园土、河沙、园土猪粪(21)、混合基质(园土猪粪+火土=211)4种不同基质播种,做盆播。每个基质做3组重复,每组处理100粒。在玻璃温室内进行发芽试验,发芽时间以子叶出土时间算起。 

16、0;  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它们的发芽始期所需的时间一样,都是15 d左右。从表7中可以看出发芽率以混合基质的发芽率最高100%,其次是园土96%,最差的河砂也有85.3%。表7  不同播种基质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表8  对发芽基质做方差分析    分析结果(见表8)中的各因素间的差异不显著。说明基质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大。    2.7  不同土壤含水比例对匙羹藤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于20050408,采用龙州匙羹藤的种子,播种当天淋透水1次,然后分别为每天淋水1次、每2天淋水1次、每3天淋水1次、每5天

17、淋水1次、每10天淋水1次、不淋水(淋水以淋透为准)。在实验的第60天取土称重,然后用烘箱放130烤干至恒重(土壤含水率的不),测出6种不同土壤含水比例。实验在玻璃温室内进行,盆播每个基质做3组重复,每组处理100粒。在玻璃温室内进行发芽试验,发芽时间以子叶出土时间算起。    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它们的发芽始期所需的时间一样,都是15 d左右(见表9),发芽率以每3天淋水1次的,土壤含水比例为30.31%,发芽率最高可达93.7%;其次是每5天淋水1次,土壤含水比例为  27.95%,发芽率达92%;最差是不淋水的,土壤含水比例为12.48%,发芽率也有6

18、4.3%。这也说明适量的水分在匙羹藤种子萌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表9  不同水分对匙羹藤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2.8  不同荫蔽度实验对匙羹藤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于20050408,采用龙州匙羹藤的种子,分别采用全光照、30%荫蔽,50%荫蔽,70%荫蔽、全荫蔽5种处理,在玻璃温室内进行发芽试验,每组处理100粒,3组重复。在玻璃温室内进行试验,发芽时间以子叶出土时间算起。    结果表明,在不同荫蔽度实验中它们的发芽始期所需的时间一样,都是15 d左右。从表10中可看出发芽率以30%荫蔽度的发芽率最高100%,其次

19、是50%荫蔽(99.7%)70%荫蔽(95.3%)全光照(91%),最差是全荫蔽也有90.7%。这也说明匙羹藤种子萌芽受光照的影响不大。    3  小结    匙羹藤种子没有休眠期,它的最佳采收期是12月底至翌年2月中旬,采收后即可播种。    匙羹藤种子发芽率极高,种子发芽最适合温度为2530之间,可达94.7%以上,在2035均可发芽,而在低于18或高于38都不能萌发;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处理间差异不明显。表10  不同荫蔽度对匙羹藤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20、; 用100 mg·L-1赤霉素浸泡1 h可以加快匙羹藤种子发芽;经100 mg·L-1赤霉素浸泡2 h,60热水浸泡1 h和2 h,凉水(自来水)浸泡1 h和2 h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度基本一致。这也说明成熟的匙羹藤种子是极易发芽的,而且发芽率也很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匙羹藤种子在3种不同贮藏方法中,最佳贮藏方法是冰箱710,但不适合低温(冰箱-15)贮藏;由此可见种子酶的催化活动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而在最适温度里酶的催化活性加强,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越快,种子的萌芽越快。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温度对种子贮藏有很大影响。    贮藏经失水60%(含水40%)的匙羹藤种子的最好;其次是含水20%贮藏,最差为80%的;方差结果表明各处理间有显著差异,说明不同含水比率对种子贮藏影响较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