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判别标志 地球物理 3课件_第1页
第五章判别标志 地球物理 3课件_第2页
第五章判别标志 地球物理 3课件_第3页
第五章判别标志 地球物理 3课件_第4页
第五章判别标志 地球物理 3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讲:杜振川主讲:杜振川研究生课程第六节地球物理相标志第六节地球物理相标志 一地震相分析二、测井相第六节地球物理相标志第六节地球物理相标志 一地震相分析 内部反射结构 外部几何形态 连续性 振幅 频率 层速度等。地震相的参数标志一地震相分析一地震相分析1、地震反射界面及地质含义、地震反射界面及地质含义 在地震勘探中,在测线上某炮点激发地震波后,被等间隔安置在测线上的多个检波器所接收,得到了一张地震记录。一地震相分析一地震相分析1、地震反射界面及地质含义、地震反射界面及地质含义 在记录上沿横向标有0,1,2,的竖线,分别表示波旅行时间为0,100,200,毫秒的计时线,地震波激发的一瞬间作为计时

2、零点。 记录头部的水平线相当于地面的检波器,共有25条水平线,即地表有25个检波点,水平线之间的间隔就是相邻检波点的间距,称为道间距;从记录可以看出,中间的接收点(接收道)时间小,两边的时间大,并呈对称分布,可知波传播的时间由中间道向两边增加,炮点实际上位于接收点的中间,从炮点到各道的距离称为炮检距; 记录中每一条波动曲线是一道地震记录,共有25条波动曲线,组成一张记录。 记录中各条波动曲线上波峰的规则排列,称为同相轴。 一地震相分析一地震相分析1、地震反射界面及地质含义、地震反射界面及地质含义美国新泽西滨海区中新世地震剖面(Greenlee, 1988) 一地震相分析一地震相分析2、地震反射

3、参数的地质意义、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 地震反射参数及其地质解释 一地震相分析一地震相分析2、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 1)内部反射结构 反射结构 无反射结构:即几乎不存在反射界面;层状反射结构:具有平行或发散性反射,具有一定的 连续性;杂乱反射:反射不连续,通常为丘状或内部扭曲。 反射结构(简称为结构):是指地震剖面上层序内反射同相轴本身的延伸情况及同相轴之间的关系。 一地震相分析一地震相分析2、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 1)内部反射结构 无反射结构: 一般表示岩性均质单一,在碎屑岩沉积体系中,这种反射结构可能表示砂层或页岩非常均质。在碳酸盐及蒸发

4、岩体系中,则可能表示为盐岩或块状碳酸盐岩礁核。 无反射结构也可产生于块状火成岩,陡斜沉积物或多岩性沉积后发生的强烈均质化作用,如滑塌沉积。2、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 1)内部反射结构 层状反射结构 A、平行与亚平行反射结构: 反射结构以反射层平行或微微起伏为主要特征,反映均匀沉降的陆棚、湖泊或盆地中的均速沉积作用。 平行亚平行平行2、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 1)内部反射结构 层状反射结构 A、平行与亚平行反射结构:2、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 1)内部反射结构 层状反射结构 B、发散反射结构:特点是相邻二个反射层的间距下向同

5、一个方向倾斜。它反映了由于沉积速度的变化,造成的不均衡沉积或沉积界面逐渐倾斜,往往分布在盆地边缘。 2、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 1)内部反射结构 层状反射结构 C、前积反射结构:前积反射结构通常反映某种携带沉积物的水流在向前(向盆地)推进(前积)的过程中由前积作用产生的,表现为一套倾斜的反射层,每个反射层代表某地质时期的等时界面,并指示前积单元的古地形和古水流方向。它往往代表三角洲沉积。 前积反射结构 S型斜交型S复合斜交型切线斜交型迭瓦型 2、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 1)内部反射结构 层状反射结构 C、前积反射结构:aS型;b斜交型;c切线斜交

6、型;dS复合斜交型;e叠瓦型2、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 1)内部反射结构 杂乱反射结构 乱岗状反射结构:是由不规则、连续性差的反射段组成,常有非系统性反射终止和同相轴分叉现象。 为三角洲或三角洲间湾沉积的反射特征,代表分散性弱水流沉积。 2、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 1)内部反射结构 杂乱反射结构 杂乱状反射结构:特点是不连续的、不规则的反射,振幅短而强。 它可以是高能不稳定环境的沉积作用,如浊流沉积;也可是由同生变形或构造变形造成。滑塌、浊流、泥石流、河道及峡谷充填、大断裂及褶皱等均可造成这种反射结构。 2、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地震反射参数的

7、地质意义 2)外部几何形态 外部几何形态 席状席状披盖楔形滩形透镜状丘形充填型 2、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 2)外部几何形态 2、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 2)外部几何形态 席状(或板状):席状(或板状):席状反射是地震剖面上最常见的外形之一,其主要特点是上下界面接近于平行,厚度相对稳定,一般出现在均匀、稳定、广泛的前三角洲、浅海、半远洋和远洋沉积中。席状披盖:席状披盖:反射层上下界面平行,但弯曲地覆盖在下伏沉积的不整合地形之上,它代表一种均一的、低能量的。席状披盖一般沉积规模不大。往往出现在礁、盐丘、泥岩刺穿或其它水下古隆起等古地貌单元之上。2、

8、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 2)外部几何形态 楔状:楔状:常具发散结构,主要特点是在倾向上其厚度向一个方向逐渐增厚,向相反方向减薄,在走向上则是席状的。楔状代表一种快速、不均匀下沉作用,往往出现在同生断层的下降盘、大陆斜坡侧壁的三角洲、滨浅湖、陆棚、陆坡及海底扇等环境中。滩状:滩状:其特点是顶部平坦而在边缘一侧反射层的上界面微微下倾。一般出现在陆架边缘、地台边缘和碳酸盐岩台地边缘。2、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 3)连续性 指同相轴连续的范围,连续性好意味着层状沉积分布范围广,它主要反映了不同沉积条件下地层的连续程度及沉积条件变化。一般反射连续性好表明岩

9、层连续性好,反映沉积条件稳定的较低能环境;反之,连续性差则代表较高能的不稳定沉积环境。 连续性好:同相轴的长度大于一个叠加段。连续性中等:同相轴的长度接近1/2叠加段。连续性差:同相轴的长度小于1/3叠加段。连续性2、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 3)连续性 2、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 4)振幅 强振幅:在时间剖面上振幅超过一个地震道中振幅:在时间剖面上振幅位于两个地震道之间弱振幅:在时间剖面上振幅小于1/3地震道地震振幅 2、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 4)振幅 振幅的强弱取决于岩层面两侧的岩性差异及饱和孔隙的流体含量。如高孔隙度

10、砂岩与页岩的波阻抗相近,反射系数小,这种砂页岩反射界面振幅弱;反之页岩和低孔隙度砂岩之间的反射系数值比较大,因此在地震剖面上有些强振幅来自页岩和低孔隙砂岩或粉砂岩互层。2、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 5)频率 频率表示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视频率指的是地震时间剖面中反射同相轴呈现的频率。 视视频频率率 高频:相邻同相轴紧密排列,“能量团”前部呈“尖锋状”中频:相邻同相轴间距相等,“能量团”前部较钝低频:相邻同相轴间距稀疏,“能量团”前部钝圆2、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地震反射参数的地质意义 5)频率 频率反映沉积速度,沉积慢的深水比一般地区反射频率高,在前积型的沉积中,

11、顶积层部位比前积部位反射频率高。 频率的横向变化小,说明地层稳定,往往产生在低能沉积环境中,如横向变化大,说明岩性快速变化,产生于高能环境中。3、地震相分析地震相分析 地震相分析就是利用地震参数,结合井下和地面的其它资料,综合解释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东营凹陷EW94.4地震剖面三角洲的前积反射结构 第六节地球物理相标志第六节地球物理相标志 一地震相分析二、测井相标志 “测井相”或“电相”:指表征沉积物特征,并据此判别沉积相的一组测井响应(参数)。沉积相由特定的相标志表示,而测井相是由特定的铡井响应代表。测井相与沉积相相当,不同的沉积相因其成分、结构、构造等不同而造成测井响应不同。二、测井相标志

12、二、测井相标志 1、测井相分析、测井相分析常用的测井资料 自然电位自然伽玛人工伽玛电阻率声波密度中子地层倾角测井等这些测井资料从不同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岩性、物性、流体性质等特征,不同侧井曲线对不同的岩性有不同的测井响应。 二、测井相标志二、测井相标志 1、测井相分析、测井相分析1)利用曲线形态要素进行相分析 形态要素: 幅度:指岩层中自然电位值与纯泥岩基线的差值,渗透性砂岩一般为向左偏的负异常。 幅度受地层岩性、厚度、流体性质等控制,可以反映出沉积物的粒度、分选性及泥质含量等沉积特征的变化。一般粒度粗、分选好、渗透性好的砂岩幅度就高,反映较强水动力条件。 1、测井相分析、测井相分析1)利用

13、曲线形态要素进行相分析 形态:这里指单层曲线形态,可以反映粒度和分选性垂向变化,反映砂体沉积过程中水动力和物源供应变化。形态要素:(自然电位值)凸形、直线、凹形 减速、线形、加速1、测井相分析、测井相分析1)利用曲线形态要素进行相分析 柱形(筒形): 反映的是沉积过程中物源供应丰富、水动力条件稳定、快速堆积的结果,如风成砂丘、三角洲分流河道等沉积环境。钟形: 测井曲线幅度下部最大,往上越来越小,是水流能量逐渐减弱和物源供应越来越少的表现,垂向上是正粒序最直接的反映,如曲流河点砂坝及河道沉积的曲线特征。 形态要素:(自然电位值)1、测井相分析、测井相分析1)利用曲线形态要素进行相分析 漏斗形:

14、与钟形相反,垂向上是反粒序水退层序,表示水流能量逐渐增强和物源供应越来越丰富的环境,如三角洲前积砂体。箱形: 反映沉积过程中物源供给和水动力条件稳定。如河口坝沉积 。 形态要素:(自然电位值)1、测井相分析、测井相分析1)利用曲线形态要素进行相分析 形态要素:(自然电位)上述只有单层较厚时,SP曲线才形成箱形、钟形和漏斗形。地层厚度较小时常为齿形。齿形可分为:a具正粒序的正向齿形,反映水下冲刷充填沉积;b反粒序反向齿形,反映水道未稍前积式席状砂沉积;c具对称粒序的对称齿形,代表急流作用下席状砂沉积;d指形,代表均匀粗粒沉积,如滩砂。1、测井相分析、测井相分析1)利用曲线形态要素进行相分析 形态

15、要素:(自然电位)顶、底接触关系:分为渐变和突变两大类,反映砂体沉积初期、未期水动力能量及物源供应的变化速度。底部突变式:反映上、下层间的冲刷面,如河道底部。渐变式:分加速、直线、减速(延迟)三种,反映在曲线形态上呈凹形、直线和凸形。水下河道底部常为加速渐变;底部匀速渐变代表季节性河道沉积或天然堤、漫摊沉积;底部减速渐变常由于物源不足,为岸外砂坝的特征。1、测井相分析、测井相分析1)利用曲线形态要素进行相分析 形态要素:(自然电位)1、测井相分析、测井相分析1)利用曲线形态要素进行相分析 形态要素:(自然电位)顶部突变代表物源突然中断;顶部加速渐变代表沉积后期水流急剧减弱或物源供应的迅速减少,

16、如废弃河道砂;顶部匀速渐变代表匀速能量减退过程,如点砂坝顶部;顶部减速渐变代表能量和物源供应的缓慢减退,如水下河道砂的顶部。 1、测井相分析、测井相分析1)利用曲线形态要素进行相分析 形态要素:(自然电位)曲线光滑程度: 属于曲线形态的次一级变化,可分为光滑、微齿、齿化三级。光滑代表物源丰富,水动力作用强;齿化则代表间歇性沉积的叠积,如冲积扇和辫状河道沉积。1、测井相分析、测井相分析1)利用曲线形态要素进行相分析 形态要素:(自然电位)齿中线:指曲线齿的中钱,可分为平行与相交两大类。平行齿中线又可分为水平平行、上倾平行和下倾平行。相交可分为外收敛和内收敛两类。齿中线可反映沉积物加积的特点,如下

17、倾平行是一组正向齿形组合,代表正粒序韵律沉积。1、测井相分析、测井相分析1)利用曲线形态要素进行相分析 形态要素:(自然电位)多层组合形态:指多层曲线的包络线形态,可反映较大层段内垂向层序特征,反映多层砂岩在沉积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包络形态可分为加积式、退积式和前积式三种。 1、测井相分析、测井相分析1)利用曲线形态要素进行相分析 形态要素:(自然电位)前积式退积式加积式2)主要沉积相的曲线特征2)主要沉积相的曲线特征2)主要沉积相的曲线特征纵向幅度组合:中高幅齿化漏斗形一钟形组合:代表扇三角洲相,其中平原亚相为中高幅齿化箱形一钟形组合;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呈中幅齿化漏斗形曲线组合; 前扇三角洲亚相

18、呈低幅齿形曲线组合。前2)主要沉积相的曲线特征纵向幅度组合:中高幅连续前积式或退积式钟形组合:代表三角洲沉积,表现为中幅、中高幅漏斗形一钟形曲线组合;其中前三角洲亚相曲线简单,呈平滑一微齿形低平曲线;三角洲前缘具中高幅漏斗形组合;三角洲平原又分为两部分:分流河道为中高幅微齿化箱形一钟形组合,底部常为突变形;而分流间湾沉积则为低幅齿形。2)主要沉积相的曲线特征纵向幅度组合:2)主要沉积相的曲线特征纵向幅度组合:低平行或低幅齿状间灾中高幅指状组合:代表滨浅湖相,其中滨岸砂坝为中高幅指形一对称齿形组合;滨岸泥坪与浅湖特征相似、为低平低幅齿形。2)主要沉积相的曲线特征纵向幅度组合:中幅齿化菱形一箱形曲线组合:多为水下重力流沉积,其特点是多夹于细层层序中,自然电位曲线呈中低幅齿形,电阻率曲线呈中高幅齿化箱形或菱形。2)主要沉积相的曲线特征纵向幅度组合:大段低幅曲线偶见中高幅齿化菱形组合:代表半深湖及深湖相,序列中常夹有浊流沉积砂岩体,曲线特点为大段低幅光滑齿线、指状或齿化菱形,典型半深湖与深湖相为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