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原创整理,仅供参考写材料用典: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例文】中国在外交领域“已经成为多极世界的伟大构建者”,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如是评价。以研究“和平学”著称的挪威学者约翰加尔通认为,“以整体意识、全球思维、人类情怀打量这个世界,正是中国的大国外交提供的新世界观。”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顺应时代潮流,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人民日报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共同奋斗) 【典故】出自老子道德经,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2、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释义】意思是,善于为自身制定合乎的道德规范的人,是坚决不会动摇;善于秉持自己所认识到的道德准则而行事的人,是不会气馁,丧失自信。如果子孙能够遵循、守持这个道理,那么祖祖孙孙就不会断绝。把这个道理付诸自身,他的德就会是真实纯正的;把这个道理付诸自家,他的德就会是丰盈有余的;把这个道理付诸自乡,他的德就会受到尊崇;把这个道理付诸一国,他的德就会丰盛硕大;把这个道理付诸天下,他的德就会无限普及。所以以自身的修身之道来观察他人,以自家观察他家,以自乡观察他乡,以自己的国家观察
3、其他的国家,以自己的天下观察别人的天下。我怎么会知道天下的情况之所以如此呢?就是因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 【赏析】古人提出“明明德于天下”这一主张的主旨,是要人们将自己彰明的德性推及天下,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修其身,然后渐次齐其家、治其国,以至平天下。“明明德于天下”是古代先哲为修身成人、经邦济世立下的宏愿,也为人们报效国家、胸怀天下指明了方向。千百年来,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圣贤的道德人格,造就了独特的中华民族精神,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我们的一份宝贵精神滋养。明明德于天下不仅是修德做人之道,也是治国安邦之良方。在礼记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视为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今天,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积极尽最大力量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用法】一是适用于领导干部党课报告、干部大会讲话,侧重于道德修养,用以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形成崇德向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