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地图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11年地图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11年地图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11年地图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11年地图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选折(每题2分,共20分)1、一条公路长5.9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5.9厘米,则该图属于:(C)A.地理图B.小比例尺地图C.中比例尺地图D.大比例尺地图2、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3、我国1:50万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C)A.方位投影B.圆锥投影C.高斯克吕格投影D.墨卡托投影4、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A)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B.便于分割图纸C.分幅编号的需要D.便于地图使用5、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A)A.小比例尺地图B.大比例尺地图

2、C.平面图D.地球仪6、在1:2.5万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A)A.21731公里B.731公里C.231公里D.31公里7、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是:(C)A,低纬度地区B,高纬度地区C,中纬度地区D,赤道附近8、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D)A.a=bB.abC.abC.abD.a-b=116、关于点值法和分区统计图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值法的概括程度高于分区统计图法B.点值法的概括程度低于分区统计图法C.点值法的概括程度等于分区统计图法D.两者不可比较17、罗某接到单位的制图任务,则罗某完

3、成的地图著作权归:()A.罗某所有B.罗某单位所有C.出版社所有D.以上三者共同所有18、下面四项中高差最大的是:()A.相邻两条计曲线间的高差B.相邻两条首曲线间的高差C.相邻两条间曲线间的高差D.相邻两条助曲线间的高差19、以下不属于我国基本比例尺的是:()A.1:100万B.1:50万C.1:10万D.1:50020、关于命名量表和顺序量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命名量表的等级等于顺序量表D,二者的等级不可比较21、下图所示河流注记的排列方式属于:22、下图中的黑色方块易作为一个整体为人感知,这是利用了图形视觉心理效应中的:()A,相似性B.临近性C,闭合性D,完形性23、符号的大小

4、L 与其所代表的数值 M 间的关系为 L=aM+b,a、b 为常数,则该符号属于:()A.绝对比率符号B,线性比率符号C.对数比率符号D.心理比率符号24、关于质底法和范围法说法正确的是:()A.质底法的图斑可以重叠B,范围法的图斑可以重叠C.质底法和范围法的图斑都可以重叠D.质底法和范围法的图斑都A.命名量表的等级高于顺序量表顺序量表B.命名量表的等级低于A.水平排列B.垂直排列C,雁行排列D.屈曲排不可以重叠25、下图等高线注记的配置是错误的,具错误的原因是:()A.注记不能压盖重要地理事物B.注记与被注记地理事物的关系明确;弋呈三少C.图面注记的密度与被注记地理事物的密度一致D,以上原因

5、都不是二、填空(每题2分,共20分)1、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可分为等积、等角、任意三类。其中等积投影面积保持不变,但角度变形大。2、我国最早的制图理论是由裴秀创立的。3、等值线分为和两种。4、图解比例尺包括直线、斜线和复式三种。5、地图按内容分为普通和专题两种。6、地图投影方法、比例尺和控制方向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7、地图的成图方法包括、和四种。8、编绘成图包括地图设计、地图原图编绘、地图出版准备和地图制印四步。9、地图发好按比例关系分、和三种。10、色彩有色相、亮度和纯度三属性11、常用计算机表色系统有、和。12、比率符号可以分为、和四种。13、普通地图分为和两种,在比例尺相同的情况下的概括

6、程度更高。14、专题地图按概括程度分为、和三种。15、印刷是复制的主要手段,包括、及五大组成部分。16、采用平板印刷地图的工艺程序包、O17、点值法的布点方式包括和两种。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地图答: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经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2、地图概括答:就是采用分类选取、简化、夸张、符号化等科学手段,提取空间数据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3、地图符号答: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基本手段,它由形状不同、大小不一、色彩有别的图形和文字组成。地图符号是地图的语

7、言,是一种图形语言。它与文字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形象直观、一目了然。4、视觉变量答:视觉变量是构成图形符号的基本要素,也称图形要素,在地图符号设计中正是通过这些量的变化来表达地理现象间的差异的。5、定位符号法答:定位符号法-点状符号通过准确的图面定位和视觉变量组合,表达了地理数据的质量和数量特征,这种符号配置方式即为定位符号法。6、分级比率答:将制图数据按一定的数值间隔分成多个数组等级,并将各等级数组分别概括为具代表性的单一数值,依各数组的代表值按比率确定各等级符号大小,全部制图对象均以相应的等级符号表示。7、点值法答:用形状相同、大小与其代表的数值成固定比率的圆点符号表达离散现象分布特征的方法

8、称为点值法。8、定位图表法答:是一种将固定地点上某种现象的统计资料用图表形式绘在图上相应地点或其附近,以显示该地点上此种现象的数量特征或在一定周期内数量变化的表示方法。9、质底法答:系以不同的底色显示连续而布满整个制图区域某种现象在各地分布的质量差别的一种方法,昔称底色法。10、分层设色答:分层设色法是在等高线的基础上根据地图用途、比例尺和区域特征,将等高线划分为不同高程范围的高程带,并以不同的颜色普染,通过色相、色调的差异表示地势高低的方法。11、普通地图答:使用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来表示地球表面的植被、水系、地貌、土质、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12、

9、专题地图答:是把专题现象或普通地图的某些要素在地理底图上显示的特别完备和详细而将其余要素列于次要地位,或不予表示,从而使内容专题化的地图。13、地图集答:地图集是围绕特定主题与用途,在地学原理指导下,运用信息论、系统论、区位理论,遵循总体设计原则,经过对各种现象与要素的分析与综合,形成具有一定数量地图的集合体。四、简答、证明(每题5分,共20分)1、高斯-克吕格投影与UT版影的全称是什么?它们有哪些异同?答: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全称为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UTM投影全称为等角横轴割椭圆柱投影。高斯一克吕格投影与UTM投影的主要区别为:(1)高斯一克吕格投影投影后中央经线保持长度不变,即比例系数为1;

10、UTM投影椭圆柱割地球于南纬80度、北纬84度两条等高圈,投影后两条割线上没有变形,中央经线上长度比0.9996。(2)两者的分带起点不同, 高斯-克吕格投影自0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第1带的中央经度为3;UTM投影自西经180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第1带的中央经度为-177。,因此高斯-克吕格投影的第1带是UTM的第31带。(3)两投影的东伪偏移都是500公里,高斯-克吕格投影北伪偏移为零,UTM北半球投影北伪偏移为零,南半球则为10000公里。2、构成图形的视觉变量包括哪几个方面?答:视觉变量可划分为基本变量和从属变量两个层次。其中基本视觉变量包括:形状、尺寸、方向、颜

11、色、网纹五个方面。其中,颜色变量的分量为色相、彩度(饱和度)、亮度,网纹的分量为排列、尺寸、样式,而排列又具有不同的方式、顺序、方向和间隔。3、地图设计的内容是什么?答:地图设计是在实施地图编绘作业前的准备阶段中,根据编图目的和用途,搜集和分析评定有关制图资料、确定地图投影和比例尺、研究制图区域地理特征、确定地图内容和表示方法、选择或设计地图符号、确定制图综合原则和编图方法、进行编图试验,最后编写出地图设计书。4、如何利用罗盘和三北方向进行地图定向?答:(1)按真子午线定向:首先使罗盘上的南北线(0-180)与地形图上的东(西)图廓线重合,从“三北”方向上查得磁偏角是多少,然后转动地图,使磁针

12、偏角与磁偏角相等,即完成地图定向。(2)根据磁子午线定向:定向时将罗盘的南北线与磁子午线重合,然后转动地形图, 使磁针北端对准度盘“0”分划线, 即磁针与磁子午线平行即可地图定向。(3)根据坐标纵线定向: 把罗盘南北线与坐标纵线 (方里网纵线) 重合, 从“三北”方向线上查得磁坐偏角值,然后转动地图,使磁针北端指向磁坐偏角相应的分割值,即完成地图定向。5、地理底图的作用是什么?答:(1)建立专题地图的控制基础和骨架。(2)为专题内容定向、定位并说明专题内容与地理背景之间的关系,为揭示其分布规律提供参考和依据。(3)可以从地理底图上表示的基础要素及其与专题要素之间的联系,提取和挖掘潜在信息。6、

13、在数字制图中为什么要联合使用CA前GIS?答:GIS软件半智能化的专题制图模块,使外行也能如地图专家般轻松地实现从数据到图形的可视化,但符号设计能力有限;而CAD件强大的辅助设计功能使我们能够获得更加精美的图形,但一切仅仅辅助而已,手工制图所需要的表示法设计、符号大小计算等繁琐的工作不可避免。因此,正确的综合GIS和CAD件,进行互操作,可以取长补短,使地图产生科学价值和艺术美感。7、简述剖面图的绘制步骤。答:(1)标定剖面线(2)确定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地形图一致,为突出地势陡缓情况,垂直比例尺大5-20倍。(3)在米格纸上首先确定一横向直线MN然后把地形图上剖面线和等高

14、线相交的各点,按水平比例尺转绘到MN,再从MNba这些点作垂线,按规定的垂直比例尺和各点的高程确定出各垂线的相应高度,最后用圆滑曲线连这些点,就得到了剖面线图。(4)沿MN注明剖面线AB各段方向,如NWSE等,并在剖面线下边注上水平和垂直比例尺。8、证明地球上的一微分圆投影后一般为一椭圆。证明:设。为球面上一点,以它为圆心的微小圆的半径为 1,M(x,y)是微小圆周上一点,圆心曲线方程为:22xy=1A位于以经纬线为直角坐标轴X、Y的坐标系上,X、Y为投影后坐标轴,Ax=xmy=yn(x,y)为圆上一点,将其代入圆的方程,得:2.2xy/FJ=1mn这是一个椭圆方程,这就证明了椭球体面上的微小

15、圆,投影后为椭圆。9、地图投影选择的依据有哪些?10、等值线有哪些特性?五、计算、分析、应用(每题10分,共20分)1、坡度尺的绘制步骤及使用方法(可画图辅助说明)。答:坡度尺的绘制步骤如下:(1)将坡角计算公式改写为:D_hctg:1000M式中:M为比例尺分母,D为图上距离,以毫米计,h为等高距。查得”12,川,303的余切函数值,计算出相应的D1,D2川,D30值。(3)绘一条水平直线作为基线,按一定间隔等分,自左至右在各分点依次注出1、230(4)过各分点作垂线,依次截取D1,D2,IH,D30O(5)将各截取的端点连成平滑曲线,即为量测相邻两条等高线时使用的坡度尺。(6)自5起采用相

16、邻六条等高线间的高差(5倍等高距),在相应垂线上依次截取D值,然后5等分,将相应点连成平滑的曲线,即得量取相邻六条等高线时使用的坡度尺。答:坡度尺的使用方法为:先用两脚规在图上量两条或六条等高线间的宽度,然后把两脚规移到图廓下方坡度尺上去比量,吻合后读取相应的坡度;若所量坡度不是整数,分数可以估读;当几条等高线间隔大致相等时可一次量取15间隔,再将量得的宽度拿到坡度尺上相应的间隔比量,若等高线间隔宽窄不一,说明坡度陡缓不一,则应分别量取。2、设计航海线路时为什么要结合使用等角航线和大圆航线?该如何结合?(1)答:等角航线是地球表面上与经线相交的相同角度的曲线,或者说地球上两点间的一条等方位线,

17、船只要按等角航线航行,不用改变方位角就能从起点到达终点。等角航线在墨卡托投影图上表现为直线,因此,航行时,在墨卡托投影图上只要将出发地和目的地连一直线,用量角器测出直线与经线的夹角,船上的航海罗盘按照这个角度指示船只航行,就能达到目的地,这极大地方便了船只的航行。但等角航线不是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两点的大圆弧,又称大圆航线。大圆航线与各经线的夹角是不等的,因此它在墨卡托投影图上为曲线,不方便航行。远航时,沿着等角航线,走的是一条较远路线,不太经济,但船只不必时常改变方向;大圆航线是一条最近的路线,但船只航行时要不断改变方向。(2)答:实际远洋航行时,一般把大圆航

18、线展绘到墨卡托投影的海图上,然后把大圆航线分成几段,每一段连成直线,就是等角航线。船只航行时,总的情况来说,大致是沿大圆航线航行。因而走的是一条较近路线,就每一段来说,走的又是等角航线,不用随时改变航向,从而领航十分方便。3、影响地图概括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并对每一因素进行简要分析。答:(1)地图的用途和主题:编制地图的目的与任务不同,需要在图面上反映的空间数据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同,因此地图的用途是地图概括的主导因素。(2)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比例尺限定了制图区域的幅面,限制了图上能表示要素的总量,因而也决定了要素数量指标的选取。(3)制图区域特征: 不同区域具有景

19、物各异的地理特征。 例如我国江南水网地区,由于河网过密,势必影响其它要素的显示。因此在制图规范中对这些地区需要限定河网密度,一般不表示水井、涵洞。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区,河流、井、泉附近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基地,对这些地区规定必须表示全部河流、季节河和泉水出露的地点。(4)制图数据质量:地图概括的过程都是以空间数据为基础的。数据的种类、特点及质量都直接影响地图概括的质量。精度高的空间数据,对地理实体的内容反映的比较丰富,而且对细部反映的比较详细。这就为地图概括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操作余地。如果空间数据的质量不高,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地图概括必然会出现偏差,甚至是“以讹传讹”误导读者。(5)制图图解限

20、制: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和颜色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概括方法。4、已知某地的地理坐标为0=385220(N),入=1152805(E)。用解析法计算该点所在的1:50万、1:5万地形图编号。(计算传统方法的旧编号,各比例尺分幅编号代码为1:50万-A-D、1:25万-1-16、1:10万-1-144、1:5万-A-D、1:2.5万-1-4、1:1万-(1)-(64)、1:0.5万-a-d)解:(1)求该地所在1:100万地形图图号及四角点坐标,并标在草图上h=.1+1Ji385220“。(字符为 J)巾44l=31=115280531=50卜;.I61N=h:=104=40;S=h-1:=94=36E=l-30=206=120;w=l-31=196=114(2)在草图上用基础图1:50万图幅的经纬差,将这个1:100万图幅划分成2行、2列,依该点的经纬度判定其所在的1:50万图幅的序号为A,故该点所在1:50万地形图的图号为J-50-A(3)在草图上用基础图1:10万图幅的经纬差,将这个1:100万图幅划分成12行、12列,依该点的经纬度判定其所在的1:10万图幅的序号为39,故其图号为J-50-3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