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青枯病病菌植物杀菌剂的研究_第1页
抗青枯病病菌植物杀菌剂的研究_第2页
抗青枯病病菌植物杀菌剂的研究_第3页
抗青枯病病菌植物杀菌剂的研究_第4页
抗青枯病病菌植物杀菌剂的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抗青枯病病菌植物杀菌剂的研究方案与结果如表3所示。1.1.1 归模型建立与检验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表3中的结果进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水杉提取物、马尾松提取物、银杏提取物、野艾蒿提取物、乳化剂浓度的回归模型:Y=9.21557+0.23618X1+0.40726X2-0.18255X3-009647X4+0.20597X5+0.30484X12-0.06404X22+016521X32-0.11773X42-0.16560X52+0.35570X1X2-025177X1X3-0.12333X1X4-0.10692X1X5+0.16473X2X3-032470X2X4+0.31145

2、X2X5-0.05836X3X4-0.05252X3X5+001042X4X5。由表4可知,回居方程的失拟性检验,Fl=1.49864Y=9.21557+0.23618X1+0.40726X2-0.18255X3+0.20597X5+0.30484X12+0.16521X32-0.16560X52+035570X1X2-0.25177X1X3-0.32470X2X4+031145X2X5。1.1.2 主效应分析P值即概率,反映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各因素的P值可以反映出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重要性,P值越小,表明该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越大,即重要性越大。由表4可知,5个试验因素对抑菌效果影响大&

3、#39;依次为马尾松提取物浓度>水杉提取物浓度>乳化剂浓度>银杏提取物浓度野艾蒿提取物浓度。1.1.3 单因子效应分析当水杉提取物浓度、马尾松提取物浓度、银杏提取物浓度、野艾蒿提取物浓度、乳化剂浓度这5个影响因素中的任意4个为0,其中一个对抑菌效果的影响见图6。由图6可知,在-2.00水平下,水杉和银杏提取物的抑菌效果随浓度升高而下降,但在02.0水平时,却随浓度升高而升高,这可能是由于植物提取物间存在看抑制作用,在低浓度时,水杉和银杏对其他植物的抑制较弱,体现了其他植物较好的抑菌效果,而到达0水平时,抑菌效果的下降则与水杉和银杏与其他植物间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直接相关。到达高

4、水平时,抑菌效果又明显增加,表明银杏和水杉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强于植物间的抑制作用。在-2.00水平下,马尾松提取物和乳化剂浓度的升高均可以增加抑菌效果,但在02.0水平时,再增加乳化剂浓度却使抑菌效果略微下降,这可能是乳化剂浓度过高导致植物提取物不能充分溶解;而抑菌效果随马尾松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呈线性上升趋势,表明马尾松提取物浓度对抑菌效果的影响明显。野艾蒿提取物浓度的改变对抑菌效果的影响不明显。1.1.4 双因子效应分析从交互项系数可以看出,马尾松与水杉提取物、马尾松提取物与乳化剂以及马尾松与野艾蒿提取物3种组分的交互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水杉与银杏提取物的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水平,表明4种组分之间的

5、配比对抑菌作用有显著影响,响应面结果如图7至图10所示。在水杉提取物浓度较低时,马尾松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对抑菌效果的影响不明显,而当浓度增大到02.0水平时,马尾松提取物浓度的改变对抑菌效果的影响明显。在马尾松提取物为低浓度水平时,水杉浓度在-2.00.5水平时,抑菌直径呈下降趋势,在1.02.0水平,则有所上升。可见在-0.51.0水平下的水杉与其他植物间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低于这个浓度时,其他植物的抑菌效果显然强于水杉的抑制作用,而高浓度的水杉提取物则对抑菌效果影响明显。当乳化剂浓度处于较低水平时,马尾松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对抑菌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可能是马尾松提取物并未能全部溶于溶剂中,但在高

6、浓度的乳化剂下,随着马尾松提取物浓度的增加抑菌效果明显;而马尾松提取物浓度较低时,乳化剂浓度的增加可使马尾松提取物浓度下降导致抑菌效果减在水杉提取物浓度身氐和银杏提取物浓度最高以及银杏提取物浓度身氐和水杉提取物浓度最高时,抑菌直径达到最大。而在银杏和水杉浓度都为最高时,抑菌直径却较小,可见这2种植物间存在抑制作用。在马尾松提取物浓度为-2.0水平时,随野艾蒿提取物浓度的增加抑菌效果呈上升趋势;当野艾蒿浓度为-2.0水平时,随着马尾松提取物浓度增加抑菌效果逐渐加强。而在-2.01.5水平时,随着两者浓度等量增大时抑菌效果也逐渐增大,两者都处于2.0水平时,抑菌效果却下降,可见两者存在相互促进作用

7、,而高浓度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的下降可能与提取物不能充分溶解有关。1.1.5 有效植物提取物最适乳油配方寻优及验证对不同设计水平下的组合进行模拟试验,从55=3125个组合中,获得抑菌直径9.30mm的方案1940个。根据频次分析结果和实际情况取任一值即可得出优化组合,现取中值可得出,各组分的优化组合为水杉提取物浓度506mg/mL,马尾松提取物浓度827mg/mL,银杏提取物浓度481mg/mL,野艾蒿提取物浓度409mg/mL,乳化剂浓度0.205mL/mL溶剂,预测抑菌直径为9.49mm。经多次的验证性试验,该乳油配方的抑菌直径为9.28mm,与预测值无显著差异(F=2177,P>0.

8、05),说明该模型与试验相吻合,能适用于生产实践。3讨论3.1 抗青枯病病原菌植物提取物的筛选相关研究表明,几乎每种植物都能产生抑菌活性,但是抑菌效力和抑菌范围存在看差异。冀玉良等研究发现,银杏、大蒜、黄花蒿、紫茎洋兰等植物对青枯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8,10,18-19。本试验从银杏、樟树、水杉、马尾松、八角金盘、冬青卫矛、龙葵、野艾蒿中筛选出银杏、马尾松、野艾蒿、水杉4种较农用链毒素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植物,其中马尾松的抑菌效果最强,这可能与其所含的菇类化学物质有关,如薄采颖等研究表明,松针叶二菇酸对番茄灰毒病菌也有明显抑制作用20。由此表明,马尾松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可作为新型植物源

9、农药重点开发的研究对象。3.2 有效植物提取物乳油配方的优化大量研究证明,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与传统的单因子试验法、正交试验法相比,能根据预测值直接寻求最优区域,从多角度对模型进行模拟分析,以充分发掘模型所提供的信息21-23。故本试验以各有效植物提取物、乳化剂浓度为试验因素,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进行优化,得到最优乳油配方为:水杉提取物506mg/mL,马尾松提取物827mg/mL,银杏提取物481mg/mL,野艾蒿提取物409mg/mL,吐温-800205mL/mL溶剂,经验证试验后抑菌直径与预测值9.49mm无显著差异。由单因子效应分析可知,马尾松提取物浓度与抑菌效果的关系呈线性上

10、升趋势,较其他植物提取物对抑菌效果有极显著影响。毛胜凤等研究发现,马尾松提取物在浓度为12.5100.0mg/mL时抑菌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24。本试验中马尾松浓度在25400mg/mL范围内,抑菌直径呈线性上升趋势,而浓度高于400mg/mL后抑菌效果趋于平缓,表明在低浓度时马尾松抑菌效果随浓度增大而显著增大,但高于一定水平时,马尾松的抑菌效果则会趋于稳定,这可能与溶剂的溶解度大小有关。从双因子互作效应分析可知,马尾松提取物浓度较高时,随着乳化剂浓度的增加抑菌效果明显增加,研究表明天然的植物源杀菌剂在作用于寄主时,其渗透性、延展性都是有限的,须添加助剂使其充分发挥药效25-26。本试验研

11、究表明,吐温-80乳化剂的添加能增加有效植物提取物的渗透性和延展性,可达到增效的作用。在乳油剂型中,溶剂是其加工和使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分,用于溶睇口稀释原药协助乳化分散,增加乳油流动性27-28。根据蔡亚东的研究表明,龙葵素乳油具较好扩散性和溶解度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苯,而丙酶则相对效果较差29。本试验通过对溶剂的扩散情痛口溶解度的测定,确定丙酮为有效植物提取物乳油的最佳溶剂。由此可见,溶剂的选择具有针对性。综上所述,经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优化得到植物提取物的最适乳油配方,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农用链毒素。但该乳油配方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植物活性成分难分离、易分解的问题还有待解决,乳

12、油剂型的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肖相政,刘可星,廖宗文.生物有机肥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研究及机理初探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11):2368-2373.2张彦,车建美,刘波,等.蜡样芽抱杆菌ANTI-8098A在番茄内的定殖和对青枯病的防治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1,27(2):221-227.3高君君.植物根际促生菌的筛选及其对番茄青枯病的生防作用D.扬州:扬州大学,2011:16-17.4李永刚.一种植物源杀菌剂的研制及其在番茄叶霉病防治中的应用D.哈尔滨:东1旅业大学,2003:10-11.5王志学,黄廷锌,胡永兰,等.抑菌植物研究初报几微生物学杂志,19

13、99,19(4):49-57.李百健,曾荣,黄长干,等.植物杀菌剂的筛选几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10):28-31.7梁晓华,梁晓东,穆琼堂,等.云南省4种蕨类植物提取液的抑菌活性几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0,29(4):711-716.8冀玉良.利用银杏外种皮提取液抑制农作物病原菌初步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5(9):76,84.9张汉千,赖荣泉,陈志敏,等.大蒜粗提物对烟草青枯病菌的室内抑制作用测定J.烟草科技,2009(3):62-64.10吴静.黄花蒿的抑菌活性及有效成分的初步分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20-21.11李丽芹.紫茎洋兰提取物对细

14、菌的抑制作用及抑菌机理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12车建美,刘波,张彦,等.青枯雷尔氏菌致病性生物测定方法的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1,26(5):804-807.13张通,卢文玉,田春.絮凝剂产生菌培养基的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9(1):67-70.口4王晓丹,闵凡祥,郭梅,等.马铃薯青枯病菌生化型研究及菌株接种方法的比较J.中国马铃薯,2010,24(1):38-40.口5何昭阳,胡桂学,王春凤.动物免疫学实验技术M.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2003.16崔朝宇,张超群,周洋科,等.烟草青枯病菌分离株RSXJ-1的培养性状及其生物型鉴定J.江西植保,2012

15、,35(2):153-156.口刀欧阳玉祝,唐寒燕,秦海琼,等.海金沙提取物体外抑菌性能研究几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9,28(3):41-44.18商胜华,陆宁,陈庆园,等.大蒜提取液对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初探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0):94-96.口9李丽.紫茎洋兰对植物病原菌抑制作用的研究D.昆明:云南市范大学,2008:56-58.20薄采颖,许小芬,郑光耀,等.马尾松针叶二菇酸对植物病原菌抑制作用的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1,31(1):73-76.21朱战波,刘宇,贾永全,等.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罗伊孚Iff菌发酵培养基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8,21(6):527-530.22莫美华,庞雄飞.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在小菜蛾蛾词料配方筛选中的应用J.生熊学报,2007,27(7):2935-2941.23杨松,周禧禧,程江华,等.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药桑花青素提取工艺J.生态学报,2012,33(8):33-38.24毛胜凤,张立钦,张健,等.马尾松叶提取物的抗菌活性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8,25(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