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我爱这土地》教案(第1课时)_第1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我爱这土地》教案(第1课时)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我爱这土地教案 (第1课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我爱这土地教案 教材解读: 我爱这土地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抒情 名篇,作于 19381938 年 1111 月,当时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 又一次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作为诗人的艾青,歌唱祖国, 歌唱土地,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编者把它 安排到单元,其导引作用和显著地位可见一斑。诗中写实和 象征交织,用土地、河流、风、黎明、暴风雨等一系列丰富、 鲜明的意象来表达歌唱的丰富内涵,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 胸臆,是本诗中的名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他们教授新知识的时 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

2、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 基础,现有困难及学生心理特征,我们所面对的是九年级的 学生,他们的诗词基础比较差,认识问题比较肤浅,他们的 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鉴于此种情况, 教 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其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 让学 生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和满足,从而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审美 观,学会如何欣赏诗歌。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重音和韵律, 并能熟读成诵。 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学习有关象征的表现手法。 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1.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达到当堂成 诵。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3、:理解意象背后的象征意义。 教法与学法: 教法:1.1.情境导入法:通过介绍背景,为学生创设一种 深沉悲壮慷慨激昂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迅速地进入角色。 朗读法:新课标重视朗读,对朗读、默读都有严格要求, 还要读出语气、语调和韵律,本文文质兼美,字字含情,适 合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 讨论法:讲意象隐含的象征意义时,可以生生讨论,也 可以师生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激发学习兴趣。 点拨法:就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 维障碍等,相机点拨来突破难点。 学法:1.1.朗读法:朗读是学生把握语感、提咼阅读能力 的有效途径,学生没读透,老师讲再多也没用,所以要还课 堂

4、以琅琅书声,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语言文字的兴趣。 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法: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汲取知识 营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相关图片、课文朗读录音等。 学生:了解作者艾青及其作品风格。 课时安排: 课时 课时 课时目标: 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歌意蕴。 教学过程: 阶段:学情诊断 情境导入。 设计一: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有人掠夺她而百般蹂 躏,有人捍卫她而披肝沥胆,在她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 可泣的故事。在她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的情结,谁不钟 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自己的大地母亲?现在,让我

5、们深情 吟唱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的激情。 设计二:引导学生漫谈什么是爱国主义。 教师总结:不错,爱国就是热爱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 一木乃至每一寸土地。 作家作品。 艾青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 19381938 年, 日本侵略当时 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 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 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 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 首慷慨激昂的诗。 生字、新词。 汹涌(xi mgy engxi mgy eng)嘶哑(s iy s iy a)喉咙(h h(3ul en

6、g3ul eng)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嘶哑:声音沙哑。 腐烂: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止息:停止。 悲愤:形容悲痛而又愤怒。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交代这首诗的写作 背景,为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自主探究 学生齐读诗歌。 明确:诗歌是讲究节奏的,节奏是诗人根据内容的需要 对语言所作的精心安排,也是诗人在诗中思想感情发展变化 的体现。要体味诗歌的节奏,首先须对诗歌进行准确的断句, 如“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 激怒的风”该如何断句呢?应该断为:“这 / /永远汹涌着/ /我 们的悲愤的/ /河流,这/ /无止息地/

7、 /吹刮着的/ /激怒的风。”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悲怆而深沉 的,同学们在诵读时应把握住这种基调。 这首诗的其他几句,重音该如何把握呢? 明确:只有充分地理解了蕴涵在诗句中的情感,才能比 较到位地把握。其实,把握重音实质上就是品味情感。教师 抛砖引玉,作如下示范: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中的“也” “嘶哑” “歌唱”等词可以重读,它们能突出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 围,也是“悲哀的诗人”(诗人自称 )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 个性的深情流露,“也”表达了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语 气坚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嘶哑”用来形容鸟儿的歌唱, 给人以悲壮

8、之感,可以把它理解为诗人为抗日救亡而奔波呼 号。 “一一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一句中 “死”“羽毛”“土地”等词可重读,诗歌化“羽毛腐烂” 这种被动的结局为主动追求,更加真切地表现了诗人的献身 精神,使诗的境界更为深邃博大,感情逐步深化。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沉”一句中“为什么”“泪水”“爱得深沉”等词语可 重读,诗人在作了必要的间歇和停顿之后,开始转换角度, 由比而赋,由细致生动的描绘转变为质朴遒劲的直抒胸臆, 就像一个高明的歌唱家,充分理解了乐谱最后一个休止符的 意义。重读上述词语,能渲染出国难当头、山河沦亡时诗人 歌唱“土地”的悲愤之情。 播放课

9、文朗读录音或教师配乐范读全诗,要求学生感受 诗歌的内在节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学生自由诵读,感知全诗。 这首诗无固定的节律,不押韵。它主要由句中停顿和句 末停顿构成一定的节拍。诵读时要着重体会由诗中感情起伏 所构成的“内在节奏”。 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均没 有严格的限制。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 字数可多可少 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 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在反 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 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 读会意,以会意促读。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

10、由诗歌的情 感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能鲜明地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 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 学生尝试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 示例: 我爱这土地 假如/ /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 /用嘶哑的喉咙/ /歌唱: 这被暴风雨/ /所打击着的/ / 土地, 这/ /永远汹涌着/ /我们的悲愤的/ /河流, 这/ /无止息地/ /吹刮着的/ /激怒的/ /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 /无比温柔的/ /黎明 然后/ /我死了, 连羽毛/ /也腐烂在/ /土地里面。 为什么/ /我的眼里/ /常含泪水? 因为/ /我对这土地/ /爱得深沉 学生自由朗读; 推荐 2 23 3 名读得好的同学在班上朗读; 男生、女生分别齐读; 全班同学集体朗读; 背诵全诗。 指名学生诵读全诗,教师作简要点评。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本诗。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在不断的指导中, 学生朗读的感情逐步投入,渐渐融入诗人内心。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 思考: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后明确: 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 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 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 人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 心。 【设计意图】在朗读的基础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