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问卷调查报告_第1页
中华传统文化问卷调查报告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卷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是民族 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 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 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 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 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渐渐统一 化。圣诞节、 西餐、 哥特风等富有西方文化的字眼逐渐充斥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自己的传统 文化却仿佛已淡出。大家听的已

2、不再是民乐戏曲, 看的也不再是四书五经。 我们喜欢那音韵 优雅的钢琴, 喜欢那激情澎湃的歌剧, 喜欢那惊心动魄的电影, 喜欢那或许充满着神秘色彩 的外来文化。 本应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已有些许的动摇, 其中更是有众多值得大 力弘扬的优秀文化。 并且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和流变, 在世界大发展的趋势下的文化撞 击、渗透和交流,使得中华的传统文化处于一种屡遭尴尬的局面, 其发展前景令人堪忧。就 此问题,我小组对部分市民做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二.调查目的为了加深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的了解, 统计普通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了解 传统文化在当地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达到弘

3、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三.调查过程1.调查方式:内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随机问卷调查2.调查时间: 2014 年 8 月 13 日3.调查地点:青岛市市南区中山公园4.调查数量: 200 份。5.调查步骤: 根据中山公园的人流量情况选定多个地点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 表的填写。 并将所统计的问卷进行回收, 对问卷进行统一整理,清点问卷份数,进行统计分 析。四.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小组将所回收的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就各个问题的答案进行了统一的整理, 并根 据整理的结果作出了以下的分析。1.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的调查中,有100%的人认为诗词曲、黄梅戏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

4、50%的人认为黄梅戏十二生肖、对联灯谜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2%的人认为占卜算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且对这一内容存在较大的争议。 这表明绝大多数市民对于中 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都有着明确的判定,在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发展方向 给予正确的实施。2.就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内容的调查,手工艺、饮食文化、文学占比重较大均有30%左右的人表示对其有较大的兴趣;科学技术占比重较少,越有10% 左右。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市民对于传统文化中贴近生活的部分往往较感兴趣;此外,传统文化中科学技术的部分较少, 且随时代的发展而易于被人们所忽视也是一部分的原因。3.了解传统文化的渠道来源中,有 50%以上的

5、人是从老师、父母长辈、朋友;也有50%的人是从学校教材和电视、网络、书报杂志及其他方面来了解。由此可看出,在我们国家,老一 辈对传统文化了解更深, 且较为重视; 此外学校教育与网络宣传也是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 展的重要途径,在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中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4.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 有 73%的人认为是学校忽视、 过度重视升学考试和整个社 会没有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的原因;有65%认为教材精品文档编排不合理和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也是一部分原因;也有30%的人认为传统文化不符合现代生活方式、难以发展也是其缺失的原因。 这一问题足够说明当代的应试教育使得多数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

6、选择性地 忽视, 以至于传统文化被无用化。 同时学习教材往往将考试内容重点化, 而传统文化则往往 成为拓展内容等等被束之高阁。 此外,对于人们会认为传统文化不符合现代生活方式这一点, 则多在于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宣传手段等没有达到有效化。5.对中西方两个情人节的看法, 有 64%的人选择了过西方情人节, 有 21% 的人选择过七夕节, 有 15% 的人选择都不过。同时,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了解到选择七夕节的多 为老年人, 并且节日往往是在家中拜祭祖先, 供奉瓜果等,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晓。而与之 相反, 每到西方情人节各大商场就会张灯结彩、百花争艳,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在外来文化的

7、冲击下, 本国传统文化已经到岌岌可危的地步, 这一现象应当引起国民的重视; 而 如何从先辈手中接过并光荣完成传承传统的任务, 也应当时常谨记在年轻一辈的心中。 商家 应该大力宣传本国的传统节日,不应该为了利益来诱导人们崇尚外国文化。6.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看法, 有 60%的人认为它体现了中国民族凝聚力, 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 精深;有 37%也认为它体现中华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瑕疵;也有 3%认为它也体现了中国的 落后与封建。 由此可看出国民对于传统文化是持认同的态度的, 并以国家拥有如此优秀的传 统文化而骄傲自豪; 同时也能批判地看待传统文化, 既赞成其中优秀的文化, 又不盲然认同 其中落后、封建

8、的地方。7.对于儒家思想国外热国内冷这一现象,有67%的人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畸形发展的坏现象,也有 54%的人表示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 有少数人表示中国人对本土文化了 解很浅薄;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 同时在调查过程中, 我们了解到多 数人在提到这一问题时都对此感到痛心与遗憾, 表示认为中国本土文化更应在中国得到更大 的发展。8.对于中国的世界文化或自然遗产的了解, 只有 37%的人能列举出五个以上; 有 63%都表示 不是很了解。 对此, 国家应鼓励人们主动学习和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这些优秀的文化在世界的舞台绽放光彩。9.对传统艺术,如书法、国画、民族乐器的

9、了解,有 72%的人表示学过点皮毛; 21%的人对 此有所掌握; 仅有 7%的人人精通某一门。 这可以看出大多市民对传统艺术了解较浅。 诚然, 艺术在温饱问题未解决之际多被人弃之如敝履, 因此艺术的传承中间往往有较多断层, 但在 国民多已步入小康社会的今天, 我们应该认真考虑并重视传统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加强其在 教育、网络等方面的宣传力度,加深人们对传统艺术的了解与学习兴趣。 。10.对古诗词的了解,有 52%的人能背诵一些;有 30%了解较深;也有 16%的人能背诵少量 古诗词;不了解古诗词的人几乎为零。 这说明大多市民对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较其他内 容了解较多,究其原因, 不仅在于古诗

10、词简单易懂、流传较广;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的重 视。五.调查总结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可以发现, 多数市民对于传统文化并不是非常了解。 并且多数市民对 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从心底的热爱、 对民族智慧结晶的崇敬。 但也反映了当下社会的普遍问 题-有心无力。现代文明的冲击、外来文化的影响,加之市场经济下的浮躁的社会风气,使 人们接触传统文化的良好途径越来越少。 此外, 从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来说, 明显是多 从教科书中了解较多,网络等虽能了解但由于其知识面驳杂、 宽广,反而了解不多。由此可 知,我们国家虽对传统文化有所宣传,但明显力度不够、方式不够有效。同时,从传统文化 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一现象, 我们可

11、以意识到我们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太弱, 是传统文 化的低位堪忧。对这些问题,我们有一些建议:精品文档首先,应加强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就教育主体来说,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但就当前的文化形式来看, 国 家在传统文化领域的教育力度明显不够; 且由于应试教育及全面发展教育等教育理念, 使传 统文化教育被束之高阁。因此,应在教学方面增加传统文化内容;同时家庭、学校、社会应 该互相配合、协同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形成良好的文化教育体系。 家庭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阵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本着载体与精神并重的教育原则, 在教育中有意识地对青少年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 包

12、括多提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类 的书籍, 在子女沟通中多引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起到模范性的 “身教” 作用。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 学校教育的目的性、 组织性和计划性决定了学校在传 统文化教育中的主角地位。 当好这个主角, 至少要在三个方面加强努力: 一是要在涉及传统 文化的课程建设方面努力, 除了强化语文、 历史等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外, 需要开发新的课程 资源,中小学可以开设传统文化方面的区域课程或本校课程, 大学可以增设传统文化素养课 程和讲座; 二是充实传统文化素养较高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再好,没有相应的师资, 仍然 不能将课程资源转化为教育效益; 三是在评价上保证

13、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 如何在考试中 体现传统文化部分的内容、 如何将传统文化素养指标纳入青少年素质体系是急需研究并加以 解决的问题。社会要积极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 首先, 政府部门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领导 者和推动者, 也是青少年传统文化素养的最终责任主体。 政府部门在思想上重视、 在经费上 落实、 在行动上支持,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开展起来并持续下去,如近期政府将清明、中秋等 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其次, 大众媒体是宣传传统文化、 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 大众媒体享用着公共传播资源, 应该将公共性和公益性摆在首位, 着 眼大局,放眼未来, 克服本位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局限, 担负起对青少年进行人文教化的责任。 再次,社会团体、公共部门应该最大可能地为青少年开放相关资源, 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文 化场馆、走向文化舞台、走近经典、亲近传统。其次,也应加强传统文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