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 .食盐、蔗糖、醋酸、“84肖毒液”、明矶等是居民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或表示正确的A.食盐中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蔗糖和醋酸都是弱电解质C. “ 84肖毒液”中有效成分NaClO的电子式为:Na* : 0 : C1 : - -D.明矶溶液水解可制得 Al(OH) 3胶体,用于杀菌消毒2 .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读错误的是A.天工开物中 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右灰”指的是CaOB.黄白第十六中 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C.本草纲目中 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OHD.汉书中 高奴县
2、有消水可燃”,这里的 落水”指的是石油3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NazQ吸收CO产生C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 ClO 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 SiO 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 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4 .经氯气消毒的自来水,若用于配制以下溶液:Na2CO3AgNO 3FeCl3品红Na2SO3配制的溶液会变质 的有A.全部B.C.D.5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电子式表示 HCl的形成过程:R*VI: *H©;B.1676Ho中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99C.在空气中加热金属锂:4Li + O 2-
3、2Li 2OD.铝热法炼铁:2Al + Fe 2035g造2Fe+ Al 2O36 .向某无色溶液中分别进行下列操作,所得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A.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Al 3+8 .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l-C.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SO42-D.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原溶液中存在NH4+9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6.9g过氧化钢(BaO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2NaB 标准状况下,11.2 LCH3CH20H中含有分子 0.5
4、NaC.在0.1mol/L碳酸纳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D.某密闭容器盛有 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10 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K+、Na+、HCO3-、NO3-B. Na+、NH4+、NO3-、Cl-C. K+、Na+、NO3-、Br -D. K +、Cu2+、Cl-、SO42-9.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五种离子:NO* SO42-、Fe3+、H+、X,其物质的量之比为:n (NO3-): n (SO42-): n(Fe3+): n (H+): n (X) = 2: 3: 1: 3: 1,则 X
5、为下列中的A. Mg 2+B. Fe2+C. Ba2+D. Cl-10 .用右图所实验,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中试剂中现象解释A品红溶液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BNaSiO3溶液产生胶体沉淀酸性:H2SO3>H2SiO3CBa(NO3)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SO32-与Ba2+生成白色BaSO3沉淀D酸fKMnO4溶液紫色褪去SO2具有还原性A. AB. BC. CD. D11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石灰水表面漂着的 白膜”可用醋酸溶解:CaCO3+2H+=Ca2+H2O+CO2 TB.钠力口入水中:Na+2H 2O=Na+2OH-+H2 TC. FeS溶液中加入稀硝酸:
6、FeS+2H+=Fe2+2H 2s TD. 0.01mol/L NH 4Al(SO 4)2溶液与 0.02mol/L Ba(OH) 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 + Al3+ + 2SO42 + 2Ba2+ + 4OH = 2BaSO4Al(OH) 3NH 3 H2O 1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SiO: 9H f酸 )小£】5 一 孙肱电解诋0亚丹一性线之皿 Na ¥Na:0: 一。二力生5 SA.B.C.D.13.已知下列实验事实:CrzQ固体既能溶于 KOH§液彳#到KCrQ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2(SO4)3溶液;向KCrQ溶液中滴加H2Q
7、溶液,再酸化,可得 KMO溶液;将KC2。溶液滴加到淀粉和 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KCrQ中Cr元素为+3价B.实验证明CrzQ是两性氧化物C.实验证明HhQ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实验证明氧化性:C2。12 14.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饱和KN5溶液由A.实验I:可用于吸收氨气,并能防止倒吸B.实验n :静置一段时间,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C.实验III: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D.实验IV:海水的淡化15.葡萄酒中常加入亚硫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为检测某葡萄酒样品中亚硫酸盐的含量(通常以酒样中SO的量计),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
8、知还原性:SO2->I->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酒祥A.葡萄酒中加亚硫酸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氧化,利用了亚硫酸盐的还原性B.通入N2和煮沸的目的是为了将产生的气体从溶液中全部赶出若试剂A选择氯水,则试剂 B可选择NaOHB准液D.若试剂A选择碱液,调节吸收后溶液为中性,则试剂B可选择I2标准液16.将5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氧化物(含 NO、N2O4、NO2)的混合物共 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的盐溶液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已知:2NO2+2NaOH=NaNO 3+NaNO2+H2O; NO+NO 2
9、+2NaOH=2NaNO 2+H2O)()A. 0.2molB. 0.4molC. 0.6mol17.500多年着天然苏打晶体的商船在航行中搁浅,船员们便在附皿L沙滩上用几块苏打(1)请你分析一下,这种珠子可能是A水晶颗粒B.无水碳酸钠C.玻璃珠(2)实验室可在增期中模拟制备此物质,下列塔期中可选用的是A.普通塔期B.石英增期C.刚玉田竭(3)制备此物质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4)氢氟酸常用作此物质的蚀刻剂,原因为子。回答下列问题D.晶母D.(任写一个)D. 0.8mol18.硫酰氯(SO2c常作氯化剂或氯磺化剂,用于制作药品、染料、表面活性剂等。其部分性质如下表:I活性炭 工段.珊楣回答下列问题
10、:I .实验室合成硫酰氯要先制取干燥氯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所用仪器如下图:II .催化合成硫酰氯的实验装置如下图(夹持仪器已省略):I洋债酸 冕食砧水(1)圆底烧瓶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 e接接,接,接(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D敝柴瑞瞰石灰 浓脂酸 A CD(3)仪器B冷却水的进口为(填“a”或"b”,)活性炭白作用是(4)装置D除干燥气体外,另一作用是。若缺少D,则硫酰氯会水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相J;、陋升港一液物质熔点/ c沸点/C其它性质SO2c12-54.169.1易水解,产生大量白雾易分解:SO2c12 IT将 SO2 f +01 f(5
11、)某同学建议将收集器 A放在冰水中冷却,你认为该同学的建议是否合理,为什么?19.氯酸镁Mg(ClO 3)2常用作催熟剂、除草剂等,实验室制备少量Mg(ClO 3)2 6H20的流程如下:调节pH=4饱和溶清卤块一臣g龙至一工至f 叵茎 MfitdQjh- fiHzO已知:卤块主要成分为 MgC12 6H2O,含有MgSO4、FeCl2等杂质。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 )随温度(T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调pH时,加入MgO的原因(2)加入BaCl2的目的是除去 SO42-,如何检验SO42-已沉淀完全?(3)加入NaClO3饱和溶液后发生反应类型为,再进一步制取;过滤、洗涤。
12、Mg(ClO3)2 6H2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蒸发浓缩、产品中Mg(ClO 3)2 6H20含量的测定:步骤1:准确称量4.00 g产品配成100 mL溶液。步骤2:取1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 10 mL稀硫酸和30 .001.000 mol L1的 珞。4溶液,微热。步骤3:冷却至室温,用 0.100 mol L 1 K2C2O7溶液滴定至Cr2O72 + 6Fe2+ + 14H+ =2Cr3+ +6Fe3+ +7H2。步骤4:将步骤2、3重复两次,平均消耗 K2Cr2O滴定时应用产品中Mg(ClO 3)2 6H20的质量分数为20.某天然碱(纯净物)可看彳由C02和NaOH反应后滴加入相
13、同浓度的盐酸溶液30mL,产生C02的体积手液 30.00 mL(酸式”或碱式”)1管。步骤2生(准状况)如下物所组成。不天然碱样品四份溶于水后别逐,此过程中反应的方程式为:InmW盐酸液的体积(mL)30303030样品(g)2.263.395.656.78二氧化碳的体积(mL)448672784672(1)由以上数据,可以推测用1.13g样品进行同样的实验时,产生 CO2 mL (标准状况).(2)另取2.26g天然碱样品于300c加热分解至完全(300c时NaCO3不分解),产生CO2 112mL (标准状况)和水0.45g,计算并确定该天然碱的化学式 .(3)依据上表所列数据以及天然碱
14、的化学式,试求盐酸的浓度 。21.通过石油裂解制得 A。以A为原料制取有机玻璃 N及隐形眼镜材料 M的合成路线如下:QHCbT FWH已知: n-c-R* °HCM r R-C-COOH (-R, -R'为可能相同或可能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请回答:(1) 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B的结构简式是。(2) F-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是 。(3) C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 。(4) 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有 种(包括顺反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NaOH溶液反应(5) B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溶剂,请完成A-B的反应的合成路线(有机物写结构简
15、式、无机试剂任选):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1.食盐、蔗糖、醋酸、“84肖毒液”、明矶等是居民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或表示正确的A.食盐中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蔗糖和醋酸都是弱电解质C. “ 84肖毒液”中有效成分NaClO的电子式为:Na* : 0 : Cl : V -D.明矶溶液水解可制得 Al(OH) 3胶体,用于杀菌消毒【详解】A、Cl至外层电子数为 8, A错误;B、蔗糖为非电解质,B错误;C、 “ 84肖毒液”中有效成分为NaClO , Cl与O之间形成一个共价键,Na+与00一之间形成离子键,C正确;D、明矶溶液水解可制得 Al(OH) 3胶体,可用于吸
16、附悬浮性杂质,不能用于杀菌消毒,D错误;答案选Co2.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读错误的是A.天工开物中 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 石灰”指的是CaOB.黄白第十六中 曾青涂铁,铁赤如铜”,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C.本草纲目中 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OHD.汉书中高奴县有消水可燃”,这里海水”指的是石油A、石灰石煨烧后得到氧化钙,根据题中信息,石灰应是氧化钙,原理是铁单质把铜置换出来,使铜附着在铁的表面,因此曾青是所烧薪柴之灰,这是草木灰,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故C说法错误;D、石油是可燃的,消水指的是石油,敢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
17、的是(A. NazQ吸收CO产生C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中钾,确;C、冬的溶液显IIIB. ClO 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 SiO 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 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答案】A【解析】【详解】A. Na2O2吸收CO2生成02和Na2CO3, Na2O2用作呼吸面具中供氧剂,故A正确;B. C102具有强氧化性而使蛋白质变性而不是还原性,故 B错误;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与二氧化硅的硬度大小无关,故C错误;D.氨气易液化而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氨气常常作制冷剂,与氨气易溶于水无关,故错误;
18、故选B。4.经氯气消毒的自来水,若用于配制以下溶液:Na2CO3AgNO 3FeCl3品红的有A.全部B.C.氯气消毒的自来水,含有氯元素的微粒是Cl2、HCl、HClO ,因此配制的溶液会变质,故正确;AgNO 3与盐酸反应生成DD.碳酸钠与HCl发曳,生成 N0 3,故正确;AgCl ,配制的溶液会啰FeCl变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因此配制的溶液会变质,不发生反应,不会造成 FeCl3溶液变质,故错误; HCIO故正确;氯气、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把 Na2SO3氧化成Na 2SO 4,配制的溶液会变质,故正确;综上所述,选项 B正确。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电子式表示 HCl的形
19、成过程:牛学 ©: 一 H:C1;B. 1676HO中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99C.在空气中加热金属锂:4Li + O 2= 2Li 2OD.铝热法炼铁:2Al + Fe2O3申遍2Fe+ AI2O3【解析】考点分析:B 项原子核内大中子数为166-67=99,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99-67=32.考点:化学用语、化学反应方程式。6. 向某无色溶液中分别进行下列操作,所得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A. 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Al 3+B. 加入 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l-C. 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
20、存在SO42-D. 加入NaOH 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原溶液中存在NH 4+【答案】D【解析】【详解】A.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氢氧化镁,原溶液中可能存在镁离子,不一定含有 Al 3+,故A 错误;B.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不一定含有Cl-,故B错误;C.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不一定含有SO42-,故C错误;D 加入 NaOH 溶液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气体为氨气,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21、NH 4+,故 D 正确;故答案为D 。【点睛】解离子推断题应掌握的基本原则:互斥性原则:互斥性原则就是当我们利用题给实验现象判断出一定有某中离子时,应立即运用已有的知识,将不能与之共存的离子排除掉,从而判断出一定没有哪种离子.如判断Ag+是否存在,但其不可能与题干中已有的S2-、CO32-、SO32-、SO42-共存,即可排除Ag + ;进出性原则:进出性原则就是在进行离子检验时,往往要加入试剂,这样就会引进新的离子,那么原溶液中是否存在该种离子就无法判断,与此同时还会有一些离子会随着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沉淀或气体而离开,有可能对后续的实验造成影响;电中性原则:电中性原则就是在任何电解质溶液中
22、,阴、阳离子总电荷数是守恒的,即溶液呈现电中性在判断混合体系中某些离子存在与否时,有的离子并未通过实验验证,但我们仍可运用溶液中电荷守恒理论来判断其存在.如已经判断出溶液中含有AlO2-、S2-、SO32-三种阴离子,且已排除 Ag+、Ba2+、Fe3+三种阳离子,但是溶液中如果只有AIO2-、S2-、SO32-是不可能的,根据电中性原则必须有阳离子,故可判断溶液中Na+是一定存在的。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6.9g 过氧化钡(BaO2) 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2NAB. 标准状况下,11.2 LCH3CH2OH 中含有分子0.5NAC. 在 0.1mol
23、/L 碳酸纳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D. 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 2和 03molH 2,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答案】A【解析】A、 1molBaO 2 中 阴 阳 离 子 总 物 质 的 量 为 2mol , 因 此 16.9gBaO 2 中 阴 阳 离 子 物 质 的 量 为16.9 X2/169mol=0.2mol ,故A正确;B、标准状况下, CH3CH20H是液体,不能直接用 22.4L - mol1,无法计算含有分子数,故 B错误;C、没有给出碳酸钠的体积,无法计算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合成氨属于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因此
24、无法计算转移电子物质的量,故D 错误。8.在 pH=13 的无色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K+、Na+、HC0 3- 、 N03-B.Na+、 NH4+、 N03-、 Cl-C.K+、Na+、N03-、 Br -D.K+、Cu2+、 Cl-、 S042-【答案】C【解析】【详解】A. 碳酸氢根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故A 错误;8 .镂根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故B错误;C.四种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D.铜离子有颜色,且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故 D错误;答案选C。9 .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五种离子:N03-、SO42-、Fe3+、H+、X,其物质
25、的量之比为:n (NO3-): n (SO42-): n(Fe3+): n (H+): n (X) =2: 3: 1: 3: 1,则 X 为下列中的A. Mg2+B. Fe2+C. Ba2+D. Cl-【答案】A【解析】【详解】由物质的量之比为n (NO3-): n (SO42-): n (Fe3+): n (H+) : n (X) = 2 : 3: 1 : 3: 1,溶液不显电性,而:2X1+3X2> 1X 3+3X1,则X为阳离子,由电荷守恒可知,X所带电荷为+2, SO42-与Ba2+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所以X一定为Mg2+, A项正确,答案选A。10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
26、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中试剂中现象解释A品红溶液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BNaSiO3溶液产生胶体沉淀酸性:H2SO3>H2SiO3CBa(NO3)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SO32-与Ba2+生成白色BaSO3沉淀D酸fIe KMnO4溶液紫色褪去SO2具有还原性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Cu和浓硫酸发生 Cu +2H2SO4(浓)cUSo CUSO4+SO2T +2H2O, A、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 色,故A说法正确;B、通入SO2后产生胶状沉淀,说明产生H2SQ3,即H2SO3酸性弓II于H2SQ3,故B说法正确;C、SO2溶于水,溶液显酸性,
27、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弓II氧化性,能把H2SO3或SO32-氧化成SO42 ,因此沉淀是 BaSO4,故C说法错误;D、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紫色褪去,说明 SO 2具 有还原性,故 D说法正确。点睛:本题 易错点是选项C,学生常常忽略 NO3一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把SO32-或H2SO3氧化成SO42-或H2SO4,从而产生沉淀应是 BaSO4。11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石灰水表面漂着的白膜”可用醋酸溶解:CaCO3+2H+=Ca2+H2O+CO2 TB.钠加入水中:Na+2H 2O=Na+2OH-+H2 TC. FeS溶液中加入稀硝酸:FeS+2H+=Fe2+
28、2H2STD. 0.01mol/L NH 4Al(SO 4)2溶液与 0.02mol/L Ba(OH) 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 + Al3+ + 2SO42 + 2Ba2+ + 4OH = 2BaSO4Al(OH) 3NH3H2O【答案】D【解析】A、醋酸是弱酸,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 不能拆写成离子,应是CaCO3 + 2CH3COOH=Ca 2+ + H2O+CO2 T + 2CH 3COO ,故A错误;B、电荷不守恒,正确的是 2Na+2H2O=2Na+2OH- + H2f,故B错误;C、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与 Fe2+、H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 C错误;D、NH4 +、Al3+都
29、能与OH一发生反 应,Al3 +结合OH -能力强于NH4+,因此先发生A13+ + 3OH-=Al(OH) 3 J ,然后发生NH4+ + OH =NH3 - 20 ,最后发生Al(OH) 3+0H-=AlO2-+ 2H2O,根据题中信息,发生的离子反应是 NH 4+ + Al3+ + 2(S0 4)2 + 2Ba2 + + 40H =2BaSO 4 J +Al(OH) 3 J +NH3 20,故 D 正确。1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NH _ S港化剂Aq门、弋C 盐隙 H SC >Na:SiO: >il:5iD; -凄1。正金FJgC如>MgA.B.C.
30、D.【答案】A【解析】N02中电解MgCl2不能彳#到Mg。考点分析:中氨气的催化氧化过程中,不能产生考点:物质间的转化。13.已知下列实验事实:CrzQ固体既能溶于 KOH§液彳#到KCrQ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 Cr2(SO4)3溶液;向KCrQ溶液中滴加H2Q溶液,再酸化,可得 KMO溶液;将KC2。溶液滴加到淀粉和 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KCrQ中Cr元素为+3价B.实验证明CrzQ是两性氧化物C.实验证明H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实验证明氧化性: C2。>1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化合物KCrO2中,K为+
31、1价,O为-2价,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倒数和为0,则Cr元素为+3价,正确;B、由反应可知,氧化铭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为两性氧化物,正确;C、实验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r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6价,则过氧化氢中 O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2 价,所以证明H2O2有氧化性,错误;D、由中溶液变蓝,生成碘单质可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证明氧化性:Cr2O >12,正确。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14.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InIVA.实验I:可用于吸收氨气,并能防止倒吸B.实验n:
32、静置一段时间,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C.实验III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D.实验IV :海水的淡化【解析】【详解】A、苯的密度小于水的,在上层。氨气极易溶于水,直接插入到水中进行吸收,容易引起倒吸,选项A不正确;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导致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剂减少,因而有硝酸钾晶体析出,选项B正确;C、浓硫酸不能在量筒中稀释,选项C不正确;D、蒸储时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放在蒸储烧瓶支管出口处,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B。15.葡萄酒中常加入亚硫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为检测某葡萄酒样品中亚硫酸盐的含量(通常以酒样中SO的量计),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还原性:SO2>I->Cl-)。
3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1或ijN上或推沸!吸收 清定A.葡萄酒中加亚硫酸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氧化,利用了亚硫酸盐的还原性B.通入N2和煮沸的目的是为了将产生的气体从溶液中全部赶出C.若试剂A选择氯水,则试剂 B可选择NaOFfe准液D.若试剂A选择碱液,调节吸收后溶液为中性,则试剂B可选择I2标准液【答案】C【解析】【详解】A、亚硫酸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防止葡萄酒被氧化,选项A正确;B、温度越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小,通入N2和煮沸可以将产生的气体从溶液中全部赶出,选项 B正确;C、若试剂A选择氯水,溶液中会有未反应的氯水,当试剂B选才i NaOH标准液时,所耗氢氧化钠标准液会偏大,造成结果
34、有较大误差,选项C错误;D、若试剂A选择碱液,调节吸收后溶液为中性,试剂B选才i I2标准液,碘与亚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盐,可以测定亚硫酸盐的含量,选项D正确;答案选Co16.将5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 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 500mL2mol/LNaOH 溶液完全吸收,生成的盐溶液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已知:2NO2+2NaOH=NaNO 3+NaNO2+H2O; NO+NO 2+2NaOH=2NaNO 2+H2O)()A. 0.2molB. 0.4molC. 0.6molD. 0.8mol【解析】【详解】纵观反应
35、始终,容易看出只有两种元素的价态有变化,其一是Cu到Cu (NO3)2,每个Cu升2价,51.2g失2个电子;另一个是HNO3到NaNO2,每个N降2价,得2个电子。51.2gCu共失电子 X2=1.6mol,64g / 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 铜失去的电子等于 HNO3到NaNO2得到的电子,所以溶液中n(NaNO2) = =0.8mol , 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盐溶液为NaNO3、NaNO2混合溶液,根据钠离子守恒有n (NaNO3)+n (NaNO2)=n (Na+),所以溶液中 n (NaNO3)= n (Na+) -n (NaNO2)= 0.5L 2mol/L-0.8mol =
36、0.2mol,故选 A。17.500多年前,一艘载着天然苏打晶体的商船在航行中搁浅,船员们便在附近的沙滩上用几块苏打晶体支 锅煮饭。之后他们惊奇地发现,锅下苏打在沙粒接触处出现了许多晶莹发亮的珠子。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分析一下,这种珠子可能是 A.水晶颗粒B.无水碳酸钠C.玻璃珠D.晶体硅(2)实验室可在增期中模拟制备此物质,下列塔期中可选用的是 (填字母)。A.普通塔蜗B.石英增蜗C.刚玉田期D.铁塔期(3)制备此物质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 (任写一个)。(4)氢氟酸常用作此物质白蚀刻剂,原因为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 (1). C (2). D (3). SiO2+Na2CO3_
37、Na2SiO3+CO2域 SiO2+CaCO3 - CaSiO3+CO2T(4). SiO2+4HF=SiF 4 T +2HO【解析】本题考查 SiO2的性质,(1)苏打是 Na2CO3,沙子的成分是 SiO2,在高温下发生 SiO2 + Na2CO3高温Na2SiO3 + CO2 T ,这是制造玻璃发生的反应,因此得到珠子是玻璃珠,故 C正确;(2)普通塔蜗、石英增期成分是二氧化硅,都能与Na2CO3发生反应,因此不能使用;刚玉的成分是Al2O3,也能与Na2CO3发生反应,因此不能使用刚玉田竭,铁塔期不与碳酸钠发生反应,可以使用铁塔竭,故D正确;(3)制备玻璃使用原料是石灰石、纯碱、石英,
38、发生的反应是iO2+Na2CO3 Na2SiO3+CO2" SiO2+CaCO3-LCaSiO3+CO2f; (4)氢氟酸能腐蚀玻璃,发生的反应是 SiO2+4HF=SiF4忏2H2。18.硫酰氯(SO2CI2)常作氯化剂或氯磺化剂,用于制作药品、染料、表面活性剂等。其部分性质如下表:物质熔点/C沸点/C其它性质SO2C12-54.169.1易水解,产生大量白雾易分解:SO2C12 - , :c SO2 T +GIT回答下列问题:I .实验室合成硫酰氯要先制取干燥氯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所用仪器如下图:国一淑II 口(1)圆底烧瓶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
39、:e接,接,接,接(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小)O II .催化合成硫酰氯的实验装置如下图(夹持仪器已省略):(3)仪器B冷却水的进口为 (填“a”或"b”,)活性炭白作用是 。(4)装置D除干燥气体外,另一作用是 。若缺少D,则硫酰氯会水解,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5)某同学建议将收集器 A放在冰水中冷却,你认为该同学建议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案】 (1). MnO2+4H+2Cl-=Mn2+Cl2T +HO (2). e 接 d, c接 a, b接 i, h接 g(3). a (4).催化剂 (5).通过观察气泡控制气流速度(或比例)(6). SO2CI2+ 2H2O=H 2
40、SO4+ 2HC1.合理,防止硫酰氯分解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此装置制备氯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12T +HO; (2)制备干燥的氯气,烧瓶中制备的氯气含有HCl和水蒸气,一般用饱和食盐水除去 HC1 ,因此e接d,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因此c接a,然后进行收集,因此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b接i,氯气是有毒气体,必须进行尾气处理,因此h接g; (3)冷凝管冷却水的通入一般是从下向上通入,即从a 口通入冷却水,本实验的目的是催化合成硫酰氯,因此活性炭的目的作催化剂;(4)因为硫酰氯易水解,因此装置D作用是干燥气体,同时为了原料
41、充分利用,需要控制气流速度或比例,即装置 D的另一个作用是观察气泡控制气流的速率或比例;根据信息,硫酰氯水 解产生大量白雾,此白雾是HC1,反应方程式为 SO2C12+2H2O=H2SO4+2HC1 ; (5)根据信息,硫酰氯易分解,因此收集A应放在冷水中冷却,目的是防止硫酰氯分解。点睛:实验设计一般步骤是制气装置一除杂装置一收集或反应装置一尾气处理装置,然后根据题目中信息, 注意细小环节,如硫酰氯易水解,要防止水蒸气的进入,不仅要防止氯气和二氧化硫中水蒸气的进入,而且还要外界空气的进入,即装置C不仅是除去过量的氯气和二氧化硫,还防止了外界空气进入装置A。19.氯酸镁Mg(C1O 3)2常用作
42、催熟剂、除草剂等,实验室制备少量Mg(C1O 3)2 6H2O的流程如下:MgO NCX>3调节或IT 但和冷:族已知:卤块主要成分为MgCl 2 6H2O,含有MgSO4、FeCl2等杂质。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 )随温度(T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调pH时,加入 MgO的原因(2)加入BaCl2的目的是除去 SO42-,如何检验SO42-已沉淀完全? ( 3)加入NaClO 3饱和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类型为,再进一步制取Mg(ClO 3)2 6H2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蒸发浓缩、;过滤、洗涤。(4)产品中Mg(ClO 3)2 6H2O含量的测定:步骤1:准确称量4.00
43、g产品配成100 mL溶液。步骤2:取1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 10 mL稀硫酸和30 .00mL 1.000 mol L1的FeSO4溶液,微热。步骤3:冷却至室温,用 0.100 mol L 1 K2C2O7溶液滴定至终点,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 + 6Fe2+ + 14H+ =2Cr3+ +6Fe3+ +7H2。步骤4:将步骤2、 3 重复两次,平均消耗K2Cr2O7 溶液 30.00 mL。滴定时应用( “酸式 ”或 “碱式 ”)滴定管。步骤2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产品中Mg(ClO 3)2 6H2O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1). 能与H +反应增大pH ,不
44、引入新的杂质(2). 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 2,若无白色沉淀,则 SO42-沉淀完全(3).复分解反应 (4).趁热过滤(5).冷却结晶(6).酸式 (7).ClO3-+6Fe2+6H+=6Fe3+Cl-+3H2O(8). 74.75%【解析】考查化学工艺流程,( 1 )根据流程,加入高锰酸钾的目的是把Fe2 氧化成 Fe3 ,加入 BaCl 2的目的是除去SO42-,加入MgO的目的是除去Fe3+,原理是加入 MgO与H +反应,增大pH,使Fe3+以氢氧化铁形式沉淀出来,同时不引入新的杂质;( 2) 检验SO 42 已完全除去的检验: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 2,若无白色沉淀,
45、则SO42 沉淀完全;( 3)根据实验目的,加入NaClO 3饱和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Mg(ClO 3)2;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因此采取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4)酸式滴定管盛放酸性溶液和具有强氧化性的溶液,碱式滴定管只能盛放碱性溶液,K2Cr2O7 具有强氧化性,因此用酸式滴定管进行滴定;ClO 3 具有强氧化性,Fe2 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 3-被还原成Cl , Fe2+氧化成 Fe3+,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O 3-+6Fe 2+6H+=6Fe 3+C1 一 +3H 2。;发生 Cr2O72+ 6Fe2+ + 14H + = 2Cr3+
46、 + 6Fe3+ + 7H2O,此时消耗的Fe2+是与ClO3一反应剩下的Fe2+,乘U下的Fe2+的物质 的量为 30X103X0.1 6mol=1.8 10 2mol , 与 ClO3 反应的 Fe2+物质的量为 (30.00 10 3X1.000 1.8 10 2)mol=1.2 10 2mol,因此消耗 ClO3 物质的量为 2X10 3mol,即 Mg(ClO 3)2 6H2O物质的量为 1X10 2moi,即 Mg(ClO 3)2 6H2O 质量分数为 1 X10 2X299/4 100%=74.75%。20.某天然碱(纯净物)可看彳由CO2和NaOH反应后的产物所组成。称取天然碱
47、样品四份溶于水后,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溶液30mL,产生CO2的体积(标准况)如下表:InmW盐酸液的体积(mL)30303030样品(g)2.263.395.656.78二氧化碳的体积(mL)448672784672(1)由以上数据,可以推测用1.13g样品进行同样的实验时,产生CO2 mL (标准状况).(2)另取2.26g天然碱样品于300c加热分解至完全(300c时NaCO3不分解),产生CO2 112mL (标准状 况)和水0.45g,计算并确定该天然碱的化学式 .(3)依据上表所列数据以及天然碱的化学式,试求盐酸的浓度 。【答案】(1). 224mL(2). W2CO3 NaHC03 2H2O(3). 2mol/L【解析】本题考查化学计算,天然碱可看作是由CO2和NaOH反应生成,可能是 Na2CO3,也可能是NaHCO 3,也可能是Na2CO 3和NaHCO 3组成,根据表格数据,IV产生的CO 2体积小于III中,说明天然碱不是 NaHCO 3, 根据问题(2), Na2CO3在300 c时不分解,说明天然碱不是Na2CO3,从而推出天然碱是由Na2CO3和NaHCO 3组成,(1)根据表格数据,随着样品质量增加,CO2体积增大,III之前存在样品质量与气体体积成正比,因此1.13g样品产生 CO2的体积为448X 1.13/2.26mL=224m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专利技术价格保密合同书
- 2025年度休闲渔业发展鱼塘承包经营合同
- 2025年度护肤品专业渠道代理商招募合同
- 2025年度业主起诉解除物业服务合同法律依据与实践应用
- 2025年度商业街场地租赁合同解除书
- 2025年度大型活动安全预案人身免责及应急处理合同
- 2025年度山地滑雪场租赁管理服务协议
- 2025年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度智能公寓简易版租赁合同
- 2025年度教育培训机构中途入股投资及分红合作协议
- 2024销售人员年终工作总结2篇
- 2024年牛排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智能微电网应用技术
- 车间维修现场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 【全套】医院智能化系统报价清单
-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条款对照表
-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期中专项练习:分段计费问题(解析版)
- 行政法学基础讲义
- 中建专项施工升降机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 录用通知书offer录取通知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