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陕西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陕西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陕西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D卷_第4页
陕西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陕西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班级:成绩:一、现代文阅读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稚子不识白蜡烛,是孤陋寡闻吗?(新闻事件)孙老师在杭州一所热门公办小学教科学,有20年的教龄,这周竟然被一个三年级小朋友问傻了!当天,她上的是实验课,因为要研究材料的沉浮,所以给班里每个小组发了一根白蜡烛,让学生们把蜡烛放在水里,观察蜡烛 的浮沉。实验做到一半,有个学生跑到她身边,拿着蜡烛偷偷问:“老师,这个是什么?”后来给另一个班上课,孙老师留了个心眼,实验前就指着蜡烛问全班:“有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第一个举手的同学说是塑料条,第二个同学倒是答对了,但根据举手情况,她发现班里95%勺同学不认识白蜡烛。让孙老师哭

2、笑不得的是,即使告诉学生“这是蜡烛”,仍有孩子在实验报告里写“蜡烛是塑料做的”。也就是说,这些孩子根本没明白蜡烛是用什么做的,用途是什么?快10岁的小朋友,居然不知蜡烛是何物,到底是因为现在的孩子无知,还是课本OUT了?这个问题让孙老师思考了许久。毕竟,在现在的生活中,除了蛋糕上五颜六色又细又长的生日蜡烛,能用到这种白蜡烛的地方微乎其 微。(摘自钱江晚报)(媒体观点)很多孩子的生活有父母一手包办,缺乏常识。比如,吃水煮蛋时,如果鸡蛋刚从滚烫的水里拿出来,壳是很难 剥的。让学生解释这个现象,80%勺学生都说不知道,家里平时都是长辈剥好吃现成的。杭州留下小学的科学老师仰毅明告诉钱报记者,之前班里有

3、许多学生,被父母保护得太好,任何锋利的东西都不让碰,更不要提动手操作。(摘自钱江晚报)看似很传统、很落后的蜡烛,确实有几分“自古以来”的意思。所以,我们没有因为BP机、5寸软盘的过时而奇怪,却对看起来“士气”的白蜡烛,倒会有“怀古”之心。唐诗有云“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其 实在古代,点蜡烛是达官贵人才有的待遇。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白蜡烛也是70年代刚刚普及的现代产品。我们不必感慨白蜡烛从孩子们的认识中消失,那是自然而然的事,也是合乎知识更迭规律的。(摘自新浪网)教材固然需要与时俱进,尽可能贴近现在学生的生活与认知,但更值得担忧的是学生缺乏生活常识,而其背后 往往折射家庭教育中的

4、娇生惯养问题。比如划火柴点燃酒精灯,一看突然冒出火焰,全班都吓坏了,很多学生都不 敢点,怕被烫伤。如果不是从小呵护过度,何以至此?不识蜡烛和火柴,或许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只会纸上谈兵, 却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如果缺失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孩子难免沦为“套中人”。(摘自人民网)(网友评论)网友一:蜡烛就是蜡烛,应先不管颜色,先教孩子们怎么区分蜡烛与塑料以及各自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用途, 加深孩子们的认识与实践,这才是家长和老师的责任!网友二:蜡烛已经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了,确实有很多孩子不知道。但一想,当我们的孩子读到“何当共剪西 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却茫然不知何物,着实有点遗憾。1 .针对“稚子不

5、识白蜡烛”,各方见解莫衷一是,请阐述两种主要观点。2 .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内涵。(1)却对看起来“士气”的白蜡烛,倒会有“怀古”之心。(2)如果缺失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孩子难免沦为“套中人”。3 .新浪网引用“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网友引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 处古诗文的引用各有什么作用?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画糖人迂回的小巷,斑驳的青石板,墨绿的青苔,那凹凸不平的褶皱就像是老树身上脱落的树皮,长在岁月的光辉 里,却注定要在岁月里去尽光华,在喧器中被掩盖真容。多年以前,在那段泛黄的时光里,老人的小摊就在其中。秋日的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绿叶在白色的大

6、理石板 上、琥珀色的糖人上缓缓流过,暖暖的,甜甜的。此起彼伏的吆喝,嘛嘛啪啪的煎油声,一路的葱蒜香儿,混合着 空气里的桂花香,让老人的小摊显得格外宁静。老人是一个画糖人。只见他用一把精致的小铜勺舀上些许熔化的糖稀,透着四季的花香,香气四溢,他一手拿着竹签,一手拿着勺子,双手在白色的“画”板上翻飞舞动,细腻的糖稀随着他的手势勾勒出一个个灵动的形象,凤凰、青龙、白驹就这样从他指缝间倾泻而出。待到轻咬一口,确实不同于普通糖稀的香甜润滑,隐隐间又是秋日 里安宁、恬淡的美好。一经询问,方知糖稀里藏着桂花和西柚混合的花酱。在旁人看来,老人不过是一个穿着布衣、无所事事的老头罢了,我却偏爱老人的小摊。在喧闹的

7、小巷中,老 人的小摊毫不招摇,朴素而又安宁。小摊身后的那棵大树也如老人那样静静地守候着,披着午后的光晕,拼着清风 中淡淡的甜味儿。时常去老人的小摊,坐在一旁不语,静静地听老人跟我讲述每一个糖人背后的故事,而那故事又 是如此流畅鲜活,仿佛就融在他的血液里,生长在他的灵魂里,从未逝去。偶然间,又听老人说起自己世代都以画 糖为生,早些年,糖人的手艺很受欢迎,每每出现在大街小巷中时,都会引来一群孩子和青年。只是如今的糖人已 经失去了当年的清香细腻,更多的是掺杂了香精的粗糙和腻味儿,于是糖人也渐渐退出了江湖。末了,在老人递来 一支糖人的同时,也会递上一杯柠檬水,还总不忘叮嘱句 :“柠檬水可以解腻助消化,

8、别忘了喝。”抬头,对上那 一双柔和宁静的眼晴,我有点失神,却又莫名安心。每每来到小摊边,我都会惊讶于老人加些许花酱的匠心,感动于老人为每支糖人加一杯柠檬水的细腻,恍惚 于老人身上的质朴无华,回味他多年以来的执着追求一一坚守着一个小摊,坚持做最质朴的画糖人。时光一纵,又是几个春秋。还是那悠长的小巷,斑驳的青石板,只是那墨绿的青苔似乎淡了一点。我悄悄地 走着想去嗅一嗅曾经留在我脑海中的桂花香,寻找那香甜的糖人,却一路无果。沿路的吆喝声已经散去,那一个个 朴素的小摊已经被车棚小店代替。小巷尽头大树底下,空荡荡的,老人的小摊已经不知去向何处。复旦名师陈果在好的孤独中写道:“即使在最平淡而熟悉的生活环境

9、中,我们一样能够窥见美感并享受 快乐。”而我认为即使在最平凡而陌生的人身上,我们一样能够窥见美好的品质如那个画糖老人。我们都在时间的 洪流中,走不出去,也回不来,吾生须臾,了无痕迹,能留下的唯有那一种精神。小巷深处,大树上,墨绿的叶子漏下几点细碎的阳光,映在长着青苔的老石板上,而树下的画糖人已经不知 去向。4 .阅读第段,请简要概括“我却偏爱老人的小摊”的原因。5 .理解第段中划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抬头,对上那一双柔和宁静的眼晴,我有点失神,却又莫名安心。6 .第段中说“而我认为即使在最平凡而陌生的人身上,我们一样能够窥见美好的品质如那个画糖老人。” 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画糖老人的美好品质

10、。7 .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第段“而树下的画糖人已经不知去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力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史记项羽本纪(节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版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 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 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

11、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 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注: 版船,船靠岸边。 面,侧面以对。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持短兵接战。项王身亦被十余创。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C.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D.不忍杀之,以赐公10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第8页共7页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11 .下面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12、()A.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其中“地方”是古今异义词,为“土地方圆”之意。B. “项王笑曰”之中的“笑”,是对项王神态的一处细节描写,展示出他淳朴、真挚、重义的形象特点。C.这段文字写项羽江边拒渡、赠马、赐头,表现了他知耻重义、视死如归的性格。D.项王欲东渡乌江而未渡的原因是身披十余创,难以逃脱。12 .你对项羽乌江自刎是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请简要说明理由。三、句子默写13 .根据课文默写。(10分)学而时习之,。(论语),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居高声自远,。(虞世南蝉),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几处早莺争暖树,。(白

13、居易钱塘湖春行),芳草萋萋鹦鹉洲I。(崔颖黄鹤楼)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荷叶罗裙一色裁,。(王昌龄米莲曲)四、诗歌鉴赏阴丘 UU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4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15 .最后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抱负?五、名著阅读16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正在著慌,又有几个中年宫娥走来,都是身高体壮,满嘴胡须。内中一个白须宫娥,手拿针线,走到床前跑下道:“禀娘娘:奉命穿耳。”早有四个官娥上来,紧紧扶住。那白须官娥上前,先把右耳用指将那穿针之处碾了几碾,登时一针穿过。 A大叫一声:“疼杀俺了!”往后一仰,幸亏官娥扶住。又把左耳用手碾了几碾,也是一针直 过。A只疼的喊叫连声。选段中的A是 (填人名),他在 (填国家名)被国王扣留做“妃子”,最后被(填人名)所救。这段文字选自于镜花缘,有读者评价说,这一章节的故事体现出作者进步的思想。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符合本章节主题的一项。 ()A.讽刺科举制度B.否定封建官场C.提倡男女平等D.揭露追名逐利的世风六、综合性学习17 .语文综合性学习。生活处处有语文,让我们一起开展一次在生活学习语文的活动吧。(1)趣味联下面的一幅对联已有上联,请用括号里的字组成下联。(香、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