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最新高级教程_第1页
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最新高级教程_第2页
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最新高级教程_第3页
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最新高级教程_第4页
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最新高级教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n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中意义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中意义n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及注意事项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及注意事项n调查资料分析的统计学基础调查资料分析的统计学基础n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分析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分析-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描述性分析描述性分析分析性分析分析性分析实验流行病学分析实验流行病学分析n资料录入管理软件介绍资料录入管理软件介绍Epidatan总结总结n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出现

2、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n应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食物中毒进行调查应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食物中毒进行调查, ,能判能判断突发事件的性质断突发事件的性质( (是否食物中毒是否食物中毒) ),推测有关联,推测有关联的事件,分析引起中毒的餐次和食物,确定其与的事件,分析引起中毒的餐次和食物,确定其与中毒的因果关系,推测引起中毒的可疑病因,为中毒的因果关系,推测引起中毒的可疑病因,为实验室鉴定中毒病因提供线索,为事故的处理提实验室鉴定中毒病因提供线索,为事故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供科学依据。n流行病学方法是食物中毒调查的常规技术手段之流行病学方法是食物中毒调查的常规技术手段之一;一; n应用流行病学

3、方法对食物中毒事故进行调查研究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食物中毒事故进行调查研究是卫生监督人员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卫生监督人员的基本技能之一;n国家国家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和技术处理总则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和技术处理总则已把已把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列为诊断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列为诊断食物中毒的主要资料;的主要资料;n许多卫生监督工作人员缺乏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许多卫生监督工作人员缺乏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能力;能力;n 据据成都晚报成都晚报报道,报道,2004年年7月月25日,四川省彭州市的王某在刘某开日,四川省彭州市的王某在刘某开设的酒家举办生日宴后,有设的酒家举办生日宴后,有17名参加宴会的人

4、陆续出现腹泻、腹痛等症名参加宴会的人陆续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并入新兴镇医院接受治疗。随后,王某向彭州市举报,市卫生局于王状并入新兴镇医院接受治疗。随后,王某向彭州市举报,市卫生局于王某举报的当日立案,并责成市卫生监督所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进行某举报的当日立案,并责成市卫生监督所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进行调查。调查。n2004年年8月月9日,彭州市卫生局根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一起群体日,彭州市卫生局根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一起群体性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认定这是一起食物中毒,刘某开办性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认定这是一起食物中毒,刘某开办的酒家销售的食物是造成这起中毒的

5、元凶,并依据的酒家销售的食物是造成这起中毒的元凶,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品卫生法对该酒家实施了行政处罚。对该酒家实施了行政处罚。n刘某不服处罚,向彭州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刘某不服处罚,向彭州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彭州市卫生局作出行政处罚的依据系根据彭州市卫生局作出行政处罚的依据系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的,这推定的,这种推定不具有惟一性,属于证据不足,种推定不具有惟一性,属于证据不足,遂判决彭州市卫生局撤销其行政遂判决彭州市卫生局撤销其行政处罚决定。处罚决定。 n先入为主先入为主 ,“有罪推定有罪推定”;n流行病

6、学调查资料不齐全,不能利用统计学手段推定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不齐全,不能利用统计学手段推定出中毒餐次甚至是引起中毒的食物种类;出中毒餐次甚至是引起中毒的食物种类;n认定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存在病原学和血清学方面证认定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存在病原学和血清学方面证据不足的问题;据不足的问题;n. n 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是流行病学在卫生执法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是流行病学在卫生执法与防病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与防病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描述性流行病学:是通过调查确定中毒的性质与分布,是通过调查确定中毒的性质与分布,以此建立病因假设;以此建立病因假设;分析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是结合对病例与非病例的调

7、查,进行病:是结合对病例与非病例的调查,进行病例例对照研究,以检验病因假设。对照研究,以检验病因假设。n其它:其它:现场卫生学调查,主要是为探索病因提供有价值的线索;现场卫生学调查,主要是为探索病因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样品实验室检验只是为了确证中毒的病原体的种类样品实验室检验只是为了确证中毒的病原体的种类。发病的时间、人群、空间分布;发病的时间、人群、空间分布;中毒的时间、场所中毒的时间、场所( (单位单位) )、暴露人群、暴露人群( (进食人群进食人群) )、中毒人数、住院人数、死亡人数、中毒者年龄、中毒人数、住院人数、死亡人数、中毒者年龄、性别分布等;性别分布等;进食时间和发病时间,并计算潜

8、伏期;进食时间和发病时间,并计算潜伏期;确定中毒餐次和中毒食物:询问全部病人发病前确定中毒餐次和中毒食物:询问全部病人发病前242448 h48 h甚至发病前甚至发病前7272小时的饮食史,统计学推小时的饮食史,统计学推断可协助。断可协助。进食可疑中毒食品的数量;进食可疑中毒食品的数量;中毒者临床表现、治疗、转归情况;中毒者临床表现、治疗、转归情况;采集病人的生物样本:排泄物、肛拭、咽拭、采集病人的生物样本:排泄物、肛拭、咽拭、血、尿等样品;血、尿等样品;采样检验可明确食物中毒诊断,有助于查明有毒食采样检验可明确食物中毒诊断,有助于查明有毒食物的来源与毒性以及病人的救治。物的来源与毒性以及病人

9、的救治。采样要及时、准确、有代表性。采样要及时、准确、有代表性。检验项目除理化与微生物指标外,对于一些有毒食检验项目除理化与微生物指标外,对于一些有毒食物尚不了解其毒性时,可进行动物试验。物尚不了解其毒性时,可进行动物试验。 n准备工作准备工作 食物中毒起病急骤,发展迅速,不可能在食物中毒起病急骤,发展迅速,不可能在接到食物中毒报告后,按照一般课题研究方式接到食物中毒报告后,按照一般课题研究方式按部就班地查阅文献、设计课题,然后组织实按部就班地查阅文献、设计课题,然后组织实施。施。 但食物中毒调查同样是一项课题研究,但食物中毒调查同样是一项课题研究,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平时就要熟悉掌握专业知识,要

10、求专业技术人员平时就要熟悉掌握专业知识,针对突发事件的调查研究作好技术上和组织上针对突发事件的调查研究作好技术上和组织上的准备。的准备。n及时性及时性 食物中毒调查时间上要求紧迫,接到疫情食物中毒调查时间上要求紧迫,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临床、调查、采样、消毒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临床、调查、采样、消毒等人员赶赴现场,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采样,等人员赶赴现场,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采样,对病人进行及时、恰当的治疗,但要注意应先对病人进行及时、恰当的治疗,但要注意应先采样、后用药的原则。采样、后用药的原则。 同时应及时对爆发地区的同时应及时对爆发地区的基础人群基础人群进行相进行相应的调查,特别是近

11、期有应的调查,特别是近期有共同进餐史共同进餐史、生活史、生活史、工作史等而工作史等而未出现中毒反应的人群未出现中毒反应的人群进行与中毒进行与中毒病例同样的调查。病例同样的调查。n调查对象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应是有共同进餐史的全部病人调查对象应是有共同进餐史的全部病人和非病人;和非病人;准确定位病例与非病例对整个调查工作准确定位病例与非病例对整个调查工作起到决定性作用。起到决定性作用。癔症癔症 n调查方法调查方法 要科学得当,严格控制和充分估计选择性要科学得当,严格控制和充分估计选择性偏倚、无应答偏倚、信息偏倚对结果的影响。偏倚、无应答偏倚、信息偏倚对结果的影响。n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食物中毒特有的临

12、床表现是国家标准诊断食物中毒特有的临床表现是国家标准诊断食物中毒的主要依据之一。食物中毒的主要依据之一。 临床表现对于食物中毒关联因素的分析和临床表现对于食物中毒关联因素的分析和病因的推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病因的推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n食物中毒因果关系的判断食物中毒因果关系的判断某种食物与中毒有统计学联系时,应考虑联系的程度某种食物与中毒有统计学联系时,应考虑联系的程度(RR(RR值或值或OROR值值) )越大,联系成为因果关系的可能性亦大;越大,联系成为因果关系的可能性亦大;中毒的分布应与有联系的食物的分布相一致并在时间上中毒的分布应与有联系的食物的分布相一致并在时间上进食先于中毒进食先

13、于中毒; ;有联系的食物的进食量与中毒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有联系的食物的进食量与中毒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因果关系必须能被临床医学、微生物学、毒理学等所能因果关系必须能被临床医学、微生物学、毒理学等所能解释解释; ;实验室阳性结果能加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证实,阴性实验室阳性结果能加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证实,阴性结果不能否定流行病学调查结论的证据结果不能否定流行病学调查结论的证据; ;针对有统计学联系食物采取控制措施应收到效果,即停针对有统计学联系食物采取控制措施应收到效果,即停止食用该食物后,不再出现新病例。止食用该食物后,不再出现新病例。n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n分析性统计

14、分析方法分析性统计分析方法n高级统计学分析方法高级统计学分析方法计量资料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等级资料1. 1. 计量资料计量资料定义:定义:通过度量衡的方法,测量每一个观察单位通过度量衡的方法,测量每一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研究指标的量的大小,得到的一系列数据的某项研究指标的量的大小,得到的一系列数据资料。例如:潜伏期、食物量、体重与身高。资料。例如:潜伏期、食物量、体重与身高。特点:特点:有度量衡单位有度量衡单位 多为连续性资料多为连续性资料 (通过测量得到)(通过测量得到)n定义:定义:将全体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特征分将全体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

15、的个数。如: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如:食物种类、性别等。食物种类、性别等。n特点:特点:没有度量衡单位没有度量衡单位 多为间断性资料多为间断性资料 (通过枚举或记数得来)(通过枚举或记数得来) 2. 2. 计数资料计数资料定义:定义: 介于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之间的一种资介于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之间的一种资料,通过半定量方法测量得到。料,通过半定量方法测量得到。特点:特点: 每一个观察单位没有确切值每一个观察单位没有确切值 各组之间有性质上的差别或程度上的不同。各组之间有性质上的差别或程度上的不同。3. 3. 等级资料等级资料n集中趋势集中趋势n离散程度离散程度某食物中毒患者体内血

16、清粘蛋白含量分布图某食物中毒患者体内血清粘蛋白含量分布图血清粘蛋白含量(mg/L)n集中趋势描述集中趋势描述(1)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2)几何平均数几何平均数:(3)中位数(中位数(MD):):将每个变量值从小到大排列,将每个变量值从小到大排列, 位置居于中间的那个变量值。位置居于中间的那个变量值。 当当n为奇数时:为奇数时: Md X (n+1) / 2 当当n为偶数时:为偶数时: Md( X n / 2 X n / 2 + 1 )/ 2nxnXXXxn .21nnXXXXG321 平均数平均数意义意义应用场合应用场合均均 数数平均数量水平平均数量水平应用甚广,最适用于对称分布,应用甚广

17、,最适用于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几何均数几何均数平均增减倍数平均增减倍数等比资料对数正态分布等比资料对数正态分布中位数中位数位次居中的观察水平位次居中的观察水平偏态资料分布不明资料偏态资料分布不明资料分布一端或两端出现不确分布一端或两端出现不确定值定值某食物中毒患者体内血清粘蛋白含量分布图某食物中毒患者体内血清粘蛋白含量分布图血清粘蛋白含量(mg/L)不同时间病人数分布012345675:005:005:105:105:305:306:006:007:007:008:008:009:009:0010:0010:0012:0012:0014-20:0014-20:00时间病人数(

18、1)极差:)极差:R=Xmax-Xmin(2)四分位间距:)四分位间距:P75-P25=Qu-Ql(3)离均差平方和:)离均差平方和: niniiiniixxnxxxxl121221)()((4)方差:)方差:(5)标准差:)标准差:(6)变异系数:)变异系数:1)(22nxxSi1)(2nxxSi%100 xSCVn离散程度描述指标意义:离散程度描述指标意义: 各离散程度描述指标值越大,表示各观察各离散程度描述指标值越大,表示各观察单位间变异性越大,均值代表性越差。单位间变异性越大,均值代表性越差。离散趋势指标离散趋势指标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全全 距距 四分位数间距四分位数间距 偏态分偏态分

19、布布或或分布不明分布不明 方方 差差 标准差标准差 对称分布对称分布尤其是尤其是正态分布正态分布 变异系数变异系数 度量衡单位度量衡单位不一样不一样、 相差相差比较大比较大 例题:例题:SASSAS软件分析结果:软件分析结果:MomentsN164Sum Weights164Mean(均值)(均值)26.92Sum Observations4416Std Deviation(标准差)(标准差)15.70Variance(方差)(方差)246.69Uncorrected SS159120Corrected SS40211.12Coeff Variation58.33Std Error Mean1

20、.22Basic Statistical MeasuresLocationVariabilityMean26.92Std Deviation15.70Median18.00Variance246.69Mode18.00Range72.00 Interquartile Range18.00SASSAS软件分析结果:软件分析结果:Quantiles (Definition 5)QuantileEstimate100% Max7899%6695%5490%5475% Q33650% Median1825% Q11810%65%61%60% Min6SASSAS软件分析结果:软件分析结果:右边各数据给

21、右边各数据给我们何提示?我们何提示?可能是偏态分布可能是偏态分布Tests for NormalityTestStatisticp ValueShapiro-WilkW0.899Pr W Dt0.05/2,9,故双侧故双侧P0.05,按,按0.05水准,拒绝水准,拒绝H0,接受,接受H1,故可认为,故可认为四乙基铅中毒患者的脉搏均数与正常人的脉搏均数存在显著四乙基铅中毒患者的脉搏均数与正常人的脉搏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性差异。 正常人脉搏正常人脉搏7272次次/ /分,分,1010例慢性四乙基铅中毒患者的平均例慢性四乙基铅中毒患者的平均脉搏数脉搏数6767次次/ /分,二者平均脉搏是否有显著性差

22、异?分,二者平均脉搏是否有显著性差异?nt 检验:检验:2个水平计量资料均数间比较;个水平计量资料均数间比较;n方差分析:方差分析: 3个及以上水平计量资料均数间比较;个及以上水平计量资料均数间比较;n2检验:计数资料率或构成比间比较;检验:计数资料率或构成比间比较;nU检验:大样本的均值或率之间的比较;检验:大样本的均值或率之间的比较;n非参数检验:上述参数检验不能用的时候可考虑选用。非参数检验:上述参数检验不能用的时候可考虑选用。假设检验一般适用范围:假设检验一般适用范围:(正态分布;方差(正态分布;方差齐性;相互独立)齐性;相互独立)n60n60统统计计描描述述(descriptive

23、statistics)点点估估计计(point estimation)区区间间估估计计(interval estimation)参参数数估估计计(parameter esitimation)假假设设检检验验(hypothesis testing)统统计计推推断断(inferential statistics)统统计计分分析析(statistical analysis)n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病例,以不,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对照,通过询问、,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

24、的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暴露比例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了各种偏倚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的目的。n暴露暴露(exposur

25、e):指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指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具备某些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这因素,或具备某些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这些因素、特征或状态即为暴露因素。也可称为些因素、特征或状态即为暴露因素。也可称为研究变量。研究变量。暴露因素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益的暴露因素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益的n病例组:患有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为病例组病例组:患有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为病例组n对照组: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为对照组,对对照组: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为对照组,对照组不一定就是健康人,也可以是患非研究疾照组不一定就是健康人,也可以是患非研究疾病的任何其他的病人。病的任何其他的病人。n资料分析步骤资料

26、分析步骤整理四格表;整理四格表;2 2检验检验: : 检验病例组与对照组暴露率的差检验病例组与对照组暴露率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异有无统计学意义;计算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计算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OROR及其可信区间。及其可信区间。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归纳整理表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归纳整理表暴暴 露露疾病状态疾病状态合合 计计病例病例对照对照有有aba+b=n1无无cdc+d=n0合合 计计 a+c=m1b+d=m0a+b+c+d=t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归纳整理表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归纳整理表暴暴 露露疾病状态疾病状态合合 计计病例病例对照对照有有abn1无无cdn0合合 计计 m1m0t1)(010122 m

27、mnntbcad当当 n 40,T 5时:时:每个格子中每个格子中的理论值的理论值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归纳整理表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归纳整理表暴暴 露露疾病状态疾病状态合合 计计病例病例对照对照有有abn1无无cdn0合合 计计 m1m0t1)(010122 mmnntbcad当当 n 40,1T5时:时:n比值比值 odds: 某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发生的可某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发生的可 能性之比能性之比cacaccaa )/()/(病病例例组组暴暴露露比比值值dbdbddbb )/()/(对对照照组组暴暴露露比比值值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归纳整理表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归纳整理表暴暴 露露疾病状态疾病状态合合

28、 计计病例病例对照对照有有abn1无无cdn0合合 计计 m1m0t3 3、计算联系强度、计算联系强度ORORn关联效应指标:关联效应指标:比值比比值比(odds ratio, OR) 比值比:比值比:病例组与对照组病例组与对照组暴露比值暴露比值之比之比 暴露比值:暴露比值:暴露概率与不暴露概率之比暴露概率与不暴露概率之比bcaddbcadbddbbcaccaaOR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暴暴 露露疾病状态疾病状态合合 计计病例病例对照对照有有aba+b=n1无无cdc+d=n0合合 计计 a+c=m1b+d=m0a+b+c+d=tOR=1:暴露与疾病无

29、关联暴露与疾病无关联OR1:暴露使发病风险增加,危险因素暴露使发病风险增加,危险因素OR1:暴露使发病风险减少,保护因素暴露使发病风险减少,保护因素 用一次研究估计出的用一次研究估计出的OR值,只是样本值,只是样本OR值,并未考虑抽值,并未考虑抽样误差,所以要计算可信区间来估计总体的样误差,所以要计算可信区间来估计总体的OR值在什么范围,值在什么范围,这个区间称为这个区间称为OR值的可信区间,其上下限的数值称为可信限。值的可信区间,其上下限的数值称为可信限。通常我们计算通常我们计算95%的可信区间。的可信区间。nOR值值 95%CI计算(不匹配不分层的资料分析)计算(不匹配不分层的资料分析)0

30、10122mmnnt)bcad(bcadmdmbmcmaOR)/()/(0011)/96. 11(2%95 ORCIORdcbaORORVarORCIOR/1/1/1/196. 1ln)(ln96. 1ln%95ln Woolf法法Miettnen法法 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亚组,追踪其各自结局结局,比较不同亚组,比较不同亚组间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间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子暴露因子与结与结局之间有无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31、。观察性研究方法。特定人群特定人群范围内的范围内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暴露组暴露组非暴露组非暴露组+-出现某种结局出现某种结局不出现某种结局不出现某种结局+-出现某种结局出现某种结局不出现某种结局不出现某种结局研究开始研究开始前瞻性收集结局事件发生的资料前瞻性收集结局事件发生的资料队列研究资料归纳整理表队列研究资料归纳整理表病例病例非病例非病例合计合计发病率发病率暴露组暴露组aba+b=n1a/n1非暴露组非暴露组cdc+d=n0c/n0合计合计a+c=m1b+d=m0a+b+c+d=t2 2、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检验n U U检验检验n2 2 检验检验n其他检验方法其他检验方法直接概率法直接概率法

32、二项分布检验二项分布检验PoissonPoisson分布检验分布检验3、效应估计、效应估计n相对危险度相对危险度 (relative risk, RR) RR=Ie/Io=(a/n1)/(c/n0)nIe 暴露组发病率暴露组发病率nIo 非暴露组发病率非暴露组发病率 RR 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多少倍。相对危险度与关联的强度相对危险度与关联的强度RR关联的强度关联的强度0.91.01.01.1无无0.70.81.21.4弱弱0.40.61.52.9中中0.10.33.09.9强强0.110-很强很强n归因危险度(归因危险度(arrt

33、ibutablearrtibutable风险风险) ) 也称特异危也称特异危险度或率差(比率差异险度或率差(比率差异,RD),RD),或超额危险度,或超额危险度(过度风险(过度风险) )。说明暴露者单纯由于暴露而增。说明暴露者单纯由于暴露而增加的发病概率。加的发病概率。 AR=IAR=Ie e-I-I0 0 AR=I AR=I0 0(RR-1) (RR-1) RR RR和和ARAR均为估计危险度的指标。均为估计危险度的指标。RRRR说明说明暴露对于个体增加发病危险的倍数。暴露对于个体增加发病危险的倍数。ARAR说明暴说明暴露对于人群增加超额危险的比例。露对于人群增加超额危险的比例。n归因危险度

34、百分比(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又称病因分值又称病因分值(etiologic fraction, EF),指暴露人群中发,指暴露人群中发病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病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 AR%=(Ie-I0)/Ie100% 上例:上例: 游行的游行的AR%=(79.73-67.02)/79.73 100%=15.94%n说明游行者中发生的食物中毒,说明游行者中发生的食物中毒,15.94%归因于游行。归因于游行。 如果某种暴露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即如果某种暴露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即 暴露的剂量越大,其效应越大,则该种暴露作暴露的剂量越大,其效应越大,则该种暴露作为病因

35、的可能性就增大。必要时,应对率的变为病因的可能性就增大。必要时,应对率的变化作率的趋势性检验。化作率的趋势性检验。 n描述性流行病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调查确定中描述性流行病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调查确定中毒的性质与分布,以此建立病因假设;毒的性质与分布,以此建立病因假设;n分析流行病学的任务则是结合对病例与非病例分析流行病学的任务则是结合对病例与非病例的调查,进行病例的调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以检验病因假对照研究,以检验病因假设;设; n实验流行病学任务通过实验进一步检验病因假实验流行病学任务通过实验进一步检验病因假设或进行确证。设或进行确证。时间分布时间分布推测中毒餐次、计算潜伏期推测中毒餐次、计

36、算潜伏期地区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临床特征分析临床特征分析n时间分布时间分布 将各病例的发病时间列表、绘制流行将各病例的发病时间列表、绘制流行曲线和直方图,判断突发事件的性质。曲线和直方图,判断突发事件的性质。一次性同源爆发一次性同源爆发非一次性同源爆发非一次性同源爆发n案例案例1:宣威毒鼠强中毒案:宣威毒鼠强中毒案1997年年11月月20日晚,某村村民自办婚宴酒日晚,某村村民自办婚宴酒席,席,40多人参加进餐。多人参加进餐。21日早日早6时左右,参加送时左右,参加送亲的有关人员分两桌进餐,继续食用头晚所制作亲的有关人员分两桌进餐,继续食用头晚所制作的食物的食物(加热过加热过),餐后

37、约,餐后约10min就有人出现恶心、就有人出现恶心、呕吐、头昏、眼花、抽搐等症状。至餐后呕吐、头昏、眼花、抽搐等症状。至餐后14.8h,进餐的全部进餐的全部23人均出现上述反应。人均出现上述反应。流行曲线呈单峰形式,起病极流行曲线呈单峰形式,起病极为迅速,提示该起突发事件为为迅速,提示该起突发事件为一次性同源爆发,是传染病爆一次性同源爆发,是传染病爆发的可能性很小。发的可能性很小。n案例案例2. 会泽毒酒案会泽毒酒案n1996年年6月底月底7月下旬,云南省会泽县大井、者海等乡镇发生月下旬,云南省会泽县大井、者海等乡镇发生了一种了一种“怪病怪病”。数以百计的青壮年农民突然出现恶心、呕吐、。数以百

38、计的青壮年农民突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痛、视力障碍等症状,先后死亡腹痛、头痛、视力障碍等症状,先后死亡30多人。自多人。自6月月26日,日,首例病人出现后,共发病首例病人出现后,共发病(含死亡含死亡)199例。例。n将发病和死亡时间分布绘制成表和图后,发病、死亡曲线呈现将发病和死亡时间分布绘制成表和图后,发病、死亡曲线呈现4个明显高峰,个明显高峰,与大井乡黄梨、者海老街赶集日与大井乡黄梨、者海老街赶集日(黄梨街逢农历黄梨街逢农历1、5赶集赶集,者海老街逢农历者海老街逢农历3、6、9赶集赶集)有关;赶集日有关;赶集日12天后出现天后出现发病高峰,发病高峰,23天后出现死亡高峰。分析表明,该起

39、突发事件为天后出现死亡高峰。分析表明,该起突发事件为非一次性爆发非一次性爆发,发病与某一时间的某一事件有一定联系。,发病与某一时间的某一事件有一定联系。n推测中毒餐次、计算潜伏期推测中毒餐次、计算潜伏期中位数法中位数法几和平均数法几和平均数法n潜伏期计算潜伏期计算q常用常用“中位数中位数”或或“几何均数几何均数”来表示食物中毒的来表示食物中毒的潜伏期。潜伏期。 为何不用算为何不用算术平均数?术平均数?q从病例潜伏期看,分布多不对称,多呈右偏态分布。从病例潜伏期看,分布多不对称,多呈右偏态分布。如将病例直接标在半对数方格纸上,潜伏期的不对称如将病例直接标在半对数方格纸上,潜伏期的不对称曲线一般可

40、呈对数正态分布,因此平均潜伏期也可用曲线一般可呈对数正态分布,因此平均潜伏期也可用“几何均数几何均数”表示。表示。n食物中毒潜伏期的应用意义:食物中毒潜伏期的应用意义:平均潜伏期是确诊食物中毒的标准之一;平均潜伏期是确诊食物中毒的标准之一;用于估计事故发生、发展的态势;用于估计事故发生、发展的态势;用于决定调查的起点餐次;用于决定调查的起点餐次;用于确定是否为一次性暴露的事故;用于确定是否为一次性暴露的事故;用于确定采取防治措施的时间范围;用于确定采取防治措施的时间范围;用于考核食物中毒防治措施效果。用于考核食物中毒防治措施效果。 n4类食物中毒的潜伏期特点类食物中毒的潜伏期特点 1 h 时,

41、可能是化学性食物中毒;时,可能是化学性食物中毒;17 h时,可能是金葡菌或腊样芽胞杆菌时,可能是金葡菌或腊样芽胞杆菌 ;814 h时,可能是细菌性;时,可能是细菌性;15 h 时,可能是其它因素时,可能是其它因素 。 对病例的地区分布和人群分布进行分析对病例的地区分布和人群分布进行分析可进一步判别流行形式,确定突发事件性质,可进一步判别流行形式,确定突发事件性质,寻找关联事件。寻找关联事件。n案例案例3. 某大学学生食堂中毒案某大学学生食堂中毒案n某大学某大学10月月13日骤然出现日骤然出现2101例急性吐泻患者。经例急性吐泻患者。经查,在该校西山食堂进餐的学生有查,在该校西山食堂进餐的学生有

42、3 340名。其中平日名。其中平日均在西山食堂进餐的均在西山食堂进餐的116名同学名同学10月月1日在别处食用了日在别处食用了为他们特制的节日晚餐和午餐,未发生为他们特制的节日晚餐和午餐,未发生1例患者。故关例患者。故关键点集中在键点集中在10月月1日晚餐和午餐上。经调查日晚餐和午餐上。经调查,无论在西无论在西山食堂或在别处进食晚餐,只要没有在西山食堂进食山食堂或在别处进食晚餐,只要没有在西山食堂进食午餐者均未发病,可以认为午餐者均未发病,可以认为10月月1日午餐是与发病有关日午餐是与发病有关的暴露因素。的暴露因素。n至于在西山食堂进食午餐者内部各组间发病差异原因至于在西山食堂进食午餐者内部各

43、组间发病差异原因有:即参加国庆游行活动的疲劳和西山食堂病例较多有:即参加国庆游行活动的疲劳和西山食堂病例较多对被调查者产生的负面心理作用,这两种因素所产生对被调查者产生的负面心理作用,这两种因素所产生的归因危险度分别为的归因危险度分别为12.71%和和13.18%。RR=0.7568/0=2= 212.7252p0.0001RR=0.7587/0.4771=1.592=96.398 p0.001n其他指标其他指标西山食堂晚餐归因危险度西山食堂晚餐归因危险度=n临床表现分析临床表现分析 统计分析病例出现的中毒反应有助于筛查统计分析病例出现的中毒反应有助于筛查引起中毒的食物,判断突发事件的性质,推

44、测引起中毒的食物,判断突发事件的性质,推测中毒的病因。中毒的病因。n案例案例5 n1983年年3月,昆明某学院爆发一起食物中毒,发病潜伏期为月,昆明某学院爆发一起食物中毒,发病潜伏期为1min12h(G=75min),发病持续时间,发病持续时间4h数天数天(平均平均16.6h)。n首先考虑由细菌毒素引起食物中毒。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蜡样芽胞首先考虑由细菌毒素引起食物中毒。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蜡样芽胞杆菌肠毒素中毒临床特点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沙门氏菌引起食杆菌肠毒素中毒临床特点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潜伏期为物中毒,潜伏期为1848时,以发热、腹痛、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

45、时,以发热、腹痛、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此次发病以口麻、四肢发麻、心慌为主,腹泻、呕吐表现不多见此次发病以口麻、四肢发麻、心慌为主,腹泻、呕吐表现不多见(表表22),故可以否定由致病性微生物或其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故可以否定由致病性微生物或其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n乌头碱类药物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口舌发麻、四肢发麻、全身发紧、乌头碱类药物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口舌发麻、四肢发麻、全身发紧、头昏头痛、上腹疼痛与恶心呕吐等,这些临床表现与该次中毒症状相头昏头痛、上腹疼痛与恶心呕吐等,这些临床表现与该次中毒症状相似,而且中毒病人应用阿托品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故不能排除乌头碱似,而且中毒病人应用阿托品治疗取

46、得良好效果,故不能排除乌头碱中毒的可能。中毒的可能。 1、食物中毒推测表、食物中毒推测表 简单的食物中毒可采用食物中毒推测表直接推测简单的食物中毒可采用食物中毒推测表直接推测中毒食物,如表中毒食物,如表7中中毒食物可能是凉拌肉。中中毒食物可能是凉拌肉。 2比较进食各种食物的患病率比较进食各种食物的患病率 对于中毒病例诊断比较明确,且所有进食者都被对于中毒病例诊断比较明确,且所有进食者都被调查的集中式进餐后发病,可比较进食各种食物的发调查的集中式进餐后发病,可比较进食各种食物的发病率的差异来推测可疑食物。病率的差异来推测可疑食物。n3、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许多领域中所取

47、得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许多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国内用于食物中毒方面调查的成就令人瞩目,国内用于食物中毒方面调查的报告不多,国外则将其作为食源性疾病的常规报告不多,国外则将其作为食源性疾病的常规监测手段。监测手段。283*318*14* cbdaOR06.14)()()(*)(22 cadcdbbanbcad 花生、青豆是否花生、青豆是否有影响?有影响?4、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 食物中毒的复杂性决定了食物中毒的复杂性决定了“发生发生”中毒病中毒病例的多因素性,有时尚需要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例的多因素性,有时尚需要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与发病的联系。上的因素与发病的联系。分层分析;分层分析

48、;多因素多因素LogisticLogistic回归模型;回归模型;n案例案例4 某大学突然发生某大学突然发生703例腹痛腹泻病人,临床例腹痛腹泻病人,临床诊断为细菌性痢疾,粪便培养均为福氏诊断为细菌性痢疾,粪便培养均为福氏2a型痢型痢疾杆菌,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疾杆菌,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0例病人例病人和和200例非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见表例非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见表12。 n根据这一结果,似乎可以认定该起菌痢是食用了受根据这一结果,似乎可以认定该起菌痢是食用了受痢疾杆菌污染的痢疾杆菌污染的豆浆和冰棒豆浆和冰棒引起的食物中毒。按惯引起的食物中毒。按惯例要对经营豆浆的例要对经营豆浆的A店和经

49、营冰棒的店和经营冰棒的B店给予行政店给予行政处罚,并承当相应的民事责任。处罚,并承当相应的民事责任。n是否有混杂因素影响?是否有混杂因素影响?采用叉生分析法采用叉生分析法进一步进一步分析资料。分析资料。病例对照:病例对照:豆浆摄入史的危险性豆浆摄入史的危险性远比冰捧的摄入史高远比冰捧的摄入史高大规模调查:大规模调查:豆浆摄入史的危险性远比冰捧的摄入史高豆浆摄入史的危险性远比冰捧的摄入史高此处此处为何为何计算计算RRRRn对案例对案例2资料通过病例对照研究从资料通过病例对照研究从30多种食多种食物中筛选出白酒、青豆等食物物中筛选出白酒、青豆等食物(表表10),考虑,考虑到混杂因素的作用,饮酒者在

50、食物的选择到混杂因素的作用,饮酒者在食物的选择上可能有所偏重,按饮酒与否将病例与对上可能有所偏重,按饮酒与否将病例与对照组分为两层照组分为两层(表表15);n病例与对照间土豆、青豆进食史差异无显著性,病例与对照间土豆、青豆进食史差异无显著性,白酒摄入史是唯一有统计学意义的暴露因素。白酒摄入史是唯一有统计学意义的暴露因素。p0.055、剂量反应关系分析、剂量反应关系分析q强化病因联系:强化病因联系:剂量反应关系用于反映发病剂量反应关系用于反映发病或死亡与危险暴露因素之间的共变关系。或死亡与危险暴露因素之间的共变关系。q中毒可疑食物除与中毒有关联外,其进食量中毒可疑食物除与中毒有关联外,其进食量与

51、中毒之间呈剂量反应关系。与中毒之间呈剂量反应关系。病例与对照组的病前病例与对照组的病前3 3日白酒摄入量,随着白酒摄入日白酒摄入量,随着白酒摄入量的增加,暴露因素的量的增加,暴露因素的OROR值也随之增加,更进一步值也随之增加,更进一步加强了白酒摄入史与中毒的联系。加强了白酒摄入史与中毒的联系。 目前,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主要以人群为研究队目前,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主要以人群为研究队象,把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将研究者象,把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将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组,随访并比较人群的结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组,随访并比较人群的结果以判断措施的效果。它往往可作为一系列检验果以判断措施

52、的效果。它往往可作为一系列检验的最终手段,而据此作出肯定的结论。的最终手段,而据此作出肯定的结论。 食物中毒实验流行病研究不可能用人来做实食物中毒实验流行病研究不可能用人来做实验肯定因果关系,可以借助动物流行病学研究方验肯定因果关系,可以借助动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可疑食物作出最终肯定。法对可疑食物作出最终肯定。n如案例如案例1资料中将现场采集的剩余食物和水经资料中将现场采集的剩余食物和水经高温高压灭菌后进行急性毒物试验,从高温高压灭菌后进行急性毒物试验,从9种试种试验样品中筛选出有毒食物验样品中筛选出有毒食物水煮豆腐,而且试水煮豆腐,而且试验剂量与发病率、死亡率呈剂量反应关系,验验剂量与发病率

53、、死亡率呈剂量反应关系,验证了病例对照分析的统计推断,最终确定引起证了病例对照分析的统计推断,最终确定引起中毒的食物为水煮豆腐。中毒的食物为水煮豆腐。 有时怀疑一次疾病爆发与某种暴露因子有有时怀疑一次疾病爆发与某种暴露因子有关,会采取一定措施,随着采取措施的升级病关,会采取一定措施,随着采取措施的升级病势的发展也呈现差异,根据措施效果可以最终势的发展也呈现差异,根据措施效果可以最终肯定施予措施的因子与爆发的关系。肯定施予措施的因子与爆发的关系。n案例案例2经初步分析后,初步判断中毒与饮白酒有关,经初步分析后,初步判断中毒与饮白酒有关,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措施效果分析印证了此假设。采取一系列措施。

54、对措施效果分析印证了此假设。第一阶段未采取措施;第一阶段未采取措施;第二阶段经初步查证认为者海镇出现的第二阶段经初步查证认为者海镇出现的“怪病怪病”可能与饮用可能与饮用散装白酒有关,查封了者海、大井主要集市销售的白酒,张散装白酒有关,查封了者海、大井主要集市销售的白酒,张帖告示通知群众忌酒。但采取措施的范围有限,而村民正值帖告示通知群众忌酒。但采取措施的范围有限,而村民正值饮酒高峰,日均发病例数最多,同时病人得到一定诊治,病饮酒高峰,日均发病例数最多,同时病人得到一定诊治,病死率有一定下降;死率有一定下降;第三阶段病例饮剩酒样和尿液突击检验显示,发病为第三阶段病例饮剩酒样和尿液突击检验显示,发

55、病为甲醇中甲醇中毒,毒,政府在全县范围内逐村逐户查封商店政府在全县范围内逐村逐户查封商店( (贩贩) )销售和村民家销售和村民家中自存的散装白酒,遏止了中毒事态的进一步恶化,最终肯中自存的散装白酒,遏止了中毒事态的进一步恶化,最终肯定了中毒与白酒的因果关系。定了中毒与白酒的因果关系。 血清流行病学是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人群血清流行病学是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人群中特异性抗原、抗体等血液学成分,借以了解中特异性抗原、抗体等血液学成分,借以了解疾病或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探讨疾病或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探讨疾病发生的病因或危险因素并评价预防措施的疾病发生的病因或危险因素并评价预防措施的效

56、果。效果。n案例案例3中:中: 调查组对调查组对14例患者、例患者、50名食堂工作人员、名食堂工作人员、10月月1日午餐和晚日午餐和晚餐剩余食物、厨房案板剔刮物、伙房内捕获的苍蝇培养鉴定餐剩余食物、厨房案板剔刮物、伙房内捕获的苍蝇培养鉴定,未未发现沙门氏菌属、葡萄球菌、链曲菌,而在接种板鱼酱肉、生发现沙门氏菌属、葡萄球菌、链曲菌,而在接种板鱼酱肉、生猪肉、苍蝇混悬液培养基上猪肉、苍蝇混悬液培养基上弥漫着大量的普通变形杆菌弥漫着大量的普通变形杆菌。这一。这一结果似乎与流行病学调查、中毒表现吻合,但还难于由此作出结果似乎与流行病学调查、中毒表现吻合,但还难于由此作出肯定的结论。肯定的结论。 应用血

57、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于中毒后应用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于中毒后1116日采集中毒患者日采集中毒患者血清和食用过可疑食物未中毒的健康者的血清,以分离出的变血清和食用过可疑食物未中毒的健康者的血清,以分离出的变形杆菌制成抗原,并用形杆菌制成抗原,并用OX10变形杆菌抗原进行血清凝集试验变形杆菌抗原进行血清凝集试验(表表20)。血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最终证明了变形杆菌是引起此。血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最终证明了变形杆菌是引起此次食物中毒的病因。次食物中毒的病因。n案例案例2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及病例饮剩白酒检验结果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及病例饮剩白酒检验结果表明中毒与甲醇有关,非病例嗜酒者、病例的血、尿、表明中毒与

58、甲醇有关,非病例嗜酒者、病例的血、尿、脑脊液中的甲醇含量更充分地说明甲醇是引起中毒的脑脊液中的甲醇含量更充分地说明甲醇是引起中毒的致病因素致病因素(表表21)。n调查分析结果下结论时应注意,肯定或否定食调查分析结果下结论时应注意,肯定或否定食物中毒都要有确凿的依据,对疑难的、原因不物中毒都要有确凿的依据,对疑难的、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事故必须按明的食物中毒事故必须按食物中毒诊断标准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和技术处理总则和技术处理总则的规定组织专家论证。的规定组织专家论证。n此外,我们必须注意,某种此外,我们必须注意,某种食物与中毒有统计食物与中毒有统计学联系并不一定就是因果关系,还可能是间接学联系并不一

59、定就是因果关系,还可能是间接联系或虚假联系。联系或虚假联系。n从统计学联系到作出因果关系的结论应考虑以从统计学联系到作出因果关系的结论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下几个方面:联系的程度(联系的程度(RRRR或或OROR值)越大,联系成为因果关系值)越大,联系成为因果关系的可能性也越大;的可能性也越大;中毒的分布应与有联系的食物的分布相一致,并且中毒的分布应与有联系的食物的分布相一致,并且在时间上进食先于中毒;在时间上进食先于中毒;有联系的食物的进食量与中毒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有联系的食物的进食量与中毒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系;因果关系必须能被临床医学、微生物学、毒理学、因果关系必须能被临床医学、微生物学、毒理学、食品卫生学等所解释;食品卫生学等所解释;实验室阳性结果能加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证实,实验室阳性结果能加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证实,阴性结果不能作为否定流行病学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