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齿轮泵是液压泵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泵,它的齿轮泵是液压泵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泵,它的抗污染能抗污染能力强力强,价格最便宜价格最便宜。但一般齿轮泵容积效率较低,轴承。但一般齿轮泵容积效率较低,轴承上不平衡力大,上不平衡力大,工作压力不高工作压力不高。齿轮泵的另一个重要缺。齿轮泵的另一个重要缺点是流量脉动大,运行时噪声水平较高,在高压下运行点是流量脉动大,运行时噪声水平较高,在高压下运行时尤为突出。齿轮泵主要用于低压或噪声水平限制不严时尤为突出。齿轮泵主要用于低压或噪声水平限制不严的场合。一般机械的润滑泵以及非自吸式泵的辅助泵都的场合。一般机械的润滑泵以及非自吸式泵的辅助泵都采用齿轮泵。采用齿轮泵。
2、 从结构上看齿轮从结构上看齿轮 泵可分为外啮合和泵可分为外啮合和 内啮合两类,其中内啮合两类,其中 以外啮合齿轮泵应以外啮合齿轮泵应 用更广泛用更广泛。外啮合齿轮泵内啮合齿轮泵一、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一、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 外啮合齿轮泵由一对完全相同的齿轮啮合,由外啮合齿轮泵由一对完全相同的齿轮啮合,由于于 1,产生上下,产生上下体积变化,这就体积变化,这就形成了吸油区和形成了吸油区和压油区。同时在压油区。同时在啮合过程中啮合啮合过程中啮合点沿啮合线移动,点沿啮合线移动,把这两区分开,把这两区分开,起配流作用。起配流作用。吸油吸油压油压油1、密封工作腔、密封工作腔 齿轮的齿间槽、泵体、前后配
3、油盘组成齿轮的齿间槽、泵体、前后配油盘组成 许多个密封工作腔。许多个密封工作腔。2、通过齿顶与泵体、轮齿与轮齿的啮合、前后配油盘形、通过齿顶与泵体、轮齿与轮齿的啮合、前后配油盘形 成高压腔和低压腔。成高压腔和低压腔。3、通过轮齿与轮齿的啮合造成密封工作腔容积发生变化、通过轮齿与轮齿的啮合造成密封工作腔容积发生变化 完成吸压油。轮齿与轮齿退出啮合是吸油过程、轮齿完成吸压油。轮齿与轮齿退出啮合是吸油过程、轮齿 与轮齿进入啮合是压油过程与轮齿进入啮合是压油过程 图为外啮合齿轮泵实物结构图为外啮合齿轮泵实物结构二:外啮合齿轮泵排量和流量计算二:外啮合齿轮泵排量和流量计算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下面我们来分
4、析一下齿轮齿轮泵的排量。根据泵的排量。根据齿轮齿轮泵的工作原理我们知道,泵每转一转所排泵的工作原理我们知道,泵每转一转所排出的液体体积,就等于两个齿轮的齿顶与轮齿出的液体体积,就等于两个齿轮的齿顶与轮齿所组成的齿间槽的体积。我们如果采用标准齿所组成的齿间槽的体积。我们如果采用标准齿轮,并假设轮,并假设齿间槽的体积就齿间槽的体积就等于轮齿的体积,等于轮齿的体积,那么,齿轮每转一周所排出的体积就可近似等那么,齿轮每转一周所排出的体积就可近似等于外径为齿顶圆于外径为齿顶圆(mZ+2m),内径为齿根圆(,内径为齿根圆(mZ-2m),厚度为齿轮的厚度,厚度为齿轮的厚度B所组成的圆环的体积,所组成的圆环的
5、体积,即即 zBmBmmzmmzV2222)2()2(4 在实际中,要使齿轮能够正常转动,必须使齿间槽的在实际中,要使齿轮能够正常转动,必须使齿间槽的体积大于轮齿的体积,由于这个原因,实验发现,在实际体积大于轮齿的体积,由于这个原因,实验发现,在实际中获得的排量要比理论推导的大一些,为此,一般以中获得的排量要比理论推导的大一些,为此,一般以3.33代替公式中的代替公式中的 ,这样与实际情况更接近。,这样与实际情况更接近。 哪么哪么齿轮泵的排量为齿轮泵的排量为: V=6.66m2ZB 齿轮泵的理论流量为齿轮泵的理论流量为: q qthth=6.66m=6.66m2 2ZBnZBn 齿轮泵的实际流
6、量为齿轮泵的实际流量为: q=6.66mq=6.66m2 2ZBZB PVPV.n.n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个排量和流量是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个排量和流量是平均值,在实际中,由于轮齿在每一个瞬间容积平均值,在实际中,由于轮齿在每一个瞬间容积的变化率是不均匀的,因此,所有泵的瞬时流量的变化率是不均匀的,因此,所有泵的瞬时流量都是脉动的,假设在某一瞬间的最大流量为都是脉动的,假设在某一瞬间的最大流量为q qmaxmax,另外一个瞬间的最小流量为另外一个瞬间的最小流量为q qminmin,那么,那么,流量脉动的大小我们用流量脉动流量脉动的大小我们用流量脉动率率来表示,则:来表示,则:%100
7、minmaxqqq三、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和优缺点三、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和优缺点1 1、泄漏泄漏 通过齿轮泵工作原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齿轮泵泄通过齿轮泵工作原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齿轮泵泄漏的途径主要有三个部位:漏的途径主要有三个部位:(1 1)发生在齿顶与泵体之间的径向间隙泄漏。)发生在齿顶与泵体之间的径向间隙泄漏。(2 2)齿轮的端面与端盖之间的轴向间隙泄漏。)齿轮的端面与端盖之间的轴向间隙泄漏。(3 3)轮齿与轮齿啮合处之间的泄漏。)轮齿与轮齿啮合处之间的泄漏。 实验发现,由于齿顶与泵体的径向间隙较小,轮齿与轮实验发现,由于齿顶与泵体的径向间隙较小,轮齿与轮齿啮合处的间隙更小,这
8、两部分的泄漏量比较小,而端面齿啮合处的间隙更小,这两部分的泄漏量比较小,而端面与端盖之间的轴向间隙较大,泄漏量也比较大,它占总泄与端盖之间的轴向间隙较大,泄漏量也比较大,它占总泄漏量的漏量的75%75%80%80%,因此要想减小齿轮泵的泄漏提高齿轮泵,因此要想减小齿轮泵的泄漏提高齿轮泵的容积效率,就要想法减小端面与端盖之间的轴向间隙的的容积效率,就要想法减小端面与端盖之间的轴向间隙的泄漏,通常的方法是采用浮动配油盘,并把高压油引到油泄漏,通常的方法是采用浮动配油盘,并把高压油引到油盘的后面使配油盘紧紧压到齿轮的端面上盘的后面使配油盘紧紧压到齿轮的端面上 2、困油困油 根据机械原理我们知道,要保
9、证一对齿轮运转平稳,吸根据机械原理我们知道,要保证一对齿轮运转平稳,吸压油口的严格分开,重叠系数压油口的严格分开,重叠系数必须大于必须大于1,也就是说在同,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内有两对齿轮的轮齿处于啮合状态,这样在两个啮一时间内有两对齿轮的轮齿处于啮合状态,这样在两个啮合线之间的液体既不与吸油口相通,也不与压油口相通,合线之间的液体既不与吸油口相通,也不与压油口相通,而是被围困在一个密闭的容积内,随着点轮的转动,这个而是被围困在一个密闭的容积内,随着点轮的转动,这个密闭容积的大小又要发生变化,从而使液体受压或产生真密闭容积的大小又要发生变化,从而使液体受压或产生真空,这就是困油现象,如书图空,这
10、就是困油现象,如书图2-4的所示:的所示: 从节点从节点P上下分开,假设节点以上的体积为上下分开,假设节点以上的体积为V1,节点以下的体积为,节点以下的体积为V2,两个啮合点之间的总体积为,两个啮合点之间的总体积为V,那么,那么V=V1+V2,现在我们看,现在我们看V1,V2,是怎样变化的,当齿轮沿着图示方向转动时,我们知道齿轮的,是怎样变化的,当齿轮沿着图示方向转动时,我们知道齿轮的一方向转动另一方向轮点与轮点之间还要沿着点口滑动,我们看上一方向转动另一方向轮点与轮点之间还要沿着点口滑动,我们看上面的这个啮合点它是沿点面向点根方向滑动,从而使面的这个啮合点它是沿点面向点根方向滑动,从而使V1
11、减小,而下减小,而下面这相啮合点它是沿点面的向点顶方向滑动,从而使面这相啮合点它是沿点面的向点顶方向滑动,从而使V2增大,但是增大,但是大从图大从图a向图向图b转动时,上面这个啮合点距节点的距离比较大,回转转动时,上面这个啮合点距节点的距离比较大,回转半径比较大,沿齿面滑动量也比较大,从而使半径比较大,沿齿面滑动量也比较大,从而使V1的减小量比较大,的减小量比较大,而下面这个啮合点距节点的距离比较小,回转半径比较小,沿点面而下面这个啮合点距节点的距离比较小,回转半径比较小,沿点面滑动量也比较小,从而使用权滑动量也比较小,从而使用权V2的增大量比较小,这样在从图的增大量比较小,这样在从图a向向图
12、图b转动时,由于转动时,由于V1的减小量比较大,的减小量比较大,V2的增大量比较小,的增大量比较小, 从而使从而使总体积总体积V减小,由于液减小,由于液体不可压缩,必然使两啮体不可压缩,必然使两啮合点之间液体的压力迅速合点之间液体的压力迅速增大,产生高压困油,直增大,产生高压困油,直到转到图到转到图b上下两个啮合上下两个啮合点到节点的距离一样,总点到节点的距离一样,总体积体积V减小到最小,被困减小到最小,被困液体的压力达到最大液体的压力达到最大那么从图b到c那随着齿轮的转动,上面的啮合点仍然向齿根滑动,使用权V1减小,而下边的啮合点仍然向点顶滑动,使用权V2增大,但是上边这个啮合点到节点的距离
13、越来越大,而下边这个啮合点到节点的距离是越来越小,从而使V2的增大量越来越大,这样从图b到图c时,由于V1的减小量比较小,V2的增大量比较大,从而使总的体积V增大由于液体不可压缩也不会彭胀,必然使两啮合点之间的压力迅速减小,产生真空,出现振动和噪声,产生所谓的低压困油,直到图c下边这个啮合点要脱开,开始吸油,这个点间槽困油全部结束,这就是困油的全过程,在这里无论是高压困油还是低压困油,对泵的危害都是很大的,在实际中要想法清除困油现象,那么怎么清除通常是在两个盖板上开两个卸荷槽,在体积V减小时通过卸荷槽,使两啮合点之间的液体与压油口相通,体积V增大时,通过卸荷槽使两啮合点之间的液体与吸油口相通进
14、行补油,从而消除困油现象,但在这里应该注意的是两卸荷槽之间的距离必须保证在任何时候吸压油口都不申通,这是点轮泵的困油现象。 目前使用的叶片泵主要有两大类:一目前使用的叶片泵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种是单作用单作用叶片泵叶片泵,另一种是,另一种是双作用叶片双作用叶片泵泵,单作用式叶片泵单作用式叶片泵就是指就是指转子转一转每转子转一转每一个密封工作腔吸压油各一次一个密封工作腔吸压油各一次,单作用式单作用式叶片泵往往做成叶片泵往往做成变量泵变量泵,而而双作用叶片泵双作用叶片泵就是就是指转子转一转每一个密封工作腔吸压指转子转一转每一个密封工作腔吸压油各二次油各二次,对于对于双作用叶片泵双作用叶片泵,目前全
15、部,目前全部是是定量泵定量泵。现在我们首先来分析单作用式。现在我们首先来分析单作用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排量与流量的计算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排量与流量的计算一、单作用叶片泵一、单作用叶片泵1、结构和工作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示为单作用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它主要图示为单作用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它主要由转子由转子1、定子、定子2、叶片、叶片3、壳体以及前后两侧的、壳体以及前后两侧的 配配流盘所组成,流盘所组成,现在我们来分析现在我们来分析它的工作原理。它的工作原理。(一)(一)结构和工作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二、双作用叶片泵二、双作用叶片泵 图中为双作用叶片泵结构。它主要由壳体图中为双作用叶片泵结构
16、。它主要由壳体1、7,转子转子3,定子,定子4,叶片,叶片5,配流盘,配流盘2、6和主轴和主轴9等组等组成。成。1-前泵体 2-配流盘 -转子 4-定子 5-叶片 6-配流盘 7后泵体 8-端盖 9-主轴 10-密封防尘圈 11、12-轴承 13-螺钉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可由下图说明。当转子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可由下图说明。当转子2和叶片和叶片3一起按图示方向旋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一起按图示方向旋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叶片紧贴在定子作用,叶片紧贴在定子1的内表面,通过定子内表的内表面,通过定子内表面、转子外表面、叶片和两个配流盘形成若干个面、转子外表面、叶片和两个配流盘形成若干个密封容积。随
17、着转子的旋转,每一个密封工作腔密封容积。随着转子的旋转,每一个密封工作腔容积会周期性地变容积会周期性地变大和缩小。一转内大和缩小。一转内密封容积变化两个密封容积变化两个循环。所以密封容循环。所以密封容积每转内吸油、压积每转内吸油、压油两次,称为双作油两次,称为双作用泵。双作用使流用泵。双作用使流量增加一倍,量增加一倍,流量流量也相应增加。也相应增加。四、限压式变量叶片泵1.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变量叶片泵有内反馈式内反馈式和外反馈式外反馈式两种。 (1) 限压式外反馈变量叶片泵 左图中表示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原理,右图为其特性左图中表示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原理,右图为其特性曲线。泵的输出压力作用在定子右
18、侧的活塞曲线。泵的输出压力作用在定子右侧的活塞 1上。当压上。当压力作用在活塞上的力不超过弹簧力作用在活塞上的力不超过弹簧2的预紧力时,泵的输的预紧力时,泵的输出流量基本不变。当泵的工作压力增加,作用于活塞上出流量基本不变。当泵的工作压力增加,作用于活塞上的力超过弹簧的预紧力时,定子向左移动,偏心的力超过弹簧的预紧力时,定子向左移动,偏心 量减小,泵的输量减小,泵的输 出流量减小。当出流量减小。当 泵压力到达某一泵压力到达某一 数值时,偏心量数值时,偏心量 接近零,泵没有接近零,泵没有 流量输出。流量输出。所谓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是指,泵本身可以根据外负载的大小,自动调整泵的排量,从而限制泵的最高
19、供油能力,如图为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在这里转子固定在转动轴上,随传动轴一起转动,而传动轴又通过轴承固定在甭体上,使传动轴连同转子不能轴向和径向移动,只能传动,而定子那它是通过单作用式叶片泵径向不平衡力,使它在径向不平衡力的作用下紧紧的压在滚针轴承上,这样我们在定子的左边设置一个限压弹簧,而在定子的右边设一个反馈柱塞缸,通过柱塞缸和限压弹簧就可以使定子左右移动,来改变定子相对于轮子的偏心距,从而改变泵的排量,在这里我们假设弹簧在最大偏心距e0的情况下弹簧压缩量为x0,实际工作中的偏心距为e弹簧新产生的压缩量为x,反馈柱塞面积为A,由于反馈柱塞工作腔与泵压油口相通,这样反馈柱塞缸工作腔的压
20、力也就等于泵的供油压力,假设为P,在忽略滑块上的摩擦力时定子在水平方向上的力为: 左边向右的限压弹簧的弹簧力左边向右的限压弹簧的弹簧力F FS S=k=ks s(x(x0 0+x)+x),其中在偏心距最大时的其中在偏心距最大时的弹簧为弹簧为PB=Fs0=ksx0右边向左的反馈柱塞的作用力为右边向左的反馈柱塞的作用力为PA=FPA=F2 2, ,而定子相对于转而定子相对于转子的工作位置就有这两个力来决定子的工作位置就有这两个力来决定, ,下面我们分三种下面我们分三种情况来分析情况来分析: :(1 1)当泵的供油压力)当泵的供油压力P P小于小于F FS0S0/A=P/A=PB B时,我们可以看出
21、反时,我们可以看出反馈柱塞缸对定子的作用力馈柱塞缸对定子的作用力F F2 2=PA=PAF FS0S0/A.A/A.AF FS0S0,这样反这样反馈馈柱柱塞对定子向左的作用力小于限压弹簧的预紧力塞对定子向左的作用力小于限压弹簧的预紧力F FS S, ,也就是说作用在定子左边的力大也就是说作用在定子左边的力大, ,右边的力小右边的力小, ,这样定这样定子就是限压弹簧的作用下处于最右边使定子相对于转子就是限压弹簧的作用下处于最右边使定子相对于转子处于最大偏心子处于最大偏心,e,e0 0=e=e泵在最大偏心下工作泵在最大偏心下工作, ,输出的流输出的流量也最大量也最大, V, V1 1=2De=2D
22、e0 0b b这时它就是相当于单作用定量这时它就是相当于单作用定量式叶片泵,这是第一种情况泵的供油压力式叶片泵,这是第一种情况泵的供油压力P P小于小于F FS S/A/A时,时,下面我们来看当泵拓供油压力升高时的情况。下面我们来看当泵拓供油压力升高时的情况。(2)当泵的供油压力升高使PPB这时我们可以看出反馈柱塞对定子的作用力F2=PAFS0/A.AFS0,这时作用在定子右边反馈拉塞的作用力大,而定子左边限压弹簧的弹簧预紧力小,定子就要在反馈柱塞缸的作用下推动定子克服限压弹簧的弹簧力使定子向左移动,当定子移动到定子中心相对于轮子的中心为e时,限压弹簧的弹簧力增大到正好等于反馈柱塞的作用力时,
23、定子在偏心距为e处处于平衡,这时泵的供油压力为PA=KS(x0+x),那么P=KS(x0+x)/A,泵输出的排量为:V2=2Deb,拿这种情况与上一种情况相比,由于e0e,显然V1V2,泵输出的流量自然减小,这是第二种情况泵的供油压力大于FS/A时,下面我们看第三种情况下泵的最大供油压力为多少。(3)当泵的供油压力达到最大值时,我们看泵的供油压力增大,反馈柱塞对定子向左的作用力一直增大,定子一直左移,偏心距e一直减小,直到泵输出的排量V=2Deb=0,这时无论负载有多大,由于液压泵不再向外输出压力油,泵的供油压力也就不会再增大了,从而使作用在定子上反馈柱塞的作用力F2与弹簧力Fs相平衡,即F2
24、=Fs,Pmax.A=ks(e0+x0) Pmax=ks(e0+x0)/A,这就是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最大供油压力,这里所谓的限压就是通过改变流量来限制最高压力。 另外我们想一下,实际中的液压泵定子相对于轮子的偏心距会不会完全等于零,这是不会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知道液压泵本身存在泄漏,当e=0时,由于液压泵的泄漏,必然使泵的供油压力减小,定子右移偏心增大,泵的供油压力增大,e减小,直到泵的供油压力增大到最大时,定子相对于轮子的偏心距减小到e时使泵产生的流量全部用来补充泄漏而输出流量为零,泵的供油压力就保持在最大值不变了。第四节 柱塞泵三、径向柱塞泵三、径向柱塞泵1.1.径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径向柱
25、塞泵的工作原理 图为径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之所以称为径图为径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之所以称为径向柱塞泵是因为有多个柱塞径向地配置在一个共向柱塞泵是因为有多个柱塞径向地配置在一个共同的缸体同的缸体2内。缸体由电动机带动旋转,柱塞要靠内。缸体由电动机带动旋转,柱塞要靠离心力甩出,但其顶部被定离心力甩出,但其顶部被定 子子4的内壁所限制。定子的内壁所限制。定子4是是 一个与缸体偏心放置的圆环。一个与缸体偏心放置的圆环。 因此,当缸体旋转时柱塞就因此,当缸体旋转时柱塞就 做往复运动。这里采用配流做往复运动。这里采用配流 轴配油,又称径向配流。径轴配油,又称径向配流。径 向柱塞泵外形尺寸较大,目向柱塞泵外形尺寸较大,目 前生产中应用不广。前生产中应用不广。1、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二、轴向柱塞泵二、轴向柱塞泵 图为该泵的工作原理。图中斜盘图为该泵的工作原理。图中斜盘1和配流盘和配流盘4固定不转,电机带动轴固定不转,电机带动轴5、缸体、缸体2以及缸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烘焙店投资加盟合同范本
- 混凝土配料劳务合同范本
- 消防检测合同的补充协议
- 洗车店急需转让合同范本
- 漂流项目运营协议书范本
- 煤气管道转让协议书模板
- 泉州串串香加盟合同范本
- 物业顾问合同协议书范本
- 砂滤池清洗回填合同范本
- 铺面场地出租协议书模板
- 支付宝客服考试题
- 最全螺栓扭矩表(各种标准)
- 初二物理简单有趣的小实验
- 重庆市社会保险登记表
- GB/T 3282-2012钛铁
- GB/T 25149-2010工业设备化学清洗中碳钢钝化膜质量的测试方法红点法
- GB/T 18290.3-2000无焊连接第3部分:可接触无焊绝缘位移连接一般要求、试验方法和使用导则
- 高血压疾病证明书
- 新高三暑假弯道超车2021年高二期末主题班会学校活动ppt
- 对肝癌肝切除术指证的新近认识课件讲义
- 质量过程报告记录汇总表-scr与ncr表格报检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