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_第1页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月球地球的卫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月球地球的卫星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第五课,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学习内容。本课以探索月球的秘密为编排线索,通过展示图片、查阅资料和模拟实验等活动丰富学生对月球的认识。学生对比月球正反两面,整理资料信息,模拟制造环形山来发现月球的特点,激发学生探索月球秘密的求知欲,从多维度认识月球,掌握月球的基本信息,从而思考月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原因,进一步明确月球对地球的意义。图片学习和模拟实验是学习天文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前面几课已经有了较好的体验和尝试。本课将从“小小登月员”跟随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的视角开展活动,涉及查找课外资料这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

2、学习,进行信息的提取归纳总结,制作“月球小档案”,了解人类对月球探索的不懈努力,渗透中国航天精神。【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和日常积累,他们对月球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月球的形状和月相变化规律等等,月球与太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等。但月球还有很多值得学生探索交流的地方,在本节课基于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通过学生图片比较、视频观察、查阅资料、模拟实验等方式来探索月球更多的秘密,并与当前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进程建立起链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2.知道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环形山。科学探究目标:1.掌握观察对比图片学习天文知识的方法。2.学会查找和整理收集

3、资料的多种方法。3.通过模拟环形山实验,意识到模拟实验是天文学家研究宇宙的重要探索方式。科学态度目标:1.保持探索月球秘密的好奇心和兴趣。2.积极搜索资料,乐于与同学分享。接纳别人的观点,善于分享和敢于修正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不懈努力,人类对月球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2.认识到月球环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原因,进而更加珍惜爱护地球环境。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探索月球的秘密。难点:通过多种方法探索月球的秘密并进行月球信息的整理汇报。【材料准备】教师:月球信息整理卡、课件、月球资料卡小组:盘子、面粉、各种大小的球

4、、记录单视频来源:环形山的形成实验视频:宝安区微课资源库(碧海小学) 环形山形成原因:潮汐形成原理:天文潮汐形成原理_哔哩哔哩_bilibili【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一 聚焦PPT 出示嫦娥四号探测器图片 1.情境导入:同学们,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几十亿年来一直都陪伴着地球,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嫦娥四号一起去月球上做做客,看看这位老朋友。(板书:月球地球的卫星)2.复习巩固:从地球搭载火箭过去月球路上还得花费一点时间,这段时间考考你们,你知道月球是一个怎样的星球吗?有哪些特点呢?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汇报。教师板书。预设:月相的变化是一个月、月球表面有很多洞、坑、有环形

5、山、月球不会发光······教师小结:大家知道得可真不少,月球的秘密还有不少呢,我们继续探索吧。设计意图:以嫦娥四号视角为背景,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提问巩固前面所学,暴露学生前概念:部分同学知道月球表面是坑坑洼洼的,少部分同学能提到环形山,基本上学生不知道月球是有正背面的。二、探索 (一)观察月球 PPT 出示月球正面和背面的图片1. 教师提问:经过27天的飞行,嫦娥四号探测器软着陆在月球的背面。这是全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非常值得我们中国人自豪。你能跟地球上的人们介绍一下你的发现吗?预设1:月球的

6、正面有明有黑,黑的部分比较多。 预设2:正面看起来比背面光滑一些,背面有很多坑,看起来凹凸不平。预设3:背面亮的部分多,黑的部分很少。2.教师提问:这些明暗不同的部分究竟是月球上的什么呢?有同学知道的吗?可以结合老师提供的月球资料卡进行了解。【后附月球资料卡】预设1:黑色部分是月海盆地,月海里面不是海水,是指比周围低洼的大平原或盆地。预设2:亮的部分是高地,高出月海的区域称为月陆。板书:月海(盆地或平原)、月陆(高地或山脉)教师补充:月海中其实并没有海,它们只是颜色很深的低洼平原,就像我们地球上的盆地一样。但古人只能通过望远镜观察月球,他们看到这些地方颜色比较深,就按照地球上的习惯,

7、把这些叫做月海了。3.教师提问:月球背面的坑是什么?预设:环形山。4.教师总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有正反两面,它的正面和背面都有盆地、平原、高地,但是月球背面有更多的环形山。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观察月球正背面的图片,初步得出二者不同,了解月球的特征,为制作月球小档案提供素材。(二)制作月球小档案 1.我们通过观察月球的正面和背面图片,近距离的看到了月球表面的特征,月球还有哪些秘密我们能发现呢?2.请同学们阅读“月球资料卡”内容,将你感兴趣的月球信息整理成月球小档案,来进行展示交流。3.学生阅读资料,整理月球小档案。4.交流研讨:月球小档案能让阅读的人迅速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与信息,你的月

8、球小档案与别的同学一样吗?请你来展示交流。设计意图:通过月球小档案的制作让学生对月球的特点有更更清晰的了解,同时为下个活动做好铺垫。(三)模拟制造环形山1.教师提问:同学们整理的月球小档案很详细,包含了月球的年龄、大小、与地球距离等基本信息。很多同学都提到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它有什么特点呢?PPT 出示环形山多张图片预设:环形山数量很多,大小不一,有的深有点浅,有的中间还有凸起的山峰······2.教师提问:究竟它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设想、质疑。3.教师引导:目前有两种关于环形山形成的学说,陨石撞击说是目前公认的形成环形山的

9、原因,播放视频【环形山的形成原因】4.教师提问:撞击说真的可以形成环形山吗?科学家在解决天文问题时,由于条件和技术限制,一般用模拟实验来证明。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材料,我们如何来模拟环形山的形成?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哪些物体?板书:模拟实验 面粉和托盘 月球表面 大小不同的球 大小不同的陨石实验要求:你能撞击出大小重叠的“环形山”吗?5.观看实验视频,进行实验操作并完成实验记录单。【播放实验微课】6.实验结束,学生分享实验心得:环形山是如何形成的?7.组织学生将对月球的新认识补充在第1课的韦恩图中。 设计意图:实验的设置增加学生,模拟实验是我们探索宇宙科学规律的一种探究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随着学习的

10、深入,自身对太阳和月球的认识在不断增加和丰富。三、思考与拓展1.教师引发思考: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月球的秘密,那月球适合人类居住吗? 预设1:不合适,因为没有水。 预设2:不合适,白天和黑夜温差变化太大。 预设3:月球光秃秃的没有食物。2. 教师提问,月球作为地球的老朋友,对我们地球有什么影响呢?【播放潮汐形成原理视频】。3.教师提示:可以在记录单上写下关于月球你还想了解的秘密。回家了也可以观看飞向月球这部纪录片继续探索,讲述了中国科学家对月球探索过程,中国探月工程取得的成就等等。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月球不适合人类居住,让学生意识到地球家园的重要性,从

11、而树立起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同时也体会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力有多大,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宇宙的欲望。 【板书设计(生成)】【板书说明】以上均为打印【学生记录单设计】 姓名: 日期: 月 日月球小档案 模拟制作环形山实验材料:面粉、托盘、大小不同的球实验要求:撞击出大小不同,大小重叠的“环形山”在下图中画出你制造的环形山。关于月球,你还关心: 【其他说明】月球资料卡姓名: 请在资料中选择你感兴趣的列入“月球小档案”1. 月球年龄:约45亿年2. 月球表面温度: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可高达127;夜晚可降低到零下183。3. 月球结构:月壳(厚度60-65公里)、月幔(厚度1000公里)、月核(温度1000摄氏度)4. 月球直径:3474.8公里,约地球的1/45. 与地球的距离:约38万千米6.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1/4007. 月球质量:是地球的1/81,约7350亿亿吨8. 月球引力:约是地球的1/69. 月球体积:约是地球的1/49 10. 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山脉或高地(月陆),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月海)。11. 月球本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