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淫—湿邪丶暑邪_第1页
六淫—湿邪丶暑邪_第2页
六淫—湿邪丶暑邪_第3页
六淫—湿邪丶暑邪_第4页
六淫—湿邪丶暑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淫六淫 湿邪丶暑邪湿邪丶暑邪陈素华2013.05.25(一)湿邪 1.湿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称为湿邪。 湿为长夏的主气。长夏即夏至至处暑湿为长夏的主气。长夏即夏至至处暑5个节气,时值个节气,时值夏秋之交,阳热尚盛,雨水且多,热蒸水腾,潮湿充斥,夏秋之交,阳热尚盛,雨水且多,热蒸水腾,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重的季节。若湿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湿为一年中湿气最重的季节。若湿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湿邪。邪。2.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滞脏腑经络,阻遏气机,升降失常,常可见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

2、湿留体内,常先困脾,致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则可见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症。清叶桂温热论外感温热篇说:“湿胜则阳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腑肿。”因湿为重浊有质知邪,故侵人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如湿阻胸隔,气机不畅则胸膈满闷;湿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则脘痞腹胀,食欲减退;湿停下焦,肾与膀胱气机不 力则小腹胀满,小便淋涩不畅。 (2)湿性重浊:重,即沉重或重着。指感受湿邪,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沉,四肢酸懒沉重等症。湿邪留滞经络关节,阳气布达受碍,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之“湿痹”或“着痹”。浊,即秽浊

3、,多指分泌物秽浊不清,即感受湿邪,湿浊在上则可见面垢眵多;湿滞大肠大便溏泻,下痢黏液脓血;湿浊下注,则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邪浸淫肌肤,则可见湿疹浸淫流水等症。 (3)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湿邪致病特性有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黏滞而不爽,如排出物及分泌物多滞腻而不通畅;二是湿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痹、湿疹、湿温等。 吴瑭温病条辨上焦篇谓:“其性氤氲黏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类水属阴而有趋下之势,人体下部亦属阴,同类相求,故湿邪为病,多易伤及人体下部。如水肿、湿疹多以下肢明显;湿邪下注,则可致淋浊、

4、带下、泄痢等病证。 祛湿的食物:主食及豆类有薏米、赤小豆、小麦、荞麦等; 肉、蛋、奶类有鳝鱼、鸭肉、猪肉、鲤鱼、鲫鱼、牛奶、蛋类等; 蔬菜水果有萝卜、冬瓜、芹菜、土豆、扁豆、西葫芦;西瓜、甘蔗、苹果、橘子、水蜜桃、椰子等。(二二)暑邪暑邪 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凡夏至之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凡夏至之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暑乃夏季的主气。暑为火热之气所化,暑气太过,暑乃夏季的主气。暑为火热之气所化,暑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暑邪。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伤人致病,则为暑邪。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

5、故素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故素问问热论说: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为病暑。”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暑之别。起病缓,病情轻者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暑之别。起病缓,病情轻者为为“伤暑伤暑”;发病急,;发病急, 病情重者,为病情重者,为“中暑中暑”。 2.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暑性炎热:暑为夏暑性炎热:暑为夏月炎暑,盛夏之火气,具月炎暑,盛夏之火气,具有酷热之性,火热属阳,有酷热之性,火热属阳,故暑属阳邪。暑邪伤人多故暑属阳邪。暑邪伤人多表现出一系列阳热症状,表现出一系列阳热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烦如高热、心烦、面赤、

6、烦躁、脉象洪大等,称为伤躁、脉象洪大等,称为伤暑(或暑热)。暑(或暑热)。 暑性升散:升散,即上升发散之意。升,指暑邪暑性升散:升散,即上升发散之意。升,指暑邪易于上犯头目,内扰心神,因为暑邪易人心经:易于上犯头目,内扰心神,因为暑邪易人心经:散,指暑邪为害,易于伤津耗气。暑为阳邪,阳散,指暑邪为害,易于伤津耗气。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多直人气分,医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多直人气分,医|学教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致腠理开泄而大汗出。汗多伤津,育网搜集整理可致腠理开泄而大汗出。汗多伤津,污液亏损,则可出现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赤污液亏损,则可出现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赤短少等。在大量

7、汗出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导短少等。在大量汗出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导致气虚,故伤于暑者,常可见到气短乏力,甚则致气虚,故伤于暑者,常可见到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之中暑。中暑兼见四肢厥逆,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之中暑。中暑兼见四肢厥逆,称为暑厥。暑热引动肝风而兼见四肢抽搐,颈项称为暑厥。暑热引动肝风而兼见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称为暑风(暑痫)。暑热强直,甚则角弓反张,称为暑风(暑痫)。暑热之邪,不仅耗气伤津,还可扰动心神,而引起心之邪,不仅耗气伤津,还可扰动心神,而引起心烦闷乱而不宁。烦闷乱而不宁。 暑多挟湿:暑季不仅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暑多挟湿:暑季不仅气候炎热,且常多雨而

8、潮湿,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间,人身之所潮湿,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间,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暑令湿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暑令湿胜必多兼感。其临床特征,除发热、烦渴等胜必多兼感。其临床特征,除发热、烦渴等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暑热症状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大便溏泄不爽等湿阻症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大便溏泄不爽等湿阻症状。虽为暑湿并存,但仍以暑热为主,湿浊状。虽为暑湿并存,但仍以暑热为主,湿浊居次,非暑中必定有湿。暑为夏季主气,暑居次,非暑中必定有湿。暑为夏季主气,暑邪为患,有阴暑、阳暑之分。暑邪致病的基邪为患,有阴暑、阳暑之分。暑邪致病的基本特征为热盛、阴伤、耗气,又多挟湿。所本特征为热盛、阴伤、耗气,又多挟湿。所以,临床上以壮热、阴亏、气虚、湿阻为特以,临床上以壮热、阴亏、气虚、湿阻为特征。如夏季的感冒病,多属暑邪兼挟湿邪而征。如夏季的感冒病,多属暑邪兼挟湿邪而致,治疗当用致,治疗当用“湿祛热孤湿祛热孤”之法。之法。3.解暑食物 a.夏天的饮食应该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应该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物,如鸭肉、鲫鱼、虾、瘦肉、食用蕈类(香菇、蘑菇、平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