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与布局研究_第1页
河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与布局研究_第2页
河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与布局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与布局研究      近年来,河南省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较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迅速。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水平不高,辐射功能弱,带动能力不强。因此,研究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布局,对制定“十一五”计划,实现河南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1河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状况 2004年,河南有区域性中心城市17个,市区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有郑州、洛阳市,50-100万人的大城市有平顶山、新乡、安阳、焦作、开封、南阳、商丘市,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有信阳、濮阳、许昌、鹤壁、漯河等市。 从城市的功能类型来看,可分为四

2、大类:第一类集政治、经济、贸易、金融、科教等为一体的郑州市,是河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属综合性大城市;第二类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如洛阳、新乡、安阳、开封等;第三类是资源型城市,如平顶山、焦作、鹤壁等,从1950年代起,就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第四类无明显优势产业的综合性城市,如信阳、商丘、驻马店、周口、南阳等城市。这些城市因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城市起步较晚,又缺乏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产业成长缓慢,城市特色不明显,经济辐射力和生产要素聚集力较弱,难以形成有力的竞争优势,总体上属于“小而全”的综合性城市。 2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河南城市化水平较低,区域中心城市规模、功能和经

3、济效益与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相比经济发展水平低、辐射功能弱、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差、城市生态功能弱。 2.1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 区域差异显著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河南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建设起点较低,基础薄弱,中心城市规模小、数量少,城市综合实力在全国位次靠后。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低于发达省份。2001年,17个中心城市市区平均GDP只有100.5亿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达的省区,往往有多个经济增长的中心和核心区,而河南除了郑州市在全国有一定的竞争力(在全国位列31位)以外,其他中心城市(在全国位列70-230位之间)的发展水平普遍偏低,城市经济能量有限,很难带动周围地

4、区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明显分为三类地区。第一, 经济地位显著上升的区域集中分布在河南中部偏北的郑州、许昌、焦作市等。第二, 经济地位缓慢上升的区域大多位于经济增长最快区域的周围和省域边界。主要有安阳市、濮阳市、商丘市、开封市及南阳市。第三, 经济地位缓慢下降的区域在东、南、西部基本呈连续环状分布,有信阳、周口、驻马店等市, 该区域集中了全省绝大多数贫困地区。这类区域原有经济基础就较差,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又相对滞后, 因而是政府政策调控的难点和重点区域。 2.2中心城市?射功能弱 城市内在潜质差 河南除郑州、洛阳两市城市功能作用较大外,其余7个大城市作用还比较小。在9个大城市中,洛阳是全

5、国的重工业基地,第二产业占有绝对优势,但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平顶山、焦作等是资源性城市,虽属于大城市,但其产业结构单一,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有限,还难以起到地区中心城市的作用,就更说不上全国中心城市的地位。中小区域性、局部性中心城市的城市功能则更弱,带动本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则更不明显。作为首位城市的省会城市郑州,其发展现状与其中心城市的地位还有很大的差距。2001年,郑州市GDP总量为56.7亿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第31位,低于武汉、西安、济南等周边省会城市,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吸引力不强。表现在产业上,郑州市工业不够发达,缺乏拳头产品,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在全国市场上所占份额极小

6、。表现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上,郑州与周围城市的关联度小,联系松散,周围地区中小城市对郑州的依托性、依赖性小。表现在人口规模上,非农业人口集中度和产业集中度不高,对投资者、周围企业的吸引力不大。 中心城市内在潜质差。主要体现在科技、教育、人才、信息、金融等方面。据统计,2001年,全省中心城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2.3万名,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43.5万人,平均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10人、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44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28.5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心城市质量低,组织协调和服务功能较弱。 2.3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 就工业而言,199

7、0年代以后,郑州市一些老工业迅速衰退,但又缺乏新兴的工业企业,中心城市工业出现滑坡,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如洛阳、平顶山、新乡等城市虽然工业基础较好,但也同样缺乏实力雄厚、核心能力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 第三产业低水平重复发展、盲目竞争。改革开放以后,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一些地方试图跨越工业化的阶段,由农业时代一步跨入第三产业时代。一些中心城市出现了过分强调第三产业,忽视第二产业,把大量资金投资到建商场、建批发市场,但由于没有工业的相应跟上,很多商业设施效益低下,集散力不强。高新技术企业少、规模小、影响力弱。如2001年,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占全市GDP的6%左右,其

8、增加值只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0%左右,低于大多数省会城市的比重。 2.4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差 城市生态功能弱 从河南中心城市的实际看, 一些中心城市断头路段多,交通阻塞严重,缺乏快速通道,城市基础设施差;城市缺乏个性和文化品位,既没有外在的标志性建筑,也缺乏内在的文化内涵;一些具有传统历史文化的街区,为了眼前利益也在开发热中破坏殆尽;一些城市企业的污水仍然没有实现达标排放,传统工业向无污染环保工业的转型任务还相当艰巨;城市的噪音污染、空气污染、光污染等现代污染还普遍存在;绝大多数城市的绿化率处于较低水平。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发展不协调,影响中心城市综合效益的发挥。 3 河南区域性中心

9、城市空间布局及发展策略 3.1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空间布局 河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多集中在铁路线上,呈双十字轴线型分布。京广线上的城市占河南区域性中心的41.2%,陇海线上占23.5%,焦枝线上占17.6%,三条线合计占82.3%,城市人口集中了全部中心城市人口的87%。铁路建设促进了的工业聚集,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北部自然条件好,多为冲积平原,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且北部交通便利,城市发展的历史基础较好。因而,河南城市偏集于陇海线及其以北地区。面积不足全省的25%,却集中了全省中心城市数量的58.8%,人口的62.3%,国内生产总值的63%,是全省的精华。而南部地区长期以农业为主,

10、中心城市少、规模小、实力弱,城市化水平低。 3.2河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策略 3.2.1积极发展产业集群 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积极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化是以城市为基点,以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为主导,借助专业分工与合作,带动上下游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形成高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高地,从而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积极探索以构建生态产业链为目标的产业发展机制,围绕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以突出和壮大主导产业为基础,在产业链聚集和延伸上下功夫,构筑完整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聚集度。加强规划,确定各市产业发展重点,集中资源,在城市内形成生产要素互补、上下游产业配套、城市合理分工的产业布

11、局;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培植一批龙头企业,创立一批名牌产品,壮大一批优势产业群,形成区域性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 3.2.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积极引进市场机制,加强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的资金可以通过改革投资融资体制来解决,进一步开放公共项目的市场准进入,改革其经营方式,激活民间投资,使部分公共投资通过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地价增值得到偿还。尽量吸收非政府的赢利性投资参加,利用地价增值和附带开发的商业区、服务设施赢利实现对投资的回报,以提高大城市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其带动、聚集和辐射作用,促进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 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上,

12、要突出城市的个性和文化品位,增强城市的内在的文化内涵,加强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实现企业的污水的达标排放,促进传统工业向无污染环保工业的转型,减少城市的噪音污染、空气污染和光污染,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加强生态城市建设,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3.2.3 集聚人才资源 加强城市区域创新 消除影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根本约束,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各类人才的集聚。配合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根据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布署,提升区域创新水平,加快区域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中央驻豫科研单位的作用,整合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科技创新平台

13、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全省科技创新的“活力区”和“辐射源”。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优势,加大推进“二次创业”的力度,通过优化创业环境、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3.2.4强化内外产业关联 提高区域经济水平 加现代化交通网络建设,扩大国际交流通道;开拓国内外市场,吸引外资,由国内贸易中心向国际贸易中心转变,以努力实现城市国际化。通过引进更多的世界大公司、大财团来投资兴业、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使郑州、洛阳成为世界大公司、大企业在豫投资的重点城市,同时又成为周边城市利用外资的辐射源。周边区域性中心城市也应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广泛吸纳国内外资金,更好地承接外资企业的辐射,更快地加入外资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