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2a618592-b0e8-4ee6-b1af-455bb6f57e18/2a618592-b0e8-4ee6-b1af-455bb6f57e181.gif)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2a618592-b0e8-4ee6-b1af-455bb6f57e18/2a618592-b0e8-4ee6-b1af-455bb6f57e182.gif)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2a618592-b0e8-4ee6-b1af-455bb6f57e18/2a618592-b0e8-4ee6-b1af-455bb6f57e183.gif)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2a618592-b0e8-4ee6-b1af-455bb6f57e18/2a618592-b0e8-4ee6-b1af-455bb6f57e184.gif)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2a618592-b0e8-4ee6-b1af-455bb6f57e18/2a618592-b0e8-4ee6-b1af-455bb6f57e1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 选材导则 SD 116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关于颁发SD 11684火力发电厂 凝汽器管选材导则的通知 (84)水电技字第4号 多年来由于凝汽器管材选用不当,造成比较严重的腐蚀、泄漏而危及电厂的安 全运行,针对这一问题,我部委托西安热工所负责组织编写了SD11684火力 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又经过讨论会和审定会, 现正式颁发。 希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将情况和问题函告部科学技术司和 西安热工研究所。
2、160;1984年2月22日 引 言 多年来我国火电厂的凝汽器管,由于选用的材料与冷却水水质不相适应而造 成早期腐蚀泄漏的现象屡屡发生。例如:50年代,在中等含盐量的水中采用无砷 H68黄铜管,出现了严重的脱锌腐蚀。后来,一些电厂在含悬浮物的淡水中选用 铝黄铜管,又引起了许多铝黄铜管发生严重的冲击腐蚀。还有些电厂,在含砂量 高的海水中选用B10白铜管,投运一年就有上百根管出现漏泄。这些腐蚀事故, 给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造成许多不应有的损失。实践证明,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 材质的正确选用,是防止腐蚀,保证凝汽器运行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
3、#160;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是在总结国产凝汽器管近30年的使用经 验,通过大量的工业性和试验台试验研究,掌握了各种管材的基本特性及其适用 水质,并在参考了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制订的。我部曾组织有关单位对本导则 初稿进行多次讨论,广泛征求意见,最后于1983年4月经审定会审定通过。它是 指导电力工业设计、安装、运行等单位选用凝汽器管材的依据。 本导则由我部委托西安热工研究所负责组织,在东北电管局及华北、华东、东 北、西北、湖北、四川、山东、山西、浙江和黑龙江电力试验研究所等单位配合下 编写成的。 1
4、60;总则 1.1 凝汽器管的选用原则为:所选用的凝汽器管,在采用一般维护措施的条件下, 不出现管材的严重腐蚀和泄漏,使用寿命能在20年以上。 1.2 根据本导则选材技术规定所确定的管材牌号,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冶金 部标准和本导则的要求。 1.3 在选用凝汽器管时,应从管材使用年限、价格及维护费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技 术经济比较。 1.4 影响管材耐蚀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导则主要是在材质符合标准要求,投运 与运行工况均属正常的基础条件上,根据不同的冷却水水质进行选材的。 1.5 本导则是根据国产现有管材品种制定的。因此,可选用的管材品种,
5、系指已有 “国标”或“冶标”的凝汽器管。与上述国产凝汽器管材品种相当的进口管材,也 可参考本导则选用。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冷却水水质和新型管材,应通过专门的试 验选定管材。 1.6 已有长期运行经验的电厂,可以参考本厂长期使用管材的耐蚀情况,结合本导 则的要求,选定管材。 2 冷却水水质 冷却水水质是选择管材的重要依据。根据水中各种成分对管材耐蚀性的影响程 度,本导则列出下述几项水质指标作为选择管材的主要依据。 2.1 溶解固形物和氯离子含量 一般,淡水含溶解固形物在50
6、0mg/L以下;微咸水含溶解固形物在500 2000mg/L之间;咸水含溶解固形物在2000mg/L以上;海水含溶解固形物在 35000mg/L左右。水中各种盐类,对黄铜腐蚀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氯离子和硫酸 根离子的影响较大。考虑到原水中,氯离子含量变化较大,影响也较明显,因此, 除水的溶解固形物含量外,还用水的氯离子含量作为选材的评定指标。 天然水中的溶解固形物和氯离子含量,在一年四季中,往往是有变化的。特别 是靠近海边的江河水,由于海水倒灌,变化更大。因此,在确定冷却水的溶解固形 物和氯离子含量时,应有春、夏、秋、冬四季取样分析的结果。对于有
7、海水倒灌的 水源,还应有倒灌期的水质变化结果。选用管材时,应根据正常的及短期较高的溶 解固形物含量、氯离子含量进行。冷却水短期含较高溶解固形物和氯离子的时间, 一般一年中连续不超过两个月。 水中溶解固形物和氯离子的测定方法见附录 A。 2.2 悬浮物及含砂量 冷却水的悬浮物和含砂量,是引起凝汽管冲击腐蚀和沉积物下局部腐蚀的重要 因素,无论在海水或淡水中,悬浮物及砂对凝汽器管的腐蚀都有较大影响,因此, 应作为选材的重要指标。 天然水中的悬浮物和
8、含砂量,往往变化较大。刮风下雨及水量的突然变化, 都会引起水中悬浮物和含砂量的较大变化。在确定冷却水中的悬浮物和含砂量时, 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在确定新投产电厂冷却水中悬浮物 的含量时,需考虑到电厂投产后,由于水的流速增加,冷却水自河床上或海底吸 入的悬浮物量,会远远超过电厂未投产时所测得的含量。因此,对于靠近入海处 的江河水源,应根据海水倒灌及吸水口位置情况,将水中悬浮物和含砂量估计得 高些,即使在平稳的内陆地区,也应详细了解水源上游的情况,估计到冷却水含 有泥砂的可能。 我国有许多河流,在洪水季节或雨季,水中的悬浮物会急剧增
9、加。在确定冷却 水水质时,应有洪水或雨季时的水中悬浮物含量数据。 冷却水中悬浮物和砂粒直径与形状,对凝汽器管的冲击腐蚀会有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考虑冷却水中悬浮物和含砂量的影响时,除测定其含量外,还应分析其粒 径及其形状特征。悬浮物中含砂量越高,对凝汽器管冲击腐蚀的影响越大。 在测定水的悬浮物含量时,应特别注意水样的代表性。 悬浮物和含砂量的测定方法见附录 A。 2.3 水质的污染指标 受污染的
10、冷却水,会引起铜合金的溃蚀、点蚀或应力腐蚀。特别是对于铝黄铜 管及白铜管,影响更为显著。 水的污染程度,可用水质的下述四个指标来衡量。 a.硫离子含量(S2-); b.氨含量(NH3); c.溶解氧含量(O2); d.化学耗氧量(COD)。 当水中的S2-,NH3或 COD 含量超过规定值,
11、溶解氧含量低于规定值时,便 认为水已污染,应采取措施,减少其影响。 由于河流上游工矿排污所引起的污染,往往是短期的、周期性的或季节性的, 在确定冷却水是否存在污染时,应有这些短期变化的水质数据。 3 凝汽器用管材 目前供凝汽器选用的国产管材,主要有含砷的普通黄铜管、锡黄铜管、铝黄铜 管、白铜管和钛管等。 3.1 冶金部1978年颁布了我国凝汽器用黄铜管和白铜管的标准。标准中规定的管 材品种及其主要成分如下。 3.1.1 黄铜管(YB 71678标准) 3.1.1.1
12、160;品种:国产黄铜管的品种和牌号列于表1中。 表1 3.1.1.2 主要成分:黄铜管的主要成分列于表2中。 表2 3.1.2 白铜管(YB 71378标准) 3.1.2.1 品种:国产白铜管的主要品种和牌号列于表3中。 3.1.2.2 主要成分:白铜管的主要成分列于表4中。 表3 表4 3.2 除符合上述“冶标”的凝汽器管材外,目前正在试用的管材有以下两种: a.钛管; b.白铜 B10管。 3.3
13、 与上述国产凝汽器管材品种相当的进口管材也可选用。国产管材牌号和国外管 材品种的对照关系见附录 B。 4 凝汽器管的选材技术规定 4.1 几种管材的耐蚀性及其适用范围 4.1.1 H68A 管 H68A 管是在H68管成分中添加微量砷制成的。由于黄铜中的微量砷能有效地 抑制黄铜的脱锌,因此,H68A管的耐脱锌腐蚀性能比H68管要强得多,其主要 腐蚀形式为均匀腐蚀,使用寿命比H68管要长。目前,不含砷的H68管已不推荐 使用。但H68A管在轻度污染的冷却水中,也会出现层状脱锌与溃蚀,一般只用 于溶解固形物<3
14、00mg/L、氯离子<50mg/L的清洁冷却水中。 4.1.2 HSn70-1A 管 HSn70-1管是多年来国内外在淡水中使用较广泛的管材。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抗 脱锌的能力,在 HSn70-1管成分中添加砷,即为“冶标”的 HSn70-1A 管。 HSn70-1A 管一般使用在溶解固形物<1000mg/L,氯离子<150mg/L的冷却 水中。 HSn70-1A 管在表面有沉积物或表面有碳膜等情况
15、下,容易发生点蚀。 4.1.3 HAl77-2A 管 HAl77-2A 管在清洁的海水中是耐蚀的,一般推荐在溶解固形物>1500mg/L或 海水的冷却水中使用。 HAl77-2A 管耐砂蚀的能力差,在悬浮物及含砂量较高的海水或淡水中,会发 生严重的入口管端冲刷和由异物引起的冲击腐蚀,腐蚀表面呈金黄色,腐蚀坑呈马 蹄形,并有方向性。采用硫酸亚铁成膜处理,能有效地减缓HAl77-2A 管的冲击 腐蚀。也可用改进水工设施,降低水中含砂量的方法,减缓铜
16、管的冲击腐蚀。 HAl77-2A 管表面附有有害膜时,往往会在短期内出现腐蚀;在管材安装不当 或机组有振动时,HAl77-2A 管容易在淡水中发生应力腐蚀破裂和腐蚀疲劳损 坏;在污染的淡水中,HAl77-2A 管也不耐蚀。因此,HAl77-2A 管一般不推荐在 淡水中选用,也不宜在浓淡交变的冷却水中使用。 4.1.4 B30 管 B30管具有良好的耐砂蚀性能和耐氨蚀性能,适用于悬浮物和含砂量较高的 海水中,并适于安装在凝汽器空抽区
17、,可防止凝汽器管汽侧的氨蚀。 B30管在污染的冷却水中会发生点蚀和穿孔,在初期保护膜形成不良及表面有 积污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孔蚀。因此,B30管应使用在流速较高及含氧充足的冷 却水中,采用海绵球清洗能明显提高 B30管的耐蚀性。 4.2 选材的技术规定 4.2.1 应按表5中所规定的水质和流速条件选用各种管材。 表5 1500mg/L海水是指这一范围内的稳定浓度。对于浓度交替变化的水质,
18、160;需要通过专门的试验和研究选定管材。 4.2.2 在采用以上规定时,还应考虑下述因素的影响。 4.2.2.1 水中悬浮物和含砂量的影响 表6 冷却水中的悬浮物和含砂量对管材有影响,表6列出了各种管材所允许的冷却 水悬浮物和含砂量。 上述含量的规定,是指在悬浮物中含砂量百分比较高的水质,对于含砂量较 少、含细泥较多的水,允许含量适当放宽。 H68A 和 HSn70-1A 管在采用硫酸亚铁
19、处理时,悬浮物的允许含量可提高到 5001000mg/L。 4.2.2.2 水质污染的影响 目前国产的凝汽器管,一般只适用于下述清洁程度的水中: S2-<0.02mg/L; NH3<1mg/L; O2 >4mg/L;
20、60; COD <4mg/L(高锰酸钾法)。 当水质污染程度超过此限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加氯处理、海绵球清洗、硫 酸亚铁处理或限制排废等措施,以减少其影响。 4.2.2.3 对于200MW及以上容量的机组,空抽区布置在中间部位的凝汽器以及空抽 区铜管已有氨蚀的凝汽器,其空抽区推荐采用 B30管。 4.2.2.4 钛管对氯化物、硫化物和氨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耐冲击腐蚀的性能也较强, 可在受污染的海水、悬浮物含量高的水中及在较高流速下使用。目前
21、钛管的使用经 验不足,对其较易发生振动、吸氢、生物积污引起铜管板腐蚀等问题尚待进一步研 究总结,且价格较高,选用时,应通过专门的试验和经济比较,并经过上级电业管 理部门批准。 4.2.2.5 B10管在清洁的海水中也较耐蚀,但缺乏耐冲击腐蚀的使用经验,选用时也 应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 4.2.2.6 为防止水中悬浮物在管内沉积,引起管材的沉积物腐蚀,还应注意低水流 速的影响。对于黄铜管,冷却水在管内的最低流速,一般不应低于1m/s,白铜管 则一般不应低于1.4m/s。 5 管板的选用 对溶解固形物<2000mg
22、/L的冷却水,可选用碳钢板,但应有防腐涂层。 对海水,可选用 HSn62-1板或采用和凝汽器管材材质相同的管板。 对于咸水,根据条件可选用上述任一种材质的管板。 HSn62-1板的化学成分列于表7。 表7 6 管材的质量标准和检验 6.1 供方对管材的检验、包装和保管应符合冶金部1978年“热交换器用黄铜管标 准”(YB 71678)和“热交换器用白铜管标准”(YB 71378)中的规定。在取 得供方
23、同意时,购方可对某些质量指标(如铜管内应力),提出高于冶金部标准的 要求。冶金部标准见附录D、附录E。供方应向购方提供产品合格证。 6.2 铜合金表面的有害膜,特别是残碳膜,是引起铜合金腐蚀的重要因素之一。要 求供方提供在生产工艺中经脱脂和清除石墨处理的管材。 6.3 使用部门在验收管材时,对一些必要的复核项目,应进行抽查检验。重点检验 的项目如下: 6.3.1 管材尺寸及其允许偏差,管材的椭圆度和弯曲度等。 6.3.2 管材内外表面,特别是内表面的肉眼检查。在有条件时,进行涡流探伤检 查。 6.3.3 扩口试验及压扁试验。 6.3.4
24、0;管材的内应力状态。 6.4 铜管在安装前,必须测定管材的内应力状态,不合格者,应重新进行退火。 附录 A 水质测定方法 (补 充 件) A.1 溶解固形物的测定 取一定量已过滤的澄清水样,分次注入已经灼烧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锅 上蒸干。 将已蒸干的样品连同蒸发皿移入105110的烘箱内烘干1h。 取出蒸发皿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迅速称量。 再在相同条
25、件下烘干0.5h,冷却后再次称量,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恒重。 溶解固形物含量按下式计算: (1) 式中 TDS水中溶解固形物含量,mg/L; G1蒸干残留物与蒸发皿的总重量,mg; &
26、#160; G2蒸发皿的重量,mg; V水样的体积,mL。 A.2 氯离子的测定 A.2.1 试剂 a.氯化钠标准溶液(1mL=1mg Cl-)。 b.硝酸银标准溶液(1mL=1mg Cl-)。 硝酸银标准溶液用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要求三个平行试验结果的误差应小于 0.25%。最后调整硝酸银浓度,使其成为1mL=1mg Cl- 的标准溶液。
27、 c.10%铬酸钾指示剂(重/容)。 d.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 e.0.05mol/L硫酸溶液。 A.2.2 测定方法 量取100mL水样于锥形瓶中,加23滴1%酚酞指示剂,若显红色,即用硫 酸溶液中和至无色;若不显红色,则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微红色,然后以硫酸溶 液滴回至无色。再加入1mL10%铬酸钾指示剂。 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橙
28、色,记录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消耗量a。同时作空白 试验,记录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消耗量 b。 氯化物含量按下式计算: (2) 式中 Cl-水样中氯离子含量,mg/L;
29、; a滴定水样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mL; b滴定空白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mL; 1.01mL=1mg Cl-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滴定度; V水样
30、的体积,mL。 A.3 悬浮物和含砂量的测定 A.3.1 悬浮物的重量法测定 A.3.1.1 采用G4玻璃过滤器时,先用硝酸溶液洗涤该过滤器,再用蒸馏水洗净,然 后置于105110烘箱中烘干1h,取出,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量至恒 重。 A.3.1.2 采用酸洗石棉层作为过滤材料时,可将酸洗石棉按下述方法均匀地铺平在 整个古氏坩埚底部: a.置酸洗石棉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并激烈搅拌。 b.往已搅拌好的酸洗石棉中,加入大量的蒸馏水,再次搅拌,把上部浑浊液
31、中 含有细小石棉纤维的悬浮液倒入一烧杯中,而沉于烧杯底部较长的石棉纤维悬浮液 倒入另一烧杯中。 c.把干净的古氏坩埚安放在吸滤瓶上,以备抽滤。 d.将制备好的较长的石棉纤维悬浮液倒入坩埚中,轻轻地抽滤,再次倒入,再 次抽滤,直到石棉层厚达约4mm。 e.然后倒入较细小的石棉纤维悬浮液,使较长的石棉纤维上又覆盖一层约1mm 的石棉层。 f.用蒸馏水洗涤制备好的石棉层,直到洗出液完全透明为止。 &
32、#160; 把上述制备好辅有石棉层的古氏坩埚于105110烘箱内烘干1h,取出放 在干燥器内冷却,称重,直至恒重。 A.3.1.3 将玻璃过滤器(或铺有石棉层的古氏坩埚)安装在吸滤瓶上,启动真空泵。 A.3.1.4 将水样摇匀后按下表A1规定准确量取水样体积,徐徐注入玻璃过滤器中, 最初滤出的200mL滤液,应重复过滤一次。 表A1 A.3.1.5 过滤完毕后,用少量蒸馏水将量取水样的容器和玻璃过滤器清洗数次,然 后将玻璃过滤器移入105110烘箱中烘干1h,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 温称重。 A.3.1.6 再在相同
33、的温度下烘干0.5h,冷却称量,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恒重。 水样中悬浮固形物的含量按下式计算: (3) 式中XG水样中悬浮固形物的含量,mg/L; G1玻璃过滤器(或铺有石棉层的古氏坩埚)与悬浮固形物的总重量,mg; &
34、#160; G2玻璃过滤器(或铺有石棉层的古氏坩埚)的重量,mg; V水样的体积,mL。 A.3.2 含砂量的测定(移液管法) A.3.2.1 概要 本方法主要是根据不同粒径的泥砂颗粒在一定温度的水中具有不同沉降速度 的原理进行测定的。对于粒径等于或小于0.1mm的砂粒,其颗粒直径和沉降速度, 具有下述关系:
35、60; (4) 式中 沉降速度,cm/s; D颗粒直径,mm; 水的动力粘滞系数,gf·s/cm2; s泥沙的密度,g/cm3
36、; w水的密度,g/cm3。 因此,可从泥砂的沉降时间和沉距,推测出泥砂的颗粒直径,并可取样测得样 品中不同粒径泥砂的百分数。 本方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1mm、浓度为0.3%2.0%的泥砂颗粒分析。 A.3.2.2 主要仪器设备 a.移液管:容积20mL,带有活塞开关,其结构尺寸见图A; b.盛砂杯:容积50mL;
37、0; c.量筒:容积1000mL; d.天平:感量0.001g; e.搅拌器:轮径5cm,小孔径3mm左右,小孔数20个左右; f.洗筛或洗筛漏斗:孔径0.1mm; g.温度计:量度50,最小读数0.1; h.其他:烘箱,干燥器,比重瓶,毛刷等。 A.3.2.3 样品准备 将水样
38、搅拌均匀,静置一天,如发现有絮凝下沉的现象或沉积的泥砂上部呈松 散的绒絮状,则说明水样中含有可以使泥砂成团下降的水溶盐,此时,应用冲洗法 进行水溶盐处理。处理方法为:量取经充分摇匀的分析水样1000mL,倒入烧杯中 煮沸,待静止沉淀后,抽出上部清水,并用热蒸馏水将抽出的清水冲淡;然后,再 沉淀,再抽去上部清水,反复进行至无水溶盐为止。处理后,可用数滴10%的 HCl 和5%的 BaCl2加至盛有510mL过滤样品的试管中,以及用数滴10%HNO3和 5%AgNO3加至盛有此样品的另一试管中,进行检验,若无白色沉淀时即表明已处 理好。 图A 移液管 说明:1.体积
39、刻度线应在球泡上端3050mm处。 2.玻璃管外径9mm、内径7mm。 A.3.2.4 操作步骤 A.3.2.4.1 将0.1mm的洗筛漏斗置于1000mL量筒上,使样品经洗筛流入量筒中, 然后用蒸馏水冲洗至筛上无粒径小于0.1mm的泥砂为止。要注意冲洗液的加入, 不得使量筒中液位超过1000mL的刻度;如超过,应静置沉淀后吸出量筒上部 清液。 A.3.2.4.2 在上述盛有泥砂的量筒中,加入反凝剂,即浓度为25%的氨水2mL或其 他反凝剂,然后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刻度。 A.3.2.4.3 用搅拌器将量筒内悬液上下搅拌1min,速度以每分钟上、下
40、各30次为 宜,应注意勿使悬液产生气泡或溅出量筒。 A.3.2.4.4 取出搅拌器,同时开始记时,测量悬液温度,准确至1.0。 A.3.2.4.5 根据表A.2,计算出粒径为0.05mm的颗粒沉降到20cm处所需的时间, 然后在到达此时间前约5s,将移液管自量筒中央垂直插至20cm深度处。待0.05mm 的颗粒刚刚沉至20cm深度时,立即打开开关吸取水样,吸取容积恰为20mL时, 关闭开关,取出移液管。将吸取的水样注入盛砂杯内,并冲洗移液管,冲下的 水一并倒入盛砂杯中。吸样速度要均匀,最好能在5s内吸完,吸样时间和深度 要掌握得十分准确。 A.3.2.4.6 同上
41、步骤,待粒径为0.025mm的颗粒刚刚沉降至10cm深度处,再吸取水 样,如此继续进行,直至取出下限粒径水样为止。取样深度除第一次为20cm外, 其他均为10cm,并自新的水面算起。 A.3.2.4.7 吸取的水样如果多了,不要倒回;少了,不要再吸,可按实际水样容积计 算砂重。 A.3.2.4.8 将盛在盛砂杯中的各粒径样品,沉淀浓缩,去掉清水,然后放入烘箱,在 100110温度下烘干,烘干时间由试验确定。从烘箱内取出盛砂器皿,放入干 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重。砂的重量按下式计算:
42、; (5) 式中 WS砂的重量,g; WBS盛砂杯与砂的重量,g; WB盛砂杯的重量,g。 A.3.2.4.9 留在筛上的泥砂用水洗入盛砂杯后,按A.3.2.4.8中所述的方法烘干称 重,便得到粒径大于0.1mm的泥砂的重量。 A.3.2.5 计
43、算方法 A.3.2.5.1 移液管分析部分 (6)
44、; (7) 式中 A1小于某粒径的砂的重量,g; VA吸取的水样容积,mL,(即20mL); V所取分析水样的总容积,mL,(即1000mL); WA吸取VAmL水样所称得的砂重,g; P1小于某粒径砂的重
45、量百分数。 A.3.2.5.2 砂的粒径大于0.1mm的部分 (8) 式中 P20.1mm以上砂的重量百分数; A20.1mm以上的砂的重量,g;
46、; WS0.1mm以上的砂的重量和移液管分析部分的砂的重量之和,g。 若沉降距离不是100cm,则沉降时间可用下式换算: (9) 式中 t粒径为D的颗粒沉降距
47、离为Lcm时所需的时间,s; t粒径为D的颗粒沉降距离为100cm时所需的时间,s,可从表A2 中查得; L粒径为 D的颗粒实际沉降的距离,cm。 A.4 化学耗氧量(CODn)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A.4.1 仪器 &
48、#160;a.250mL锥形瓶; b.600W电炉。 表A2 (s=2.70g/cm3) 续表A2 A.4.2 试剂 A.4.2.1 0.01N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A.4.2.2 0.01N 草酸标准溶液:称取于105110
49、烘干至恒重的基准草酸钠 (Na2C2O4)0.6701g,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L容量瓶中,加入200mL蒸馏水及 25mL浓硫酸,并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移于棕色瓶中并贮存于暗处。 A.4.2.3 13硫酸溶液:在配制时,应事先利用稀释时的温热条件,用高锰酸钾溶 液滴定至呈微红色。 A.4.2.4 10%氢氧化钠溶液(重/容)。 A.4.3 测定方法 A.4.3.1 第一法:在酸性溶液中测定耗氧量(适用于氯离子含量小于100mg/L的水 样)。 A.4.3.1.1 量取适量水样注于250mL锥形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A.4.
50、3.1.2 加入10mL13硫酸溶液,摇匀。 A.4.3.1.3 用滴定管精确加入10mL0.01N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并在一台600W的电 炉上(或相当加热板上)准确煮沸10min后停止加热。 A.4.3.1.4 迅速加入10mL0.01N 草酸标准溶液,此时溶液应褪色。 A.4.3.1.5 继续用0.01N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并经1min不消失为止。记录 0.01N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两次总消耗量为a1。 A.4.3.1.6 另取100mL蒸馏水与水样同时进行空白试验。记录空白试验时0.01N高 锰酸钾
51、标准溶液的两次总消耗量为a2。 水中化学耗氧量(CODMn)可按下式计算: (10) 式中 CODMn水中化学耗氧量,mgO2/L; a2空白试验所消耗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
52、L; N1、N2分别为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草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a1、b分别为测定水样所消耗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草酸标准溶液的体 积,mL; 8氧的当量; V水样的体积,mL。 A.4.3.2 第二法:在碱性溶液中测定耗氧量(适用于氯离子浓度大于100mg/L的水 样)。
53、A.4.3.2.1 量取适量水样注于250mL锥形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A.4.3.2.2 加入2mL10%氢氧化钠溶液和10mL0.01N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在600W 电炉上准确煮沸10min后停止加热。 A.4.3.2.3 迅速加入10mL13硫酸溶液及10mL0.01N 草酸标准溶液,此时溶液应 退色。 A.4.3.2.4 继续用0.01N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并经1min不消失为止, 记录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两次总消耗量为a1。 A.4.3.2.5 另取100mL蒸馏水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54、,记录空白试验时0.01N高锰酸钾 标准溶液的两次总消耗量为a2。 水中化学耗氧量(CODMn)的计算同第一法。 A.5 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A.5.1 仪器 a.分光光度计; b.10mL比色管。 A.5.2 试剂 A.5.2.1 纳氏试剂:称取10g碘化汞(HgI2)和7g碘化钾(KI)置于玛瑙研钵中,加入少 量除盐水研磨成糊状,并补充少量除盐水直至全部溶解。然后用除盐水洗入烧杯 中,在不断搅拌下
55、加入50mL30%氢氧化钠溶液,最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稀 释至刻度,摇匀,置暗处数天。待溶液完全澄清后,小心地用虹吸法将上部澄清液 移入棕色瓶中,保存于暗处。 A.5.2.2 氨标准溶液 A.5.2.2.1 贮备液(1mL=0.1mg NH3):称取0.3147g在110烘干12h的优级纯氯 化铵(NH4Cl),用除盐水稀释至1L,摇匀。 A.5.2.2.2 工作溶液(1mL=0.01mg NH3):取上述贮备液用除盐水准确稀释10倍。 A.5.2.3 10%酒石酸钾钠溶液(重/容):称取10g酒石酸钾钠,用除盐水溶解并稀释 至100m
56、L,加入2mL纳氏试剂,于暗处放置23d后,用虹吸法取其上层澄清 液备用。 A.5.2.4 2%硫酸铝溶液(重/容)。 A.5.2.5 30%乙酸锌溶液(重/容)。 A.5.2.6 0.002N 碘标准溶液。 A.5.3 测定方法 A.5.3.1 工作曲线的绘制 A.5.3.1.1 按表A3取一组氨工作溶液注于一组10mL比色管中,并分别用除盐水稀 释至刻度。 表A3 A.5.3.1.2 各加入0.5mL10%酒石酸钾钠溶液和0.2mL纳氏试剂,混匀。待10min后, 用分光光度计波长为425nm和10
57、mm比色皿,以蒸馏水作参比测定吸收度,根据 测得的吸收度和相应氨含量绘制工作曲线。 A.5.3.2 水样的测定 取10mL水样按上述工作曲线绘制的手续加试剂发色后,测定吸收度,查工作 曲线即得水样中含氨量。 A.6 硫化物的测定 A.6.1 取样和储存 取样时应尽量使水样少接触空气,为了保存水样中的硫化物含量,在每100mL 水样中加入4滴2N 醋酸锌。水样应完全充满水瓶,塞紧瓶盖。 A.6.2 试剂 A.6.2.1 1%三氯化铁溶液。 A.6.2.
58、2 对二甲氨基苯胺溶液:称取1g对二甲氨基苯胺,溶解于300mL浓盐酸中, 然后加入100mL1%三氯化铁溶液。 A.6.2.3 15盐酸溶液。 A.6.2.4 0.02N碘酸钾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优级纯碘酸钾(KIO3)0.7140g,用蒸馏水 溶解,并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L。 A.6.2.5 0.02N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A.6.2.6 1%淀粉指示剂。 A.6.2.7 硫化钠标准溶液 A.6.2.7.1 贮备溶液:称取0.50.6g硫化钠,溶于新煮沸而冷却的蒸馏水中,并稀 释至100mL。加入数滴三氯甲烷以防
59、腐,贮于棕色瓶中,以碘酸钾标定其浓度。 标定方法:于具有磨口塞的250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2g碘化钾,5mL1 5盐酸溶液,20mL0.02N碘酸钾标准溶液,摇匀。在此混合液中加入2mL硫化钠贮 备溶液,盖上瓶塞,于暗处静置3min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以0.02N 硫代硫 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呈浅黄色,然后加1mL1%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为止,记录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该硫化钠贮备溶液相当的硫化氢浓度按 下式计算: (11) 式
60、中 H2S硫化氢浓度,mg/mL; 0.02在公式中分别为碘酸钾标准溶液和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当 量浓度; &
61、#160; 20碘酸钾标准溶液的加入量,mL; 2所取硫化钠贮备溶液的体积,mL; a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62、160; 17硫化氢的当量。 A.6.2.7.2 工作溶液(1mL=0.005mg H2S):于100mL容量瓶中,按计算量加入上述标 定过的贮备溶液,加蒸馏水至约80mL,再加少许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用石蕊试 纸检验),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A.6.3 测定方法 A.6.3.1 目视比色法 取5mL水样,注入10mL的比色管中,在另一组比色管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 硫化钠工作溶液,配成总体积为5mL的00.5mg/L的硫化氢标准溶液。再往上述 比色管中各加入1.5mL对二甲氨基
63、苯胺溶液,摇匀,待10min后比色。 A.6.3.2 分光光度法 A.6.3.2.1 工作曲线的绘制 按表A4量取硫化钠工作溶液,分别注入100mL比色管中。 用除盐水冲稀至50mL,加入15mL对二甲氨基苯胺溶液,摇匀,待10min后, 用分光光度计波长为625nm和50mm比色皿,以除盐水作参比测定吸收度,根据 测得的吸收度和相应硫化氢含量绘制工作曲线。 表A4 A.6.3.2.2 水样的测定: 于100m
64、L比色管中,倒入50mL水样,加入15mL对二甲氨基苯胺溶液,摇匀, 待10min后,用波长为625nm分光光度计和50mm比色皿,以除盐水作参比测定 吸收度,然后根据工作曲线,求出相应的硫化氢含量。 A.7 溶解氧的测定(两瓶法) A.7.1 仪器 A.7.1.1 取样桶:桶要比取样瓶高150mm以上,里面可放两个取样瓶。 A.7.1.2 取样瓶:250500mL具有严密磨口塞的无色玻璃瓶。 A.7.1.3 滴定管:25mL,下部接一细长玻璃管。 A.7.2 试剂 A.7.2.1 0.01N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65、 A.7.2.2 1%淀粉指示剂。 A.7.2.3 氯化锰或硫酸锰溶液:称取45g氯化锰(MnCl2·4H2O)或55g硫酸锰 (Mn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过滤,于滤液中加1mL浓硫酸,贮存于 磨口塞的试剂瓶中,此液应澄清透明,无沉淀物。 A.7.2.4 碱性碘化钾混合液:称取36g氢氧化钠、20g碘化钾、0.05g碘酸钾,溶于 100mL蒸馏水中混匀。 A.7.2.5 11磷酸(或11硫酸)。 A.7.3 测定方法 A.7.3.1 在采取水样前,先将取样瓶、取样桶洗净,将取样管充分冲洗。然后
66、将两 个取样瓶放在取样桶内,在取样管上接一个玻璃三通,并把三通上联接的两根胶 管插入瓶底,调整水样流速约为700mL/min,并应溢流一定时间,使瓶内空气驱 尽。当溢流至取样桶水位超过取样瓶150mm时,将取样管轻轻地由瓶中抽出。 A.7.3.2 立即在水面下往第一瓶水样中加入1mL氯化锰或硫酸锰溶液。 A.7.3.3 往第二瓶水样中加入5mL11磷酸(或11硫酸)。 A.7.3.4 用滴定管往两瓶中各加入3mL碱性碘化钾混合液,将瓶塞盖紧,然后由桶 中将两瓶取出,摇匀后再放置于水层下。 A.7.3.5 待沉淀物下沉后,打开瓶塞,在水面下向第一瓶水样内加
67、5mL11磷酸(或 11硫酸)溶液,向第二瓶内加入1mL氯化锰或硫酸锰溶液,将瓶塞盖好,立即 摇匀。 A.7.3.6 将溶液冷却到15以下,各取出200250mL溶液,分别注于两个500mL 锥形瓶中。 A.7.3.7 分别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1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 定至蓝色消失为止。 水样中溶解氧O2的含量按下式计算: (12) 式中
68、60; O2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g/L; a1第一瓶水样在滴定时所消耗的0.01N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的体积,相当于水样中所含有的溶解氧、氧化剂、还原剂和
69、 加入的碘化钾混合液所生成的碘量以及所有试剂中带入的 含氧总量所生成的碘量,mL; a2第二瓶水样在滴定时所消耗的0.01
70、N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 体积,相当于水样中所含有的氧化剂,还原剂和加入的碘化 钾混合液所生成的碘量,mL;
71、; 8氧的当量; 0.005由试剂带入的溶解氧的校正系数(用容积约500mL的取样瓶 取样,并取出200250mL试样进行滴定时所采用的校正值);
72、; V滴定溶液的体积,mL。 附录 B 国产管材和国外管材品种对照 表B 附录 C 几种管材的价格比(参 考 件) 表C 附录 D 热交换器用黄铜管(YB 71678) (参 考 件)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海水热交换器用的 HAl77-2A 和制造淡水热交换器用的 H68A、HSn70-1A黄铜管。 表D1
73、 一、品种 1.管材的牌号及状态应符合表D1的规定。 2.管材的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D2的规定。 3.管材的长度及允许偏差: 不定尺长度为16m。 定尺或倍尺长度应在不定尺长度范围内。定尺或倍尺长度应在合同中议定,其 长度允许偏差为+15mm。倍尺长度应加入锯切分段时的锯切量,每一锯切量为 5mm。
74、;4.管材用拉制或冷轧方法制造。 二、技术条件 5.化学成分应符合表D3的规定。 6.管材外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应有裂纹、针孔、起皮和夹杂。 许可有轻微的、局部的不使管材外径和壁厚超出允许偏差的划伤、凹坑、斑点、 水迹和氧化色。 管材内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应有夹杂、起皮、划伤、针孔、裂纹、粗拉道、 环状痕迹、绿锈和严重脱锌。 表D2 &
75、#160; 单位:mm 注:“0”表示有产品,“”表示无产品,“( )”表示限制使用规格。 经双方协商,可供应其他规格及允许偏差的管材。 7.管材端部应锯切平整,无毛刺。
76、; 8.管材椭圆度不应超出外径允许偏差。但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其短轴尺寸不应 小于公称外径的98%。 (1)软管,外径与壁厚之比15者。 (2)半硬管,外径与壁厚之比20者。 9.管材的弯曲度,半硬态每米不大于5mm;软态每米不大于8mm。 注:管材的总弯曲度不应超过每米许可弯曲度与总长度(米)的乘积。 10.管材拉力试验结果应符合表D4
77、的规定。 表D3 注:表中未列入的杂质包括在总和内。 有效位数后的数字按“四舍六入五单双”法处理。 表D4 11.壁厚小于2.5mm的管材应进行扩口和压扁试验,试验结果不应产生裂纹。 扩口率为20%,顶心锥度为60°。 压扁后内壁距离等于壁厚。
78、0; 12.管材应按表D5的规定进行液压试验。 表D5 注:供方可不作液压试验,但必须保证。 13.管材应消除内应力。 三、验收规则和试验方法 14.管材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验收,并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要求。 15.每批管材应由同一牌号、规格、制造方法和状态所组成。 16.每根管材应进行
79、尺寸测量和用肉眼检查外表面。检查内表面时由每批中取5 根,每根取一个长度为150mm的试样,剖开后用肉眼检查。 17.拉力试验、扩口试验、压扁试验、液压试验,应由每批中各取两根,每根 取一个试样。 拉力试验按 GB 22876的规定进行。 扩口试验按 GB 24263的规定进行。 压扁试验按 GB
80、24663的规定进行。 液压试验按 GB 24163的规定进行。 18.管材内应力检验方法,可用硝酸亚汞或氨熏法进行水电部不使用硝酸亚 汞法。 19.化学成分的标准分析方法按 YB 5476的规定进行。 20.各项试验即使有一个试样的试验结果不合格时,也应从该批中再取双倍试 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复验结果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整批报废或逐根进 行检验,合格者单独编批
81、验收。 四、包装、标志、运输和保管 21.包装、标志、运输和保管按 YB 73070的规定进行。 标记举例: (1)用 HAl77-2A 拉制的、外径为30mm、壁厚为1.0mm、长度为6000mm的 半硬管材标记为: 管 HAl77-2A Y2拉圆30×1.0×6000 YB 71678。
82、60; (2)用 HSn70-1A 冷轧的、外径为25mm、壁厚为1.0mm、长度为6000mm的 软管标记为: 管 HSn70-1A M轧圆25×1.0×6000 YB 71678。 附录 E 热交换器用白铜管(YB 71378) (参 考 件) 本标准适用于船舶、电力等工业部门制造热交换器用的圆形白铜管。 一、品种
83、160;1.管材的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材的外径、壁厚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E1的规定。 (2)管材的供应长度分为: 不定尺长度为17m。 定尺或倍尺长度应在不定尺范围内。定尺或倍尺长度应在合同中议定,其长度 允许偏差为+15mm。倍尺长度应加入锯切分段时的锯切量,每一锯切量为5mm。 注:经双方协商,可供应其他规格及允许偏差的管材。
84、0; 2.管材的制造方法及供应状态分为: (1)制造方法:拉制或轧制。 (2)供应状态:软(M);半硬(Y2)。 二、技术条件 表E1 单位:mm 续表E1 注:“0”表示有产品,“”表示无产品。 3.管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 YB 14871中 B30、BFe30-1-1的规定,如表E2。 表E2 4.管材内外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应有裂纹、针孔、环状痕迹、起皮、气泡、 粗拉道、夹杂和分层等缺陷。 许可有轻微的、局部的、不使管材外径和壁厚超出其允许偏差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建筑垃圾清运与城市环境美化施工合同
- 2025年度数字经济产业员工劳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工地现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施工合同
- 2025年度个人信用卡透支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度婚庆场地租赁合同二零二五年度升级版
- 2025年度广告公司店面装修合同正规范本(二零二五版)
- 2025年度国际原油期货交易购销合同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合同签订流程及管理制度详解
- 2025年度建筑沉降观测与建筑抗震加固合同
- 2025年度智能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合同协议
- 农电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 斜拉桥施工技术之斜拉索图文并茂
-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
- 三星SHP-DP728指纹锁说明书
- 预应力锚索张拉及封锚
- 烤烟生产沿革
- GB 1886.22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吗啉脂肪酸盐果蜡
- 毛泽东思想课件-第七章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 公共关系效果的评估课件
- 建筑施工安全员理论考核试题与答案
-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