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da0ce7e6-e77b-4287-a1dd-fcef5fe5e360/da0ce7e6-e77b-4287-a1dd-fcef5fe5e3601.gif)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da0ce7e6-e77b-4287-a1dd-fcef5fe5e360/da0ce7e6-e77b-4287-a1dd-fcef5fe5e3602.gif)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da0ce7e6-e77b-4287-a1dd-fcef5fe5e360/da0ce7e6-e77b-4287-a1dd-fcef5fe5e3603.gif)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da0ce7e6-e77b-4287-a1dd-fcef5fe5e360/da0ce7e6-e77b-4287-a1dd-fcef5fe5e3604.gif)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da0ce7e6-e77b-4287-a1dd-fcef5fe5e360/da0ce7e6-e77b-4287-a1dd-fcef5fe5e36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名词劳动/劳动过程/劳动的一般性质/劳动的一般性质说明/劳动的社会形式/劳动的社会形式说明/生态系统/环境问题/社会存在/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生物圈/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当代人类的环境问题/简答1、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表现)/2. 正确理解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决定作用/3、劳动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的作用/4劳动过程是劳动的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5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6人类历史上的环境问题有哪些/7如何正确对待(认识)当代的环境问题/8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9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10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
2、作用及性质/12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区别/13人口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点/14我国严重的人口问题/15造成我国人口问题的原因/16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17类人狷进化为人的内在根据和外部条件/第五章名词劳动是人们有目的的变革自然界使之适合或满足于自己需要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它是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起了决定必性的作用。劳动过程是劳动的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劳动的一般性质说明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3、劳动的社会形式一方面是指只有在一定社会关系、社会结合形式中,劳动才能得以展开,另一方面,劳动又加强了人和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使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更加密切和坚固。劳动的社会形式说明人虽然源于自然界,但却不等于自然本身。生态系统是生物和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一个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或称还原者)和非生物环境四个基本部分构成。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不利的影响,称之为环境问题。人类历史上的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渔猎社会的环境问题,农业社会的环境问题,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当代的环境问题。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
4、、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人口因素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构成、人口发展、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产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特定的生产关系的统一。生物圈大多数生物生活在大气、水体和陆地相邻的区域中。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生物圈。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存在的内容,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当代人类的环境问题是空气污染严重;世界性水源危机;森林惨遭毁灭;物种不断减少;臭氧层变薄等等。简答1、
5、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表现)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主要的决定作用。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1)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2)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4)生产方式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2. 正确理解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决定作用(1)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可以说生产劳动在何时何地开始,人类和人类社会就在何时何地出现。(2)生产方式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要从事各种社会活动,首先必
6、须解决吃、喝、住穿问题,为此必须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3)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活动创造了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了整个人类社会。(4)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有什么性质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性质的社会制度。一种生产方式被另一种生产方式所代替,就意味着旧的社会制度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5)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物质生产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因此从生产劳动的观点出发来考察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客观地、全面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辩证过程及其规律性。3、劳动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的作用(1)劳动促
7、使类人猿前、后肢分工,创造了人的手。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而且是劳动的产物。(2)劳动创造了人脑,推动了语言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在劳动过程中,正在形成中的人需要彼此交流思想和经验,于是产生了语言。劳动和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意识和人类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3)通过劳动形成了为类的社会关系。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结成了社会生产关系。在生产劳动和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们又形成了其他社会关系,如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从而形成了人类社会。所以,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4劳动过程是劳动的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1)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一切社会形式中劳动所共有的性质,即劳动是人和自然之
8、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劳动的社会形式是指劳动过程都具有特定的社会形式。(2)自然创造人和社会创造人的有机统一,劳动的过程,深刻说明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劳动的社会形式又说明人虽然源于自然,但却不等于自然本身。(3)劳动的社会性,把人和自然区别开来。劳动作为联结人和自然的中介,既说明了人与自然的本源联系,又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根本区别。5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中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1)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没有一定数量的最低限度的人口,就不可能有物质生产,当然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9、(2)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6人类历史上的环境问题有哪些(1)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不利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存在不同的环境问题。(1)渔猎时代的社会的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过度的采集和狞猎,消灭一个地区的许多物种,破坏了自己的食物来源,因而被迫迁移。(2)农业社会的环境问题,指在整修古代,农业的自发的发展,特别是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破坏了大片森林,使很多地方环境恶化,一些法律沃野变成不毛之地,这是农业社会的环境问题。(3)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指在工业社会里,由于大量废弃物排
10、向环境,引起空气、水源、土壤、动植物的污染,使自然净化能力下降,自然资源再生能力衰减,环境污染发展成为社会公害,这是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7如何正确对待(认识)当代的环境问题(1)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称之为环境问题。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存在不同的环境问题。当代的环境问题,是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和集中表现。人类当今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空气污染严重,世界性水源危机,森林惨遭毁灭,物种不断减少,臭氧层不断变薄。(2)面对当代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果盲目乐观,一味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一方面贪婪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另一方面又肆无忌惮地向
11、大自然抛洒废物,其结果必然导致人类支配自然的力量失去控制,造成生态环境的崩溃。面对当代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果消极悲观,扼杀科学技术进步,停止发展生产,“反璞归真”、“回到原始状态去”,重过古代田园诗般的生活,其结果必然导致历史的大倒退。(3)所以盲目乐观、消极悲观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把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人与自然界的全面和谐关系。8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1)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是一个引起生态系统变化的强有力因素,它比任何生物的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都大得多、深远得多。自从人类
12、产生以来,做了很多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事,也做了不少破坏生态平衡的事。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称之为环境的问题。(2)人类先后经历了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当代的环境问题是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和集中表现。主要是空气污染严重,世界性水源危机,森林惨遭毁灭,物种不断减少,臭氧层不断变薄等等。当代的环境问题严惩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全面认识、正确对待、认真加以解决。9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1)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人口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
13、、人口的自身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前提。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2)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有时甚至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更替。因为: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人口因素只有通过物质生产才能对社会发展发生影响。物质生产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10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1)地理环境是人类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人类生活依赖着地理环境。(2)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主要表现两方面:一,
14、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离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就无法生活。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在地球以外有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我们必须十分爱惜、妥善保护、合理利用我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不要自毁“家园”。二,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三类:生态资源如气温、水分等。生物资源,如森林,草原等动植物、微生物及土壤,这些都是再生资源;矿物资源,包括煤、铁、石油等,它们属于非再生资源,储量有限,要合理利用,不得乱开采和浪费。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作用及性质(1) 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2)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以下两
15、方面:地理环境通过影响生产的发展,直接地制约社会发展;地理环境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制约着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2)地理环境虽然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但对社会发展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主要原因: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地理环境只有通过生产方式才能对人类历史发生作用。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12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区别(1)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获取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根本标志。(2)人类的活动具有社会性,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特征。人的社会性,就是指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人们从事生产活动
16、和其他社会活动,必须互相依赖,互相合作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3)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由于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它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的,它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人类能够通过生产劳动能动地改造自然。(4)人类社会发展的继承方式与动物界发展的继承方式不同。动物主要通过先天本能的遗传方式进行,有很多东西会中途遗失;人类则通过语言、思想、文化、传统以及各种传播媒体一代一代传下去,中途遗失较少,使人类历史具有连续性。13人口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点(1)人口生产的周期较长。人口生产的周期,指一代人生育下一代
17、人的时间间隔。这个周期最短也要十五六年,现在一般是二十多年。而物质生产的周期要短得多。(2)人口生产的形式与物质生产的形式不同。人口生产通过男女结成一定的婚姻关系组成家庭进行,物质生产通过人们结成的社会生产关系进行。(3)人口生产的结果与物质生产的结果不同。前者是为了人类世代延续所进行的,生育后代是它的必要环节;而后者生产的结果是满足人闪物质生活需要的物质产品。(4)人口生产具有较强的惯性。凡是长期不断增长的人口,都有一种继续增长的趋势;反之,长期不断缩减的人口,则有一种继续缩减的趋势。这种惯性使人口生产具有重复性和渐进性。14我国严重的人口问题(1)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
18、,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2)具体表现:每年增加的大量劳动力适龄人口与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机会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相当多的人就业困难。人口增加与消费品增长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人口过多对农业、工业、交通、住房及其他消费品的生产构成了巨大压力。人口增长与全民族科学文体素质的提高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严重影响了我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增加了国家、集体、家庭的负担,既拖了经济建设的后腿,又极大地限制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5造成我国人口问题的原因(1)与我国接受旧中国沉重的人口包袱有关;(2)与
19、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社会福利增加、医药卫生事业普及、社会稳定,使人口寿命延长、死亡率降低有关;(3)与一段时期内,党和国家某些领导人指导思想上的错误有关,他们片面强调人口越多越好,忽视了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产生的负面效应。16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历史唯物主义在生产劳动的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由于历史唯物主义提揭示了物质生产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从生产劳动的观点出发来考察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客观地、全面地揭示了人类型社会的辩证过程及其规律性。生产劳动概念以萌芽的形式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部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可以说
20、是生产劳动概念的逐步展开。17类人狷进化为人的内在根据和外部条件类人猿在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用臂行的方式在树枝上攀缘,使其四肢以及整个身体的结构不断变化,为下地活动时逐步采取两足直立行走的姿势打下了基础,从而为使用和制造工具创造了条件。类人猿具有杂食习性,使其比其他哺乳动物更能适应大范围的环境,易于适应地面生活。类人猿是最合群的动物,群体组织程度比较高,这是它能向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18类人狷进化为人的外部条件/19类人狷进化为人的决定性因素/20如何理解劳动的社会性/21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惟一源泉/22生态系统定义/23生态系统的构成元素及定义/24物质生产对人口生产的制约作用/25人口因
21、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性质是什么 /26劳动是联系人和自然的中介的含义 /27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28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作用原理及其(对社义建设的)重要意义/29类人猿向人类进化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此观点是否正确/论述1、掌握人与动物区别对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重要意义/2结合中国环境问题的实际,说明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当代的环境的问题/3运用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原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的人口问题/4试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的原理说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针的正确性18类人狷进化为人的外部条件(1)类人猿原来生活于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由
22、于气候的变化,使林地减少和林木稀疏,树丛间的空隙增多和扩大,迫使类人猿到林间的地面上来活动和觅食,从而逐渐习惯了直立行走,而的把森林当作栖息之所,这样便奠定了向人类发展的基础。19类人狷进化为人的决定性因素(1)从类人猿转变为人类的过程不仅仅是生物进行规律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类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从猿变人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2)劳动在从猿变人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首先,劳动改变了古猿的生理结构,促使其前、后肢分工,创造了人的手。其次,劳动创造了人脑,推动了语言和意识的产生和发燕尾服。再次,通过劳动形成了人类的各种社会关系和人类社会。(3)总之,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与人类劳动的发
23、展过程是一致的,人类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劳动的产物。20如何理解劳动的社会性(1)人类从事生产劳动,不能单个人孤立地进行,必须相互依赖、互相合作,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2)劳动又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使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更加密切和坚固。随着劳动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愈加丰富。(3)劳动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是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的统一,是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既说明了人与自然的本源联系,又揭示了人怀自然界的根本区别。21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惟一源泉(1)劳动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受自然制约的。从劳动主体来看,劳动离不开人的肉体组织的作用,无论是天然的劳动对象还是经过
24、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都来自自然界,受自然规律的制约。(2)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离开自然界劳动便无从发生。劳动不能创造物质自然界本身,它只能改变自然物的形态,而且在这种改变形态的过程中还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3)劳动并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自然界的存在是劳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可以说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界是财富之母。劳动不是惟一源泉,劳动和自然界加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22生态系统定义自然界中的生物,并不是孤立地生活着,它们总是结合起来生活,形成生物群落。生产群落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互相依赖、互相作用,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这种生物群落和环境之间的综合体,就叫生态系统。或者说生态
25、系统就是生物和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23生态系统的构成元素及定义一个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或称还原者)和非生物环境四个基本部分构成。生产者指绿色植物和某些能进行光合作用与化能作用的细菌。消费者指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的各种动物,如食草、食肉动物及人类。分解者(或称还原者)主要批细菌、真菌和其他一切微生物。非生物环境包括温度、光照、水份、土壤、空气、矿物盐等。24物质生产对人口生产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构成和增长速度。一般说来,当物质生产以手工工具和体力劳动为主时,客观上要求人口数量增加,以适应物质生产以劳动力的需求;当物质生产的
26、发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时,客观上对人口数量要求降低,对人口数量的质量要求提高。(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即婚姻家庭形式。人类的婚姻家庭形式经历了群婚制到对偶婚制再到一夫一妻制三种基本形式。大体说来,群婚制与蒙昧时代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对偶婚制与野蛮时代的生产方式相适应,一夫一妻制与文明时代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在进入一夫一妻制以后,家庭的规模经历从大到小、家庭的职能经历从繁到简的发展过程。在个体小生产时代,家庭一般是时又是生产单位;在进入社会化大生产以后,家庭的生产职能逐渐减弱以至消失。25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性质是什么 人中因素对社会发展具有
27、制约和影响作用,有时甚至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1) 人中因素有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人口状况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社会制度性质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性质。(2)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造成的。人口状况的变化,不会也不可能相起社会制度的更替。(3)人口因素只有通过物质生产才能对社会发展发生影响。人口生产受物质生产制约,物质生产从根本上决定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26劳动是联系人和自然的中介的含义 (1)劳动的出现,标志着人从自然
28、中分化出来。劳动不是离开自然界凭空产生的。劳动过程既包含劳动者自身的自然,也包含着其身外的自然,这两种自然在劳动过程中共同起作用。(2)劳动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受自然制约的。劳动主体的肉体组织受着自然的制约,劳动的客体劳动对象,也是受自然制约的。(3)人劳动过程是劳动的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过程。人类劳动的社会性,又把人与自然区分开来。由此可见,劳动作为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既说明了人与自然的本源联系,又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根本区别。27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要把发展生产和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
29、的外在尺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和道德性,协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调整好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向,建立起人与自然界全面和谐的关系。28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作用原理及其(对社义建设的)重要意义(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产资料的方式,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特定的生产关系的统一。(2)物质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生产方式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3)这一原理的意义在于:它是理
30、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它客观地、全面地揭示人类社会的辩证过程及其规律性。29类人猿向人类进化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此观点是否正确(1)根据,即类人猿的生理结构和生活特点。类人猿在原始森林中用臂行走的方式在树枝上攀缘,使整个身体结构不断变化。类人猿具有杂食习性。同时,类人猿的群体组织程度比较高。这些都为向人类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2)气候的变化也是类人猿向人类进行的重要条件,但这是外部条件。(3)类人猿向人类的进化不仅仅是生物进货规律作用的结果,劳动在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论述1、掌握人与动物区别对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重要意义(1)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获取自己所必需的生
31、活资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根本标志。这个区别说明了生产工具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2)人类的活动具有社会性,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特征。人的社会性,就是指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人们从事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必须互相依赖,互相合作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这个区别告诉我们,研究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必须着重研究人的社会关系,防止用生物学的规律解释人类社会及其发展。(3)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由于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它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的,它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有目的
32、的,人类能够通过生产劳动能动地改造自然。这人区别造成了自然环境在动物的发展中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自然环境及其变化在动物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则不起决定性的作用。(4)人类社会发展的继承方式与动物界发展的继承方式不同。动物主要通过先天本能的遗传方式进行,有很多东西会中途遗失;人类则通过语言、思想、文化、传统以及各种传播媒体一代一代传下去,中途遗失较少,使人类历史具有连续性。这种继承方式,把不同的历史时期联系起来,使人类历史具有连续性。2结合中国环境问题的实际,说明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当代的环境的问题(1)建国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改善生态环
33、境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自然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遏制住,我国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2)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有: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大面积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等“三化”面积逐年增加;生物多样化受到严重破坏,很多动植物物各受到威胁;等等。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一是加剧贫困程度;二是加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三是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3)正确认识和对待当代的环境问题,一是要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要反对盲目乐观和消极悲观两种错误态度。3运用人口因素在社会发
34、展中的作用原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的人口问题(1)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告诉我们,人口生产必须与物质生产相适应,既不能抽象地说人口数量越多、密度越大、增长越快越好,也不能反过来说人口数量越少、密度越小、增长越慢越好。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2)我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具体表现:每年增加的大量劳动力适龄人口与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机会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相当多的人就业困难。人口增加与消费品增长之
35、间存在着尖锐矛盾。人口过多对农业、工业、交通、住房及其他消费品的生产构成了巨大压力。人口增长与全民族科学文体素质的提高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严重影响了我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增加了国家、集体、家庭的负担,既拖了经济建设的后腿,又极大地限制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造成我国人口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与我国接受旧中国沉重的人口包袱有关;与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社会福利增加、医药卫生事业普及、社会稳定,使人口寿命延长、死亡率降低有关;与一段时期内,党和国家某些领导人指导思想上的错误有关,他们片面强调人口越多越好,忽视了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产生的负面效应。(4)对我国面临的严重的人口问题,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解决。一是要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生产实行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预付款商品合同
- 物流配送销售合同
- 人才租赁合同
- 2025年度红木家具产业园区入驻合同与清单
- 时尚男鞋店装修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智能物流系统采购合同知识产权许可及实施约定
- 2025年农药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度冷链物流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执行标准
- 2025年度区块链软件产品销售及安全保证合同
- 2025年度基站场地租赁合同模板(含租金调整条款)
- 西安2025年陕西西安音乐学院专任教师招聘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浙江绍兴杭绍临空示范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表(小学部分)
- 2024年殡仪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 2025年春季1530安全教育记录主题
- 基本药物制度政策培训课件
- 2025年3月日历表(含农历-周数-方便记事备忘)
- 《中国人口老龄化》课件
- 小红书营销师(初级)认证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民营医院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