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学设计_第1页
《陋室铭》教学设计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陋室铭教学设计 郧阳区五峰中学罗玉鹏一、教学目标:1 1、知识与能力目标(1 1)了解 “铭”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2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语言。2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诵读法、批注法、“知人论文”探究法。3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并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豪迈的气概。 重点:朗读并分析文章的内容。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二、教学过程:(一)课前交谈 刘禹锡出生在嘉兴,很有灵气。他在老师的指引下,在自己的努 力下,满腹经纶。1919 岁时游学当时的京城长安。2222 岁就进士及第,后来 年纪轻轻就成了朝廷里的重要官员, 深

2、得朝廷重用。另外,他写的诗与 白居易齐名,他写的文与柳宗元齐名。我们小学里就学过他的一首诗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 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只有内心宁静的人, 才能写出如此富有诗情画意的月色。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文 章陋室铭。(二)初读课文,感受音乐美1 1、检查预习情况:注音、句读2 2、请同学读没有句读的课文,指出“德馨、案牍”的读音。(三)走进陋室,再读课文,把握主旨 1 1“高洁” 1 1、题目是陋室铭,了解铭文特点。2 2、师:陋室铭,陋室铭,刘禹锡想要借这陋室,让自己铭记什么呢? 让我能走进陋室,去看个究竟。刘禹锡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在陋室铭 81

3、81 字的片言中,刘禹锡 的百意是什么?下面请自读课文 4 47 7 句,根据注释翻译,在翻译的基础 上为这几句话做批注。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环境幽雅)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交友儒雅)3“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它给人一种闲适的感觉。 (生活高雅)(板 书:贫乐 调素琴阅金经)4 4、 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也能如此自得其乐,我们不禁要与刘禹锡对 话一番示例:问:你这房子都长青苔、长青草了,你还说不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多么幽雅,怎么能说陋呢? 看你这穷酸样,估计不会有人与你为友吧? 你既没有丝竹,又没有案牍,你,你还有什么好乐的呢? 由此可见,刘禹锡是一

4、个怎样的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脱 俗)(板书:高洁) 板书:调素琴阅金经高洁6 6、请大家用快乐、舒缓、愉悦的语气读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劳形”。(四)走近作者,深读课文,把握主旨 2 2“豪气” 师:刘禹锡为什么能做到安贫乐道呢?文章仅仅表达安贫乐道的主旨 吗?要想从“片言”中明白“百意”,我们还要去了解一下作者的经 历,这叫做“知人论文”。请看资料。(出示资料)“永贞革新”失败后 , , 原在朝廷为官的刘禹锡一贬再贬, 断断续续在 外漂泊几十年。直到 6565 岁才回到洛阳。陋室铭是他被贬至安徽和州 时所作。(请同学朗读) 问:上面说他一贬再贬,直到 6565 岁才回到洛阳,一般

5、的人会有怎样的心 理?(悲伤、郁闷) 刘禹锡会怎样去面对呢?“永贞革新”失败后 , , 刘禹锡被贬到朗州当司马, 十年之后才好不容 易被召回京师,他却写了一首诗以桃花讽刺那些权贵,结果再度被贬, 十四年后才再度回京。十四年啊,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不过,刘禹锡 还是不改那种桀骜不屈的脾气,他又一次来到玄都观,又写了一首再 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附小序: 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 师:他甚至做好了再次被贬的准备。这是何等的豪情!这就是有着铮铮 铁骨的刘禹锡。刘禹锡回朝如此, 那他身处“巴山楚水凄凉地”时又是如何的表现 呢?我们来看他写于朗州任

6、上的秋词。在朗州,回京城遥遥无期, 妻子不幸去世,可是我们看看他的这首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学生读)问:诗中透着一股什么气?(豪气)师:难怪白居易说: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 。板书: 写“豪” 1 1、 你能从 陋室铭 字缝间看出刘禹锡暗含的“豪气”吗? (仙、龙, 诸葛庐、子云亭)(提示: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几句去读读。)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开头三句, 看看有没有隐含在其中的“豪气”。 根 据 pptppt 改第三句话,刘问答问答5 5、快速了解“比兴”。2 2、*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结尾两句,看看这里有没有隐含在其中的“豪 气”。“诸葛庐、子云亭”

7、的典故。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两个典故。 (板书:思诸葛比子云)是为了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说明自己也要像诸葛亮遇到明君,在 政治上有所作为,和子云一样在文学上名扬天下。3 3、可见刘禹锡具有怎样的气概?(豪迈) 板书:思诸葛比子云豪迈4 4、这样一个大诗豪住在这里, 这陋室还会陋吗? 所以他在结尾写道: 何陋之有?加横批:陋室不陋5 5、现在,让我们怀着对刘禹锡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崇敬,充满豪情地读 最后 2 2 句。注意,最后一句“何陋之有”读两遍。其实,刘禹锡写陋室铭还有一个故事。(愤然写作) 据说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和州知县见他是 从上面贬下来的,就故意刁难他。半年时间,

8、强迫他搬了三次家,面积 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只给他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陋室。刘 禹锡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铭文。师(小结):看来,从这篇仅仅 8181 字的铭文中,不仅可以看出刘禹锡的 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可以读懂他的豪迈的斗志,而且也可以读到他对 那知县老儿的愤怒与不屑。这真是“片言可以明百意”啊。 同学们,你们看,那知县老儿带着随从大摇大摆地过来看刘禹锡的笑话 了,我们怎么办?赶紧拿起陋室铭,大声的读起来,为刘禹锡出出 气,注意,最后的“何陋之有”连读两遍,语气要一遍比一遍强。会背 的最好背出来。(五)结束语刘禹锡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 为此,他屡遭贬谪, 历经坎坷但是.一间陋室哪里困

9、得住你的铁骨,一片青苔哪里遮得住你的壮志, 一本金经哪里掩饰得住你心中的豪情? 我清晰的听到,从那间陋室里,传来一个不羁声音生活可以贫困, 精神不可潦倒。(六)作业:1 1、背诵全文。2 2、搜集欣赏刘禹锡的诗。教学反思1 1、联想与想象是语文的翅膀,缺少联想与想象的语文课也就缺少 了灵性。为此,在进行教学时,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以“透过文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 行想象,使陋室之雅具体地表现出来,为突出陋室“何陋之有”张本。 而以往教学此文时,为突出“陋室不陋”这一重点,一般设计的题目为 “陋室环境如何?陋室主人交往情况怎样?陋室主人有怎样的兴趣爱

10、好?”提问琐碎,学生也不明白回答这些问题的目的何在。而改动后有 力地突出了重点,也解决了难点。2 2、“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必须与现实社会紧密 联系,方可体现语文教学的现实意义。因此,课上在分析完陋室主人安 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小讨论:“今天的你如何 看待这种不慕名利、 安贫乐道的做法?”这个问题的设计应是学生最有 话说的部分,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些怯场, 我也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 一起参与学生的讨论,导致学生没有充分讨论和大胆发言,这是我的失 误。3 3、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大胆发问的习惯和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一 个学生质疑发问的环节,鼓励学生从读书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 题的能力。这个环节因为留的时间相对充足些,学生提出了一些很有价 值的问题,如“为何以陋室铭为题?”“为何自比名人居室?”“篇 末为何引用孔子的话作为结束语?”“为何自比南阳诸葛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