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二)_第1页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二)_第2页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二)_第3页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二)_第4页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选第三课论语八章 一、字:脩修,芸耘,反返,归馈,知智,塗途。 二、虚词:1 、盍:“何不”的合音字“盍各言尔志?”之:(取独)“德之不脩,学之不讲”,“道之不行”,“君子之仕”。 2 、且:(连词“而且”)“不义而富且贵”。 3 、焉:“又何加焉”(“于之”),“则将焉用彼相矣”(疑问代词) 4 、也:“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5 、夫:“君子疾夫舍曰”(指示代词,那个)“夫如是”(句首语气词表提示议论)“今夫颛臾” (与“今”组成固定结构相当于一个发语词。) 6 、“予与尔言”:“予”,我,代词。“与”,介词。

2、 7 、諸:“遇诸途”,“之于”的合音字。 8 、亟:“亟失时”,副词,屡次。9 、其:“如之何其废之”: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三、实词:1 、侍:“颜渊季路侍”:在尊长者旁边陪伴侍候。 2 、講:“学之不讲”:研究、讨论。 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憋闷、郁积。“启”,开导。“发”启发。 4 、饭疏食:“饭”吃(动)。疏食:粗粮。 5 、子适卫,冉有仆:“适”,“到去”。“仆”指驾车的人。 6 、庶矣哉:“庶”,众,指人多。 7 、无乃尔是过矣(动,责备)且尔言过矣(形,错误)

3、是谁之过与:(名,过错) 8 、相:“将焉用彼相矣”:扶助盲人走路的人(名)。“相夫子”,辅佐,(动)。 9 、陈力就列:“陈”,陈列,摆出来。“列”,位、职务。 10、萧墙之内:指宫内。国君宫门内的矮墙,叫萧墙。 11、有事于颛臾:战争。 12、有国有家:“国”,诸侯统治的区域:“家”,大夫统治的区域。 13、岁不我与:在一起(动)。 14、归孔子豚:小猪。 15、时其亡:不在。 16、亟失时:时机。 17、吾将仕也:动词,做官。 18、子路从而后:“从”跟随:“后”,动词,走在后面。 19、四体不勤:“四体”,四肢:“勤”辛劳、劳苦。 20杀鸡为黍:做粘黄米饭。21、而

4、乱大伦:指君臣之间的关系准则。 22、道之不行:指儒家所主张的治国之道。 四、词类活用:1 、“敝之而无憾”:“形使动”使坏。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都是使动用法,”使之安逸“”使之信任“”使之归依“。 3 、“曲肱而枕之”:“曲”,形使动“使弯曲”,“枕”,名动“用头枕物。” 4 、“富之”:形使动“使富起来”。 5 、“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 6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之)也”:使动用法,后省“之”。 7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使动,“使之见”读。后“见”,及物动

5、词,会见。 8 、“怀其宝而迷其邦”,形使动“使迷乱”。 9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使动用法,“使之吃”、“使(其二子)拜见”。 10、“欲洁其身”形使动“使洁”。 五、句:1 、判断句:(1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2 )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是”是指示代词“这”意。)2 、宾语前置:(1 )无乃尔是过与?(2 )何以伐为?(3 )又何加焉?(4 )岁不我与。3 、双宾语: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六、常用字:1 

6、;、饭:(1 )本义:动词,吃(饭),如本课:“饭疏食,饮水。”(2 )引申义: 给人饭吃或喂牲口。-谷类熟食(名)-泛指饭食。 2 、食:(1 )动词,读shi ,吃。(2 )动词,读si,给吃。本课“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也” 养活,喂养。此义后写作“饲”。(3 )名词,读shi ,泛指吃的东西。(4 )名词,旧读si,特指饭。 如本课:“饭疏食,饮水。” 3 、启(啓):会意字,从户从又。(1 )本义:开门。(2 )引申义:开口、张口开导、启发。如本课:“不愤不启”兴起

7、发生、萌生、萌发开拓、开关陈述、禀告开始。 4 、发:(1 )本义:把箭发出去。(2 )引申义:发出、产生;兴起出发;使出发、派遣打开、开掘;开导、启发;揭示、阐发(用于“开导、启发”义的如本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显露、表现出;暴露、败露、揭露表达、抒发、传布。 5 、国:(1 )古义:A 诸侯的封地,如本课“有国有家。”B 诸侯国的国都。(2 )今义:国家。 6 、家:(1 )古代常用义:A 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如“国”例。B 家庭,(2 )今义:家庭。7

8、60;、至:(1 )本义:到。如本课“至则行矣”(2 )引申义:抽象义,到某时达到最高的职位极、非常(副)最完美的(形) 8 、遇:(1 )本义:碰到,不期而遇。如本课“遇诸涂”。(2 )引申义:接触知遇、遇合。第十课 郑伯克段于鄢 一、字:寤牾,佗- 他,辟避,厌餍,暱= 昵,阙掘,锡赐,无毋。 二、虚词:1 、亟请于武公:屡次(副)2 、无使滋蔓:不要。3 、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表敬副词,请允许我。4 、公伐诸鄢:“之于”的合音。5 、请以遗之:同3.6

9、0;、其谁曰不然:语气副词,难道。7 、焉辟害:哪里、怎么(疑问代词)。8 、尔有母遗,繄我独无:“尔”,你。“繄”,句首语气词,与“唯”相近。“独”,偏偏、唯独(副)。 三、实词:1 、亟请于武公:请求(动)2 、及庄公即位:等到。3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都”,大夫或王侯子弟的封邑。“城”,城墙。“雉”,量词。长约合古尺三丈。“国”,指诸侯国家。4 、先王之制:制度。5 、君将不堪:能忍受,能支持。6 、况君之宠弟乎:处于尊荣地位。7 、多行不义必自毙:倒下去。8 、既而大叔命北鄙西鄙贰

10、于己:“鄙”,边境上的城邑。“贰”,兩屬,屬二主。9 、无庸,将自及:“庸”,用。“及”,到达,这里指招致。10、不义不昵,厚将崩:领土广大。11、大叔完聚:修葺城郭。12、具卒乘:“具”,准备(动)。“乘”,战车,“卒乘”泛指军队。13、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到达。14、食舍肉:放置、搁置在一边。15、爱其母,施及庄公:“施”,延伸。“及”,到。 1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尽。 四、活用:1 、惊姜氏:使动,使惊。2 、今京不度:名动,合限度。3 、无生民心:使动,使生(二心)。 五、句:1 、谓之京城大叔。(双宾语)2 、姜氏何厌之

11、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3 、不如早为之所。(双宾语)4 、敢问何谓也?(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5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双宾语)6 、君何患焉?(疑代)7 、其是之谓乎?(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六、常用字: 1 、都:从邑者声,(1 )本义:人民聚居的城邑(2 )引申义:泛指邦国的都城城市建都(动) -聚集、汇总总是、完全(副)此义成了现代汉语的常用义。 2 、所:(1 )处所,如本课“不如早为之所”。-抽象的处所、场所,即地方虚化为特殊的代词(2 )表示约数,后来写成“许”。(3&

12、#160;)用于表示被动。 3 、毙:(1 )本义:向前倒下。如本课“多行不义必自毙”(是比喻用法),鞍之战“射其右,毙于车中”。(2 )引申义:死。也是今义。 4 、羹:(1 )本义:煮熟的带汁的肉。如本课“未尝君之羹”。(2 )引申义:煮熟带汁的蔬菜汤(后起义)。 5 、舍:(1 )本义:放置、安放。(2 )引申义:放下留置待用或弃置不用,如本课“食舍肉” 表留置义留着生命不杀安身止息特指军队住下来住宿的处所军队每住宿一天所行的路程(约二十里)。 6 、完:(1 )基本意义:完整、

13、完善、没有损坏,如本课“大叔完聚”。(2 )引申义:使之完整(动)-修缮、修整。(注意:古时没有今天所讲的“完了”的意思,“完了”是用“毕”“竟”“尽”来表示。)第十六课 冯谖客孟尝君 一字:属嘱,责债,徧= 遍,说悦,介芥,反返。 二虚词:1 、客无好也。客无能也。表肯定的句尾语气词。2 、食以草具:用(介)3 、左右以告: 把(介),后省宾语。4 、无使乏:不要。5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乃”,就是(副)。“夫”,那个(代)。6 、因烧其券:“因”,于是,就。“其”,那些(代)。7 、窃以为君市

14、义:私自(副词,表示自谦)。8 、乃所以为君市义也:用来的方式。9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才。10、仅得免其死耳:才(副)。11、齐其闻之矣:大概(表推测的语气副词)。12、视吾家所寡有者:代词, 的东西。13、齐人有冯谖者:代词,复指前面的名词。译为冯谖这样一个人。14、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代词,表示的原因。 三、实词:1 、食以草具:“食”给他吃。“草具”粗劣的饭食。2 、揭其剑,过其友:“揭”,高举。“过”,拜访。3 、左右皆恶之:厌恶。4 、冯公有亲乎:父母亲。5 、使人给其食用:供

15、应。6 、吾负之:对不起。7 、请而见之,谢曰:道歉。8 、于是约车治装:捆扎,套。9 、驱而之薛:“驱”,赶车。“之”,到去(动)10、市义奈何:买。11、孟尝君顾谓冯谖:回头看。12、遣太傅赍黄金千斤: 携带。 四、词类活用:1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贱”,形意动,认为贫贱,即轻视。2 、孟尝君客我:名意动,把当门客。3 、先生不羞:名意动,以为羞耻,后省略宾语。4 、孟尝君怪其疾也:形意动,认为怪。5 、衣冠而见之:名动:穿好衣服戴好帽子。6 、不拊爱子其民:名意动,把当作儿子。7&

16、#160;、因而贾利之:“贾”,名状,用商贾的方法。“利”,名动,取利。 五、句:1 、客何好?客何能?(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2 、为之驾。(双宾语)3 、以何市而反? (疑代作宾语前置)。4 、不拊爱子其民(二动词共一宾语)5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判断句)。 六、常用字: 1 、给:(1 )本义:衣食丰足、富裕。(2 )引申义:使丰足,即充足的供应、供给。如本课“使人给其食用”。 2 、约:(1 )本义:用绳索捆缚、套。如本课“约车治装。”(2 )引申义:用别的东西套约束、限制简约、节俭订立盟约约会大约(副) 3 、驱:(1 )本义:策马前进。如本课“驱而之薛”。(2 )引申义:驱赶、驱逐逼迫、迫使。 4 、之:(1 )本义:到去。(2 )假借义:代词。A 作宾语。如本课“左右以君贱之也”。B 作定语。“之二虫又何如?”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