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医学院校建立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_第1页
地方医学院校建立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_第2页
地方医学院校建立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_第3页
地方医学院校建立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_第4页
地方医学院校建立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院校管理地方医学院校建立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张蔚,胡志3(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合肥230032摘要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提出,高等医学教育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人才。安徽医科大学以创新性教学理念为引导,以创新性课程体系为支柱,以创新性实践教学为重点,以创新性教学方法为依托,以创新性师资队伍为核心,以创新性大学文化为灵魂,初步建立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关键词医学教育;创新人才;体系;实践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701(20081220058202医学创新人才从本质上讲就是在新医学模式和疾病谱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具有创新意识、创

2、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能够在医疗卫生工作中不断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1,2。医学创新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并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势在必行。文章主要分析讨论构建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这一重要问题,以为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3。一、以创新性教学理念为先导世界卫生组织(W HO提出培养“五星级”医生,要求未来的医生具备五种能力,第一是根据病人的康复、治疗的总体需求,提供卫生服务;第二是从伦理、费用与病人等多方面考虑使用诊疗的新技术,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第三,承担

3、健康教育的任务,主动有效地增强群体的健康保护意识;第四,参与社区保健决策,平衡与协调个人、社区与社会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做好病人的思想和协调工作;第五,能够协同卫生部门和其他职能机构开展卫生保健工作,真正做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五星级”医生为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确立了目标,高等医学院校必须转变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理念,积极贯彻落实国际医学教育的标准和国家医学教育认证标准,改变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把关注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实践上,把人文、社会、信息科学融入到医学教育教学体系上,以此推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变革。二、以创新性课程

4、体系为支柱现行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设置过分专业化的倾向难以满足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医学创新型人才。我校在调查研究,吸纳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并从2007级开始全面启用了新的教学计划。新教学计划努力贯彻一个标准,即参照医学教育国际最低标准或相关专业人才国家执业资格考试的标准;坚持一个原则,即坚持“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加强两个整合,即根据不同专业对医学课程的需要,整合成三个层次设置医学课程,构建了三大课程平台;对课程内容和设置进行整合,在前期、后期部分专业分别设置系统整合课程,对各专业教学时数实行总量控制;突出两个环节,既突出实践教学和人文教育环节,根据课程特点开设相关课程和整

5、合相关课程的基础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理论课程和实验与实践课程的比例控制在10.8左右;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培养,加强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的结合,及时引入反映医学模式、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所必须的各种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构建九大模块,即在以往的基础上增加了整合课程模块;新教学计划力争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三个目标,即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多方面潜质、多方面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与人际沟通素质的人才,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化教学改革明确了方向。三、以创新性实践教学为重点实践教学的重点要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先后在七年制学生中逐步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6、课程,积极推动基础、药学、公卫等学院面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大力支持公共课程部建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稳步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计划,引导学生早期接触科研;从去年开始,我校在第三附属医院先行推进临床学院教学模式改革,实行理论教学、床边见习和专业实习一体化。下一步,将在国家“质量工程”建设中,努力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整合学校多方资源,融医疗、卫生、管理、护理与人文专业建设于一体,让教师、学生从“象牙塔”走出去,接触基层、接触实践、接触问题,把教学、科研、服务在实验区有机结合起来,把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训3通讯作者练,学生社区卫生服务实践结合起来,使教师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到社会

7、服务和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从社会实践中汲取理论教学之外的丰富营养,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开辟一条全新的路子4。四、以创新性教学方法为依托创新型教学方法是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我校卫生管理专业进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了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教师变纯粹的教为帮助、引导的教学方法;基础医学院利用海外兵团的智力资源,探索并开展了“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临床医学专业探索并逐步开展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护理专业开展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团队协作获取知识。在注重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快构建网络教学平

8、台,实现学生、教师、管理的网络互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五、以创新性师资队伍为核心学校教学质量提高要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了推进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校加大了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一是发挥海外兵团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海外专家从事本科教学和青年教师培养,使他们及时地把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融入到学生和教师培养之中;二是改善教师的学院结构,避免“近亲繁殖”,使教师队伍不断注入新思维和新方法;三是完善教师的激励机制,在职称晋升、奖酬制度中引入鼓励和支持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积极参与本科教学改革的政策措施;四是积极开展青年教师导师制和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形成教师、学生相结

9、合的科研团队,使学生能够较早的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之中,尽早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六、以创新性大学文化为灵魂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要依靠创新型大学文化的孕育。我校在建校80周年之际,把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为东南医学院的题词:“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确立为新校训,并把我校几代人的聪明智慧和不懈努力与悠久的文化积淀相融合,凝练成独具特色的育人文化。我校育人目标是造就良医;育人理念是兴国、仁爱、博学、求精;育人途径是人文与医学融通、传统与现代融会、好学与力行融合,这些都为我校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思想保障,成为创新型人才孕育的良好环境。我校还在办学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形成浓郁的医学创

10、新型人才培养的氛围。在校园文化广场建设中,加强大学文化景观设计。广场上的“八面浮雕”反映了安医大人不懈追求、努力创新的发展之路,“四尊小品”引导学生进入医学科学世界,探索生命奥秘,“三方围合”成为学生开展课题讨论、辩论演讲等活动的良好场所。学校积极鼓励学生科研团队、学术型学生团体的建立,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早期接触科研训练活动。学校还以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网络、科技活动周等为媒介,积极营造支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舆论环境。医学创新人才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高等学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重视各项影响因素,并使各因素相互协调,互为补充,以便为医学创新

11、人才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参考文献1钟秉林.国际视野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7,(3/4:37240.2蔡小霞,肖德生,李君荣,等.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5:3162318.3贺加.创新教育模式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平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9:24225.4曹景花,李振风,李乃斌,等.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培养的创新实践与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88289.收稿日期2008207作者简介张蔚,男,学士,研究生在读,助教,从事医学教育管理和卫生事业管理教学工作,研究方向:医学教育质量控制,管理文秘。Pra

12、ctice on system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medical talents based on local medical academyZHAN G Wei,HU Zhi(A nhui Medical Universit y,Hef ei230032,A nhui,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goal of innovation2oriented nation by higher education,in higher education China must change the pattern of

13、 cultivating talents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Ahhui Medical University makes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al phi2 losophy as the guide,the innovative curriculum system as the pillar,the innovative practical teaching as the keystone,the innova2 tive teaching technique as the support,the innovative teachers as the core and the innovative academic culture as the soul,and has initially set up the system of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