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临澧县停弦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临澧县停弦渡镇人民政府二一年一月目 录第一章 总则4第一节 规划目的4第二节 规划原则4第三节 规划依据4第四节 规划任务6第五节 规划范围与期限6第六节 规划效力与规划调整6第二章 镇域概况7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7第二节 经济社会条件7第三章 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8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8第二节 土地利用特点8第三节 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9第四节 土地利用潜力9第四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10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目标10第二节 土地利用战略10第三节 土地利用目标10第五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3第一节 农用地13第二节 建设用地14第三节
2、未利用地16第六章 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17第一节 土地用途分区的依据及类型17第二节 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17第七章 城镇与村镇建设及建设项目用地规模与布局23第一节 建制镇用地23第二节 农村居民点用地23第三节 采矿用地23第三节 其他独立建设用地24第四节 交通运输用地24第五节 水利设施用地24第六节 其他建设用地25第八章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26第一节 土地整理26第二节 土地开发26第三节 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26第九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27第一节 加强和改进土地利用规划管理27第二节 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27第三节 改革和完善土地利用的经济运行机制27第四节 进
3、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用地指标控制制度28第五节 加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力度28第六节 完善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制度28第一章 总则第一节 规划目的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政府对土地利用的宏观调制能力,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按照临澧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编制停弦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第二节 规划原则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结合镇域实际,充分体现和落实“五个统筹”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分利用湖南省“一化三基”发展战略的机遇,合理安排各类用地,使土地资源禀赋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
4、优势;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充分发掘土地利用潜力,提高城乡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切实保护耕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共生、共融。第三节 规划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4、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5、湖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6、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条例二、政策文件1、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2、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
5、)3、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通知4、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意见(湘政发20054号)三、技术规范1、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时期适用)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3、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4、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国土资发2004232号)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6、湖南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技术规程(试行)7、湖南省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试行)8、关于明确市县级土地利用总
6、体规划修编几项具体工作的通知(湘国土规办发200915号)四、相关规划1、临澧县2006-201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2、临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3、临澧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4、临澧县村庄布局规划(2008-2020年)5、临澧县停弦渡镇2006-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第四节 规划任务根据临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的要求和停弦渡镇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综合确定镇域土地利用战略及目标,统筹安排各类用地,确定各类用地规模,划分土地用途区,重点安排好耕地、生态用地以及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用地,确定城镇、村镇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和土地
7、开发整理项目,制定规划实施措施。第五节 规划范围与期限本规划地域范围为停弦渡镇所辖全部土地,总面积69.79平方公里,包括19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本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第六节 规划效力与规划调整本规划经常德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即具有法定效力。本规划自批准之日开始生效。本规划的调整修改必须经常德市人民政府批准。第二章 镇域概况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停弦渡镇位于临澧县中部,居澧水以南。东与澧县及本县杨板乡接壤,南邻修梅镇,西邻杉板乡,北与合口镇隔河相望,地处全县中心地带,国道207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较明
8、显。停弦渡镇属典型丘陵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适宜多种生物生长。镇域内陶土、煤矿、建筑石料等矿产资源丰富。第二节 经济社会条件2005年,全镇总人口21461人,其中城镇人口5103人,农村人口16358人;200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1411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6931万元,占地区生产总产值的49.09%,第二产业4782万元,占地区生产总产值的33.87%,第三产业2406万元,占地区生产总产值的17.04%,;工农业总产值2912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4920万元,农业总产值14205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350元。第三章 土地
9、利用现状及潜力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2005年,全镇土地总面积6978.77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80%。农用地5510.6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8.96%。其中,耕地2172.94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39.43%;园地155.59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82%;林地2533.49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45.97%;其他农用地648.60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1.77%。建设用地821.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77%。其中,建制镇用地40.06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4.88%;农村居民点用地485.99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9.15%;采矿用地3.18公顷,占建设用地总
10、面积的0.39%;其他独立建设用地51.84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6.31%;交通水利用地225.82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7.49%;其他建设用地14.66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78%。未利用地646.5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27%。其中,水域245.91公顷,占未利用地总面积的38.03%;滩涂沼泽162.26公顷,占未利用地总面积的25.09%。自然保留地238.43公顷,占未利用地总面积的36.87%。第二节 土地利用特点一、土地利用程度较高2005年,全镇土地利用率为90.73%,高于常德市平均水平4.92% ,与临澧县平均水平持平。二、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为主全镇土地
11、利用以农用地为主,2005年农用地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78.96%。农用地中比重较大的为耕地和林地,二者面积合计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67.44%。第三节 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一、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2005年,全镇土地经济密度为2.02万元/公顷,分别较常德市与临澧县平均水平低1.47万元/公顷和1.22万元/公顷。二、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率低且布局零散人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较多,且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内部空闲地较多,土地利用不充分。200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485.99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9.15%,农村人口人均用地达到297.10平方米,超过国家规定标准147.10平方米。第四节 土地
12、利用潜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潜力为264.36公顷,其中待整理耕地面积1121.38公顷,可补充耕地65.04公顷;待整理村庄面积186.91公顷,可补充耕地112.15公顷;待复垦土地面积17.44公顷,可补充耕地13.80公顷;待开发宜农未利用地112.87公顷,可补充耕地73.37公顷。第四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目标规划期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利用镇域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及区位优势,通过项目带动,大力招商引资,重点发展以陶瓷、烟花鞭炮、建材为主导的3大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重点发展畜禽养殖、农
13、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到2010年, 全镇总人口22073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5959人,城镇化水平为27.00%;GDP达到2.27亿元,人均GDP1.03万元;到2020年, 全镇总人口23487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8528人,城镇化水平为36.31%;GDP达到5.90亿元,人均GDP2.51万元。第二节 土地利用战略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原则和要求,确定全镇土地利用战略如下: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从严从紧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优先保障交
14、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科学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加大农村居民点整理和迁并力度,引导农村居民点用地向中心村和基层村集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第三节 土地利用目标一、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规划到2020年,全镇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173.48公顷,其中2010年全镇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172.64公顷。规划期内,新增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控制在60.85公顷以内,其中2006-2010年控制在11.48公顷以内;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少于61.39公顷,其中2006-2010年不少于11.18公顷。规划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877.
15、87公顷。二、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到2020年,全镇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889.86公顷以内,较2005年在增加68.30公顷;其中2010年控制在826.43公顷以内,较2005年增加4.87公顷。到2020年,全镇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563.67公顷以内,较2005年减少17.41公顷,其中2010年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568.50公顷以内,较2005年减少12.58公顷。到2020年,全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99.27公顷以内,较2005年增加4.18公顷,其中2010年城镇工矿用地总规模控制在96.65公顷以内,较2005年增加1.56公顷。到2020年,全镇交通水利用地规模
16、控制在295.15公顷以内,较2005年增加69.33公顷,其中2010年交通水利用地规模控制在241.08公顷以内,较2005年增加15.26公顷。到2020年,全镇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1.04公顷以内,较2005年增加16.38公顷,其中2010年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6.85公顷以内,较2005年增加2.19公顷。三、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目标规划期内,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61.39公顷,其中耕地整理补充耕地12.56公顷,农村居民点整理补充耕地15.29公顷,土地开发补充耕地33.54公顷。2006-2010年期间,耕地整理补充耕地5.98公顷,农村居民点整理补充耕地5.20公
17、顷。四、土地生态环境改善目标规划期内,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开展生态综合整治,优化林地结构,提高土地生态功能。五、土地利用效率目标到2020年,全镇土地利用率提高到91.38%,土地经济密度提高到8.45万元/公顷。第五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第一节 农用地2005年,全镇农用地5510.62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78.96%。到2010年,全镇农用地5507.63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78.92%,较2005年减少2.99公顷;2020年,全镇农用地5487.52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78.63%,较2005年减少23.10公顷。一、耕地2005年,全镇耕地2172.94公顷,占全镇
18、土地总面积的31.14%。到2010年,全镇耕地2172.64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31.13%,较2005年减少0.3公顷;2020年,全镇耕地2173.48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31.4%,较2005年增加0.55公顷。二、园地2005年,全镇园地155.59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2.23%。到2010年,全镇园地158.87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2.28%,较2005年增加3.28公顷;2020年,全镇园地154.55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2.21%,较2005年减少1.04公顷。三、林地2005年,全镇林地2533.49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36.30%。到2010年,全镇
19、林地2532.91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36.29%,较2005年减少0.58公顷;2020年,全镇林地2527.00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36.21%,较2005年减少6.49公顷。四、其他农用地2005年,全镇其他农用地648.60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9.29%。到2010年,全镇其他农用地643.21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9.22%,较2005年减少5.39公顷;2020年,全镇其他农用地632.49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9.06%,较2005年减少16.12公顷。第二节 建设用地2005年,全镇建设用地821.56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1.77%。到2010年,全镇建设
20、用地826.43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1.84%,较2005年增加4.87公顷;2020年,全镇建设用地889.86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2.75%,较2005年增加68.30公顷。一、建制镇用地2005年,全镇建制镇用地40.06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57%。到2010年,全镇建制镇用地41.66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60%,较2005年增加1.60公顷;2020年,全镇建制镇用地43.69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63%,较2005年增加3.63公顷。二、农村居民点用地2005年,全镇农村居民点用地485.99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6.96%。到2010年,全镇农村
21、居民点用地471.86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6.76%,较2005年减少14.14公顷;2020年,全镇农村居民点用地464.40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6.65%,较2005年减少21.59公顷。三、采矿用地2005年,全镇采矿用地3.18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05%。到2010年,全镇采矿用地3.18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05%,与2005年持平;2020年,全镇采矿用地3.77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05%,较2005年增加0.59公顷。四、其他独立建设用地2005年,全镇其他独立建设用地51.84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74%。到2010年和2020年,全镇其他独
22、立建设用地均为51.80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74%,较2005年减少0.04公顷。 五、交通运输用地2005年,全镇交通运输用地55.62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80%。到2010年,全镇交通运输用地70.88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02%,较2005年增加15.26;2020年,全镇交通运输用地115.20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65%,较2005年增加59.58公顷。六、水利设施用地2005年,全镇水利设施用地170.20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2.44%。到2010年,全镇水利设施用地170.20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2.44%,与2005年持平;2020年,全镇水
23、利设施用地179.95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2.58%,较2005年增加9.75公顷。七、其他建设用地2005年,全镇其他建设用地14.66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21%。到2010年,全镇其他建设用地16.85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24%,较2005年增加2.19公顷;2020年,全镇其他建设用地31.04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44%,较2005年增加16.38公顷。第三节 未利用地2005年,全镇未利用地646.59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9.27%;到2010年,全镇未利用地644.71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9.24%,较2005年减少1.88;2020年,全镇未利用
24、地601.39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8.62%,较2005年减少45.20公顷。第六章 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第一节 土地用途分区的依据及类型根据土地利用的主导用途、限制条件,结合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将全镇土地划分为11个用途区,分别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一般耕地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城镇建设预留区、村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预留区、独立工矿用地区及其他用途区。第二节 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一、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是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划定的基本农田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凡集中连片、农田基础设施较好、面积在0.1公顷以上的耕地和通过土地整理新增的优质耕地
25、及以上范围内的其他零星土地均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区域面积2433.49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34.87,全镇各村均有分布,以山洲、栗山、花林、牌楼等村分布较多。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它农业设施;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它零星农用地应当整理复垦调整为耕地,规划期内确实不能整理复垦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二、基本农田整备区基本农田整备区,是指在规划实施期间可以调整补充为基本农田的耕地集中分布区域。区域面积93.89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35%,以重
26、阳、红土、新溪、白虎山等村分布较多。管制规则:加大区内土地整治的资金投入,引导建设用地等其它地类逐步退出,建设具有良好水利和水土保持设施的、高产稳产的优质耕地,通过补划调整,使零星分散的基本农田向区内集中,形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粮棉油生产基地。三、一般耕地区除基本农田保护区、城镇建设用地区、城镇建设预留区、村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预留区、独立工矿用地区内的耕地外,其余面积在0.5公顷以上的耕地原则上均划入一般耕地区。区域面积253.18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3.63%,以童洲、花林、红土、牌楼等村分布较多。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农作物种植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
27、林及其他农业设施;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调整为耕地,规划期内确实不能整理复垦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区内耕地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可调整为其他类型的农用地,并仍依照本区管制规则进行保护和管理;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设(油气井、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通讯基站等除外)。四、一般农地区一般农地区是发展果、茶及其他多年生作物需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域。凡面积在1.0公顷以上集中连片的果园、茶园等种植园用地、宜园后备土地资源以及上述范围内的其他零星土地均划入一般农地区。区域面积186.89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2.68%,以栗
28、山、九龙、牌楼、新溪等村分布较多。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园艺生产、畜禽水产养殖及其服务设施使用;鼓励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按其适宜性调整为园地或其他类型的农用地,规划期内确实不能调整为园地的非农建设用地,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不得擅自将区内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严格控制占用区内土地进行毁园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严格控制占用区内园地、耕地进行非农建设(油气井、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通讯基站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工矿区内配置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除外)。五、林业用地区林业用地区是发展林业和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域,凡面积在4.0公顷以上的
29、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规划期内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活动增加的林地、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设施用地及其它零星土地均划入林业用地区。区域面积2607.77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37.37%,以白虎山、大丰、新溪、牌楼等村分布较多。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营林设施;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应当按其适宜性调整为林地或其它农用地,规划期内确实不能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区内耕地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需要经批准可转为林地;不得占用区内土地进行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严格控制占用区内有林地、耕地进行非农建设(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通
30、讯基站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工矿区内配置的国家与省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除外)。六、城镇建设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是为城镇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具体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所划定的城镇及其发展区域,包含现有的和规划的城镇建设用地。区域面积82.38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18%,分布在镇区居委会、停弦渡和栗山村。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建设;鼓励区内建设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区内土地利用必须符合城镇建设规划;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七、城镇建设预留区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根据城镇布局发展趋势,在其周边划定的主要为城镇建设预留的用途区域。
31、区域面积16.94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24%,分布在停弦渡村、栗山村和镇区居委会。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为城镇建设预留用地;区内土地在未经批准征用为建设用地前不得荒芜;区内一般不进行土地整理;区内耕地不得划定为基本农田。八、村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是为了村庄和集镇的发展和管理而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规划面积在0.1公顷以上的村庄建设用地均划入村镇建设用地区。区域面积420.45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6.02%,以山洲、童洲、九龙、红岩等村分布较多。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村庄、集镇建设;区内土地利用应符合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
32、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九、村镇建设预留区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根据村镇发展趋势,在其周边划定的主要为村镇建设预留的用途区域,区域面积37.02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0.53%,主要分布在白虎山、关山、大溪、九龙等村。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为村镇建设预留用地;区内土地在未经批准征用为建设用地前不得荒芜;区内一般不进行土地整理;区内耕地不得划定为基本农田。十、独立工矿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是指面积在0.1公顷以上,独立于城镇、村镇建设用地区之外,现有采矿、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和规划期内新增的采矿、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区域面积71.95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03%,以红岩、栗山、白虎山
33、、山洲等村分布较多。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内配置的其它工业用地;区内土地利用应符合工矿建设规划;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十一、其他用途区该区指除上述用途区外因特殊需要而划定的用途区。区域面积75.97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1.09%,主要分布在铁湾、白虎山、关山、复船等村。管制规则:区内土地用途管制规则按照特定用途需要制定。第七章 城镇与村镇建设及建设项目用地规模与布局第一节 建制镇用地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规划期内,城镇发展依托现有镇区,向西、向南扩展,主要涉及镇区居委会、停弦渡村、
34、栗山村3个村(居委会)。规划期内,安排新增建制镇用地42.32公顷(由于城镇工矿用地指标有限,使用农村居民点用地指标38.69公顷)。到2010年和2020年,全镇建制镇用地规模分别达48.18公顷和82.38公顷。第二节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期内,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优化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全镇建设中心村5个,基层村13个。以中心村为重点,基层村为纽带,农民自愿为原则,引导农民向中心村和基层村集中。通过村庄整理,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在乡村形成层次鲜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体系。根据镇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规划期内安排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55.60公顷,其中安排3
35、0.73公顷用于建制镇建设;同时由于村庄整理和其他建设占用,现有农村居民点缩减用地77.19公顷;另有7.96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因城镇化推进直接转化为建制镇用地,但同样因指标问题仍计入农村居民点用地。到2010年和2020年,全镇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别为465.34公顷和425.71公顷。第三节 采矿用地规划期内,全镇采矿用地项目有新溪陶土矿和大丰煤矿,位于新溪村和陶大丰村,共安排新增采矿用地0.59公。到2010年和2020年,全镇采矿用地规模分别为3.18公顷和3.77公顷。第三节 其他独立建设用地规划期内,重点发展以陶瓷、建材、烟花鞭炮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重点建设汇鑫铜业、山洲砖厂、白虎山超载
36、检测站、白虎山花炮厂、真空管陶瓷外壳厂、停弦渡镇砖瓦厂、天工瓷业、陶瓷工业聚集区、山洲花炮厂、农产品深加工厂、精密铸造厂、红土花炮厂、关山花炮厂、工业陶瓷一厂、工业陶瓷二厂、大木花炮厂、白虎山采石场,主要分布在白虎山、栗山、复船、山洲等村,共安排新增其他独立建设用地16.38公顷,因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指标有限,全部使用其他建设用地指标。同时,因其他建设占用,现有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减少0.04公顷。到2010年和2020年,全镇其他独立建设用地规模分别为53.99公顷和68.18公顷。第四节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期内,进一步加强全镇的路网建设,重点建设的交通运输用地项目有合口澧水大桥及其连接线、安乡至慈
37、利高速公路停弦渡段,途经新溪、九龙、重阳、童洲等村,共安排新增交通运输用地59.58公顷。到2010年和2020年,全镇交通运输用地规模分别为70.88公顷和115.20公顷。第五节 水利设施用地规划期内,全镇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对原有水利设施进行加固、修复和改造,进一步提高水利设施的综合效益。重点建设项目有关山大堤和山洲大堤扩建,位于关山、复船、红岩、山洲和童洲村,共安排新增水利设施用地9.75公顷。到2010年和2020年,全镇水利设施用地规模分别为170.20公顷和179.95公顷。第六节 其他建设用地规划期内,全镇安排新增其他建设用地16.38公顷,由于城镇工矿用地指标有限,全部用于其他独立建设用地项目。到2010年和2020年,全镇其他建设用地规模均为14.66公顷。第八章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根据镇域土地资源特点以及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合理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第一节 土地整理耕地整理主要结合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进行。农村居民点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led灯具供货合同范本
- 公司买社保合同范本
- 保险融资采购合同范本
- a轮投资合同范本
- 修路采购合同范本
- 养老护理员合同范本
- 东莞财务公司注册合同范本
- 保管借用合同范本
- 个体饭店转让合同范本
- 乡村广告合同范本
- 口腔医院市场营销新入职员工培训
- 军队文职备考(面试)近年考试真题(参考300题)
- 金融业税收优惠政策指引
- 叶圣陶杯作文
- 脑梗死临床表现护理
- 新高考英语|语法专项之括号法突破长难句 讲解课件-2025届高三英语上学期一轮复习专项
- 《光通信技术简介》课件
- 山西省2024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电子商务平台供货方案及风险控制措施
- 文献检索与利用
- 公共图书馆情绪疗愈空间设计研究:动因、现状与实现机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