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步态分析步态分析zhengdawufuyuan 3步态分析步态分析v 概述概述v 步态及步态周期的概念步态及步态周期的概念v 步行时关节及肌肉活动步行时关节及肌肉活动v 正常步态特征及参数正常步态特征及参数v 临床步态分析的目的及方法临床步态分析的目的及方法v 临床常见异常步态临床常见异常步态zhengdawufuyuan 4步态分析步态分析v 步行:是通过双脚的交互步行:是通过双脚的交互动作移动机体的人类特征动作移动机体的人类特征性活动。性活动。v 正常步行不需要思考,步正常步行不需要思考,步行控制涉及中枢命令、身行控制涉及中枢命令、身体平衡、协调控制,下肢体平衡、协调控制,下肢各关节肌肉
2、的协同运动,各关节肌肉的协同运动,也与上肢躯干和姿态有关。也与上肢躯干和姿态有关。行走生物力学与神经学和运动生理学的关系行走生物力学与神经学和运动生理学的关系v行走及步态是行走及步态是CNS的终极目标在生物力学水的终极目标在生物力学水平上的体现平上的体现v神经学水平(生物学信号的第一级水平的汇神经学水平(生物学信号的第一级水平的汇聚):运动单位的许多兴奋性和抑制性信号聚):运动单位的许多兴奋性和抑制性信号汇聚汇聚v肌肉水平(生物学信号的第二级水平汇聚):肌肉水平(生物学信号的第二级水平汇聚):肌肉力量的大小通过运动单位募集率的高低肌肉力量的大小通过运动单位募集率的高低而体现而体现v关节水平(第
3、三级水平):是所有主动肌与关节水平(第三级水平):是所有主动肌与拮抗肌力矩作用的结果拮抗肌力矩作用的结果zhengdawufuyuan 6步态分析步态分析v 步态(步态(gait):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v 通过髋、膝、踝、足趾的一系列连续活动通过髋、膝、踝、足趾的一系列连续活动v 身体沿着一定方向移动的过程身体沿着一定方向移动的过程v 正常步态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以及骨骼肌正常步态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以及骨骼肌肉系统的协调工作肉系统的协调工作zhengdawufuyuan 7v 步行障碍是对残疾者日常步行障碍是对残疾者日常生活活动影响最大的功能生
4、活活动影响最大的功能障碍之一,也是残疾者最障碍之一,也是残疾者最迫切需要恢复的功能障碍。迫切需要恢复的功能障碍。zhengdawufuyuan 9v步态周期(步态周期(gait cycle)从足跟)从足跟着地到同侧足跟着地到同侧足跟再次着地所经历再次着地所经历的时间,分为二的时间,分为二个相,支撑相和个相,支撑相和摆动相摆动相步态分析步态分析以右足为例以右足为例v 右足趾离开地面的瞬间标志着站立相结束,迈步相开始,右足趾离开地面的瞬间标志着站立相结束,迈步相开始,站立相和迈步相的时间比例和步行的速度有一定关系,如站立相和迈步相的时间比例和步行的速度有一定关系,如果速度加快,迈步相的时间延长,站
5、立的时间缩短。果速度加快,迈步相的时间延长,站立的时间缩短。zhengdawufuyuan 11步态分析步态分析v 支撑相(支撑相(stanse phase):同:同侧足跟着地到足尖离地,即足侧足跟着地到足尖离地,即足部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间,部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间,约占步态周期的约占步态周期的60%( Rancho Los Amigo分期,分期,RLA)v 支撑相支撑相(Stance Phase)v 支撑相大部分时间是单足支撑。但是步行与跑步的支撑相大部分时间是单足支撑。但是步行与跑步的关键差别在于步行有双足支撑在地面的时间,称为关键差别在于步行有双足支撑在地面的时间,称为双支撑相。双
6、支撑相。v 双支撑相的时间与步行速度成反比。步行障碍时往双支撑相的时间与步行速度成反比。步行障碍时往往首先表现为双支撑相时间延长,以增加步行的稳往首先表现为双支撑相时间延长,以增加步行的稳定性。定性。 v 每个步行周期中包含两个双支撑期,第一个双支撑每个步行周期中包含两个双支撑期,第一个双支撑期发生在步行周期的前期发生在步行周期的前10%, 相当于支撑足首次触相当于支撑足首次触地及承重反应期,第二个双支撑期发生在步行周期地及承重反应期,第二个双支撑期发生在步行周期的的50%-60%之间,相当于对侧足的减重反应和足离之间,相当于对侧足的减重反应和足离地时期。地时期。v 每个双支撑期约占每个双支撑
7、期约占10%v 一侧下肢单支撑期所占时间完全等于对侧下肢的迈一侧下肢单支撑期所占时间完全等于对侧下肢的迈步相时间步相时间步行周期步行周期支撑相早期支撑相早期(early stance)(early stance)v 指进入支撑相开始阶段的时间,包括首次触地和指进入支撑相开始阶段的时间,包括首次触地和承重反应,占步行周期的承重反应,占步行周期的10%12%10%12%阶段阶段1:首次着地:首次着地Initial Contactv 步行周期和站立相的起始,指足步行周期和站立相的起始,指足跟或足底的其他部位第一次与地跟或足底的其他部位第一次与地面接触的瞬间。面接触的瞬间。v 发生在步行周期的发生在步
8、行周期的0-10%v 此阶段为第一个双支撑期。此阶段为第一个双支撑期。阶段阶段2负荷反应期负荷反应期Loading Responsev指足跟着地后至足底与地面全面指足跟着地后至足底与地面全面接触瞬间的一段时间接触瞬间的一段时间(足放平),足放平),即一侧足跟着地后至对侧下肢足即一侧足跟着地后至对侧下肢足趾离地,为双支撑期,是重心由趾离地,为双支撑期,是重心由足跟转移至足底的过程。足跟转移至足底的过程。v膝关节于站立相达到其最大屈曲膝关节于站立相达到其最大屈曲角度标志着支撑腿有效地承受了角度标志着支撑腿有效地承受了体重,故又称为承重期。体重,故又称为承重期。v此时人体重心处于行走时的最低此时人体
9、重心处于行走时的最低点点v发生在步行周期的发生在步行周期的10%-15%支撑相中期支撑相中期(mid stance)(mid stance)v 指支撑相中间阶段的指支撑相中间阶段的时间。此时支撑足全时间。此时支撑足全部着地,对侧足处于部着地,对侧足处于摆动相,是唯一单足摆动相,是唯一单足支撑全部重力的时相,支撑全部重力的时相,正常步速时发生在步正常步速时发生在步行周期的行周期的15%40%15%40%。v 此时重心位于支撑面此时重心位于支撑面正上方正上方支撑相末期支撑相末期(terminal stance(terminal stance足跟离地足跟离地) )v 指下肢主动加速蹬离的时间,指下肢
10、主动加速蹬离的时间,开始于足跟抬起,结束于足开始于足跟抬起,结束于足趾离地,约为步行周期的趾离地,约为步行周期的40%50%40%50%摆动前期摆动前期Toe-Offv 指支撑腿足趾离地之前的一指支撑腿足趾离地之前的一段时间。段时间。v 此阶段体重向对侧下肢转移,此阶段体重向对侧下肢转移,对侧下肢足跟着地,为第二对侧下肢足跟着地,为第二个双支撑期,约为步行周期个双支撑期,约为步行周期的的50%-60% 。zhengdawufuyuan 21步态分析步态分析v 摆动相:从足尖离地到足跟着摆动相:从足尖离地到足跟着地,足部离开支撑面的时间,地,足部离开支撑面的时间,约占步态周期的约占步态周期的40
11、%v 分为分为3个期个期v 摆动前期摆动前期 (initial swing)v 摆动中期摆动中期 (mid-swing)v 摆动末期摆动末期 (terminal swing)摆动相早期摆动相早期(initial swing)(initial swing)v 从支撑腿离地至该腿膝关节达到最从支撑腿离地至该腿膝关节达到最大屈曲,主要的动作为足廓清大屈曲,主要的动作为足廓清(clearance)(clearance)和屈髋带动屈膝,加和屈髋带动屈膝,加速肢体前向摆动,发生在步行周期速肢体前向摆动,发生在步行周期的的60%70%60%70%。v 此阶段主要目的是使足底离开地面此阶段主要目的是使足底离开
12、地面以确保下肢向前摆动时足趾不为地以确保下肢向前摆动时足趾不为地面所绊面所绊摆动相中期摆动相中期(mid swing)(mid swing)v 指足在迈步中期的活动,足廓清仍指足在迈步中期的活动,足廓清仍然是主要任务,发生在步行周期的然是主要任务,发生在步行周期的70%-85%70%-85%。v 从膝关节最大屈曲摆动到小腿与地从膝关节最大屈曲摆动到小腿与地面垂直面垂直摆动相末期摆动相末期(terminal swing)(terminal swing)v 指迈步即将结束,足在落地之前的指迈步即将结束,足在落地之前的活动,主要动作是下肢前向运动减活动,主要动作是下肢前向运动减速,准备足着地的姿势,
13、步行周期速,准备足着地的姿势,步行周期的的85%-100%85%-100%。v 小腿向前摆动速度减慢并调整足的小腿向前摆动速度减慢并调整足的位置,为进入下一个步行周期做准位置,为进入下一个步行周期做准备。备。步行周期步行周期支撑相支撑相摆动相摆动相阶段阶段2承重反应承重反应阶段阶段4足跟离地足跟离地阶段阶段3支撑相中期支撑相中期阶段阶段1首次触地首次触地阶段阶段5摆动前期摆动前期阶段阶段6摆动相早期摆动相早期阶段阶段7摆动相中期摆动相中期阶段阶段8摆动相末期摆动相末期支撑相早期支撑相早期支撑相末期支撑相末期行走中下肢运动行走中下肢运动v 髋关节:屈曲角度于摆动相髋关节:屈曲角度于摆动相中期达最
14、大中期达最大30并保持到支并保持到支撑相开始;后伸角度在足跟撑相开始;后伸角度在足跟离地至足趾离地期达最大离地至足趾离地期达最大10-15v 膝关节:摆动相早期屈曲最膝关节:摆动相早期屈曲最大达大达60,支撑相中期和摆,支撑相中期和摆动相末期伸展动相末期伸展v 踝关节:足跟着地时保持中踝关节:足跟着地时保持中立位,支撑相为背伸,足跟立位,支撑相为背伸,足跟离地时跖屈达最大离地时跖屈达最大20行走中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行走中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v 躯干:躯干沿脊柱纵轴旋转并与骨盆运动方向相反;躯干:躯干沿脊柱纵轴旋转并与骨盆运动方向相反;躯干运动包括上下垂直运动和左右侧方运动。躯干运动包括上下垂直运
15、动和左右侧方运动。v 骨盆:以脊柱为轴前后旋转,也有轻度前后倾和上骨盆:以脊柱为轴前后旋转,也有轻度前后倾和上下运动。下运动。v 上肢:交替前后摆动,与同侧下肢的摆动方向和骨上肢:交替前后摆动,与同侧下肢的摆动方向和骨盆的旋转方向正好相反。盆的旋转方向正好相反。zhengdawufuyuan 28步态周期中的肌肉活动步态周期中的肌肉活动首次触地至承重反应结束;足离地首次触地至承重反应结束;足离地至再次首次触地至再次首次触地支撑相中期至蹬离,首次触地支撑相中期至蹬离,首次触地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至支撑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至支撑相中期,足离地至摆动相早期相中期,足离地至摆动相早期摆动相末期,首次触
16、地至承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至承重反应结束重反应结束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至支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至支撑相中期撑相中期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至支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至支撑相中期撑相中期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至支撑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至支撑相中期;足离地至摆动相早期相中期;足离地至摆动相早期股四头肌股四头肌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至支撑相中期,足离地至支撑相中期,足离地至摆动相早期至摆动相早期 站立相站立相 摆动相摆动相腘绳肌腘绳肌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至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至承重反应结束承重反应结束 站立相站立相 摆动相摆动相胫前肌胫前肌首次触地至承重反应首次触地至承重反应结束;足离地至
17、再次结束;足离地至再次首次触地首次触地 站立相站立相 摆动相摆动相 小腿三头肌小腿三头肌 支撑相中期至蹬支撑相中期至蹬离,首次触地离,首次触地zhengdawufuyuan 33v 正常步态特征正常步态特征v 身体平稳身体平稳v 步长适当步长适当v 耗能最少耗能最少zhengdawufuyuan 34步态分析步态分析v 正常步态特征正常步态特征v 稳定性:以最小的能量消耗来取得最大的身体重心稳定稳定性:以最小的能量消耗来取得最大的身体重心稳定v 周期性和节律性:两侧下肢交替摆动,重复相同过程。周期性和节律性:两侧下肢交替摆动,重复相同过程。v 方向性:使躯干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方向性:使躯干沿
18、着一定的方向移动。v 协调性:全身各关节、肌肉的参与,大脑对这些组织的控制协调性:全身各关节、肌肉的参与,大脑对这些组织的控制v 个体差异:后天经学习而获得,并随年龄、性别、职业的不同而有所个体差异:后天经学习而获得,并随年龄、性别、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差异zhengdawufuyuan 35步态分析步态分析v 步态分析目的步态分析目的v 分析肢体功能分析肢体功能v 制定治疗方案制定治疗方案v 评价步态训练效果评价步态训练效果v 评定假肢或支具的可行性评定假肢或支具的可行性v 对穿戴假肢或支具前后的步对穿戴假肢或支具前后的步态进行评定,评定其作用程态进行评定,评定其作用程度作出必要的调整度作出
19、必要的调整zhengdawufuyuan 36步态分析步态分析v 步行障碍的影响因素步行障碍的影响因素v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v 中枢性和周围性神经损伤中枢性和周围性神经损伤v 中风、头部外伤、脑性瘫痪、脑肿瘤、脊髓损伤、脊髓炎、尺、桡、中风、头部外伤、脑性瘫痪、脑肿瘤、脊髓损伤、脊髓炎、尺、桡、胫、腓神经损伤等胫、腓神经损伤等v 运动器官运动器官v 骨骼、关节、韧带、肌肉、肌腱等障碍骨骼、关节、韧带、肌肉、肌腱等障碍v 各种脊椎疾病、关节疾病、肌营养不良、截肢等各种脊椎疾病、关节疾病、肌营养不良、截肢等v 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接合部障碍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接合部障碍v 重症肌无力等重症肌无力等zhe
20、ngdawufuyuan 37步态分析步态分析v 临床步态分析临床步态分析v 病史回顾病史回顾v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v 步态观察步态观察zhengdawufuyuan 38步态分析步态分析v 步态观察:步态观察:v 注意身体的某一节段或某一关节注意身体的某一节段或某一关节v 通过检查表或简要描述的方式通过检查表或简要描述的方式v 记录步态周期中存在的问题记录步态周期中存在的问题v 按习惯的行走方式来回步行按习惯的行走方式来回步行v 从不同方向从不同方向(正、背、侧面正、背、侧面)观察观察v 全身姿势全身姿势v 下肢各关节的活动下肢各关节的活动v 各步态参数各步态参数v 上肢摆动上肢摆动zheng
21、dawufuyuan 39步态分析步态分析v 让病人作变速行走让病人作变速行走v 慢速、快速、随意放松步行,分别观察有无异常慢速、快速、随意放松步行,分别观察有无异常v 在步行中,可以让病人停下,转身行走在步行中,可以让病人停下,转身行走v 上下楼梯或斜坡、绕过障碍物上下楼梯或斜坡、绕过障碍物v 坐下和站起,原地踏步或原地站立,闭眼站立坐下和站起,原地踏步或原地站立,闭眼站立v 用助行器行走的病人用助行器行走的病人v 只要有可能,分别使用或不使用助行器行走只要有可能,分别使用或不使用助行器行走zhengdawufuyuan 40观察步态的要点观察步态的要点 观察项目观察项目 观察项目观察项目
22、1.节奏(节奏(Cadence) ()() 对称对称 ()() 节律节律 6.骨盆骨盆 ()() 前轻、后倾前轻、后倾 ()() 上抬、水平上抬、水平 2.疼痛疼痛 ()() 部位部位 ()() 时间时间 7.膝关节膝关节 ()() 屈、伸屈、伸 ()() 稳定性稳定性 3.步伐(步伐(Stride) 平稳、不稳平稳、不稳 8.踝关节踝关节 ()() 背伸背伸 ()() 外翻、内翻外翻、内翻 4.肩关节肩关节 ()() 下沉、上抬下沉、上抬 ()() 前伸、回缩前伸、回缩 9.足部足部 足跟触地足跟触地 5.躯干躯干 ()() 屈曲屈曲 ()() 摇摆摇摆 10.支撑面支撑面 ()() 稳定、
23、不稳稳定、不稳 ()() 宽、窄宽、窄 zhengdawufuyuan 41步态分析步态分析v 三维步态分析:三维步态分析:v 运动学分析运动学分析v 动力性分析动力性分析v 动态肌电图动态肌电图zhengdawufuyuan 42步态分析步态分析v 运动学分析:运动学分析:v 人体重心人体重心v 廓清机制廓清机制v 时间时间-空间参数测定空间参数测定v 节段性运动测定节段性运动测定zhengdawufuyuan 43步态分析步态分析v 人体重心:位于第二骶骨前人体重心:位于第二骶骨前缘,两髋关节中央,直线运缘,两髋关节中央,直线运动时是身体摆动最小的部位动时是身体摆动最小的部位v 步行中,重
24、心心沿一条正弦步行中,重心心沿一条正弦曲线上下、左右移动,在单曲线上下、左右移动,在单腿支撑期达到最高点,双腿腿支撑期达到最高点,双腿支撑期达到最低点。支撑期达到最低点。zhengdawufuyuan 44步态分析步态分析人体重心偏移主要包括:骨盆前后倾斜骨盆左右倾斜骨盆侧移纵向摆动体重转移zhengdawufuyuan 45步态分析步态分析v 廓清机制廓清机制v 摆动相早期摆动相早期-中期髋关节屈曲中期髋关节屈曲v 摆动相早期膝关节屈曲摆动相早期膝关节屈曲v 摆动相中摆动相中-末期踝关节背屈末期踝关节背屈zhengdawufuyuan 46步态分析步态分析v 时间时间-空间参数测定:空间参数
25、测定:v 传统测定方法为足印法(用滑石粉或墨水使病人行走时能传统测定方法为足印法(用滑石粉或墨水使病人行走时能在规定走道上或地面铺的白纸上留下足印),病人在规定在规定走道上或地面铺的白纸上留下足印),病人在规定距离的道路(一般为距离的道路(一般为4-6米)上行走,用秒表计时,通过米)上行走,用秒表计时,通过足迹测量步行空间。足迹测量步行空间。v 现代实验室:数字化三维分析或电子步态分析系统现代实验室:数字化三维分析或电子步态分析系统zhengdawufuyuan 47步态分析步态分析v 时间时间-空间参数测定主要参数:空间参数测定主要参数:v 步长步长v 跨步长跨步长v 步宽步宽v 跨步时间跨
26、步时间v 足偏角足偏角v 步频步频v 步速步速步长步长(step length)( )v指左右足跟或足尖先后着地时两点间的纵向直线指左右足跟或足尖先后着地时两点间的纵向直线距离称为步长,单位为距离称为步长,单位为cm,正常人约为,正常人约为50-80cm。v步长与身高成正比,即身材愈短,步长愈短。步长与身高成正比,即身材愈短,步长愈短。v左右步长不一致性是反映步态不对称的敏感指标左右步长不一致性是反映步态不对称的敏感指标跨步长跨步长(stride length)( )v 又称步幅,指同一侧足跟前后连续两次着地点间的纵向直又称步幅,指同一侧足跟前后连续两次着地点间的纵向直线距离,相当于左右两个步
27、长相加。线距离,相当于左右两个步长相加。v 正常约为正常约为100-160cm步宽(步宽( )v 步宽(步宽(stride width):在行走中左、右两足间的距离称):在行走中左、右两足间的距离称为步宽,通常以足跟中点为测量参考点,通常用为步宽,通常以足跟中点为测量参考点,通常用cm表示,表示,健康人约为健康人约为83.5cm。步宽越窄,步行的稳定性越差。步宽越窄,步行的稳定性越差v 足偏角足偏角(toe out angle):指贯穿一侧足底中心线:指贯穿一侧足底中心线与同侧步行直线之间的夹角。左右足分别计算,与同侧步行直线之间的夹角。左右足分别计算,健全人约为健全人约为6.75。足偏角足偏
28、角(toe out angle)( )v 跨步时间跨步时间(stride time):即步行周期时间,以秒为:即步行周期时间,以秒为单位。单位。跨步时间跨步时间(stride time)zhengdawufuyuan 53步频(步频(cadence) 步频(步频(cadence) 每分数迈出的步数每分数迈出的步数 步频步数步频步数/60(步(步/分)分) 正常:正常:95125步步/min 东方男性的步频平均约为东方男性的步频平均约为112.28.9 steps/min,女性平均,女性平均为为123.48.0 steps/min。双人并肩行走时,一般是短腿者。双人并肩行走时,一般是短腿者步频大
29、于长腿者。步频大于长腿者。zhengdawufuyuan 54步速(步速(velocity) 步速步速 步行速度步行速度 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距离(米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距离(米/秒)秒) 让测试对象以平常的速度步行让测试对象以平常的速度步行10米的距离,测量所需的时米的距离,测量所需的时间间 计算:步速(米秒)距离所需时间计算:步速(米秒)距离所需时间 正常:正常:1.2m/s zhengdawufuyuan 55步态分析步态分析v 节段性运动测定:测定步行活动时关节活动角度的动态变节段性运动测定:测定步行活动时关节活动角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时相之间的关系。化及其与时相之间的关系。zhengdawuf
30、uyuan 56步态分析步态分析v 动力学分析性:动力学分析性:v 地面反作用力地面反作用力v 剪力剪力v 力矩力矩v 测力平台测力平台v 足测力板足测力板zhengdawufuyuan 57步态分析步态分析v 动态肌电图:检测步行时肌肉活动与步行的关系动态肌电图:检测步行时肌肉活动与步行的关系zhengdawufuyuan 58步态分析系统步态分析系统体体表表肌肌电电图图摄像机摄像机测力板(台)测力板(台)标记物(球)标记物(球)zhengdawufuyuan 59步态分析系统步态分析系统zhengdawufuyuan 60 参数输出参数输出 See the next two slides
31、for parameter definitionszhengdawufuyuan 61临床应用:足托临床应用:足托未穿戴足托未穿戴足托穿戴足托穿戴足托未穿戴足托未穿戴足托穿戴足托穿戴足托左足左足右足右足High Pressure/Less ControlHigh Pressure/Less ControlLower Pressure/More ControlLower Pressure/More ControlHeel ToeHeel ToeHeel ToeHeel Toezhengdawufuyuan 62步态周期中的关节活动步态周期中的关节活动zhengdawufuyuan 63步态周期中
32、的肌电活动步态周期中的肌电活动zhengdawufuyuan 64步态周期中的多项比较步态周期中的多项比较zhengdawufuyuan 65常常见见异异常常步步态态 、按按病病因因分分类类 中中枢枢性性:失失用用性性步步态态,失失调调性性步步态态,偏偏瘫瘫步步态态,脑脑瘫瘫步步态态,帕帕金金森森病病步步态态,截截瘫瘫步步态态。 末末梢梢性性:小小儿儿麻麻痹痹步步态态,末末梢梢性性麻麻痹痹步步态态。 运运动动系系统统:假假肢肢步步态态,关关节节疾疾病病步步态态。 、按按肌肌张张力力分分类类 肌肌张张力力增增加加:痉痉挛挛性性步步态态,僵僵硬硬步步态态。 肌肌张张力力降降低低:驰驰缓缓性性步步态
33、态。 、按按异异常常形形态态分分类类 中中枢枢性性:画画圈圈步步态态、尖尖足足步步态态、剪剪刀刀步步态态、慌慌张张步步态态。 末末梢梢性性:垂垂足足步步态态、跛跛行行步步态态。 步态分析步态分析zhengdawufuyuan 66步态分析步态分析v 常见步态异常现象:常见步态异常现象:v 足内翻足内翻v 足外翻足外翻v 足下垂足下垂v 足趾卷曲足趾卷曲v 踇指背伸踇指背伸v 膝过伸膝过伸v 膝屈曲膝屈曲v 髋内收过度髋内收过度v 髋屈曲不足髋屈曲不足zhengdawufuyuan 67步态分析:外周神经损伤的异常步态步态分析:外周神经损伤的异常步态v 臀大肌无力臀大肌无力v 原因原因v 伸髋肌
34、群无力伸髋肌群无力v 表现表现v 行走时躯干用力后仰行走时躯干用力后仰v 重力线通过髋关节后方以维持被重力线通过髋关节后方以维持被动伸髋,并控制躯干的惯性向前动伸髋,并控制躯干的惯性向前v 形成仰胸凸肚的姿态形成仰胸凸肚的姿态zhengdawufuyuan 68v 臀中肌无力臀中肌无力v 原因原因v 髋外展肌群无力髋外展肌群无力v 不能维持髋的侧向稳定不能维持髋的侧向稳定v 表现表现v 上身向患侧弯曲,重力线通过髋关节上身向患侧弯曲,重力线通过髋关节的外侧的外侧v 依靠内收肌来保持侧方稳定,并防止依靠内收肌来保持侧方稳定,并防止对侧髋下沉,带动对侧下肢摆动对侧髋下沉,带动对侧下肢摆动v 如果双侧臀中肌均无力,步行时上身如果双侧臀中肌均无力,步行时上身左右摇摆,形如鸭子走步,又称鸭步左右摇摆,形如鸭子走步,又称鸭步步态分析:外周神经损伤的异常步态步态分析:外周神经损伤的异常步态zhengdawufuyuan 69v 股四头肌无力股四头肌无力v 原因原因v 伸膝肌无力伸膝肌无力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绪创意美术课件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2025年初三第一次调研联考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龙源校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三次诊断考试生物试题(文、理)试卷含解析
- 小学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 动静脉内瘘的居家护理
- 课外实践活动的安全教育班会
-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在农村电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液态感光彩砂油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油烟过滤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桦木餐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500题)
- GB/T 25179-2010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场地利用技术要求
- GB/T 18705-2002装饰用焊接不锈钢管
- GB/T 12706.2-2020额定电压1 kV(Um=1.2 kV)到35 kV(Um=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2部分:额定电压6 kV(Um=7.2 kV)到30 kV(Um=36 kV)电缆
- GB 4351.1-2005手提式灭火器第1部分:性能和结构要求
- 毕业设计(论文)-雾炮除尘系统的设计
- 运动处方的制定课件
- 肿瘤学概论规培教学课件
- 施工安全责任承诺书doc
- 八十天环游地球-完整版PPT
- DB32-T 1072-2018 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