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_第1页
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_第2页
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_第3页
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_第4页
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讨论稿)2013年11月修订一、课程简介本课程在医学生学习了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从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阐释遗传性疾病的遗传规律、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遗传保健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门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二、基本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医学遗传学基本知识、医学遗传学基础理论和人类遗传学疾病。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既应掌握五大类遗传性疾病的基本特点,也应掌握常见的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临床特征、遗传学改变和遗传病再显危险率的估计,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按要求程度的不同,将学习内容分为

2、三级:第一级为“掌握”,要求理解和熟记所学内容,并能脱离书本进行简明扼要的口头与书面叙述;第二级为“熟悉”,要求理解所学内容,并记住内容提要;第三级为“了解”,要求基本理解所学内容。三、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结合临床,遗传病案例贯穿全程;课堂讲授与课外练习并重,文献检索与英文阅读并进,知识面拓展贯穿全程。四、建议教材 医学遗传学(第三版),顾鸣敏、王铸钢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年8月五、参考书目1. 陈竺主编,医学遗传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7月2. 左伋主编,顾鸣敏、张咸宁副主编,医学遗传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3. Robert Nus

3、sbaum, Roderick R. McInnes, Huntington F. Willard. Thompson & Thompson Genetics in Medicine, 7th edition, Saunders Elsevier, 2007 六、主要参考网址1. 上海市精品课程医学遗传学:,2. 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3. 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 http:/4. 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 5. 人类基因组委员会: 七、本大纲的编写基础和适用对象及考核方法本大纲是在各相关学科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依据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医学遗传学(第三版)教材的内容编写,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

4、业、医学检验、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等专业学生使用。附:考核考试方式授课方式考核方式课堂讲授(有)期末卷面考(占总评比例 80% )实验课(次数)5次共15学时(仅检验专业)期中卷面考(占总评比例 0% )平时测验(占总评比例 10% )实验(占总评比例20%)(仅检验专业)讨论课表现(占总评比例 0% )课堂表现(占总评比例 0% )读书报告或小论文(占总评比例 0%)其它(核型分析家系绘制占总评比例 10% )八、学时分配医学遗传学课程理论课34学时,实验课15学时(仅检验专业),每学时40分钟,具体分配如下:讲授内容学时数理论实验其他遗传学与医学1人类基因组学1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病61

5、5单基因遗传病4多基因遗传病3群体遗传4生化遗传病4线粒体基因病1免疫遗传2肿瘤遗传3表观遗传学1临床遗传4总学时3415第一章 遗传学与医学【目的要求】一、掌握遗传性疾病的分类(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线粒体基因病、体细胞遗传病)二、熟悉1. 健康与疾病的遗传基础2. 遗传性疾病特征(遗传病的传递方式、遗传病的分布格局、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的关系、遗传病与家族性疾病的关系)三、了解1. 医学遗传学发展简史(20世纪50年代前的医学遗传学、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医学遗传学)2. 医学遗传学与遗传医学的任务第三章 人类基因组学【目的要求】一、掌握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标二、熟悉1. 基因组作图(

6、连锁图、物理图、序列图)2.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情况和主要发现三、了解1. 基因组测序的方法与技术2. 人类基因组未来研究方向3. 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基因组内转录调控的功能元件、基因组表达产物的功能研究、基因组多样性的研究、比较基因组学研究)4. 疾病基因组学的主要内容(疾病基因的定位与识别、基于基因组的疾病诊断、基于基因组的个性化治疗)第五章 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病【目的要求】一、掌握1. 人类染色体的研究方法(非显带染色体分类依据及分组)2. 人类染色体的形态与分类 3. 染色体命名和书写原则,即2009版国际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系统(ISCN2009)4. 人类染色体畸变(染色体

7、数目畸变及核型书写、染色体结构畸变及核型书写)5. 常染色体病主要临床症状及核型(21三体综合症、18三体综合症、5p-综合症)6. 性染色体病主要临床症状及核型(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脆性X染色体智力障碍综合征)二、熟悉1. 人类染色体标本制备的关键步骤(检验专业掌握)2. 人类染色体的研究方法(显带技术及其应用)(检验专业掌握)3. 细胞遗传学常用符号及其意义4. 染色体病的主要特征5. 性染色质(X染色质、Lyon假说、Y染色质)6. 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PWS和AS的主要特征) 7. 真两性畸形的主要特征8. 假两性畸形的主要特征(睾丸女性化综合征、先天性

8、肾上腺皮质增生)三、了解1. 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发展简史2. 人类染色体的研究方法(常用的染色体分析方法)(检验专业熟悉)3. 染色体畸变发生的原因4. 常染色体病主要临床症状及核型(13三体综合症)5. 性染色体病主要临床症状及核型(多X综合症、多Y综合症)第六章 单基因遗传病【目的要求】一、掌握1. 单基因遗传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系谱分析法)2. 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遗传特点(AD、AR、XD、XR、Y连锁)3. 影响单基因遗传的因素:外显率和表现度,限性遗传和偏性遗传,X染色体失活与显示杂合子,亲代印迹,亲缘系数和近亲婚配,遗传异质性,遗传早现与三核苷酸重复二、熟悉1. 影响

9、单基因遗传的因素:基因多效性,拟表型2. 单基因病举例(Huntington病、Marfan综合征、多发性骨性连接综合征、囊性纤维变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三、了解1. 概率和概率比2. 影响单基因遗传的因素:确认与校正,发病年龄/延迟显性第七章 多基因遗传病【目的要求】一、掌握1. 多基因遗传病的易感性、易患性和发病阈值2. 遗传度的概念和计算(Falconer公式、Holzinger公式)3. 多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特点4. 再显风险的估计二、熟悉1. 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2. 数量性状的多基因遗传(以血压为例)三、了解1. 多基因遗传病基因定位的策略2. 易感基因定

10、位的分析方法3. 糖尿病、精神分裂症和支气管哮喘易感基因研究的现状第八章 群体遗传【目的要求】一、掌握1. Hardy-Weinberg平衡律定义2. Hardy-Weinberg平衡律的应用(估计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检验遗传假设、近亲婚配有害效应的估计)二、熟悉1. Hardy-Weinberg平衡律推导2. Hardy-Weinberg平衡律的通用数学公式3. 影响Hardy-Weinberg平衡律的因素(非随机婚配、突变、选择、随机遗传漂变、迁移)三、了解优生运动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律第九章 生化遗传病【目的要求】一、掌握1. 血红蛋白病,包括血红蛋白的结构及其遗传控

11、制、血红蛋白变异体与血红蛋白病(镰状细胞贫血、HbM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综合征)2. 血浆蛋白病(血友病A和血友病B)3. 酶蛋白病(苯丙酮尿症,眼与皮肤白化病,半乳糖血症,粘多糖累积症,Lesch-Nyhan综合征)4. 受体蛋白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5. 膜转运载体蛋白病(肝豆状核变性)二、熟悉药物反应的遗传基础(N-乙酰基转移酶多态性与异烟肼治疗结核、伯氨喹啉敏感与G6PD缺乏症)三、了解1. 血红蛋白病(Hb C病、不稳定血红蛋白病)2. 酶蛋白病(尿黑酸尿症、糖原累积症、Gaucher病、Tay-Sachs病、Niemann-Pic

12、k病、急性间歇性卟啉症、精氨酸血症)3. 膜转运载体蛋白病(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症、胱氨酸尿症)4. 药物反应的遗传基础(细胞色素P450在药物代谢中的变异、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用药)第十章 线粒体基因病【目的要求】一、掌握1. 线粒体遗传学(母系遗传、遗传瓶颈作用、阈值效应)2. 线粒体基因病的特点3.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临床症状和突变基因4. MELAS综合征临床症状和突变基因二、熟悉1. 核基因突变所致的线粒体病(线粒体蛋白质转运缺陷、底物转运缺陷)2. 母系遗传糖尿病伴耳聋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和突变基因三、了解1. 线粒体和氧化磷酸化2. Kearns-Sayre综合征临床症

13、状和突变基因第十一章 免疫遗传【目的要求】一、掌握1. ABO血型系统2. 新生儿溶血病3. 移植配型(输血配型、器官移植配型)二、熟悉1. RH血型系统2.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类基因区和HLA类基因区)3. 移植配型(干细胞移植)三、了解1.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类基因区、MHC基因的多态性和连锁不平衡、HLA与疾病关联)2. 抗体遗传(抗体的结构、抗体的编码基因和蛋白合成)3. 与组织不相容性有关的抗原4. 遗传性免疫缺陷病(遗传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补体缺陷)5. 遗传性自身免疫病(分类、遗传基础、几种常见自身免疫病)第十二章 肿瘤遗传【目的要求】一、掌握1. 癌

14、基因(病毒癌基因与细胞癌基因、癌基因的激活机制)2. 肿瘤抑制基因(视网膜母细胞瘤和隐性致癌机理)3. 细胞癌变机制(肿瘤的单克隆起源、细胞凋亡学说、癌肿发生的多步骤遗传损伤学说)二、熟悉1. 染色体变异与癌变2. 癌基因(癌基因的分类与命名、癌基因的协同作用)3. 肿瘤抑制基因(肿瘤抑制基因的分子遗传学研究)4. 基因组稳定性变异三、了解1. microRNA与细胞癌变2. 肿瘤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3. 遗传性癌前病变(染色体病的癌变倾向、单基因遗传的癌前病变)第十三章 表观遗传(夜大自学)【目的要求】一、掌握1. 表观遗传的修饰机制(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干扰)。2. 表观遗

15、传的调控功能,基因组印迹(定义、PWS与AS的调控机制)、X 染色体失活)二、熟悉1. 表观遗传的修饰机制(表观遗传的调控网络)2. 表观遗传的调控功能(基因表达的重新编程)3. 表观遗传与疾病(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三、了解1. 表观遗传的调控功能(基因组印迹中BWS的调控机制、IGH2R基因区的调控模式)2. 表观遗传与衰老3. 表观遗传与疾病(雷特综合征、X连锁-地中海贫血/智力发育迟滞综合征、ICF综合征、复杂代谢性疾病)4. 表观遗传与肿瘤(DNA甲基化异常、组蛋白修饰异常、miRNA表达异常)5. 表观遗传学的模式生物研究6. 表观遗传学的检测原理和方法7. 表观遗传学的生物学意义第十四章 临床遗传【目的要求】一、掌握1. 出生前诊断的对象与常用方法(羊膜穿刺术和绒毛取样术)2. 基因诊断定义 3. 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已知基因已知突变的检测方法)4. 基因治疗的概念和步骤5. 遗传咨询(单基因遗传病再显危险率的估计、染色体病再显危险率的估计、多基因遗传病再显危险率的估计)二、熟悉1. 遗传病诊断的类型及方法(临症诊断、症状前诊断、出生前诊断、着床前遗传学诊断)2. 出生前诊断的常用方法(脐带穿刺术、胎儿镜检查、超声诊断、X线摄影) 3. 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