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 9-3软体动物分类_第1页
动物学 9-3软体动物分类_第2页
动物学 9-3软体动物分类_第3页
动物学 9-3软体动物分类_第4页
动物学 9-3软体动物分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第二节 软体动物门的分类软体动物门的分类大约有15万种,其中3.5万种化石种类,是动物界中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二大类群。主要依据贝壳、足, ,和鳃的特征分类,将软体动物分为7个纲:一一 单板纲(单板纲(monoplacophoramonoplacophora)属原始种类属原始种类: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化石种类,只在寒武纪、泥盆纪地层中发现过它们的化石;直到1952年丹麦“海神号”(Galathea Expedition)调查船在太平洋哥斯达黎加(Gosta Rica)西部沿海3570m深处采到了10个现生的标本,名为新蝶贝新蝶贝(Neopilina)。之后又在太平洋和南大西洋2000-70

2、00m深海底发现了7种。 特征: 贝壳一个,帽状,足形扁阔。 鳃及内脏器官按体节排列新蝶贝新蝶贝二、无板纲(二、无板纲(AplacophoraAplacophora)特征:特征:全部营海洋生活;约250种。最原始的软休动物。无贝壳,足退化,具腹沟,身体呈蠕虫状;表面具角质层及各种石灰质或角质骨刺。多数雌雄同体有担轮幼虫 三、多板纲(三、多板纲(Po1yplacophoraPo1yplacophora)特征:背部有贝壳8枚,覆瓦状排列,呈块状。适于在岩石上吸附或爬行,神维系统呈“双梯形” 。大约1000种,全部海产,代表动物:各种石鳖石鳖的外部形态石鳖的外部形态 内部结构内部结构 四、腹足纲(四

3、、腹足纲(GastropodaGastropoda)主要特征主要特征: : 身体左右不对称身体左右不对称; ; 头部发达头部发达, ,有眼有眼, ,触手触手; ; 通常有一螺旋形贝壳通常有一螺旋形贝壳, ,所以又称所以又称螺类或单壳类螺类或单壳类; ; 足发达足发达, ,位于腹面位于腹面, ,故故腹足类腹足类; ; 水生种类有鳃栉状、水生种类有鳃栉状、楯楯状或次生鳃,陆生种类具肺状或次生鳃,陆生种类具肺; ; 大约大约1010万种万种, ,为为动物界第二大纲动物界第二大纲, ,仅次于昆虫纲仅次于昆虫纲腹足纲分类腹足纲分类 分类依据分类依据: :贝壳贝壳, ,足形态足形态, ,厣有无及形态厣有无

4、及形态, ,鳃与心室的关系鳃与心室的关系 ( (一一) )前鳃亚纲前鳃亚纲(Prosobranchia)(Prosobranchia) 具外壳具外壳, ,具厣具厣, ,鳃和心耳位于心室的前方鳃和心耳位于心室的前方. . 1.1.原始腹足目:原始腹足目:鳃鳃楯楯状,状,1 1对,对,2 2个肾,齿舌角质齿一般个肾,齿舌角质齿一般极多。代表动物:鲍、笠贝、蝾螺、马蹄螺、鲳螺极多。代表动物:鲍、笠贝、蝾螺、马蹄螺、鲳螺2.2.中腹足目中腹足目:栉状鳃,:栉状鳃,1 1肾,无吻无水肾,无吻无水管。代表种类:宝贝、管。代表种类:宝贝、 冠螺、滨螺冠螺、滨螺3.3.新腹足目:新腹足目:栉鳃栉鳃1 1个,吻

5、发达,有水管,个,吻发达,有水管,齿舌狭长。代表种类:芋螺、荔枝螺、齿舌狭长。代表种类:芋螺、荔枝螺、骨螺骨螺( (二二) )后鳃亚纲后鳃亚纲(Opistobranchia)(Opistobranchia)鳃在心后方鳃在心后方, ,壳小壳小, ,甚至退化甚至退化 1 1 被鳃目被鳃目:具内壳和外壳。海兔、壳舌蝓:具内壳和外壳。海兔、壳舌蝓 2 2 裸鳃目裸鳃目:无壳,无鳃。蓑海牛:无壳,无鳃。蓑海牛 ( (三三) )肺螺亚纲肺螺亚纲 (Pulmonata)(Pulmonata) 无鳃无鳃, ,有肺有肺, ,心耳心耳1 1个个, ,肾肾1 1个个. . 1 1 基眼目基眼目:眼位于触角基部。锥实

6、螺:眼位于触角基部。锥实螺 2 2 柄眼目柄眼目:眼位后触角顶端:蜗牛:眼位后触角顶端:蜗牛, ,舌舌蝓、石磺蝓、石磺五、掘足纲五、掘足纲(Scaphopoda)主要特征主要特征:贝壳1个,呈牛角状,两端开口;足圆柱形,头部退化为前端的一个突起;适于挖掘泥沙。 海产,多在泥沙中穴居,约350种左右。 常见种类:有大角贝(Dentalium vernedei)、胶州湾角贝(D.kiaochowwanense)等 六、瓣鳃纲(六、瓣鳃纲(LamellibranchiaLamellibranchia)主要特征:主要特征:1 1 身体侧扁身体侧扁, , 两个瓣状贝两个瓣状贝壳壳, ,故又叫故又叫双壳类

7、双壳类; ;2 2 头部消失无感官头部消失无感官, ,又称又称无无头类头类; ;3 3 足呈斧状足呈斧状, ,又称又称斧足类斧足类; ;具有瓣状鳃故名具有瓣状鳃故名瓣鳃纲瓣鳃纲; ;4 4全部生活在水中,大多海全部生活在水中,大多海产产, ,少数淡水少数淡水. .瓣鳃纲分类瓣鳃纲分类 约约30,00030,000多种多种. . 分类依据分类依据: :铰合铰合, ,齿贝壳齿贝壳, ,闭壳肌闭壳肌, ,鳃的结构鳃的结构 ( (一一) )列齿目列齿目铰合齿一列铰合齿一列, , 多个多个, ,闭壳肌两个闭壳肌两个. .如如: :泥蚶和毛蚶泥蚶和毛蚶( (二二) )异柱目异柱目 铰合齿退化铰合齿退化,

8、,前闭壳肌较前闭壳肌较小或没有小或没有, ,后闭壳肌发达后闭壳肌发达, ,足足退化退化. .如贻贝如贻贝, ,江兆江兆, ,牡蛎牡蛎( (三三) )真瓣鳃目真瓣鳃目 铰合齿少或不存在铰合齿少或不存在, ,两闭壳肌大小相等两闭壳肌大小相等, , 有发达的水管有发达的水管. .如三角帆蚌如三角帆蚌, ,船蛆船蛆 七、头足纲(七、头足纲(CephalopodaCephalopoda)1.1.全海产,肉食性。全海产,肉食性。2.2.体左右对称,分头、足、躯干三部分。体左右对称,分头、足、躯干三部分。3.3.头部发达,有一对发达的眼。头部发达,有一对发达的眼。4.4.原始种类具外壳,一般为内壳或无。原始

9、种类具外壳,一般为内壳或无。5.5.足特化为腕和漏斗足特化为腕和漏斗, ,长在头部长在头部, ,故名故名头足类头足类。6.6.口腔内有颚片和齿舌口腔内有颚片和齿舌. .7.7.闭管式循环,直接发生。闭管式循环,直接发生。8.8.神经系统集中神经系统集中, ,并且有软骨包围,感官发达。并且有软骨包围,感官发达。分分 类类(一)四鳃亚纲(一)四鳃亚纲 1 1、鹦鹉螺目、鹦鹉螺目: :具外壳,腕数十个,无吸盘;漏具外壳,腕数十个,无吸盘;漏斗为左右两对组成,斗为左右两对组成,4 4个鳃,个鳃,2 2对心耳,对心耳,2 2对肾对肾代表动物:代表动物:鹦鹉螺鹦鹉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0、 )依据依据鳃和腕的数目分2亚纲4个目2 2、菊石目、菊石目: :全部为化石种全部为化石种(二)二鳃亚纲(二)二鳃亚纲 内壳或无壳,腕内壳或无壳,腕8-108-10个,具吸盘,漏斗完整,个,具吸盘,漏斗完整,2 2鳃,鳃,2 2心耳,心耳,2 2肾肾 1 1、十腕目、十腕目 5 5对腕,吸盘有柄。代表动物:乌贼、柔鱼对腕,吸盘有柄。代表动物:乌贼、柔鱼 2 2、八腕目、八腕目4 4对腕,吸盘无柄。代表动物:章鱼对腕,吸盘无柄。代表动物:章鱼, ,长蛸长蛸, ,主要纲的分类鉴别特征比较主要纲的分类鉴别特征比较 体制体制 贝壳贝壳 头部头部 足足 鳃鳃 代表动物代表动物多板纲多板纲 两侧对称两侧对

11、称 8片片 不明显不明显 柱状柱状 6数十对数十对 各种石鳖各种石鳖腹足纲腹足纲 不对称不对称 1个个 明显明显 块状块状 1对对 田螺、鲍田螺、鲍 鱼、钉螺鱼、钉螺掘足纲掘足纲 两侧对称两侧对称 1个个 不明显不明显 柱状柱状 无无 角贝角贝瓣鳃纲瓣鳃纲 两侧对称两侧对称 2片片 退化退化 斧状斧状 2对对 珠蚌、扇珠蚌、扇 贝、蛏、牡蛎贝、蛏、牡蛎头足纲头足纲 两侧对称两侧对称 发达发达 腕状腕状 有壳亚纲有壳亚纲 1 无吸盘无吸盘 2对对 鹦鹉螺鹦鹉螺 无壳亚纲无壳亚纲 无或有内壳无或有内壳 有吸盘有吸盘 1 对对 乌贼、章乌贼、章 鱼、长蛸鱼、长蛸第六节第六节 软体动物的系统发展软体动物的系统发展起源:环节动物起源:环节动物 头足纲头足纲 腹足纲腹足纲 瓣鳃纲瓣鳃纲 掘足纲掘足纲 单板纲单板纲 无板纲无板纲 多板纲多板纲 环节动物环节动物三、软体动物的演化三、软体动物的演化1 1 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有共同的祖先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有共同的祖先: 海产的种海产的种类共同特征类共同特征: :担轮幼虫、后肾管、具有次生体腔。担轮幼虫、后肾管、具有次生体腔。2 2 活化石活化石单板类单板类, ,多板类和无板类多板类和无板类它们是从原始祖它们是从原始祖先较早分出、发展缓慢的一支先较早分出、发展缓慢的一支; ;都为原始种类都为原始种类3 3 腹足纲腹足纲在演化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