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智能电针与智能电针加经络氧治疗焦虑症对照分析 李明杰 蒋学柱 赵学英 2005-12-13 13:07:57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年7月第2卷第7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智能电针与智能电针加经络氧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对照两种疗法对焦虑症的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治疗焦虑症的显效率智能电针组为60.0%,智能电针加经络氧组为77.5%,且智能电针加经络氧组痊愈率为55.0%,显著高于智能电针组的31.4%(P<0.05);两
2、组的疗效均与治疗次数正相关,与本次病程负相关。结论 智能电针及智能电针加经络氧治疗焦虑症均有较好疗效,且智能电针加经络氧对焦虑症的临床治愈率较高。 关键词 智能电针 经络氧 焦虑症 疗效Computer controlled electro-acupuncture vs computer controlled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meridian oxygen in the treatment of anxiety Li Mingjie,Jiang Xuezhu,Zhao Xueying The Sixth Hospital of P
3、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08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and computer controlled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meridian oxygen. Methods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he effects and relative factors of two therapies in the treatment of anxiety. Results Marked effect rates of compute
4、r controlled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and computer controlled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meridian oxyge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60.0% and 77.5%. Recovery rate computer controlled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meridian group was 55.0%,which was marked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mputer controlled electro-acup
5、uncture group,which was 31.4%(P<0.05). Relations of the effect to current course in two groups both were negative correlation. Conclusion It was suggested that computer controlled electro-acupuncture and computer controlled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meridian oxygen had good effects in the treatmen
6、t of anxiety and computer controlled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meridian oxygen had higher recovery rate in the treatment of anxiety. Key words computer controlled electro-acupuncture meridian oxygen anxiety curative effect 焦虑症是精神科较常见的疾病,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心理压力加重,导致焦虑症患者日
7、渐增多。对焦虑症除药物治疗外,探索其他有效的疗法是一重要课题。据报道智能电针治疗抑郁症疗效与阿米替林、马普替林相当1,用经络氧治疗神经症、震颤麻痹症也有较好疗效2,3,以上两法用于治疗焦虑症尚未见报道。为探讨智能电针及经络氧治疗焦虑症患者的疗效及相关因素,我们将10年的临床资料作一综合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电针治疗室1993 年1月2002年11月间,用智能电针及智能电针加经络氧治疗的1859岁之焦虑症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病例须符合CCMD-24之焦虑症的诊断标准,已由精神科资深医师做出诊断,并排除躯体病与药源性及其他症状焦虑者,且排除伴抑郁症状的焦虑症患者
8、。1.2 一般资料 符合条件的焦虑症患者共计75例,其中智能电针治疗组(简称电针组)35例,男15例,女20例;智能电针加经络氧治疗组(简称电针氧组)40例,男13例,女27例。年龄:电针组1859岁,平均38.4±12.9岁,电针氧组1859岁,平均43.93±10.44岁;总病程:电针组0.57年,平均3.70±3.61年,电针氧组0.58年,平均4.05±4.71年;本次病程:电针组0.536个月,平均5.21±5.14月,电针氧组0.528个月,平均4.63±3.29月;治疗次数:电针组1560次,平均28.54±1
9、8.03次;电针氧组1560次,平均36.98±21.46次。经t检验两组间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北京中科健安医用技术公司生产的ZCEA-1型智能电针仪,取穴百会、印堂,针刺入穴后连接电极,并辅以针刺内关、足三里穴,每次治疗45min,智能电针加经络氧组同时给予经络氧治疗,每次30min,均每日1次。对失眠主诉严重者仅给予口服阿普唑仑或安定每晚12片,白天不用药。1.4 统计学方法 对全部合格病例按性别、年龄、总病程、本次病程、治疗次数、疗效等资料,用微机经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对照分析。统计学处理用卡方、t检验、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2 结果2.
10、1 疗效 评定标准按国内通用的四级标准5: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由专人进行评定疗效。痊愈率电针氧组为55%,比电针组的31.4%高(P<0.05),显效率(痊愈+显进)电针组为60%,电针氧组为77.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表1 两组疗效对照 例(%)(略)注:与电针组比较,2=4.209, P<0.052.2 相关及回归分析 以疗效为应变量,其他诸因素为自变量,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疗效与治疗次数正相关,与本次病程负相关,见表2。表2 疗效及相关因素r值两组比较(略) 注:与疗效相关, P<0.05, P<0.013 讨论焦虑症是焦虑性神经症的简称
11、,以焦虑情绪常伴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紧张或惊恐不安为主要表现6。病因不甚明了,与精神因素、个体素质及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能活动增强等有关;中医理论认为该证候的病因病机多与情志失调使肝主疏泄、心主神志的功能受影响及气、血、痰、火阻滞有关。治疗用西药苯二氮类等抗焦虑剂,起效快但停药易复发,需长期服药,且有成瘾性等副作用,用中药则见效较慢,不利于急性发作的治疗。本资料显示智能电针组显效率为60%,智能电针加经络氧组显效率达77.5%(表1),与以往电针治疗精神疾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3,7。说明智能电针及智能电针加经络氧治疗焦虑症确有好的疗效,且起效快,症状不易反跳,无须长期
12、治疗,副反应轻微,患者易于接受治疗。两组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且智能电针加经络氧组痊愈率为55.0%,显著高于智能电针组的31.4%(P<0.05,表1)。智能电针治疗的作用机制:据中医理论,脑为髓海,系元神之处,精明之府,主神明;百会穴为诸阳之会,系督脉与太阳经于颠顶的交会之处,入络入脑,印堂虽为奇穴,尚在督脉经线上,故针刺百会、印堂穴,对调理脑功能尤为重要;用智能电针仪可依不同病症选择不同的电脉冲及电流,达到高技术操作手法的效果。适量的连续波脉冲电流可抑制脑的异常兴奋8,使紊乱的脑功能达到平衡协调状态,使人的情绪保持平静,从而治疗焦虑症状。治疗时配合针刺胃经的内关、足三里穴,以调理患者
13、的植物神经功能,使其植物神经症状得以缓解。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脑是高度进步的器官,主宰人的情绪活动,脑内的蓝斑核、背侧中缝核、边缘叶及额叶皮层均与焦虑症状发作有关6。脑的能量代谢几乎全部依靠血液给脑组织提供氧和能量,针刺可增强局部缺血区的葡萄糖代谢,激发受损伤脑细胞的再生,促进脑功能恢复9;经络氧疗法具有改善机体供氧,促进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促进脑功能,并且具有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10。智能电针加经络氧组痊愈率高,可能与这些作用机制有关。以上机制不同于抗焦虑药阻滞NE、5-HT受体及调节神经递质含量的机理,故可解释本资料两种疗法疗效较好,并具有稳定性与持久性的原因。本资料多元逐步回归与相关因素分析中,与疗效有显著意义的因素有两个:其一,两组疗效均与治疗次数呈正相关,说明适当增加治疗次数能够提高疗效,并提示一个疗程30次为宜;其二,两组的疗效均与本次病程呈负相关,即本次病程长则疗效较差,本次病程短则疗效相对好。因此患者发病后应及早就医,及时治疗,以提高疗效,减少病痛。 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我国1559岁人口中,焦虑症的患病率为1.486保守估算目前我国焦虑症患者已逾百万人。智能电针及经络氧治疗,开辟了治疗焦虑症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疗效,尚有待开展前瞻性的对照研究,积累更多临床资料,深入探讨,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 韩毳,李学武,罗和春,等.电针与麦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