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病毒试题_第1页
第三章病毒试题_第2页
第三章病毒试题_第3页
第三章病毒试题_第4页
第三章病毒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病毒试题一选择题30569.多数病毒粒子的大小为A.10nm,B.100nm左右C.300nmD.10-300nm答:(B)30570.病毒的大小以()为单位量度。A.mmB.nmC.mm答:(B)30571.E.coliT4噬菌体的典型外形是:A.球形B.蝌蚪形C.杆状D.丝状答:(B)30572.类病毒是一类仅含有侵染性的病毒。A.蛋白质B.RNAC.DNAD.DNA和RNA。答:(B)30573.病毒壳体的组成成份是:A.核酸B.蛋白质C.多糖D.脂类答:(B)30574.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A.脂类B.多糖C.蛋白质答:(A)30575.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A.DNA和RNA

2、B.DNA或RNAC.DNAD.RNA答:(B)30576.最先发现病毒的是:A.巴斯德B.柯赫C.伊万诺夫斯基D.吕文虎克答:(C)30577.在-70时病毒的保存时间为:A.以小时计B.以天计C.以月计D.以年计答:(C)30578.昆虫病毒主要靠()感染A.接触B.口器C.伤口答:(B)30579.CPV是A.颗粒体病毒B.质多角体病毒C.核多角体病毒答:(B)30580.NPV是A.核多角体病毒B.质多角体病毒C.颗粒体病毒答:(A)30581.GV是:A.无包涵体病毒B.颗粒体病毒C.核多角体病毒答:(B)30582.核多角体病毒是:A.dsDNA杆状病毒B.ssDNA杆状病毒C.d

3、sRNA病毒D.ssRNA病毒答:(A)30583.质多角体病毒是:A.dsDNA球形病毒B.ssDNA球形病毒C.dsRNA球形病毒D.ssRNA杆状病毒答:(C)30584.颗粒体病毒是:A.dsDNA杆状病毒B.ssDNA杆状病毒C.dsRNA杆状病毒D.ssRNA杆状病毒答:(A)30585.噬菌体是专性寄生于的寄生物。A.细菌B.酵母菌C.霉菌答:(A)30586.病毒的分类目前以为主A.寄主B.形态C.核酸答:(C)30587.最先提纯的结晶病毒是:A.烟草花叶病毒B.痘苗病毒C.疱疹病毒D.流感病毒答:(A)30588.在溶源细胞中,原噬菌体以状态存在于宿主细胞中,A.游离于细胞

4、质中B.缺陷噬菌体C.插入寄主染色体答:(C)30589.溶原性细菌对具有免疫性:A.所有噬菌体B.部分噬菌体C.外来同源噬菌体D.其它噬菌体答:(C)30590.昆虫病毒体的多角体能溶于A.乙醚B.氯仿C.稀氨水答:(C)二判断题30591.噬菌体和PI噬菌体都是温和噬菌体答:(对)30592.噬菌体和PI噬菌体插入寄主染色体时都有特定位点。答:(错)30593.原噬菌体即插入寄主染色体DNA上的噬菌体DNA。答:(对)30594.溶源性细菌在一定条件诱发下,可变为烈性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答:(对)30595.T4噬菌体粒子的形态为杆状。答:(错)30596.所有昆虫病毒的核酸都是ssRNA

5、。答:(错)30597.所有昆虫病毒的核酸都是dsRNA.答:(错)30598.DNA病毒以双链为多,而RNA病毒以单链为多答:(对)30599.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是DNA,而细菌病毒的核酸主要是RNA。答:(错)30600.大肠杆菌噬菌体靠尾部的溶菌酶溶解寄主细胞壁后靠尾鞘收缩将DNA注入寄主细胞。答:(对)30601.一种细菌只能被一种噬菌体感染.答:(错)30602.温和噬菌体的毒性突变体与寄主细胞的关系和一般的毒性噬菌体一样。答:(对)30603.噬菌体核酸既有单链DNA、双链DNA,又有单链RNA、双链RNA。答:(错)30604.各种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时释放出约100个病毒粒子.答

6、:(错)30605.细菌的溶源性是可以遗传的.答:(对)30606.(+)DNA即是与mRNA序列互补的DNA.答:(错)30607.逆转录病毒RNA可以反转录为DNA.答:(对)30608.无封套的病毒对多种常用消毒剂抗性较强.答:对()30609.带封套的病毒不容易被脂溶性消毒剂破坏.答:(错)30610.带封套的病毒容易被脂溶剂破坏.答:(对)30611.植物病毒最突出的表现是在感病植株细胞内形成包含体.答:(对)30612.非结晶性包含体是由病毒粒子堆叠而成答:(错)30613.非结晶性包含体是由病毒粒子与细胞组分混合而成.答:(对)30614.结晶性包含体是由病毒粒子堆叠而成.答:(

7、对)30615.结晶性包含体是由病毒粒子与细胞组分混合而成.答:(错)30616.朊病毒(奇异病毒)是只含有侵染性蛋白质的病毒.答:(对)三填空题30617.能使病毒变性失活的物理因素有_X射线_、_r射线_、_紫外线_及_高温_。30618.病毒在寄主体外,很易因外界环境如高温,射线等作用而_变性失活_;带封套的病毒容易被_脂_溶剂破坏,因而可用消毒剂如_甲醛_来消毒。30619.最先发现噬菌体的是_陶尔特_,他在培养_金黄色葡萄球菌_时在菌苔上发现了透明斑点.30620.溶源性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有大约10-5细胞会发生_自发裂解_现象,这是由于少数溶源细胞中的_温和噬菌体_变成了_烈性噬菌体

8、_的缘故。30621.病毒在_50-60_的温度下,几分钟内就会_变性失活_。30622.温和噬菌体能以_原噬菌体_整合在寄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形成_溶源_细胞,该细胞具有_免疫性_、_复愈性_、_自发裂解_、_诱导裂解_、_遗传性_等几个特征(填三个特征即可)。30623.毒性噬菌体入侵寄主的过程可分为_吸附_、_侵入_、_复制_、_组装_、_释放_等五个阶段。.30624.TMV病毒粒子的形状为_杆状_,所含核酸为_ssRNA_。30625.T4噬菌体感染寄主细胞依靠_尾鞘收缩_将_核酸_注入寄主细胞。30626.检查细菌是否被噬菌体感染的方法,通常是_观察菌苔是否能出现透明空斑_、_检查细

9、菌液体培养物是否变清_。30627.病毒的蛋白质除了构成壳体以外,还与病毒的_吸附_有关,有些则是一些酶,如_溶菌酶_,与溶解细菌细胞壁有关。30628._RNA_病毒以_单_链为多;_DNA_病毒以_双_链为多。30629.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即_DNA_或_RNA_;植物病毒多为_RNA_病毒;噬菌体多为_DNA_病毒。30630.病毒是一种无_细胞_结构,能通过_细菌过滤器_,严格寄生于_活细胞_的超显微生物。30631.1892年伊万诺夫斯基发现了_烟草花叶病毒(TMV)_,1935年美国人_斯坦莱_提取了该病毒的结晶并获诺贝尔奖。30632.类病毒是美国的_迪纳_在研究_马铃薯纺锤

10、块茎病_时发现的.30633.病毒的核壳体结构是:外壳是_蛋白质_,壳体内是_核酸_,二者共同构成_核体壳_;有些大型病毒_壳体_外还包有包膜,主要由_脂类_或_脂蛋白_组成。30634.一个寄主细胞被一种噬菌体_饱和_吸附后并不妨碍它和另一种噬菌体的_再吸附_。30635.大多数DNA动物病毒的核酸在_细胞核内_复制,蛋白质在_细胞质内_合成,病毒粒子的组装在_细胞核内_完成。30636.由于噬菌体的_寄主_容易在控制条件下培养,与动植物寄主相比有许多优越性,所以_噬菌体_在病毒的研究中很受重视,而且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30637.病毒分类依据是_核酸类型及结构_、_核壳体的形态_、_有无

11、包膜_及_大小_。30638.病毒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酶,在寄主细胞外不能独立地进行_新陈代谢_和_复制_只有在活_寄主细胞_中才表现生命活性,因而是严格的_寄生_生物.30639.组成壳体的壳粒基本上有两种排列方式:DNA病毒一般为_立体对称排列_,RNA病毒一般为_螺旋对称_。30640.病毒结晶含有_蛋白质_和_核酸_两种成分.30641.噬菌体所含的核酸为_dsDNA_,粒子形态为_具六角形头不可收缩的长尾_.30642.颗粒体病毒的核酸为_dsDNA_,包含体中的病毒粒子为_杆状_,包含体内有_1-2_个病毒粒子。30643.质多角体病毒的核酸为_dsDNA_,包含体中的病毒粒子为_球

12、形_,包含体有_多个_病毒粒子。30644.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核酸为_dsDNA_,包含体中病毒粒子常为_杆状_,包含体含有_多个_病毒粒子.30645.fx174病毒粒子的形态为_球形_,核酸为_ssRNA_。30646.fd病毒粒子的形状为_线状_,所含核酸为_ssDNA_。30647.烈性噬菌体以_核酸复制_进行繁殖,从生长曲线上可以将其分为_潜伏期_,_裂解期_,_稳定期_等三个时期。30648.在病毒生物合成中,病毒结构蛋白质是由子代_DNA_转录的_mRNA_翻译出来的。30649.噬菌体可以整合在寄主细胞染色体上的_gal_和_bio_基因之间。30650.温和噬菌体有二种存在状态

13、即_原噬菌体_和_病毒粒子(游离噬菌体)_.30651.迄今为止人们还未发现核酸为_dsRNA_的噬菌体30652.朊病毒是_羊骚痒病_因子,它是一种_只有侵染性蛋白质_的病毒。30653.病毒同_细胞生物_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病毒侵入细胞后,向寄主细胞提供_遗传_物质,利用寄主细胞的_合成_系统进行_复制_.30654.DNA病毒在侵入寄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中的_合成系统_进行_生物合成_,然后在_寄主细胞内_装配成病毒粒子。30655.病毒侵入的方式取决于_寄主_的性质,尤其是它的_表面结构_.噬菌体如果遇到表面特征发生了改变的菌株,则不会侵入,也即该菌株具有_抗噬菌体_特征.30656

14、.噬菌体x174释放量约为_1000_,T4的释放量约为_100_,f2的释放量约为_10000_。 30657.卫星病毒是依赖_辅助病毒_进行复制的一种小的_RNA_病毒。30658.fd是E.coli_雄性_菌株的噬菌体,它从_性菌毛尖端_进入细胞内,病毒粒子释放时寄主细胞_不裂解_.而是从宿主细胞中_钻出来_.30659.病毒的出芽释放方式存在于_动物病毒_中,靠胞间连丝传播的病毒主要是_植物病毒_.四名词解释30660.噬菌斑在双层平板固体培养基上,释放出的噬菌体引起平板上的菌苔点性感染,在感染点上进行反复的侵染裂解形成透明的圆斑,称噬菌斑.30661.噬菌体.是侵染细菌,放线菌的病毒

15、,具有一般病毒的特征.30662.病毒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寄生于活细胞内的微生物,在细胞外具有大分子特征,在活细胞内部具有生命特征。30663.溶源细胞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寄主细胞称为溶源细胞,或叫细胞溶源化,溶源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以极低的频率(10-6)发生自发裂解,在用物理或化学方式处理后,会发生大量裂解。30664.温和噬菌体有些噬菌体在侵入细菌后,并不像烈性噬菌体那样立即大量复制繁殖,而是将它们的核酸整合在寄主染色体上,同寄主细胞同步复制,并传给子代细胞,寄主细胞不裂解,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30665.烈性噬菌体噬菌体侵入细菌后,在细胞内进行复制,产生大量新的噬

16、菌体粒子,并导致宿主迅速裂解的噬菌体30666.原噬菌体整合在溶源细胞染色体上的噬菌体核酸称为原噬菌体,或前噬菌体。30667.类病毒是含有侵染性RNA分子,没有蛋白质外壳的一类植物病毒。30668.一步生长曲线.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噬菌斑数为纵坐标所绘制的曲线,用以测定噬菌体侵染和成熟病毒体释放的时间间隔,并用以估计每个被侵染的细胞释放出来的噬菌体粒子数量的生长曲线称为一步生长曲线。30669.逆转录病毒这一类病毒含有逆转录酶,在该酶的作用下,能以病毒自身的(+)RNA为模扳,合成(-)DNA,再以(-)DNA为模板合成(+)DNA,(+)DNA可以作为模板转录mRNA后合成蛋白质.五问答题

17、30670.绘出T4噬菌体的形态图并标明各部位名称.30671.绘出病毒粒子结构示意图,并标明各部位名称和主要化学组成.30672.试述目前病毒分类的依据及八大类群.病毒分类的依据有如下几方面:1.病毒核酸类型和结构2.病毒的形状和大小3.病毒的形态结构(有无包膜、壳体的对称型)4对脂溶剂的敏感性现将病毒分为八大类:1.dsDNA病毒2.ssDNA病毒3.RNA-DNA逆转录病毒4.dsRNA病毒5.裸露RNA病毒6.-ssRNA病毒7.+ssRNA病毒8亚病毒感染因子30673.试述毒性噬菌体的侵染循环.毒性噬菌体侵入寄主的过程如下:1.吸附:噬菌体与敏感的寄主细胞的特异性受点相结合,直至达

18、到饱和吸附,设定噬菌体数量为N2.侵入:噬菌体核酸注入细胞中,壳体留在细胞外,表面看到的壳体数仍为N3.核酸复制及生物合成:此阶段在细胞内进行,此阶段看不到噬菌体,称潜伏期4.粒子成熟:噬菌体粒子在细胞内组装完成。5.寄主细胞裂解:噬菌体大量释放出来,设此时噬菌体数为M,则M>N。所释放出的病毒粒子如遇适当寄主,可立即进行吸附直至完成下次侵染循环。30674.试述植物病毒的主要特点:植物病毒种类繁多,绝大多数种子植物均能发生病毒病。但植物病毒有其共同的主要特点:1.大多数植物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多为杆状,线状等2.植物病毒为寄生物,但专性不强,一种病毒往往能寄生于不同种属的植物上3.一种病毒引起不同植物患病时,其症状不同;混合感染时引起的症状与单独感染完全不同。4.植物病毒主要靠昆虫传播或伤口传染或通过胞间连丝传播。30675.简述溶源性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当温和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DNA会附着或整合在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随寄主细胞DNA的复制而复制,噬菌体蛋白质不合成,宿主细胞亦不裂解,形成的细胞(即溶源细胞)继续进行分裂繁殖,偶尔情况下,会以极低频率发生自发裂解或因外界因素诱发而裂解。1.溶源性是可遗传的2.可低频自发裂解或诱发裂解3.具有免疫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