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性学习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_第1页
合性学习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_第2页
合性学习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_第3页
合性学习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_第4页
合性学习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合性学习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蒋艳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 100875【摘要】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课程,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是新型的教学形态,与传统教学有一定的区别,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提出了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1)学习者、教师和学校资源的前期分析;(2)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设计;(3)学习环境设计(4)教学策略的选择;(5)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设计。希望为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提供一点启发,避免设计与实施的盲目性。【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教学设计 前期分析 主题设计 学习环境设计 教学策略 评价 The p

2、roblems deserved attention in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the integrated learning【Abstract】The integrated learning is a curriculum to train the creative spirit and ability, which is new instructional modality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l process.

3、 Basing the practice and the theory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 article bring forward the problems deserved attention:(1) the previous analyze of the learners, teachers and th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of the school.(2) subject design of the integrated learning.(3) learning environment design(4)the

4、 choice of the instructional strategy.(5) evaluation of the integrated learning, which is expected to help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the integrated learning to avoid blindness i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 【Keywords】integrated learning,instructional design,previous analyze,subject design,instructio

5、nal strategy,evaluation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出的共同特点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的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新的综合课程形态使得综合性学习成为学校课程开发、教学模式改革的着眼点。综合性学习为中小学校有特色、有个性的办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我国在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培养和造就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当前举国上下正在积极推进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是“生存能力”,

6、而“生存能力”正是综合性学习的培养目标。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依靠培养创新精神的策略,弥补分科教学的不足,综合性学习适应了这一要求。当代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内涵概括为: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它是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单元的形式统整起来,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学习过程,有机的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发展。它强调从外在的内容形式转化为内在实际的结果,实现从内容到形式、从手段到结果的统一。我国2001年6月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7、要(试行)中,强调要在中小学开设专门的综合课程,在小学和初、高中都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性学习即将在我国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这种课程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于学校现有的课程,开展这门课程对学校的管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来讲,都是一种崭新的尝试和挑战。Young(1998)认为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首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再将总目标划分成各种类型的子目标,按照各种目标设计教学活动,选择适当的媒体,并按目标进行评价。很明显,传统的教学设计流程和要素并不能满足综合性学习实践的需要。现代教学设计在方法论和过去的方法有所不同。现代的教学设计观认为熟练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从课题或问题出

8、发,而不是从简单的教学目标出发。理想课题应该包含多种目标,因此可以认为是一种设计主题为中心的设计方法。那么选择什么样的课题,完成什么任务就显得十分重要。现代的教学设计理论为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综合性学习主要是以课题为基础展开的,而自然、社会、人类课题又具有多样性,没有统一的学习内容和标准,信息量庞大,不可控制的因素繁多,这就需要应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诸要素进行有效的设计。教师经过教学设计,得出的是概括性的活动方案,而不再是严格的教学流程,对于每一个教学设计问题都可以有好几个可行的措施,而不仅仅只有一个理想的方案。我们课题组20

9、012002学年的下半学期在北京市某中学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课程,在这个学期中,我们课题组与学校、参加课题的教师和学生密切合作,融入本课程的整个过程中,进行观察、调研活动。在前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为指导,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课题组的成员都深深的感受到做好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在参与了这一学期的所有教学设计后,发现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中,有几点问题必须注意,否则就会走一些弯路。一、前期分析综合性学习设计中的前期分析包括学生的前期分析、教师的前期分析和学校可利用资源的前期分析。这三项分析应该在开展综合性学习之前或者是开展的初期完成,这些分析为后期的教学设计

10、提供依据。学习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核心环节。目的是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以及学习风格,为教学设计各环节提供设计的重要依据。它的内容包括学习准备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准备包括学习者的初始能力和一般特征。学科教学中的初始能力分析主要是通过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必备的知识与技能,了解学习者是否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而综合性学习关心的学习者的初始能力可能不局限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涉及到学习者是否了解综合性学习中要使用到的一些研究方法,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等等,在学生普遍不了解的情况下,教师就应该考虑在学习前或者学习过程中,如何使学生这些

11、基本技能。学习者的一般特征是对学习者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和社会的特点,对于综合性学习主题内容的选取有着重要的意义,要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选择,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目前已经开展了许多对于学习风格的研究,但是用于指导教学设计的结论并不是很多,在综合性教学设计中学习风格的分析对于学生分组最有帮助,可以将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这样符合异质分组的原则,小组协作过程中按照各自的特点分工协作,相互补充,相互学习。教师分析主要是了解教师适应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能力和对综合性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通常可以由教学设计者、学校管理者或者是教师自己进行。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着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有效性,教师必

12、须具备一定的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媒体应用能力等等。如果教师在某一方面能力较弱,学校就应该开展教师培训,加强教师的适应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能力。教师对综合性学习课题的研究情况也是教师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只有在自己充分了解课题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充当好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分析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很少涉及,主要关心的是学习者分析,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可利用资源的分析也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综合性学习实施要以学校和周围的社区为依托要充分考虑学校和社区现有的教育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及教育环境设施,要尽可能的加以利用。资源分析的结果给选择课题提

13、供了一项依据,选择课题时要考虑到能否在现有资源下完成课题的研究,比如说学校能提供的媒体资源,如果学校没有机房,学生很少能够从Internet上查找资料,数据的处理也不能借助于计算机,最后的成果可能就不是利用计算机展示。二、主题设计综合性学习是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单元形式统整起来,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过程,有机地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看出综合性学习的一种主要的方式就是基于一个主题或者问题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各方面的知识,提高各项能力。主题的设计关系到整个学习过程的进行和学习目标实现以及

14、学习者能力的提高,主题关系到知识和能力的统整,什么样的主题符合综合学习的要求,符合学习目标和能力的要求,符合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整个综合学习教学设计过程中的重点考虑的对象。主题的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首先,主题的设计不是决定于教师能够教什么,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决定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没有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权利。综合性学习是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的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的学习,设计中应该首先考虑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题要来自于自然和社会生活,不能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很远的课题,活动课题要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反映学生认为有意

15、义的生活、自然、社会现象,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需要,更要关注来自学生的课题,关注他们的兴趣、经验,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其次,要考虑主题对学生的价值,主题的设计要基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了解他人并促进与他人的沟通,了解如何将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运用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会去寻找信息与资源的本领,在生活体验中学习新的知识,主题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意义;再次,主题的设计一定要基于学校可利用的资源这项前期分析的结果,如果此主题涉及的资源学生无法得到或者难以得到,那么此项学习则一定无法顺利进行,而且有时候会挫败学生的积极性,最好能够基于学校现有的以及周边的资源,结合本地的

16、特色,开发具有地域特性的主题和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关注周围的社会和生活;最后,综合学习虽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但是,也不可忽视教师这一要素,主题设计也不可过多得超越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确定主题时,教师一定要对本主题的相关知识了解,或者在学习活动开始之前一定要充分准备,要查找相关的资源以及获得资源的渠道,还要预测到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否则,综合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失去了辅导者的作用。综上所述,主题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以上要点,找到它们的平衡点,既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又符合学校可利用资源的实际,也能在教师力所能及的范围之中,利于综合性学习的顺利开展。三、学习环境设计教育界中,传

17、统意义上认为学习环境就是“由学校建筑、课堂、图书馆、实验室、操场以及家庭中地学习区域所组成的学习场所。”这种观点认为“学习环境仅仅是物质环境”,很多人都有相似的观点,认为物理环境是学习环境的主体,进而形成了学习环境的场所观。随着对学习研究的深入,又有新的学习环境观出现。在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中认可观点是“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其中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人际互动的因素。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即信息)、帮助学习者学习的认知工具(获取、加工、保存信息的工具)、学习空间(教室或虚拟网络学校)等等。人际关系包括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师生之间的充分的人际交往。学生不仅能够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

18、,而且学生之间也可相互协作和支持。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对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和主题进行探索、研究。教师在设计综合性学习单元的时候,其中对学生研究的一项支持活动就是创设适合综合性学习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进行良好学习的基础,综合性学习中对学习环境的要求更高,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的研究基于一定的资源,教师设计时,一定要为学生准备相应的学习资源,可以是文字材料、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地址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要有深刻的认识,并有良好的前期准备,要去查找有关主题的信息。在提供学习资源的时候,要注意是一个度的问题,在综合性学习的初期,学生不太会查找

19、资源,分析信息时,教师应多提供资源,而且要提供最能有效帮助学生进行研究的资源;在综合性学习的后期,学生已经熟悉收集资源的方法后,教师提供的资源的数目应该相应的减少,给学生更大的空间。人际关系设计在综合性学习中也比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重要许多,综合性学习多采取的是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非常重要,教师在设计方案时,要考虑到学生小组内部交互的情况,可以通过评价指标的制定向学生说明对他们之间合作的要求,还需要提供一些合作学习的方法的指导。教师在综合性学习整个过程中充当着引导者和辅导者的角色,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要作到及时、有效,教师要设计好每个小组的初步指导计划,和学生约定交流的方式(面对面

20、、电话、网络)和交流的时间,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四、教学策略的选择所谓教学策略,是以一定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对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化的总体研究,并最终形成可以具体操作的整体化实施方案。教学策略的制定一定要依据学与教的理论,从教学目标出发,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适合教学对象的特点,考虑当地教学条件,教师自身的特征。综合性学习的主体性、合作性、统整性等特点决定了综合学习教学策略区别于传统分科教学课堂中教学策略,但是并不排斥传统课堂中使用的教学策略,最好的教学策略就是在一定情况下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论体系,

21、因此在综合学习中要根据学习的目标、教学活动的形式、学生的特点,学习活动阶段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以达到学习的目标。综合学习要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应用能力等。探索生活的方式,建立感性、价值理念与身体融为一体的知识结构。综观各国的同类学习形式,有的重视具体的直接的社会参与,与他人的协作;有的侧重于培养以“参与”为媒介的交流能力以及作为参与者的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的则注重于为问题解决所需要的知识与信息的收集、加工、运用等“信息活用能力”培养。而综合学习策略则是将上述诸特点进行综合,并且以学习者强烈的内部动机为动因的学习方式。在综合性学习中可以应用传统的教学策略:讲授等,也可

22、以使用的现在提倡的比较新的教学策略,如:合作策略、十字交叉策略、抛锚策略、反思策略等等。这些策略每一个都有自身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与场合,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的时候要在了解策略的基础上,考虑到教学的各个要素以及教学策略的特点,做到合理的配置:将教学策略用到最恰当的时刻与地方。例如,我们在北京市该中学本学期进行的“致×校长的一封信为申办示范校提意见”这样一个单元计划中,教师在不同的阶段就使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在第一节课上,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次学习活动的任务,这节课主要是教师讲授,但是其中融合了抛锚策略将学生置身于一种模拟会议的情境中了解本次活动的主题:申办示范校,并使用十字交叉策略让学生

23、从不同的角色看待申办示范校的问题;其后,学生们合作完成计划的制定,开展活动的计划,其间教师一直扮演着辅助者的角色,这个过程中又使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合作策略、反思策略、教练策略等。从这一学习活动可以看出综合学习的活动的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十分灵活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适合教学阶段特点的教学策略。五、评价设计我国在近一两年才开始逐渐重视综合性学习,并在一些地区相继开设了课程,我们实验室在广渠门中学开展的综合性学习实验过程中发现教师在设计综合性学习教学单元计划时,对于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困惑,如何做到公正有效的评价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表现是摆在广大教师和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问题。综合性学习的

24、评价是对人的评价,而对人的评价是比较困难的一种评价,要考虑到学生表现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能力的提高,因为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考试和高考仍是教学的指挥棒,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其实重点还只是也只能评价到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情况,对于学生的能力、情感和态度方面的评价少之又少,还没有做到综合的评价学生,致使综合性学习评价中的许多现实问题难以解决,阻碍了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全面推行。教师们也习惯于用知识的掌握情况即考试的成绩和分数来评价学生,多数教师还没有能够接受综合评价学生行为的思想,在原先的师范教育和职后培训中都没有涉及这类评价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教师们缺乏综合性学习

25、评价知识和技能也阻碍综合性学习开展。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实验学校都有自己制定的评价学生的标准,也还是零星的、片段的,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这就留给我们很大的研究空间和任务。综合性学习评价中评价设计应该能够公正的评价出学生的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各项表现。应该本着以下原则制定评价指标:(1)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和反思,同时也要关注最终学习成果的参考价值;(2)定量和定性相结合;(3)肯定性、激励性、成功性评价为主;(4)多主体评价: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小组中其他的学生以及学生自己,兼顾到评价的全面性。(5)评价时注重个体的差异以及个体的进步。(6)评价中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以及各种能力的情况。总的看来,在学校中施行综合性学习,在教学设计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教学设计的研究者和学校从事综合性学习教学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