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问题的提出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陷入战后最严重的衰退,给中国等欠发达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带来沉重打击,产品外需严重萎缩。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企业的订单锐减,出口大幅下滑。为了稳定外贸出口,国家连续7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率平均达到135,仍难以扭转净出口负增长的局面。出口大幅下滑使沿海外贸企业处境艰难,许多企业采取减产、停产、甚至倒闭的方式来应对,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返乡失业。返乡后农民工家庭失去收入来源,而且从沿海地区返乡心理落差巨大,返乡后很难适应。因此无论从破解“三农”难题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是应对返乡可能引起的社会问题来讲,农
2、民工的困境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走的是廉价产品路线,产业利润率低,产品附加值低。长期低价出口使经济增长更加倚重出口,导致国内需求严重不足,也使产业无法获得升级和创新。粗放经济发展生产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要求经济从注重数量向讲究质量转变,经济结构必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可以说,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现在是并且长期是中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沿海地区经济低迷,农民工失业返乡。长期来看,内需不足是困扰中国发展的痼疾,粗放经济发展方式给中国经济带来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才能平稳渡过改革深化期,才能又好又快发展。本文
3、提出,转变目前的“劳动力转移”模式,构建“产业转移”模式,能够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二、“劳动力转移模式”向“产业转移模式”转变1“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形成及主要特征改革开放中实行的新型土地承包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释放出来,为沿海地区经济起飞和高速增长提供了低廉的劳动力要素支撑,使沿海地区率先实现工业化。沿海地区发展出口加工经济,用低廉成本从事来料加工、出口贸易,起初当地的剩余农村劳动力流向这些制造企业就能满足需求,随着加工型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增加,同时要求用更多低廉的劳动力成从劳动力转移到产业转移金融危机背景下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穆
4、建新内容提要: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外向型经济遭受重创,出口急剧萎缩,沿海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倒闭,大量农民工面临失业返乡、返乡失业的困境。中国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即由以出口导向、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异地就业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力转移”模式,转变为以内需驱动、沿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内陆转移、就地就业为主要特征的“产业转移”模式;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应当尽快建立适当的制度安排和机制激励,促使模式转变;最后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劳动力转移产业转移经济结构调整剩余劳动力出路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82(2009)11007505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上半年G
5、DP 增长的三大需求中,最终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34、876、负41。据2009年2月2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陈锡文介绍,根据农业部的抽样调查,推算出全国13亿外出就业农民工中,约2千万人由于经济不景气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三农问题MODERN ECONOMIC RESEARCH2009年第11期现代经济探讨表1两种转移模式比较注:本表及本文将东部沿海地区视为典型的高梯度区域,将中西部地区视为典型的低梯度区域;将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作为典型的研究对象,在“劳动力转移”模式中是高梯度地区的主导产业,也是“产业转移”模式中的主要转移产业。模式主要特征“劳动力转移”
6、模式“产业转移”模式对应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快速增长改革深化期在优化调整中发展需求导向出口导向内需驱动区域特征东部沿海地区(高梯度区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中西部地区(低梯度区域)工业化初期快速工业化产业特征东部沿海地区(高梯度区域)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产业升级中西部地区(低梯度区域)农业、初级加工业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产业重构劳动力特征东部沿海地区(高梯度区域)大量低成本、高替代性、熟练劳动力一定数量高素质、低替代性劳动力中西部地区(低梯度区域)丰裕剩余劳动力返乡失业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异地结合就近结合就业特征异地就业离土离乡就地
7、就近就业离土不离乡本来支撑价格低廉的出口商品,于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的劳动力开始大量流入东部,而当地政府也乐见劳动力转移出去,一方面可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外出务工收入大部分回流,能够增加劳动力输出地的资本流入。可以说,正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使沿海地区,即使在传统产业发展遇到瓶颈的今天,在传统产业上的比较优势没有马上消失。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造就了剩余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大规模转移。劳动力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异地结合,一方面劳动力满足了其再生产所需,另一方面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凭借廉价劳动力迅速完成了积累。“劳动力转移模式”的主要特征为:沿海地区以出口加工贸易为
8、主、制造业主要为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丰裕且自由流动的劳动力供给沿海地区,降低了劳动力成本,造成了异地就业。2“劳动力转移模式”形成的积弊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沿海地区流动,为沿海经济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也积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如工资增长缓慢,环境压力增大,产业升级滞缓,区域发展差距加大等。金融危机导致的出口疲软使得这些积弊更加凸显。(1)中国整体上的低工资导致内需严重不足。沿海地区是从出口加工贸易开始发展的,大量转移劳动力受雇于外向型企业,而外向型企业能够承受的最高劳动力价格由国际市场、汇率变化等因素“外部给定”(江霈等,2008)。包含城镇居民工资水平、农民收入水平的社会工资总水平长期
9、处于低位且增长缓慢,低收入无法产生与社会总产品相对应的社会需求,加之住房、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支出预期,居民消费不能被有效刺激。一方面社会产品过剩,一方面居民无法消化这些过剩产品,这就使产品销售市场更加依赖外需,内需更加不足,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2)农民工长期大量异地流动造成很多社会问题,农民工工作地与户籍地的分离使其难以获得应有的社会保障。劳动力长期异地流动,在农村形成了庞大的“留守妇女”、“留守子女”群体,家庭的分隔、子女隔代管教等容易引发社会问题,近年来相关报道和社会关注颇多。农民工没有城市户籍,无法在工作地享受应有的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农民工子女随父母流动,当
10、前户籍管制下他们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权利。(3)产品低价和低利润导致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滞缓。沿海制造业依托“劳动力转移”模式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处于全球生产体系和全球价值链体系的最低端,产品长期低价徘徊,企业缺乏产业升级所需资本积累,并且产品模仿成本低,同业模仿盛行,企业创新动力衰减。沿海地区制造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本应抓住海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加速转移的时机进行升级换代,而2000年以来国外需求一直向好,延缓了产业升级的时机。(4)中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呈扩大态势。“劳动力转移”模式客观上使转移劳动力获取一定的收入,这些收入也回流劳动力转出地,但资本的回流对欠发达地区仅
11、起到一定的“输血”作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需要“造血”,劳动力要素和其他生产要素长期异地配置势必造成区域发展差距,加剧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3“产业转移模式”形成的必然性及主要特征(1)国际经济环境导致产业必须转移。当前沿海外向型企业面临订单萎缩、大量减产停工的困境,决定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必须进行转移。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能与劳动力同步转移到广大中西部地区,即产品生产地临近消费市场,转出口为内销,开拓国内市场,无疑对拉动内需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沿海地区发展积累的矛盾决定产业必须转移。沿海地区经过30年的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高度集聚,推高了生产要素成本,仅靠廉价的劳动力已经不足以支撑
12、这些产业的发展,必须寻求更低的要素成本洼地,同时资源环境难以继续承载简单粗放的经济增长,这些都要求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尽快实现转移。而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基础设施条件良好、成本低廉、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强的地区转移无疑是最佳选择。(3)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和产业升级规律决定产业必须转移。产业结构高级化规律表明,一国产业结构重心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逐次转移,在制造业内部又会从劳动力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初级加工到高加工度化。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充分发展并遇到瓶颈的情况下,必须以“腾笼换鸟”的方式承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同时将劳动力
13、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产业转移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内需为驱动,沿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内陆特别是剩余劳动力丰裕、基础良好的地区转移,转移的同时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国内需求,由出口转内需,从沿海地区返乡的失业劳动力和原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而沿海地区制造业进行技术创新,升级转型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4“劳动力转移模式”和“产业转移模式”的评价“劳动力转移模式”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快速发展、资本快速积累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外向型企业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农民工收入的回流客观上也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带回物质资本,并且产生扩散和区域效应。但“劳动力转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中
14、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转变模式成为必然的选择。“产业转移模式”一方面能够促使中西部地区加速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重构,也能使沿海地区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即促进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能够就地就近就业,而其中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仍能够留在沿海地区从事需要一定技能的工作,即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可以说,“产业转移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劳动力转移模式”形成的积弊,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稳定和扩大就业,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三、建立促进模式转变的制度安排要转变“劳动力转移模式”为“产业转移模式”,引导沿海地区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应当尽快建
15、立与当前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和机制激励。在“产业转移模式”的构建中,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要与扩大内需、转移剩余劳动力、产业创新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形成联动机制。1内需驱动机制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严重依赖出口和投资,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外贸形势的恶化使中国的出口严重萎缩,2008年中央政府又推出4万亿元政府投资计划,2009年上半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76。我国经济长期依赖投资、出口拉动使内需这块短板相对更短。必须将经济主要靠出口和投资拉动向主要靠内需驱动转变,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社会总产品过剩的局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工资
16、结构和收入增长机制,努力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促进国民收入向企业和居民转移;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教育体制、住房体制,建成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改变居民消费意愿,提高居民有效需求,为建立内需驱动型经济创造条件。在内需驱动下,我国制造业可以减少对外需的三农问题MODERN ECONOMIC RESEARCH2009年第11期现代经济探讨依赖。沿海地区不再是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的最佳区位指向地,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劳动力丰裕、市场广阔、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的地区成为理想的制造业转移地。沿海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大量转移,一方面产品生产地更加接近产品消费地,有利于产品随市场需求及时做出调整;另一方面农村剩
17、余劳动力能够就近就业就地转移,而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相比能够增加劳动力的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刺激内需。2充分就业机制过去几十年来,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沿海地区制造业就业,实现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异地结合,完成了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使得这种异地结合难以为继。必须建立与产业转移相匹配的充分就业机制,优化中西部地区就业结构,形成沿海地区工资增长机制。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裕、具备产业转移条件的中西部地区,开展转移产业的针对性技能培训,使返乡失业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实现就业。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遇到瓶颈、产业经历升级转型的沿海地区,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工资结构和增长机制
18、,吸引熟练的技术技能型劳动力就业。3产业升级创新机制近年来国际产业转移加速进行,海外产业转移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从“三来一补”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并且大量的IT 信息产业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这就推动沿海地区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从事能耗更低、占地更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建立产业创新升级与产业转移的联动机制,以产业升级倒逼产业转移,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沿海地区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引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要加快升级创新步伐,推动制造业有序升级,持续升级。沿海地区在产业升级创新过程中,要逐步摆脱“世界工厂”的国际分工角色,以国内市场为依托,着力构建国内价值链分
19、工生产体系,在获得国内市场高端环节竞争优势后,再进入有相似需求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建立区域价值链分工体系,最后进入发达国家,形成以自身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刘志彪等,2007)。4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劳动力大量流入使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尽管农民工将一部分收入流回家乡,但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呈加大态势。同时,地方政府在产业转移中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林平凡等,2009),产业转出意味着产业转出地和产业转入地财政收入的此消彼长,产业转出地希望转出那些生产工艺落后、经济效益低的项目,而产业转入地希望引进技术起点高、尽快成长为区域增长极的优质项目。必须推动建立区域协调发
20、展的格局,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使区域差距既控制在经济社会可承受范围之内,又有利于发达区域向欠发达区域的梯度转移。建立有效的制度激励,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推动产业转移,为产业转出和产业转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产业氛围,使产业转移双方在博弈中实现双赢。四、促进模式转变的政策建议产业转移是在不同梯度的区域之间进行的,目前一些省份出台了诸多引导产业转移的政策和措施,但跨省区产业转移仍然存在着诸多障碍。究其原因,高梯度区域发展中的“路径依赖”(即劳动力成本优势)决定劳动力转移成本远低于资本流动成本(江霈等,2008)。在“劳动力转移模式”中,劳动力流动成本低于产业转移成本,劳动力转移的净收益大于产业
21、转移的净收益。从经济发展来看,产业转移会提升产业转入地的经济实力,从社会效益来看,产业转移能够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从经济效益来看,产业转移短期内会减少转出地的经济收益,当从长期来看,有利于其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提升产业层次。但是考虑到当前地方政府对财政收入和政绩考核的利益诉求,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分析研究更符合实际。因此要促使“产业转移模式”的形成,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讲,必须降低产业转移的成本,提高产业转移的净收益。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障碍,也就是产业转移的成本,主要包括:区位改变导致的交通物流费用增加、转入地政府行政效率低下、产业配套能广东省提出“双转移”战略,引导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省内欠发
22、达地区转移;江苏省提出“南北挂钩”机制,加快苏南产业向苏北地区转移。力不足、在产业转出地的投资沉没成本等。据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中西部地区要加大对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加快能源资源的整合,优化能源资源地区布局。重点中心城市要加快建成区域物流中心,中心城市结合地方实际建成专业特色物流中心,降低物流成本。促进民营私营经济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加强本地零部件及相关企业的配套能力建设,为龙头企业提供配套和服务。2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为产业转移提供有利的软环境中西部地区要转变政府管理模式,提高行政效率,完善企业投资环境
23、,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同时要加强与沿海地区的信息交流,及时掌握沿海地区产业发展的情况和转移动向,及早规划,将本地区的发展定位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意向结合起来,提高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未雨绸缪。3充分利用各自比较优势,构建共赢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通过充分合作分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使产业转移收益最大化。产业转入地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能源、政策、成本等优势,承接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制造业,特别是剩余劳动力丰富的地区要加大对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引进。双方以比较优势为依据,形成合理共赢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比如,沿海地区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发展重点,中西部地区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发展重点,同时,双方可以在产业链上充分合作,沿海地区提供研发技术支持、营销等服务,中西部地区从事加工生产装配环节。4建设产业转移集中园区,实现产业规模集聚效益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可以通过建设产业转移集中园区的方式,吸引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集群式转移(陈建军等,2008)。可以借鉴广东省“双转移”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商营销策划管理制度
- 基础砖胎膜施工设备选型方案
- 机械工程师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 房地产劳务派遣服务流程方案
- 吉林大学《数控机床及其可靠性技术发展前沿概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大学《理论力学A》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大学《机器人操作系统与软件工程》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水泥采购与供应策略方案
- 水利工程三方协议书模板
- 医院职工廉洁教育方案
- 校园设施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 后勤食堂食材供应商考察评价流程
- 建筑施工安全员培训
- 普通高中生招生计划书
- 2024年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汉语拼音课件趣味拼音
- 《物理气相沉积》课件
- 双拥工作策划方案
- 药事管理与法规-暨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高端矿泉水项目融资计划书
- 2023建筑业10项新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