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_第1页
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_第2页
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_第3页
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_第4页
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卷第期年月沈阳教育学院学报,文章编号:()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徐广荣王剑兰(韶关学院教育系,广东韶关)摘要:分析了中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的内涵与特征,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关键词:中学生;学习倦怠;内涵与特征;影响因素;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一、学习倦怠的内涵及特征在年首先提出倦怠的概念,认为倦怠是一种慢性疲乏症、抑郁和挫折感。随后,等认为工作倦怠是一种精神疲惫和情绪耗竭的状态口。台湾学者对大学生和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倦怠研究,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因素,产生了情绪耗竭、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学习倦

2、怠有以下几个特征:情绪耗竭情绪耗竭是源于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所面临的一些过度的要求,从而表现出一种超负荷和耗竭的情绪。这在中学生学习倦怠过程中往往表现为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学生在学习时感到紧张、挫折在心理层面上自认为无法专心学习,对学习有着负向的情感体验。因此,情绪耗竭反映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的疲劳状态情感资源枯竭,学习热情低落。乏人性化是指个人以玩世不恭和不带感情的方式与态度回应周围人际关系。有研究表明,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引发学生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尤其是在中学阶段:教师是传道授业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但是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常常把学生当作

3、操纵、控制和知识灌输的对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上处于消极状态时。往往受到教师的批评、惩罚,由此引发学生对教师的消极体验并在情感上产生疏离教师的倾向。学习倦怠的学生可能不会对同学和朋友产生疏离感但是会对教师和学校产生疏离感。师生疏离反映的是由于学业的原因,学生以一种消极、疏远、否定的态度对待教师。低成就感多数中学生在学业中体验到挫败感。共青团西安市委学校与少年工作部不久前对西安市个区县所中学(含中专、中技)个班初一至高三的中学生,就思想、学习、消费、情感、家庭伦理等方面做了一次抽样调查。在回答“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最大心理障碍是什么”的问题时的被调查者回答是“孤独感”。的被调查者回答是“迷茫感”,

4、的被调查者回答是“挫折感”。二、学习倦怠产生的影响因素学习压力大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的北京中学生认为自己的最大压力来自学习。这是一项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团工委合作完成的调查得出的结论。这项调查的具体时间为年月至月共访问了北京市东城区所中学的名初一到高三的学生。目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三多和三少的现象,即作业多、考试多、补课多;睡眠少,体育活动少,课外活动少。严格的课堂纪律、高负荷的学习压力、激烈的升学竞争使很多学生时刻处于应激状态。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徐广荣(一),男,江西东乡人,广东韶关学院教育系讲师,硕士。第期徐广荣等: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校园生活单调大部分学

5、校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科学课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等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甚至这些课程被其他的学科挤占课外活动少之又少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学校教育下,繁重的学业负担,造成了校园生活的单调、机械,也造成了学生强烈的压抑感、孤独感。校园生活没有趣味,缺乏应有的活力,学生的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丰富的个性人格得不到应有的舒展。教学方法不当在教学方面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和单一,教学缺乏激情,是中学生形成学习倦怠心理的重要原因。现行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又主要以教师为主,“一支粉笔,一块黑板”,采用缺乏互动性的“填鸭式”或“满堂灌式”的授课法,缺少讨

6、论、启发、谈话、参观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同时,由于条件限制,录音、录像、投影、计算机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很少使用。单调的教学氛围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课堂气氛沉闷教师讲授的内容无法在学生中产生共鸣与回应,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感,精神倦怠。家庭教育不当家长对子女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期望。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和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容易给孩子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是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倦怠、畏难或恐惧心理的原因之一。现在的家长往往把不合理的期望强加在孩子头上在孩子达不到的时候贬低孩子,在孩子达到的时候,新的期望又产生了。对孩子没有更多的肯定只有不断的期望这让孩子觉得自己永远也达

7、不到父母的要求,从而产生学习倦怠。人格因素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发现学习倦怠心理与人格因素有一定的相关。在研究学生的学习倦怠与焦虑之间的关系时,以学习倦怠的情绪耗竭、乏人性化、缺乏成就感和人际关系不良个维度为因变量以焦虑等因子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不管是学习倦怠的哪个维度,焦虑都是一个有效的预测因素。()的研究表明低自尊者更易感受到压力并产生倦怠感。因为低自尊者在人际关系上常常发展不良,当他们面对各种压力源时,很少能够借助其他资源来克服这些不良感觉,而且低自尊者对外在评价极为看重,使他们在情感上对变化的环境极为敏感于是容易产生倦怠。一些研究表明,神经质、低自尊、外控型、型人格的人表

8、现出较高的倦怠。自我效能感低班杜拉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动作之前对自己能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感受。学业自我效能感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或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能力的预测。作为对自身学习能力判断和估计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实际上体现了学生对自身学习的一种自信和期望。如果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顺利进行和较好完成某一次活动,属于高自我效能感,反之,就是低自我效能感。有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对中学生学习成绩有直接的影响。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富有自信心,能积极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则缺乏自信在遇到困

9、难和挫折时,就会消极面对,甚至心灰意冷。三、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应对策咯减轻中学生的学习负担一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限制中小学生作业量。要统筹好各科作业,要制定减轻学生作业量的具体的实施办法。要鼓励学生通过上网、读书、翻阅资料等办法来自学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撰写调查报告、制作科技作品。限制考试次数,降低考试难度,不对考试结果排名考试实行多种形式。限制中小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总量,要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作息时间、课时标准不搞各种形式的培优补课活动。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小时体育锻炼时间,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教育

10、、劳技、研究性学习等课程都要开设齐全,社会实践活动要落到实处。各级学校的上级领导部门要加大检查、督办、评估、落实的力度。开展健康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开始走向成熟、人生观处于初步形成阶段。他们性格活泼,有着强烈的个性发展愿沈阳教育学院学报第卷望,对新事物敏感,乐意参加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健康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对学生有着较大的吸引力;健康多元的校园文化

11、活动比较自由、环境比较宽松,能培养中学生和谐的人格:健康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中学生较强的创新意识、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中学生的后续学习和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案,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的学习注意,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12、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真正成为一堂课的主人。提高自我效能感中学生学习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对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失败的经验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因而教师应该尽量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多的体验到成功。引导学生更多地进行自我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从中获得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减少焦虑。学生失败了,应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同时,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参考文献:,:白素英,李长庚,徐文明中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及预防对策江西教育科研():,(,):;【责任编辑任仲辽】 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作者:徐广荣, 王剑兰, XU Guang-rong, WANG Jian-lan作者单位:韶关学院,教育系,广东,韶关,512005刊名:沈阳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YANG COLLEGE OF EDUCATION年,卷(期:2008,10(1被引用次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