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财务与会计知识点:存货的期末计量知识点:存货的期末计量提示:此文章属于财考网原创 请勿转载进入2010年注税考试报名专题进入2010年注税考试预习专题本部分内容教材写得很乱,现将考点整理如下:(1)按照规定,存货应当在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例7】2008年末,甲商品账面余额100万元,可变现净值90万元,需计提1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1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2)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中,应分别确定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 存货的成本就是存货的账面余额,可以根据存货的日常核算确定,即在存货期初余额的基础上,加上本月增加的
2、存货,减去本月发出的存货,即为存货的期末余额。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及销售直接费用和相关税金后的价值。根据存货的用途不同,可变现净值有二种确定方法: a.直接用于销售的存货,包括外售的库存商品、外售的材料等:可变现净值 = a存货的估计售价 - c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b.用于需要继续加工的存货,包括用于生产的材料、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可变现净值 = a存货的估计售价 - b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 c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估计售价的确定。为了计算出可变现净值,必须先确定估计售价。估计售价有三种确定方法:a.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
3、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当以产成品或者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b.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c.没有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约定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如果是原材料,以市场价格作为计量基础。【试题分析】下列有关存货可变现净值计算基础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2008年)A.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存货,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 的计算基础B.用于出售的材料,应当以市场销售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市场价格)C.为执行销售合同
4、而持有的存货,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 的计算基础D.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仍应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 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E.持有的专门用于生产销售合同所规定的商品的原材料,如果用其生产的商品的市场 销售价格高于合同价格的,则应以其生产的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作为其可变净现值的计算基础【答案】ABC【解析】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应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选项D错误;持有的专门用于生产销售合同所规定的商品的原材料,如果用其生产的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高于合同价格的,则应以其生产的商品的合
5、同价格作为其可变净现值的计算基础,选项E错误。选项ABC正确。(3)自用材料计提跌价准备的特殊规定 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应当将其与所生产的产成品的期末价值减损情况联系起来: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产成品的生产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材料成本计量,即不计提跌价准备。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产成品的生产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计量,即需要计提跌价准备。应特别注意的是: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将材料加工成产成品尚需投入的成本-产成品估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4)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比
6、较后计提;如果某些存货与具有类似用途并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存货系列相关,且实际上难以将其与该存货系列的其他项目区别开来进行估价,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存货类别计算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比较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NextPage提示:此文章属于财考网原创 请勿转载进入2010年注税考试报名专题进入2010年注税考试预习专题(5)存货跌价准备的账务处理期末提取或补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期末转回存货跌价准备时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因销售而结转存货成本时,应结转与其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称为转销存货跌价准备)分别冲减主营业务
7、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 (6)举例说明不同用途的存货,其存货跌价准备如何计提、转回和转销: 外售的库存商品如何计提跌价准备。【例8】2008年12月31日,A库存商品的账面成本为800万元,估计售价为750万元,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15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A库存商品的跌价准备余额为10万元,则年末A库存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A库存商品可变现净值=A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 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750-15=735(万元);A库存商品的账面成本为800万元,应保留存货跌价准备65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A库存商品的跌价准备余额为10万元,故应补提跌价准备55万元。企业的账务处
8、理是:借:资产减值损失55 贷:存货跌价准备 55外售材料如何计提跌价准备【例9】2008年12月31日,B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500万元,因产品结构调整,无法再使用B原材料,准备将其出售,估计B材料的市场价格为540万元,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12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B材料的跌价准备余额为零,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B材料可变现净值=B材料的估计售价 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540-12=528(万元);因材料的可变现净值528万元高于材料成本500万元,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需要继续加工的材料,在用其生产的产品价值未减损时,如何计提跌价准备 【例10】2008年12月31日,C
9、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600万元,C原材料的估计售价为550万元;假设用600万元C原材料生产成甲商品的成本为720万元,甲商品的估计售价为900万元,估计的甲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30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C原材料的跌价准备余额为零。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甲商品可变现净值=甲商品的估计售价 - 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900-30=870(万元);因甲商品的可变现净值870万元高于甲商品的成本720万元,C原材料按其本身的成本计量,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需要继续加工的材料,在用其生产的产品价值发生减损时,如何计提跌价准备。 【例11】2008年12月31日,D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
10、0万元,D原材料的估计售价为850万元;假设用1000万元D原材料生产成乙商品的成本为1300万元(即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为300万元),乙商品的估计售价为1280万元,估计乙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70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D原材料的跌价准备余额为120万元。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乙商品可变现净值=乙商品的估计售价-估计的乙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1280-70=1210(万元)因乙商品的可变现净值1210万元低于乙商品的成本1300万元,D原材料应当按照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计量:D原材料可变现净值=乙商品的估计售价-将D原材料加工成乙商品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乙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1280-300-70=910(万元)(特别提醒:自用的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欧式印刷板插件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桌旗旗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树脂水泥地面漆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时装恤衫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旋流分离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文化用纸抄纸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数控高压钢瓶打印机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新质生产力3大特征
- 软件培训操作指南
- 母亲节感恩教育
- 2025北京丰台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及答案
- 陕西省商洛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 吉林省吉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三模试题 语文 含答案
- 员工法制教育培训
- 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卷 (原卷版+解析版)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份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 互调分析仪基础知识及使用
- 花篮式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附计算书)内容
- 公共行政学》课程综述(2)
- 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记录表(共19页)
- 复合手术室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