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寒假作业:(20)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寒假作业:(20)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叙述 , 正确的是 ()A. 植树造林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B. 全球气候变暖可减缓永冻土融化C. 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影响农业生产D. 大气中 CO 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2、 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温上升C. 植被遭到根本性破坏3、 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气体污染物依次是A.CC2、SQ、氟利昂 B.SC2、CQ、氟利昂C.氟利昂、CQ、SQD.CQ、氟利昂、SQ 4、酸雨指pH小于 5.6 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 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

2、明显差异。 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 )A. 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 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 .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 ( 富 ) 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5、 随着我国很多城市雾霾天气的增多, 越来越多的人处于十面“霾”伏的环境中 ,PM2.5 也被更多人所关注,“低碳”成为热议的关键词,下列叙述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 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和高速公路建设,只使用化石燃料B. 大力提倡利用自然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C多开垦土地,多种庄稼,多产粮食,促进人口增长D.多寻找新的石油资源,加大开采量,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6

3、、 科学家把“末日之钟”的时间从晚11 点 53 分调至晚 11 点 55 分,警示气候变化构成的威胁“接近核武器的可怕水平”,“温室效应”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 下面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 不恰当的是 ()A.化学燃料的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B.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 CO2的形式循环B. 全球性水资源短缺D. 频繁的沙尘暴(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7、 环境问题是全世界人民密切关注的问题 ,以低能耗、 低污染、 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 式越来越成为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下列说法正确

4、的是( )A.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致使大气中的 CO 量急剧增加B. 大气中 CO 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能是植物的光合作用C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大气的方式只能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大力植树造林是缓解温室效应的唯一方法8、 在一些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且有恶臭味的浮沫,“水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水华严重时,往往会引起沉水植物因缺乏光照和氧气而死亡B. 人工生物浮床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 为防止水华,可以选择种植能富集 N 和 P 的植物D. 种植挺水植物并投放鲢鱼、草鱼等植食性鱼类,可在一定程度上

5、修复发生水华的生态系统9、 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2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3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被大量破坏4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A.B.C.D.10、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下列哪个选项体现了间接价值 ()A. 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B. 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C科学家利用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交水稻D.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创作提供材料11、下列各项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A.为

6、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B. 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 , 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C. 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D. 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危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12、 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B. 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C. 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D. 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13、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生物圈的稳态B. 黄山、黄河等生态系统能激

7、发创作灵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 生物多样性中基因多样性决定了物种多样性D.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措施14、 下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A.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 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变草原放牧为圈养等,以保护生物多样性C. 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D. 禁止利用生物技术对珍稀动植物进行保护和利用二、非选择题15、 阅读下列三个事例事例一 : 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 1965 年为 25.7%,1964 年为 18.7%,1981 年仅为 8.53%,并且因遮蔽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有的

8、珍贵药用植物已 经绝迹。事例二: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的面积在 1967 年为 4 万多公顷,30 年后已有一半被挖尽,我 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事例三: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在 20 世纪 80 年代侵入华西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少天敌 而迅速漫延开来,据 1990 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十三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依据上述事例,回答下列问题1. 事例一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2. 事例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绝迹的原因是生态环境的 _ 和_开发利用。3._事例三说明 :由于_ 入侵或引种到的地区 ,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答案

9、以及解析1 答案及解析:答案: A2 答案及解析:答案: C3 答案及解析:答案: A解析: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 引起酸雨主要是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 ; 引起臭氧层空 洞主要是氟化物和氮氧化物 ; 所以 A 选项正确。4 答案及解析:答案: A解析:A 选项楝树在酸雨喷淋环境下树高降低了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对楝树影响较明显,所以 A 正确。B 选项实验中并未对两个树种的种群密度进行测定,无法判断,所以 B 错误。C 选项丰富度是指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多少,题目中并未提及酸雨会让物种种类数量发生变化,所以 C 错误。D 选项本题中未测定其他树种是否耐受酸雨,所以 D 错

10、误。5 答案及解析:答案: B解析: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能够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 减少 CO 排放量,符合“低碳”理念。6 答案及解析:答案: D解析: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而积存的碳元素 , 在很短时间内释放出来 , 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 使大气中二氧化 碳含量迅速增加,A 正确;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 的形式循环,B 正确;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C 正确;降低 CQ 排放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 ,D 错误。7 答案及解析:答案: A解析:工业的迅速发展 ,

11、 导致化石燃料被大量燃烧 , 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 因此减缓 温室效应的重要方法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A 正确;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都能固定大 气中的 CQ,B 错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都能释放CQ,C 错误;开发新能源也能缓解温室效应 ,D 错误。8 答案及解析:答案: B解析:水华严重时,沉水植物会因缺乏光照和氧气而大量死亡,A 正确;人工生物浮床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 错误;为了防止水华现象的出现 ,可选择 种植能富集 N、P 的植物,C 正确;在发生水华的水域内种植挺水植物并投放鲢鱼、草鱼等植 食性鱼类 , 可以利用挺水植

12、物和浮游藻类的竞争关系及鱼类和浮游藻类的捕食关系来制约浮 游藻类的数量 ,这可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发生水华的生态系统 ,D 正确。9 答案及解析:答案: C解析: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 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 , 正确;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正确;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煤、 石油等燃烧产生的硫的氧化 物溶于雨水降落至土壤或水体中 , 错误 ; 水体富营养化、 藻类大量繁殖 , 主要是由于生活污水、工业污水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 N、P 等大量增加,错误。故选 C。10 答案及解析:答案: A解

13、析: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 正确;B、C 项均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11 答案及解析:答案: C解析: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会导致侵入地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不能随意引进外来物种,A 错误、D 错误;对危害农、 林、牧业的害虫或鼠类,从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出发,应加 强灭害工作,但不应彻底消灭,而楚把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B 错误;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 园繁育,属于物种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之一,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是为了增强动物对自然环 境的适应能力,增加野生动物的数量,目的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C 正确。12 答案及解析:答案: A解析: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会减小个体间交配繁殖的机会,可能导致物种灭绝,生物多 样性降低,A 错误;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B 正确;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C 正确;栖 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导致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是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趋 势的重要原因,D 正确。13 答案及解析:答案: B解析: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生物圈的稳态,A 正确;黄山、黄河等生态系统能激发创 作灵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