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数据 .- 1 -二、牛头刨床示意图 .- 2 -三、导杆机构设计 .- 2 -四、机构的运动分析 .- 4 -五、机构动态静力分析 .- 9 -六、飞轮设计 .-13-七、设计凸轮轮廓曲线 .-15-八、齿轮设计及绘制啮合图 .-15-九、解析法 .-16-1导杆机构设计 . .- 16-2机构运动分析 . .- 17-3凸轮轮廓曲线设计 . .- 19-4. 齿轮机构设计 .- 22-十、本设计的思想体会 .-22-参考文献 .-22-附录 . - 23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数据1题目:牛头刨床的综合设计与分析2原始数据:刨头的行程H=550mm行程速比系数K=机架长
2、L O2O3=400mm质心与导杆的比值L O3S4/L O3B=连杆与导杆的比值L BF/L O3B=刨头重心至 F 点距离X S6=160mm导杆的质量m4=15刨头的质量m6=58导杆的转动惯量JS4=切割阻力FC=1300N切割阻力至 O2 的距离Y P=175mm构件 2 的转速n2=80许用速度不均匀系数 =1/40齿轮 Z1、 Z2 的模数m12=15小齿轮齿数Z1=18大齿轮齿数Z2=46凸轮机构的最大摆角 max=16o凸轮的摆杆长L O4C=140mm凸轮的推程运动角0=60o凸轮的远休止角01=10o凸轮的回程运动角0'=60o凸轮机构的机架长Lo2o4=150m
3、m凸轮的基圆半径ro=55mm凸轮的滚子半径rr=15mm二、牛头刨床示意图如图 1所示图 1三、导杆机构设计1、已知:行程速比系数K=刨头的行程H=550mm机架长度LO2O3=400mm连杆与导杆的比LBF/L O3B=2、各杆尺寸设计如下A 、求导杆的摆角: max =180°×( K-1 )/(K+1) =180°×() /(+1)=42°B、求导杆长:L O3B1=H/2sin ( max/2)=550/2sin ( 42°/2) =776mmC、求曲柄长:L O2A =L O2O3×sin( max/2)=400
4、×sin21°=142mmD、求连杆长:L BF=L O3B× LBF/L O3B=776×=233mmE、求导路中心到 O3 的距离:L O3M =L O3B-L DE /2=LO3B1-1-cos( max/2)/2=750mmF、取比例尺: L =0.005m/mm在 1#图纸中央画机构位置图,机构位置图见1#图纸。大致图形如下:图 2四、机构的运动分析已知:曲柄转速: n2=80rpm各构件的重心:构件 6 的重心: X S6=150mm第 3 点: A、速度分析求 VA3V A3 =V A2 =L O2A× 2= L O2A×
5、; n/30=×80× 30=s求 VA4VA4=VA3+V A4A3大小: ?方向: O3A23O AO A取 V=V A3/Pa3= m/ s ,在 1#图纸的左下方画速度多边形mm求 VB用速度影像求 V B=64×=s求 VFV F=V B+VFB大小: ?方向: 水平导路 BF接着画速度多边形,由速度多边形求得:V F= pf V=64× =s方向:水平向右求 44=3=VA4 /LO3A =41×(98×) = rad/S方向:顺时针求 V A4A3V A4A3 = a3a4 × V=37×=s方向:如
6、速度图所示B、加速度分析求 aKA4A3aKA4A3 =24V A4A3 =2×× =s2方向:如速度图所示求 aA322方向: AO2aA3 =aA2=2×LO2A =× 142/1000 =sn求 a A4n22方向: AO3a A4=3×LO3A=× 98×=s求 aA4a nA4+atA4 =aA3+ a k A4A3 +ar A4A3大小:??方向: AO333A3O AOO A取 a=aA3 /pa3 =100=m / s2mm在 1#图的左下方画加速度多边形,由加速度多边形求得:aA4 = pa4 ×
7、 a=42×=s2方向:如图所示求 aB:用加速度影像求B×2方向:如图所示a =66=s求 aFaF=aB+an FB+at FB大小: ??方向:水平F BBFn222a FB= VBF/ L BF=(14 × /(233/1000)= m/s接着画加速度多边形,由加速度多边形求得:aF= p f×a=67 ×= m/s2方向:水平向右第 10点: A、速度分析求 VA3V A3 =V A2 =L O2A×2= L O2A×n/30=×80× 30=s求 VA4VA4=VA3+V A4A3大小: ?方
8、向: O3AO2AO3A取 v=V A3 /Pa3= m / s,在 1#图纸的左下方画速度多边形mm求 VB用速度影像求 V B=94×= m/s求 VFVF=VB+VFB大小: ?方向:水平导路BF接着画速度多边形,由速度多边形求得:V F =V B= m/s方向水平向左4求 /LO3A=×5)=4=3=VA4求 V A4A3VA4A3 =0方向:如速度图所示B、加速度分析求 aKA4A3KA4A34A4A3=0方向:如速度图所示a=2V求 aA3A3A222×LO2A2方向: AO2a=a=×142/1000=s求 anA4n23×O3A
9、 ××aA4求 aA4=L=5=n+t= a+k+ra A4A4A3A4A3A4A3大小:?0?方向: AO3O3A如图O3A取 aA33m / s2=a /pa =mm在 1#图纸的左下方画加速度多边形aA4 = pa4 × a=56×=s2求 aB用加速度影像求aB=83×=s2方向:如图所示求aFaF=aB+anFB+atFB大小:?0?方向:水平FBBFanFB= V2BF/ L BF=0接着画加速度多边形 ,由加速度多边形得:aF= p f×a=10×=s2方向:水平向左第 6 点: A、速度分析求 VA3V A3
10、 =V A2 =L O2A×2= L O2A×n/30=×80×30=s求 VA4VA4=VA3+V A4A3大小?方向: O3A23O AO Am/ s取 V=V A3/Pa3=在 1#图纸的左下方画速度多边形求 VB用速度影像求 V B=×=s求 VFVF=VB+VFB大小: ?方向:水平导路 BFV F=pf V=81×=s方向:水平向右求 44= =VA4/LO3A=53×(104×)= rad/S方向:顺时针3求 V A4A3V A4A3 = a3a4 × V=27×=s方向:如速度图
11、所示B、加速度分析求 aKA4A3a=2VA4A3=2×× =sKA4A342求 aA32×LO2A =×2aA3 =aA2=2142/1000 =sn求 a A4n22a A4 =3×LO3A=× 104×=s求 aA4a nA4+atA4 =aA3大小:?方向: AO33O A方向:如速度图所示方向: AO2方向: AO3+a k A4A3 +a r A4A3?如图O3A取 a=aA3 /pa3 =m / s2mm在 1#图纸的左下方画加速度多边形由加速度多边形求得:a=pa4×=33×=sA4a2求
12、 aB用加速度影像求B2方向:如图所示a =52×=s求 aFaF=aB+ an FB+ at FB大小: ??方向:水平FBBFn= V2/ L22aFB=(13 ×/(233/1000)= m/sBFBF接着画加速度多边形由加速度多边形得:aF= p' f × a=41×=s2方向:水平向左收集同组同学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数据并汇编在如下表一:并且在 1#图纸左上角绘制刨头的运动线图。刨头的运动线图见1#图纸。表一曲柄位置1234456名称结果S00. 4FV F0aF曲柄位置7889101011名称结果SFV F0-1aF五、机构动态静力
13、分析已知 :导杆的质量m4=15Kg刨头的质量m6=58Kg(其余质量忽略不计 )导杆绕重心的转动惯量S4J =切削阻力为常数大小为FC=1300N1.确定惯性力、惯性力矩第3点:P16=m6×aF=58×=I44sP =m ×a =15×=51NM 14=-JS4×4=×= mLh4=M14I4/ P = m第6点:P16=-m6× aF=58×=232P14=-m4× aS=15×=39NM 14=-JS4×4 =h =M 14/F14=将计算结果汇总在如下表中:表二曲柄导杆 4刨
14、头位置PI4M 14L h4P162 点519 点392612.确定齿轮 2 的重量查指导书得齿轮2 的重量 G2=500N3.确定各运动副反力第3点:A 、取构件 5、 6 为示力体在机构位置图上方绘制示力体图比例尺为: L =0.005m/mm大致图形如图:FC+G6 +FI6 + FR45+ FR76 =0上式中只有 FR45、 R76 的大小未知F取力比例尺: P c在机构位置图下面画力多边形大致图形如图=F /ab=30N/mm求得:R45× P=57×30=1710NF =de方向与力多边形中de 的方向一致FR76=ea× P=17×30=
15、510N 方向:垂直导路向上 MF=0:FC(L O2M-Y P) +G6×X S6=FR76h76h76=Fc× (L O2M-Y P)+G6×X S6/R 76 =B、取构件 3、 4 为示力体在机构位置图右侧绘制示力体图比例尺为: L =0.005m/mm大致图形如图其平衡方程为:FR54 +G4+FR23 +P' I4+FR74=0 MO3=0 (确定 FR23 的大小 ):FR23h23+F14hp+G4h4=FR54h54量得 :hP = ;h4=; h54=FR23=(FR54h54+F'14hP+G4h4)/h23=2680N矢量式
16、中 FR74 的大小和方向未知仍取力比例尺 P=30N/mm接着画力多边形图求得 :FR74= hg × P=32×30=960N方向与力多边形中hg 的方向一致B、取构件 2 为示力体在机构位置图右下方绘示力体图比例尺为 :L =0.005m/mm其平衡方程为:FR32 +Pb+G2+FR72 = 0 M O2=0 (确定 Pb 的大小):FR32h32=PbrbPb=FR32h32/rb=907N式中的 R72 大小和方向未知仍然取力比例尺P=30N/mm,接着画力多边形图,求得:FR72= je × P=97×30=2910N方向与为多边形中je
17、的方向一致第6点:A 、取构件 5、 6 为示力体在机构位置图上方绘制示力体图比例尺为: L =mmG6 +FI6+FR45+FR76 + FC=0上式中只有 R45、R76 的大小未知取力比例尺: P=Fc/ab=20N/mm在机构位置图下面画力多边形图求得: FR45=cd× P=51×20 =1120N方向与力多边形中cd 的方向一致FR76=bd× P=26×20 =520N方向:垂直导路向上 MF=0:G6×X S6+ FC (L02mYp ) =FR76h76h76=G6× X S6+ FC (L02mYp ) /FR76
18、=B、取构件 3、 4 为示力体在机构位置图右侧绘制示力体图比例尺为: L =0.005m/mm大致图形如图其平衡方程为:FR54+G+FR23+ P'I4+ F= 04R74 MO3=0 (确定 R23 的大小 ):-FR54h54+FI4hI4+G4h4=FR23L23量得 :hP =; h4=; h54=FR23=(FR54h54+ P14hP+G4h4)/L O3A=1569N矢量式中 FR74 的大小和方向未知仍取力比例尺 P=20N/mm接着画力多边形图 ,求得 :FR74= cg × P=31×20=620N方向与力多边形中 cg 的方向一致B、取构件
19、 2 为示力体在机构位置图右下方绘示力体图比例尺为 : L=0.005m/mm其平衡方程为:FR32 +Pb+G2+FR72 = 0 M O2=0 (确定 Pb 的大小):FR32h32=Pbrb量得 :h32=, :rb =Pb=FR32h32/rb=476N仍然取力比例尺P=20N/mm,接着画力多边形图求得: FR72=hi × P=76×20=1520N 方向与力多边形中hi 的方向一致4、将各运动副反力汇总如下表三表三 :位置指定的两个位置反力第 3 点第 6 点FR7229101520FR74960620FR76510500FR4517101020FR34268
20、01420FR23268014205、计算平衡力偶矩并汇总如下表四表四 :曲柄位置123456M b0324曲柄位置789101112M b6、绘制平衡力偶矩曲线M b - 2该曲线在 1#图纸的右上角纵坐标比例尺:Mb =10Nm/mm横坐标比例尺:2=3 度/毫米平衡力偶矩曲线M b-2 见 1#图纸。六、飞轮设计已知:许用速度不均匀系数平衡力矩曲线 =1/30M b - 2驱动力矩为常数曲柄的转数n2=80rpm飞轮装在齿轮Z1的 O1轴上1、作等效阻力矩曲线M r1 -1由于飞轮准备装在Z1 的 O1 轴上,因此 |Mr|=|Mb/i 12|可由 M b - 2 曲线直接画出 M r1
21、 1 曲线(见 1#图)。为了使图形一样,其比例尺选为:Mr =Mb /i12=10/=4Nm/mmi 12=Z2/ Z1=46/18=2、求功曲线 W r1 - 1取极距 H=30mm图解积分 M r1 - 1 得 W r1 - 1 曲线。纵坐标比例尺为:W =Mr × 1×H× /180°=4×× 30× /180°= /mm3、求功曲线 W d1- 1根据一个稳定运转循环中能量变化为零,以及M d=常数的条件可作出 W d1-1 曲线。比例尺仍为: W=mm4、求驱动力矩曲线M d1- 1 仍取极距 H=30
22、mm图解微分 W d1- 1 得 M d1-1 曲线。纵坐标比例尺为:Mr =4Nm/mm得驱动力矩: M d1=h× Mr =11×4=5、确定最大盈亏功将功曲线变成动能曲线。量取:W ,=30 mm最大盈亏功为: W=30 ×=471J6、求飞轮的转动惯量n1= n2× i12=80×=200 rpm2222JF=900W/ n1 =900×471×30/( ×200 )= Kgm7、确定飞轮尺寸 b=4gJF/ D3H材料用灰铸铁 =7×104N/m3取飞轮直径 D=0.5m取轮缘的高宽比为H/b=
23、b2=4gJF/D3 =4××(××× 7×104)b=175mmH=飞轮大致图形如下图所示:图 3七、设计凸轮轮廓曲线已知:推杆的运动规律为等加速等减速上升和等加速等减速下降,凸轮与曲柄共轴 ,顺时回转:凸轮机构的最大摆角max=16°凸轮的摆杆长L O4C=140mm凸轮的推程运动角0=60°凸轮的远休止角01=10°凸轮的回程运动角0'=60°凸轮机构的机架长L o2o4=150mm凸轮的基圆半径ro=55mm凸轮的滚子半径rr=15mm绘制摆杆的角位移曲线和凸轮轮廓曲线图形,图形
24、见2#图纸。八、齿轮设计及绘制啮合图已知:齿轮 1的尺数Z1=18齿轮 2的尺数Z2=46模数m12=15压力角 =20°齿顶高系数h* a=1径向间隙系数C* =1、列表计算几何尺寸等表五:名称符号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大齿轮分度圆直径2d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a1大齿轮齿顶圆直径da2小齿轮齿根圆直径df1大齿轮齿根圆直径df2小齿轮基圆直径db1大齿轮基圆直径db2分度圆齿距P基圆齿距bp分度圆齿厚s分度圆齿槽宽e径向间隙c标准中心距a实际中心距a传动比i重合度2、绘制齿廓啮合图在 2#图纸上绘制齿廓啮合图。取比例尺为:齿廓啮合图 见 2#图纸。计算公式d1=mz1d2=mz2da1
25、=d1+2hada2=d2+2hadf1 =d1-2hfdf2 =d2-2hfdb1=d1cos db2=d2cos P=mpb=pcos s=p/2e=p/2c=c*ma=m(z1 +z2)/2a=ai=z2/z1=B1B2/PbL =mm计算结果270690300720232480480九、解析法1导杆机构设计已知:(1)行程速比系数 K ;(2)刨头和行程 H;(3)机架长 LO2O3(4)连杆与导杆的比LBF/L O3B求解 : (1)求导杆的摆角: max=180°×( K-1 )/(K+1)(2)求导杆长: L O3B1=H/2sin( max/2)(3)求曲柄
26、长: L O2A=L O2O3×sin( max/2)(4)求连杆长: L BF=LO3B× LBF/L O3B(5)求导路中心到 O3 的垂直距离 L O3M:从受力情况(有较大的传动角)出发,刨头导路 O3B线常取为通过挠度DE的B1B2?中点 M. 即: L O3M=LO3B-LDE /2图四将上述已知条件和公式编入程序。(源程序和运行结果见附录)结果分析:与图解法比较,误差在毫米以下,不用修改。2机构运动分析已知: (1)曲柄转速 2;(2)各构件的长度。求解:、建立机构的运动方程式如图所示:选定直角坐标系XOY 。标出各杆的矢量和转角。各构件矢量所组成的封闭矢量方
27、程式为 :Ll+L2= SaYXL4L5b其中令: Ll=LO2O3 ;Y=L03M;S=L03A ;将 a 式分别投影在x 和y 轴上得L2cosF2=S cos F4Ll+L2 sin F2=S sin F4cd两式相除则得tgF4=(Ll+L2sinF2) L2cosF2(1)在三角形A0203中S2=LlLl+L2L2 2L1L2cos(90+F2)(2)将 c d 两式对时间求导一次得 L2W2sinF2=SW4sinF4+VrcosF4eL2W2cosF2=SW4cosF4+VrsinF4f将坐标 XOY 绕 O 点转 F4 角(也就是将 e f 两式中的 F2 角 F4 角分别减
28、去 F4)经整理后可分别得到Vr= L2 W2sin(F2F4)(3)W4=L2 W2 cos(F2-F4) S(4)再将 e f 二式方别对时同求导一次后,同样将坐标XOY 绕 0 点转 F4 角 (也就是将式中的 F2 角 F4 角分别成去 F4),经整理后可分别得到ar=SW4W4 L2W2W2cos(F2F4)(5)ak=2 Vr W4(6)e4= 2 Vr W 4+ L2W2W2sin(F2 一 F4) (7)将 b 式分别投 |影在 x 和 y 轴上得X :L4 cos F4 十 L5 cos F5(8)Y :L4 sin F4 十 L5 sin F5(9)由(9)式可直接得sin
29、 F5=(Y L4sinF4) L5(10)对(9)式求导,一次可得 L4W4cosF4=L5W5cosF5于是由 g 式可得W5=( L4W4cosF4)L5cosF5(11)对 g 式求导一次经整理可得e5=( L4e4cosF4+L4W4 W4sinF4+L5W5W5sinF5) L5cosF5(12)(8)式中的 X 是坐标值,要想得到 F 点的位移 XF应该是 XF=X X0XF=L4 cos F4+L5 cos F5一 (L4 cos F40+L5 cos F50)(13)式中 F40 F50 是导杆 4 处在左极限位置 l 时,导杆 4 和连杆 5 与坐标的正向夹角对( 13)式
30、求导一次可得:VF= L4W4sinF4 L5 W5sinF5(14)对( 14)式求导一次可得:aF= L4cosF4W4W4L4sinF4e4 L5cosF5 W5W5 L5sinF5e5(15)角度的分析关于F4 和F5 两个角度的分析当曲柄2 运动到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时,导杆4 在第一象限。此时得出的F4 就是方位角。当曲柄2 运动到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时导杆4 是在第二象限,得出的F4 是负值,所以方位角应该是F4=180+F4 由于计算机中只有反正切,由(10)式是不能直接求出F5因此要将其再转换成反正切的形式F5=atn(gsqr(1g*g)(16)式中g=sin F5=(Y L4
31、*sin F4) L5无论曲柄 2 运动到第几象限。连杆5 都是在第二第三象限,由于在第二象限时F5 是负值,在第三象限时F5 是正值,因此在转换方位角时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即:F5=180+F5(17)开始计算是在左极限l 的位置。因此F2 的初值应该是:F2=Fq=195°(Fq 为起始角)运行到8时导杆处在右极限终止位置,因此F2 的数值应该是:F2=FZ=345°(FZ为终止角 )编写程序。(源程序和运行结果见附录)结果分析:上述结果与图解法比较,除加速度略有点误差外其余各结果均无误差。因此验证了图解法和解析法的运算结果都是正确的。加速度的误差尽管很小但也进行了查找
32、修正。3凸轮机构的轮廓曲线设计已知 (1)从动件 8 的运动规律及 0、 01、;(2)从动件 8 的长度 LO4C;(3)从动件的最大摆角 max=18o;(4)从动件与凸轮的中心距LO2O4;(5)凸轮理论轮廓的基圆半径r0;(6)滚子半径 rr;(7)凸轮与曲柄共轴 ,顺时针回转。y- wBrrAB0LOr0aA0 X图五1.建立数学模型选取 XOY 坐标系, B0 点为凸轮起始点。开始时推杆滚子中心处于B0 点处,当凸轮转过角度时, 推杆相应地产生位移角。 根据反转法原理 ,此时滚子中心应处于B 点,其直角坐标为:y = a sin Lsin( 0)ax = a cos Lcos( 0
33、)b式中 a 为凸轮轴心 O 与摆动推杆轴心A 之间的距离 ,L 为摆动推杆的长度。 在 OA 0B0中02L2 r20c=arc cos (a)/2aLa 式和 b 式即为凸轮理论轮廓线的方程式。凸轮的实际廓线与理论廓线的距离处处相等,为其理论廓线的等距曲线,且等于滚子半径 rr,故当已知理论廓线上任意一点 B(x ,y)时,只要沿理论廓线在该点的法线方向取距离为 rr,即得实际廓线上得相应点 B(X ,Y)。由高等数学知,理论廓线 B 点处法线 nn 得斜率 (与切线斜率互为负倒数 ),应为:tg dx/dy (dx/d )/(dy/d)d式中 dx/d 、 dy/d 可根据 a 式和 b
34、 式求得:dy/d a cos Lcos( 0)(1-d/d )edx/d a sin Lcos( 0)(1-d f/d )代入 d 式可求出。此处应注意:角在 0°至 360°之间变化,当式中分子分母均大于 0 时,角在 0° 至 90°之间;分子分母均小于 0 时,角在 180°至 270°之间;如果 dy/d <0,dx/d >0 则角在 90°至 180°之间;又如 dy/d >0,dx/d <0,则角在 270°至 360°之间。当求出角后,实际廓线上对应 B(
35、x ,y )的坐标可由下式求出:x=x± rr gcosy=y± r hrcos式中“”号为内等距曲线, “”号为外等距曲线。g 式和 h 式即为凸轮的实际轮廓线方程式。在e 式和 f 式中的即为给定的运动规律中的摆角推杆的角位移, d/d为对凸轮转角的导数,根据给定的等加速等减速上升和等加速等减速返回的运动规律其公式如下:1推程推杆在等加速运动阶段的方程式(在 0 至 0/2 之间变化 )=2max(/ 0)2d /d =4max/ 02推杆在等减速运动阶段的方程式(在 0/2 至 0 之间变化 ) max 2 max( 0 )2/02d /d =4max(0 )/ 02
36、2回程推杆在等加速运动阶段的方程式(在 0 至 0/2 之间变化 )=2max(/ 0)22d /d =4max/ 0推杆在等减速运动阶段的方程式(在 0/2 至 0之间变化 ) maxmax020 2 2( ) / d /d =4max(02 )/0编写理论廓线的极坐标 (向径 ) 和理论廓线及实际廓线的直角坐标计算程序。(理论廓线的极坐标 (向径 )和理论廓线及实际廓线的直角坐标计算程序和运行结果见附录)4. 齿轮机构设计已知 :(1) 齿数 Z1,Z2(2) 模数 m12, 压力角 =20°(3) 齿顶高系数 h* a=1,径向间隙系数 C* =将已知条件和有关公式编入程序.计
37、算结果及程序见附录十、本设计的思想体会在经过忙碌紧张的学习工作之后,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束了, 回顾这两周的课程设计 ,我感到受益匪浅 :这次设计之后 , 使我进一步巩固了课堂上所学过得理论知识, 并且提高了对这些理论知识的运用,加深了对机构运动和力分析的理解,同时在进行解析法设计的时候,通过查阅资料巩固了对计算机VB程序的简单使用, 提高了自己实际应用能力, 肯定了自己的学习成果。而且每天做的事情令自己生活很充实,对自己学习的专业也增加了一定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增加了对本门课程的兴趣。总而言之,本次课程设计充实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收获颇丰。参考文献1 辽宁工业大学
38、、机械学教研室编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 西北工业大学、孙恒,陈作模主编、机械原理(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3 蒋加伏,沈岳 主编、计算机文化基础、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4 马铭、任正权主编、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科学出版社、附录1. 导杆机构设计程序及运行结果Dim Qmax%, K!, pi!, rad!, H!, L4!, L2!, L1!, bfo3b!, Y!pi = :K = :H = 550L1 = 400bfo3b =Qmax = 180 * (K - 1) / (K + 1)= "导杆摆角: " & Qmax rad = (pi / 180) * QmaxL4 = H / (2 * Sin(rad / 2)= "导杆 Lo3b1=" & L4L2 = L1 * Sin(rad / 2)= "曲柄长 Lo2a=" & L2L5 = L4 * bfo3b= "连杆 Lbf=" & L5= "导路中心线 XX 到 O3 点的垂直距离 Lo3m=" & Y End Sub运行结果 :2. 机构运动分析源程序及运行结果 : Private Sub Form_Clic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童车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移动式液压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科技餐饮行业营销策略与竞争格局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眼霜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预测与投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直缝焊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年考勤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网袋式回火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电疗器械市场发展分析及市场趋势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电池电动自行车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工厂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轻巧夺冠】
- 员工培训请给我结果课件
- 2022年4月自考质量管理(一)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人教精通版五年级下英语unit 4 Revision优秀课件
- 思修坚定理想信念宣讲教育课件
- 两台37kW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动力配电柜设计
- 拖欠房租起诉书【5篇】
- 医院临时用药申请表
- 农民合作社财务报表(专业应用)
- T∕CIS 71001-2021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安全要求规格书编制导则
- 第4章-3D构型图-Chem3D
- 预制梁质量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