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镇中心学校新课改实施方案_第1页
草海镇中心学校新课改实施方案_第2页
草海镇中心学校新课改实施方案_第3页
草海镇中心学校新课改实施方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威宁县草海镇中心学校新课改 实施方案(2012.102014.12) 为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全面渗透新课程理念,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2011年威宁县全面加入全国县域课改联盟为契机,按照威宁县新课改目标导向“三出发及统领下的十要点”的要求,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的“三个面向”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八大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要求,按照威宁县“三出发”优质课堂建设为指导,全面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

2、教育实践中,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不断实现“让每个孩子在阳光下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 二、工作目标通过“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为载体,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一个中心即: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两条主线即:课堂建设和课间活动为两条主线,使全校上下确立现代课程意识,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提高综合水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成绩优秀、充满合力的教师队伍。通过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力争在几年内做出成效,探索出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新课程改革创新之路。 三、目标与内容 总体目标:发挥优势,开拓创新,建立“大社会,小课堂”战略,努力把我校打造成草

3、海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质样板校。 1、按照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主动、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加强学科整合,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依托素质教育基地和科技实践活动,进一步完善“课堂+实践”的教育教学模式,将课堂向社会延伸,让知识在实践中闪光, 3、 优化课堂教学,追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力求以重视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来杜绝“问题生”,以务实高效的课堂学习来消除“学困生”。开发校本教研,加强课题研究。继续做好“感恩(孝心)教育特色”。 4、构建生态课堂(三生课堂) (1)构建生活的

4、课堂 “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生活的课堂,就是要把生活的方式引入课堂,使课堂洋溢着生活的气息,使师生在生活的氛围中通过有效的互动,实现思想共识、价值认同和情感提升。将理论与现实的生活世界相融通,使理论鲜活、生动起来,进而提高思想理论的感染力、影响力,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 (2)构建生命的课堂“生命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生命的课堂,就是教师不仅要教育人珍爱自然生命,还要帮助人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自觉意识和生命发展

5、的反思能力,即推进个体精神生命的成长。用生命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就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生命为中心来设计课堂,以知识学习为手段来促进智慧的发展、人格的陶冶和心性的完善,实现学生生命的和谐。构建生长的课堂(3)构建生长型课堂,生长型课堂,也是“生活的、生动的、生成的、生态的、生命的优质课堂”,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称谓:自主互助课堂、高效互助课堂、爱的课堂、道德课堂、阳光课堂、智慧课堂、生本课堂、实效课堂、生命课堂、“臻于生长”的爱的课堂、共生课堂等。各地各校的课堂标签不同,但旨趣相通。 5、不断丰富大课间的内容和形式 “阳光校园 多彩大课间”是我校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深入贯彻落实“五心

6、”教育的重要抓手。“大课间”的活动内容有五套,每天做到不重复。包括具有我县地方特色的乌蒙欢歌;渗透感恩教育的手语舞跪羊图、感恩的心;渗透安全教育的少儿交警操;欢快热烈的校园集体舞;诵读我校学生誓词;唱红歌、唱校歌、送经典、跳绳、呼啦圈、拔河等众多集体和班级自由活动。不仅让师生们的身体得到锻炼,还侧重于灌输更多的养成教育。 6、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建设好校园网络和学校主页,为全校师生搭建起教学,研究、学习和交流的良好平台,提升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实现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跨越式发展。 7、以校为本,探索开发社会、学校、家庭相联系的最佳整合模式,顺利实现“大社会,小课堂”战略。 四、步骤与措施 1、步骤

7、: 第一阶段:(2012.102012.12)酝酿筹备、宣传动员阶段主要宣传动员、总结前几年课程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建立新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进行新的可行性分析,制订出新的课改方案与实施规划。 第二阶段:(2013.032013.07)探索阶段全面推行“导学案教学”改革,组建好各班学习小组,进一步打造班级文化,初步构建生态型课堂。 第三阶段:(2013.092014.07)方案实施与不断研究阶段构建新课程体系下的我校素质教育教学活动体系、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生态型课堂基本成型。 建立并完善新课程的教学常规、进行学习方式、教育评价、教师培训等机制。 继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根据方

8、案中既定目标、实验内容进行实验、调查、测试、记录、交流,形成初步的课改成果。 第四阶段: (2014.092014.12) 总结完善与推广阶段总结学校新课程实验的成败得失,提出课程改革后续实验工作的规划,汇总并编辑出版我校新课程的教学经验。 2、措施: (1) 加强校本培训工作,以培训促新课程的实施。 首先,学校将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注重发挥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专家引路、教师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相结合,进行新课程的校本培训工作。其次,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名师联动、专家引路、教师研讨的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力求通过自身行为的转变

9、来使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再次,我们将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重建。从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强管理、评价制度改革,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与观念更新、行为转变相辅相成,互相推进。 (2)加强课题研究,以教学科研促课改的提升。 课程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过程,必须以教育科研为导向,深入课题研究,打一场攻坚战,做好感恩教育特色。进一步加强对50岁以上的老教师进行适应新课程教材的指导,引领他们尽快进入到新课程教育教学的良好状态之中。同时争取有一项课题在县级或者市级立项。 (3)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以课程开发促课改的实施。一是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将研究性学

10、习、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教育纳入到校本课程的编制范围,使之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脉相承。二是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开展“五大教育”,即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常规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校本课程的设计可与五心教育有机结合。三是与学校的兴趣小组的开展相结合。结合兴趣小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之形成自己的校本特色。四是与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成长相结合。学校与师生的成长有着明显的时代性与方向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成长能够突显学校的办学方向,使得学校课程更加鲜活、亮丽。 (4)、改革评价制度,以机制建设促课改的实施。一是重视评价的导向

11、性。从制度层面改革评价体制、分配体制,以制度建设为导向,将全体教师的注意力引导到新课改的实施上来。在实施过程中确保学校制度的科学性、公正性、激励性和正确的引导性。二是重视评价的情感性。从情感层面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在理解信任、使用发展之中促进新课程的开展。三是重视评价的发展性,让人的自身价值的实现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四是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力度,以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促进课改的实施。 五、组织与保障 1、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组 长:卢兴杰 常务副组长:褚顺育副组长:陈 滔 办公室主任:陈 滔 (兼任)办公室副主任:明安艳 刘滔成 员:毛书丹 陈兴富 夏 梅 马军彩 文 勇 李 丽 游龙林 陈格云和各实验班

12、班主任下设课改办在教导处,由陈滔兼任办公室主任,刘滔 陈兴富 毛书丹 夏梅 马军彩任办公室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新课程改革的组织、管理、指导、协调、推进工作;建立相应的制度,积极组织活动,扎实开展工作;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到人;确保新课程改革工作健康、持续、快速、稳定发展。课改办具体负责工作落实、资料建设、阶段总结评比等工作。 2、保障: (1)制度保障 为了确保课改方案的顺利实施,学校建立与工作业绩、绩效工资挂钩的相关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操作,用制度来加强管理。(1)例会制度。课改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实验的组织研究、管理协调和实施。每半月召开工作会议,分析、解决实验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方法、措施,并规划和部署下阶段工作。(2)培训制度。每月组织专题性学习,形成不断培训,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改进教学方法,确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