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A卷·知识通关练)
知识点1.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取消了前清规定的种种商业注册费用;商人承办厂矿企业,只要资本实业于民生、
国计前途大有裨益,政府即予批准并力为保护。上述举措()
A.完备了近代工业种类B.降低了企业投资成本
C.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D.改变了人们思想观念
【答案】C
【详解】根据“政府取消了前清规定的种种商业注册费用;商人承办厂矿企业,只要资本实业于民生、国
计前途大有裨益,政府即予批准并力为保护。”可得出政府对工商业进行保护,并提供了优惠的政策,这
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工业类别,排除A项;B项不是主旨,排除B项;材料中
的举措与思想观念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1953年元旦《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实现工业化是中国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
证。为实现这一目标,新中国()
A.进行土地改革B.开展三大改造
C.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D.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实现工业化是中国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根据所学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
义建设,从1953年至1957年,国家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C项正确;1952年,我国大陆
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排除A项;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与题干“实
现工业化”的目标不符,排除B项;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题干“实现工业化”的目标不符,排除D项。
故选C项。
3.依据下图判断,我国在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是
“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
农林轻工业重工业运输邮电贸易物储文教卫生城市公用其他
第1页共13页.
水利
7.66.5251.6819.237.23.71.1
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手工业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图表中基建投资比重可看出重工业所占比重较大,由此可以得出第一个五年计划
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C项正确;农业、轻工业比重都比较低,排除AB项;手工业在表中没有提及,排除
D项。故选C项。
4.读《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该表凸显了中国当时
中国印度美国
项目
(1952年产量)(1950年产量)(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2.37千克4千克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10.9千瓦时2949千瓦时
A.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可行性B.制定“一五计划”的必要性
C.科教兴国的重要性D.发展电力工业的紧迫性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可知,20世纪50年代我国人
均钢产量和发电量不如印度,远远落在美国后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水平低,
基础薄弱,远远不如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制
定了“一五计划”。因此该表凸显了制定“一五计划”的必要性,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发展交通运
输业,A项排除;科教兴国战略在当时没有提出,C项排除;发展电力工业是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的一个方
面,D项排除。故答案为B。
5.下图所示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党史新中国史系列漫画”中的一幅,画中我国某厂工人为所取得的成
就欢欣鼓舞。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第2页共13页.
A.反映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B.表明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C.说明汽车工业水平领先世界D.体现改革开放成就突出
【答案】A
【详解】根据图片“1956年7月13日是一个改变中国汽车工业历史的日子,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
车——CA10型解放牌卡车缓缓驶下了装配线”,结合所学可知1953到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中国长春
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相继投产,新中国工业面貌开始改变,故A符合题意;三大改造与图片
内容不符,排除B;材料中是中国第一辆汽车下线,C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十一届
三中全会开始,D错误。故选A。
6.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被誉为“中国名片”,其演化契合着国家和民族兴盛的一些环节。如图为新
中国曾发行的部分人民币图案,从图案中能得出的信息是当时的中国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行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③完成了三大改造④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例如,飞机、拖拉机等;
1954年,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五四年宪法,确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
第3页共13页.
制定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团结;币面正反映了这些主题,故①②④符合题意。
19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故③不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
意。故选D。
7.下面是一位同学的笔记梳理,在“内容”处应填写的是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时间:1954年9月
地点:北京
内容:
意义:中国民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A.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知识点2.三大改造
1.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行了一场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某行业进行公私合营,生产资料从私有制
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情况。下列做法,与其目的相同的是()
A.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进行农业合作化,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或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D.创办经济特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答案】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进行公私合营,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情况”并结合所学可知,这
说的是三大改造,进行农业合作化,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指的是三大改造中的对农业的改造,B项正确;A
项所述的是土地改革,C、D项与改革开放内容有关,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选B项。
2.在土地改革后,农村面临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毛泽东认为个体农民靠单干增
第4页共13页.
产是有限的,强调合作比单干强。因此,党中央决定()
A.加大对农村的科研投入B.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工业建设服务于农业建设D.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在土地改革后,农村面临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毛泽东认
为个体农民靠单干增产是有限的,强调合作比单干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遵循
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采取三个互相衔接的步骤和形式,从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
社,再进一步建立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B项正确;
题干材料与加大对农业的科研投入无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工业建设服务于农业建设,排除C
项;1958年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排除D项。故选B项。
3.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载体。下图是创作于1954年的《幻想变成现
实》。该漫画表明()
A.土地改革后实行农民土地公有制B.人民公社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C.农业生产合作社促进了农业发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见成效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1954年”“社里”及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正处于三大改造时期,我国对农业的改造走的
是合作化道路,农业生产合作社将生产资料集中起来,有利于增强人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农村
生产力发展,C项正确;土地改革后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排除A项;人民公社忽略客观经济规律,排除B
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实行,排除D项。故选C项。
4.1956年1月30日,张謇的侄子张敬礼作为南通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毛主席高兴地说:“你
是亲身体会到了,可以向大家多谈谈。”此后,张敬礼先后在浙江、山东等地做了30多场宣讲,以自己的亲
身感受宣传()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B.互助合作的成效好
C.“大跃进”运动的发展D.公私合营的优越性
【答案】D
第5页共13页.
【详解】根据“1956年”“张謇的侄子张敬礼作为南通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反映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方法是实行公私合
营,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排除A项;互助合作不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
法,排除B项;1958年凯斯进行大跃进,排除C项。故选D项。
5.下表所示内容说明我国()
农业96%农户加入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92%手工业者加入生产合作社
1956年
公私合营后工商业企业中的总人数
资本主义工商业
占全国工商企业总人数的99%
A.实现了民族独立B.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C.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1956年、农业96%农户加入生产合作社、手工业92%手工业者加入生产合作社、资本主
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后工商业企业中的总人数占全国工商企业总人数的9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内容
反映的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项正确;实现了民族独立与1949年新
中国成立有关,排除A项;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与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有关,排除B项;“社会主义
工业化完成”与题干反映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知识点3.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1.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是,不能一切照抄,
机械搬运。对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也应当采取这样的态度。毛泽东旨在强调中国的社会主
义建设()
A.要适合本国情况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要实行对外开放D.主要学习苏联经验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正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发展时期,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说“但
是,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对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也应当采取这样的态度”,这是要借
鉴苏联经验,根据中国国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A项正确;邓小平寻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
第6页共13页.
毛泽东的意义是要借鉴苏联经验,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文献档案有助于我们探究历史的真相。对下图1958年的这份《人民日报》解读正确的是()
A.报道失实,毫无研究价值B.排版错误,没有实际刊印
C.舆论表扬,反映农业进步D.浮夸报道,折射社会现象
【答案】D
【详解】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明显是过度夸张不实的报道,是大跃进期间浮夸风的表现,D项正确;
“毫无研究价值”、“没有实际刊印”的说法明显是错误的,排除AB项;这是农业浮夸风的表现,不是农业进
步的表现,排除C项。故选D项。
3.任继愈先生指出“文化大革命”提高了人们的鉴别力和抵抗力,对于没有法治的“民主”和没有纪律的“动乱”
有了免疫力。下列哪一事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没有纪律的动乱”的表现()
A.红卫兵冲击党政机关B.多省宣布自己是亩产“千斤省”
C.大炼钢铁D.粉碎“四人帮”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文化大革命动乱期间,一些红卫兵冲击党政机关,大批各级领导干部
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A项正确;本项是浮夸风的
表现,排除B项;本项与文革无关,排除C项;粉碎“四人帮”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故选A项。
4.“‘文化大革命’这次大折腾,初步估算损失了人民币五千亿元。‘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国家搞经济起飞,
我们经济遭破坏,这样,我们就落后了。”材料说明我们应从中吸取的教训是()
A.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反对个人崇拜,坚持民主集中
C.必须走依法治国的道路D.重视科技教育,坚持科教兴国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文化大革命’这次大折腾,初步估算损失了人民币五千亿元。‘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国
第7页共13页.
家搞经济起飞,我们经济遭破坏,这样,我们就落后了”,这是从经济角度阐述了文化大革命的危害,所以,
我们应从中吸取的教训也要从经济角度找,也就是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A项正确;反对个人崇拜,坚持
民主集中是从政治角度分析的,排除B项;必须走依法治国的道路是从法治角度分析的,排除C项;重视
科技教育,坚持科教兴国是从教育角度分析的,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1年,马毛姐等七一勋章获得者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
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下图所示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焦裕禄雷锋王进喜
A.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扎根农村、精准扶贫的献身精神D.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人物和所学可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模范人物,如大庆
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他们身上呈现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奋发图强、忘我劳动、奉献为民、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D项正确;A项与焦裕禄、雷锋无关;BC项讲的是
焦裕禄;排除ABC项。故选D项。
单元综合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被迫卷入与美国的直接军事对抗,从而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威胁。这
种严峻的国际环境,为了保障国家政治独立和国防安全,为了避免落后挨打的历史重演,迫切要求我国优
先发展军事工业和作为军事工业基础的重工业。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
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第8页共13页.
材料三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40年短短12年之内,苏联整个工业增长35.5倍,其中重工业增长
9倍,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70%以上。学习、借鉴苏联工业化的经验就成了与苏联有着相似的国家
制定工业化战略的必然选择。
材料四
材料五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
人民平均消费水平,1957年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
(1)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我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2)一五计划重工业项目建设主要布在哪一地区?
(3)依据材料四指出一五计划除了重工业在哪一领域也成效卓著?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意义?
(5)依据材料一、四、五归纳出一五计划的特点?(一点即可)
【答案】(1)面对严峻的国际环境,为了保障国家政治独立和国防安全;新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借鉴苏联
工业化成功的经验。
(2)东北。
(3)交通运输。
(4)意义: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巩固了我国国防;交通运输业得到
改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5)优先发展重工业兼顾交通运输业和民生。
【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被迫卷入与美国的直接军事对抗,从而面临着
第9页共13页.
巨大的军事威胁。这种严峻的国际环境,为了保障国家政治独立和国防安全,为了避免落后挨打的历史重
演”,可以概括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面对严峻的国际环境,为了保障国家政治独立和国防安
全”;根据材料二中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可以
概括出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新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根据材料三中“学习、借鉴苏联工业化
的经验就成了与苏联有着相似的国家制定工业化战略的必然选择”,可以概括出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
原因是“借鉴苏联工业化成功的经验”。
(2)结合所学知识,一五计划的重工业项目有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长春第一汽车
制造厂、飞机制造厂等,他们大都分布在东北地区,可以得出一五计划重工业项目建设主要布在东北地区。
(3)从材料四的《一五计划部分成就图》中可以看出,除了重工业成就外,还有很多铁路、大桥等,结合
所学知识,一五计划期间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新藏、青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武汉
长江大桥建成,所以一五计划在交通领域也成效卓著。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一五计划期间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
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等
建成投产,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新藏、青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而且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平均
消费水平,1957年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可以得出一五计划的意义是开始改变我国
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巩固了我国国防、交通运输业得到改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5)依据材料一中的“迫切要求我国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和作为军事工业基础的重工业”,可以归纳出一五计
划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依据材料四《一五计划部分成就图》和材料五中的职工工资、农民收入、人
均消费水平快速增长,可以归纳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兼顾交通运输业和民生。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12月,毛泽东指出:“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行业改造前所有制性质途径改造后所有制性质
农业个体农民私有农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公有制
手工业个体手工业者私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公有制
第10页共13页.
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主义私有制全行业公私合营社会主义公有制
材料三荣毅仁曾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
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1)材料一中毛泽东指出的“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通过哪两件事实现的?
(2)谈谈通过解读材料二你得到的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
【答案】(1)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2)三大改造涉及的行业有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途径主要是采取建立合作社和公私合营
的方式;改造之前是私有制,改造之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等。(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得分,一点共2分。)
(3)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中国从此进入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
【详解】(1)事件:根据材料“……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
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
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历史信息:根据表格可知,可以从三大改造涉及的行业有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途
径主要是采取建立合作社和公私合营的方式;改造之前是私有制,改造之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等角度作答。
(3)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及所学可知,三大改造
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中国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从1953年开始,中国共产党有计划地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到确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取得了经济文化建设等重大成就,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但是,也发生了“大跃进”
运动等错误和“文化大革命”的内乱。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我国
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哪一个部门?
(2)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
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我国的哪项政治制度?
第11页共13页.
材料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
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
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
(3)三大改造完成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是什么?
(4)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什么?
材料三1956年,我国确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陀螺果育苗技术规程
- 2025年南昌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年超铀元素及其提取设备合作协议书
- 河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申请书
- 项目策划编制指南
- 大学生寒假.实践报告(卖春联)
- 2025产科护士个人工作计划
- 2025年医用超声诊断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太阳能电池背膜项目发展计划
- 工作坊聚焦教育技术与教学质量的双重提升
- 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北城片区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现状及应用需求现状分析报告
- 农业保险培训课件
- 茶园租赁合同(含茶叶加工销售)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浮式液化天然气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药品连锁总部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家用清洁工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0617国金证券机器人行业研究垂直领域具身智能机器人的野望416mb
- 数字时代亲属关系重构-洞察及研究
- 管理类本科论文
- 招商人员笔试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