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还迁居民主观生活满意度研究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31/57765d31-e599-4047-acef-2736741307fb/57765d31-e599-4047-acef-2736741307fb1.gif)
![城市还迁居民主观生活满意度研究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31/57765d31-e599-4047-acef-2736741307fb/57765d31-e599-4047-acef-2736741307fb2.gif)
![城市还迁居民主观生活满意度研究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31/57765d31-e599-4047-acef-2736741307fb/57765d31-e599-4047-acef-2736741307fb3.gif)
![城市还迁居民主观生活满意度研究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31/57765d31-e599-4047-acef-2736741307fb/57765d31-e599-4047-acef-2736741307fb4.gif)
![城市还迁居民主观生活满意度研究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31/57765d31-e599-4047-acef-2736741307fb/57765d31-e599-4047-acef-2736741307f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还迁居民主观生活满意度研究以天津市X社区为例社会学专业学生 杨 柳指导教师 屈 勇摘要: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中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是人类社会最关切的话题之一。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城市还迁居民的住房、消费、工作、休闲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量化描述,并对影响城市还迁居民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因素进行了探讨。调查发现,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人们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有一定程度的差别,个人月收入与总体生活满意度则存在弱相关关系,另外,物质生活水平也被认为是影响城市还迁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关键词:主观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还迁居民;城市Investigation on Subject Qu
2、ality of Life of Urban Demolition ResidentsTaking X Community in Tianjin City as an ExampleStudent majoring in sociology YANG LiuTutor QU YongAbstract: The quality life of urban resident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vital interests of the residents of each city, which is one of the topics of greatest
3、 concern to human society. In the way of questionnair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subject quality of urban demolition residents in living conditions, consumption level, working conditions and leisure time quantitatively. And try to discussing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is .In the survey , We found
4、that people in different gender, different age, different educational level makes a little difference s in the life subject quality, personal income and subject quality shows weak relevant. Besides, Material condition is believed to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factors which affecting the subject quali
5、ty of life in demolition residents also.Key words: Subject Quality of Life; Factors; Demolition Residents; City引 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拆迁居民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在改造拆迁过程中也引发出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城市还迁居民的生活质量作为社会政策和社会发展的结果,被国内外学术界公认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内涵,城市拆迁居民在还迁新居后的生活满意度如何,以及怎样改善和提高城市拆迁居民生活满意度,是当前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所特别关注和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
6、为指导,探讨城市居民在经历了从拆迁到还迁这一变迁之后对现阶段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同时分析影响还迁居民主观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从而对提高社区居民归属感、增加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合理调整还迁居民安置策略,以及建设和谐健康的城市发展模式贡献一份力量。一、文献回顾生活质量研究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其策源地在美国。生活质量最初起源于人们对生活指标的兴趣。1958年,J·加尔布雷斯在富裕社会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生活质量的概念,他因此而被看作是生活质量概念及其研究的始作俑者。1我国学者是在70年代后期对生活质量开始作理论上的探讨的,但是作大规模经验研究是始于80年代中期以后,并且初期大多是致力于探讨生活
7、质量的评估指标和研究方法上。2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成为人们共同的期待,因此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状况研究也不断的深入发展。1987年3月到8月,林南与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合作在上海市进行了一次关于市民生活的千户居民调查,并根据问卷调查资料,建立了关于社会指标与生活质量的结构模型。3李莹在2001年对天津市青年生活质量采用了主观满意度的度量方式,并设置了身体健康状况、日常饮食和衣着、个人婚恋、工作条件等十个指标。4南京大学的衣华亮和王培刚对我国东中西部八个省会城市的居民抽样调查,也选择了主观生活满意度的角度进行研究。5雷弢和孙龙对近十年来北京市城区居民生活质
8、量的变迁做了比较分析。6易松国和风笑天在对武汉、北京、西安三地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做调查资料的比较分析时,同样采取了主观生活质量的角度,他们除引入客观指标外,还对主观生活质量指标的影响这一项增加了参照标准,并通过中介评价指标将客观指标系列进行综合,形成了三级主、客观作用机制的生活质量模型。 7此外,王培刚等利用2004年4-8月在全国八个省会城市中进行的,对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调查的数据,分析了有关主观生活满意度的代际差异情况。8 总体而言,随着社会各界对城市居民主观生活满意度的认识日益深入,学术界的研究视角不断创新,理论研究也有了很大进展。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虽然这些研究著述关注的群体种
9、类繁多,如农村社区、老年人、残疾人等,但是关注城市还迁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研究相对缺乏,对于拆迁、还迁现象的研究也局限于政策调整、上访等纷争问题的解决,缺乏对还迁居民本身主观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和研究,本课题将城市还迁居民群体引入到主观生活满意度的研究领域来,并力求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总结。二、研究设计(一)核心概念界定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在研究的早期阶段包括主观与客观两个维度,随着研究的细化分析,主观生活满意度(也称生活满意度)从生活质量的概念上衍生出来,单列一支,因此,目前学术领域所谓的生活质量是指:“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上,人口生活条件的综合反映”。9它是从物质层面出发的,包括被调查者的收入、
10、资产、物质拥有水平等主观生活满意度:主观生活满意度是从生活质量研究中衍生出来的,从精神角度出发测量人们生活状况的词汇。Angus Campbell等1976年将其定义为“生活幸福的总体感觉”,10社会学家林南将主观生活满意度定义为:“对于生活及其各方面的总体评价和总结”。11不难看出,主观生活满意度是以社会中的人为核心的,以衡量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状况、生活满意程度为目标的生活质量研究观。它注重的是人的主观感受而非物质类的具体数字与指标。美国学者坎贝尔经过调查发现,客观指标对主观生活质量的解释力只有17%左右,我国学者卢淑华的研究也表明,客观生活条件与主观生活质量之间存在偏差现象,主观生活质量
11、受参照标准的影响很大。12 因此,本文选用了主观感受的角度,对还迁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还迁居民:在房屋拆迁中,一部分拆迁户选择了自己购买商品房等方式自行解决住房问题,并获取政府的拆迁补贴,另一部分拆迁户则选择还迁,并支付新房与原有房屋面积增加所带来的“差价”,这部分拆迁居民,才是我们常指的还迁居民。(二)研究假设1.城市还迁居民在居住条件、休闲状况、工作状况和消费状况四个方面的满意程度不同。2.性别、年龄、收入、职业对还迁居民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不同。3.城市还迁居民的主观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物质生活水平。(三)研究方法1.资料搜集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天津市城市拆迁
12、专项安置社区X社区的居民进行调查。本项调查之所以采取定量研究,是因为它可以比较准确的反映被调查者的主观感受,对量化和统计相对准确和科学,具有较高的解释力,并且目前现有的相关文献基本采取定量的研究方式,方便进行横向比较。该社区建成于2004年,在2005年第一批还迁居民正式入住,截至调查时止,此社区已入住居民295户,其中284户为还迁居民,11户为租赁住房。社区共有1-7幢楼,21个楼栋,每层4户,共5层楼。本研究采用等距抽样的调查方法,在21个楼栋中等距抽取排名为双数的楼栋共10个,并在每个楼栋抽取门牌号码为X01门和X03的住户发放问卷,总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9
13、份,有效率为99%。调查问卷的设计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情况,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住房建筑面积,人均居住面积、职业类型、平均收入;第二部分是影响因素调查,被访者将要求在住房、工作、消费、休闲四大类中勾选出其认为影响其生活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第三部分是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调查。问卷的第三部,将主观生活满意度,这个一级指标分解成为5个二级指标,选取的领域包括住房满意度、工作满意度、消费状况满意度、休闲状况满意度和公共政策满意度,同时二级指标又分解为了26个三级指标,分别是:(1)住房满意度:包括居住面积;居住环境(空气、噪音、绿化、卫生);社区配套服务设施;交通便利
14、情况;邻里关系;社区居民整体文化素质;社区周边治安状况。(2)工作满意度:包括工作环境(办公设施水平、空间布置以及自然环境);工作强度;收入;福利待遇;晋升机会;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3)消费状况满意度:包括还迁地的商品丰富程度;商品质量;物价水平;自己的总体消费水平。(4)休闲娱乐满意度:包括休闲时间拥有量;家里娱乐设施的情况;公共娱乐设施情况;到公共娱乐场所的交通便利情况。(5)公共政策满意度:包括对安置拆迁户的政策、就解决下岗问题、贫困问题的政策和教育政策的满意度。在涉及到对这些方面的满意度的测量的时候,本调查采取的是量表的形式,即要求被调查者在问及对某一生活领域是否满意的时候,在“非常
15、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以及“很不满意”中勾选相应程度的选项。2.资料分析方法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收集第一手数据,对具有不同特征的城市还迁居民生活满意度进行统计描述,并用SPSS16.0软件进行结果分析。调查内容涉及还迁居民对现有住房、工作、消费、休闲状况等的主观满意程度,和还迁居民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四)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本项研究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请还迁房屋的产权所有者或者与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填答问卷,被访者具体情况如下: 表1 被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变量具体指标百分比%性别受教育程度个人平均月收入职业男性女性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500元及以下5
16、01-1000元1001-2000元2001-3000元3001-4000元4000元以上公务员教师制造业商业服务业4849122535171726351522541583如图中所示,被访者的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初、高中水平,职业以退休人员和制造业为主,分别占到36%和15%,其次是失业人员、商业、公务员和学生。在个人平均月收入方面,该社区人均月收入集中在501-1000元和1001-2000元两个阶段,总共占社区居民的61%,500元以下和2000元以上的比例都为17%,可见该社区的居民收入水平不是很高。三、不同维度主观生活满意度的统计描述在本项研究的问卷中,第三部分安排了包括
17、5个大指标和26个小指标的量表,每一个小指标的后面包含“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五个程度,并依次赋予5分到1分的分值,分值越高则表示满意程度越高。通过量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还迁居民在26个小指标的综合满意程度,并且发现消费状况的平均分值为3.2625,为最高的一项;住房条件的分值是3.2383,位居第二;工作方面的分值是3.0967;休闲状况的平均分值为3.0925,公共政策方面平均分值为2.9850,因此这个数据基本可以表明调查结果符合首个研究假设,即被调查者在居住条件、休闲状况、工作状况和消费状况四个方面的主观满意程度是不同的。(一)居住条件对于还迁居民来说
18、,新入住的社区房龄短、且大多数是根据拆迁时候的前后顺序编号而自主挑选的楼层和户型,调查结果表明,社区还迁居民对现在的居住条件的主观满意度在四个大指标中是相对最高的,平均满意率为45%,平均分值为3.2383。表2 住房情况满意度(%)满意一般不满意您对您现有居住面积感到满意么?您对您的居住环境(空气、噪音、绿化、卫生)感到满意么?您对您居住小区的配套设施服务感到满意么?您对小区周围得交通便利情况感到满意么?您对您自己与邻里得关系感到满意么?您对您所居住小区的居民整体文化素质感到满意么?您对您所居住小区周边的治安感到满意么?475038425932423932393529553713162422
19、1011 17如表2所示,还迁居民对住房情况的满意度集中在“满意”和“一般”两个选项上,并且不满意的选项在整体上多于非常满意这个选项。其中,在与邻里关系方面的满意度是相对最高的,满意比率为59%,但是在社区居民整体文化素质和社区配套服务设施方面不尽如人意,满意比率分别为32%和36%,距离居住条件这个维度的平均满意比率44%有一定差距。邻里关系历来是国人重视的社会关系之一,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邻里是一个互动群体,它是以地域关系纽带、以感情为基础,受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制约的非正式群体,在城市社区,邻居间价值氛围的创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构的,它需要相当长时间的邻里接纳和融入。由于还迁居民住地的
20、地理位置发生移动,拆迁恰恰使原本的邻里结构及其氛围遭到破坏和拆散,为了再次形成自身和谐的居住氛围,还迁居民会本能的维护自己与周围邻居的关系,使其处于友好的、甚至是相互关照的状态中,因此,还迁居民共同的努力使社区的邻里关系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满意度相对偏高。由于社区成员中离退休人员比例偏高且多为工厂职工,自身受教育水平偏低,文化素质有限,使社区居民整体素质满意度偏低。从地缘角度上讲,该还迁社区安置于天津市城西靠近快速路附近,周围没有高档住宅区、商业区等设施,文化氛围处于中低水平,对周围文化氛围的不满也可能是造成还迁居民对该社区整体文化素质感到不满意的关键原因。另外,X社区内没有任何供居民使用的健身
21、器材和娱乐设施也是造成还迁居民对社区配套服务设施满意率低的关键因素。(二)工作方面工作状况是影响居民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对于工作满意度的测量,我们分为工作环境、工作强度、收入、福利待遇、晋升机会、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几个方面,其平均分数值为3.0967,平均满意度为32%:表3 工作情况满意度(%)满意一般不满意您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感到满意么?您对自己的工作强度感到满意么?您对自己的工作福利感到满意么?您对自己的工作收入感到满意么?您对自己的工作晋升机会感到满意么?您对自己与同事和上司得关系感到满意么?423729262832363728343855142036352511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
22、在工作这个维度,人们的满意度普遍偏低。其中工作环境、与领导和同事关系满意度相对稍高,而福利待遇、工作收入、晋升机会等满意度较低,特别是工作收入,仅有26%的被调查者表示满意。在如今全球经济危机肆虐的情况下,人们对工资和福利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提高,以满足物价等商品价格的波动。在调查中发现,该社区内的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偏低,特别是下岗、失业和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普遍偏低,而工资(退休金)是社区居民生活开销的重要来源,甚至是唯一来源,因此与居民逐渐上涨的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形成强烈落差,因此居民对工作、福利的满意率偏低是必然结果。(三)消费状况如表4所示,在消费状况方面的满意率是38%,平均分值为
23、3.2625,其中对还迁地商品的丰富程度满意率相比最高,为52%,平均分为3.4600,还迁居民对自己的总体消费水平的满意率最低,为28%,平均得分为2.9900,低于一般水平。表4 消费状况满意度(%)满意一般不满意您对还迁地商品的丰富程度感到满意么?您对还迁地商品的质量感到满意么?您对还迁地物价水平感到满意么?您对自己的总体消费水平感到满意么?523833283841435010142422消费状况是与居民的收入水平,居住地的物价水平和商品丰富程度息息相关的。从图中我们看到,X社区附近的商品丰富程度较高,且社区附近有多个粮菜市场,能够充分满足日常生活的生活需要,但是前文我们提到,居民整体收
24、入水平的偏低极大的限制了消费水平,日常花销多为在附近粮菜市场可以购买到的日常生活所需品,因此形成了商品丰富而消费水平不高的现象。(四)休闲情况休闲状况的平均分值为3.0925,满意率为34%,调查显示还迁居民对休闲时间的拥有量满意率为50%,所打分值为3.3400,为最高。对公共娱乐设施满意率为23%,所打分值为2.9200,为最低。表5 休闲状况满意度(%)满意一般不满意您对休闲时间得拥有量感到满意么?您对家里娱乐设施状况感到满意么?您对公共娱乐设施状况感到满意么?您对到公共娱乐场所得交通便利状况感到满意么?503623273144454619193128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到,还迁居民对休闲
25、时间的拥有量满意度相对偏高,为50%,这也是新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增长,休闲时间拥有量增加的结果,一部分被调查者由于离退休在家,休闲时间很充裕,因此满意度偏高。另外还迁居民对新社区从心理上普遍有着偏高的要求,X社区最近的公交站点步行约8分钟,且经过的线路有限,其他公交站点步行约10-15分钟,老年人需要的时间更久,因此对社区的交通便利程度居民存在微词。(五)公共政策方面调查中很多被调查者表示不是很清楚当前的国家的相应政策,但是仅凭借他们的直觉勾选出的选项来看,公共政策方面的总体满意度是最低的,平均满意率仅为30%,平均分值为2.9850。表6 公共政策满意度(%)满意一般不满意您对当前安置城
26、市拆迁户的相关政策感到满意么?您对当前解决下岗问题的政策感到满意么?您对当前解决贫困问题的政策感到满意么?您对当前的教育政策感到满意么?352730283934435225382620对于公共政策,真正了解它们的居民其实并不多,他们是从生活中与政府部门接触、或是亲属交谈中等途径形成的认识,客观性偏低;部分还迁居民也希望通过这种低满意率的表达方式来引起相关单位的重视,并以此来促进民生、民心等政策的完善和创新,最终在更广阔的领域让利于拆迁居民、让利于城市百姓。四、还迁居民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是事物内部发展规律的一个体现,有针对性的把握还迁居民满意度的命脉,控制影
27、响因素的发展方向,是对提高还迁居民的满意度很有帮助的事情。(一)不同人口特征与总体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在问卷末尾,我们安排了“您对您现在生活状况总体上感到满意么”的问题,作为被调查者总体满意度水平的体现方式,其中表示满意的百分比为46%,表示一般的百分比为31%,不满意的比率是23%。通过方差分析我们发现,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人总体生活满意度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即不同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的还迁居民对总体生活满意度没有影响关系,而个人月收入与总体生活满意度则存在着较弱的相关关系,即收入越高,生活满意度越高,如图表7。这说明了客观物质条件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决定人们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28、表7 不同人口特征与总体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相关系数显著水平有效样本年龄受教育程度平均月收入Eta2=0.00127. Gamma=0.083Gamma=0.097Gamma=0.2330.6260.018*0.021*0.000*98988998 (说明:*表示p值小于0.05,*表示p值小于0.01,*表示p值小于0.001)1.性别差异分析方差分析数据表明,不同性别的调查对象在对生活质量满意度的评价上并未显示明显的差异,Eta2=0.001,显著水平为0.626。性别维度结果的相似,是与近年来我国女性地位的提高,“男女平等”和女性主义的大力倡导和积极贡献是分不开的。尽管当今社会事实上的男
29、女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但从观念上来看人们的思想较之以前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男女两性在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目标上是相同的。该结论与“2004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结论一致,其文指出不同性别城市居民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132.年龄差异分析从本次研究的结果看,年龄与满意度之间相关关系微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年龄这个因素,易松国曾指出,年龄与满意度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则生活满意度越高。 14笔者认为造成两项研究结果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调查内容、样本选取、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方面的差别,最主要的原因可能还在于社会变迁、现代化进程加速给人们心理带来的冲击,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思想鸿沟越
30、来越浅显,人们对社会事物和价值观的追求趋同性提高,因此在年龄维度中Gamma=0.083,显著水平为0.018(p值<0.01),没有显现出强相关关系。3.受教育水平差异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与生活满意度没有明显关系,该指标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也表现出一定得相似性。冯立天、陈在华在对北京不同文化层次的生活质量调查中发现,北京市不同文化层次的城市人口生活质量综合指数呈现随文化层次上升而增大的态势,但是在一个非常狭小的区间内浮动,而且小学以下和大学两级文化层次生活质量指数值相同。154.平均月收入差异分析关于收入与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关系,一直存在着诸多分歧,不同研究有不同结论。本次调查
31、的结果表明,收入与主观生活满意度还是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国外,大多数研究结论其实表达与本文相近的含义,即在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当其居民收入增长到一定程度后,收入的影响会递减,则收入与满意度之间的联系较弱,而在经济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收入与满意度的联系更紧密。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城市的建设中必将出现大量还迁居民,如何增加还迁居民的实惠依然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二)物质生活条件对还迁居民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通过引进个体特征变量,我们发现只有收入对人们的主观生活满意度有一定影响,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从显著水平看,没有强相关关系,如图4-2所示。表8 总体生活满意
32、度对各自变量的回归分析标准回归系数Beta显著水平Sig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平均月收入0.0130.066-0.0140.2740.8650.4060.8690.000*复相关系数R=0.448; 解释力R2=20.1%; 显著性水平=0.000*我们一般将影响居民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则可以被分为两类:客观物质生活条件和居民的认知能力,个人平均月收入属于客观物质生活条件这一类。就一般情况而言,客观生活条件越好,人们的满意度越高。现有文献表明,在发达国家物质生活水平已经不再是影响主观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城市还迁居民正是在没有第二套住房,或是无力承担新购置房屋的费用而选择的还迁,其本身生
33、活水平有限。另外,还迁居民在迁居新房之时,又需要缴纳因住房面积差额而产生的几万甚至十几万元的费用,其物质生活水平更是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因此本想研究表明,还迁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生活满意度存在轻微的正相关关系,收入仍然是影响城市还迁居民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至此,本文研究假设之三:“影响城市还迁居民的主观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物质生活水平”得到验证。五、总结与讨论(一)主要结论城市还迁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是我国城市居民幸福感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迁居民经历了房屋拆改、手续流程、乔迁新居等一系列社会过程,具有特殊的身份和经历,他们需要对自身进行调整和重新定位,应对因还迁而带来的社会关系等的变
34、动,如果对还迁居民不能进行良好的安置、提高其生活满意度指数,很可能造成社会不安和社会危险,增加不和谐的声音,因此了解和掌握城市还迁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具有战略性的意义。本文以城市还迁居民作为分析的单位, 描述了还迁居民在现有住房、工作、消费、休闲、政府政策的生活满意现状,运用SPSS分析统计的方法,探讨了与城市还迁居民主观生活满意度相关的多种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还迁居民在居住条件、休闲状况、工作状况和消费状况四个方面的主观满意程度是不同的,其中满意度最高的项目是居住条件为44.5%,最低的是公共政策满意度,仅为30.25%。 性别、年龄、收入对城市还迁居民主观生活满意度的作用程度有区别,不同性
35、别的调查对象在对生活质量满意度的评价上并未显示明显的差异,年龄、受教育程度与满意度之间相关关系十分弱,影响城市还迁居民的主观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物质生活水平,个人平均月收入与主观生活满意度还是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二)相关讨论1.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可比性人的需求具有无限性,人们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产生新的需求,对生活得评估会有新的评价标准,这说明了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变化不存在一个永恒的状态。举例来说,如果还迁居民A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住上两居室的新房,那么他的主观满意度很可能非常高;而还迁居民B认为住上两居室的新房只是起步阶段,终极目标是名车豪宅,那么即使他与还迁居民A住在相同社区相同的房屋
36、里,二者的主观生活满意度必然存在差异;如果在3年以后,还迁居民A对自己有了更高的人生追求,那么他的主观生活满意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另外,即使是同在X社区的还迁居民,可能存在着生活水平相同,主观满意度不同的状况,也可能存在着主观满意度相同而生活水平不同的状况。因此,从生活需求和自我满足程度来说,人的主观生活满意度在时间轴和认知水平的不同位置上,不是一个可以横向比较的概念,我们的研究应该从被调查者生活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来把握它的内在意义。2.与前人研究的差异性(1)研究过程。在调查对象的选取上,本文将城市还迁居民作为独立的被调查对象,而没有将拆迁居民和还迁居民混为一谈,更具有针对性;在指标选取上,本
37、文将住房条件独立成指标,将居住条件与居住环境区别开来,保证了数据的效度。(2)研究结论。本文表明,性别对还迁居民主观生活满意度解释力微弱;物质生活水平与主观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前人的研究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研究结论,比如女性的主观生活满意度高于男性,物质生活水平(收入等)对主观生活满意度的解释力不强等等,结论的差异是因为调查对象的不同和每一次研究项目不同特点而形成的。因本项研究集中在一个专项安置城市拆迁户的居民社区,并且这些拆迁户原居住地相离很近,社区人员的同质性较强,并且离退休人员比例颇多,年龄结构偏大,邻里关系较新,加之X社区独特的地缘位置,所以形成了研究所特有的结论,在某几个方
38、面与前人结论存在差异。3.其他值得思考的问题X社区还迁居民生活满意度现状,从根本上来说是我国城市生产力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健康运转和城市改造的必然结果,是城市社会经济繁荣及社会文明进程中的客现反映。还迁居民满意度从侧面反映了还迁社区对于交通便利状况、配套服务设施等的需求,也促进了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关系的变革,推动社会的协调发展。但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城市还迁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还处在多重因素交织影响的时期,居民看到了好的变化,也发现了新的问题,他们抱怨、不满,此时更需要有关部门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政策出台,帮助他们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学会思考解决方法而不是一味的埋怨,让每一位还迁居民
39、获得最大限度的生活满意度,是每位公民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在今后的研究中,也希望有更多的目光关注城市还迁户群体,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致谢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真诚感谢屈勇老师的悉心指导,在长达一年有余的时间里,屈勇老师不辞工作繁忙给了我无尽教诲和耐心周密的指导。同时,也非常感谢班主任老师和全系其他老师四年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老师们的教诲将让我在日后的人生中受益无尽,在此表达对全系老师真挚的敬意和感谢!参考文献:1 冯立天.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18.2 胡荣.厦门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J.社会学研究,1996(1):223-227.3 林南,卢汉龙.社会
40、指标与生活质量结构模型探讨J.中国社会科学,1989(4):45-51.4 李莹.天津青年的主观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青年研究,2003(3): 31. 5 衣华亮,王培刚.城市居民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东中西部八个省会城市抽样调查J.经济问题,2007(9):39-43.6 雷弢,孙龙.近十年来北京市城区居民生活质量之变迁对1991年与2001年两次抽样调查的比较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4(1):42-49.7 易松国,风笑天.城市居民主观生活质量研究武汉、北京、西安三地调查资料的比较分析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81-83.8 王培刚.城市居民生活质
41、量满意度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8(3):34-39.9 韩东晓.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与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6(9):25-27.10 詹天庠,陈义平.关于生活质量评估的指标与方法J. 学术论坛,1995:29-34.11 易松国.生活质量研究进展综述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106-112.12 卢淑华、韦鲁英.生活质量主客观指标作用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1992(1):55-60.13 曾慧超、袁岳.2004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4(12):21.14 风笑天,易松国. 武汉市居民生活质量分析J.浙江
42、学刊,1997(3):48-50.15 冯立天、陈再华.北京不同文化层次城市人口生活质量探讨J.人口与经济,1995(1):66-71.16 Catril H. The Pattern of Human Concerns M.New Brunswie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65:26.17 Bradburn N.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M.Chicago:A1ding, Pub. Co., 1969:65.附录A:问卷 编号:_城市还迁居民主观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亲爱的居民朋友:您好!我们是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的调查员,为了深入了解城市拆迁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我们特此组织了本次问卷调查,以下问卷涉及到您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情况或看法,请在最符合您情况的答案的序号或方格里上打“”。您的填答将采取匿名形式,答案无对错之分,非常感谢您的配合! 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联系人:杨柳一部分:个人情况:1、性别:(l)男 (2)女2、年龄:(1)20-29岁 (2)30-39岁 (3)40-49岁 (4)50-59岁 (5)60及岁以上3、受教育程度: (1)小学及以下 (2)初中 (3)高中 (4)大学及以上4、婚姻状况: (l)己婚 (2)未婚 (3)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亚洲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公共设施清洁与保养合同
- 2025年仓储场地租用策划合同样本
- 2025年海洋服务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独家代理授权合同文件
- 2025年企业复印纸张采购合同范文
- 2025年合同争议上诉状
- 2025年个体挖掘机租赁合同格式
- 2025年光纤系统维护劳务分包协议
- 2025年企业租车合作协议样本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
- 医院感染及其危害
- 2025年三人合伙投资合作开店合同模板(三篇)
- 安徽省招生考试数学试卷
- 2024全国各省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及解析
- 高考日语阅读理解练习2篇-高考日语复习
- 印刷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 NB/T 11536-2024煤矿带压开采底板井下注浆加固改造技术规范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五年级(上)英语寒假作业(一)
- 【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2024)-【新教材解读】义务教育教材内容解读课件
- 医院临床科研大数据平台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