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成岩微量元素(提要)_第1页
火成岩微量元素(提要)_第2页
火成岩微量元素(提要)_第3页
火成岩微量元素(提要)_第4页
火成岩微量元素(提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火成岩微量元素提要(“岩石学与岩石成因”课使用,周新民,2002)原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理论建立在晶体化学和热力学基础之上,集中体现为弋尔德斯密特定律和能使特定律。前者是制约微量元素类质同像置换的经验规律,后来扩展研究键型、配位数、置换能量效应、组份浓度、温度、压力等,并提出负电性、晶体场理论(主要解释过渡族元素性状)等概念。后者能使特定律是解决微量元素在不同体系(固-液、液-液和液-气等)地质相之间平衡分配的规律,即确定微量元素分配系数(D),它是建立定量模型的基础。计量与分类主量元素,指岩石中该元素氧化物的重量丰度0.1%,即1000ppm( g/g,10-6,1/百万);微量(痕量)元素的

2、重量丰度1000ppm,0.1ppm;超微量元素0.1ppm,即100ppb(10-9,1/10亿)。常用代号:LILE大离子亲石元素;ICE,不相容元素;CE,相容元素;HFSE,高场强元素;LFSE,低场强元素;REE,稀土元素;RHE,放射性生热元素。不相容元素:不相容元素,Dis/l1相容元素,Dis/l1强不相容元素,Dis/l0.1弱不相容元素,Dis/l0.11Cs Rb Ba Th U K Na Ta Nb La Ce Sr NdP Hf Zr Sm Ti Tb Dy Er YbLu V Sc Ca Al低场强元素或活动性元素:易溶于流体,周期表A、A、A中离子半径(r)较大,

3、正电价数(Z)较小的元素,如K Rb Sr Cs Ba Tl和LREE(轻稀土元素)。高场强元素或稳定元素:Z/r大于3的不相容元素亲石元素,如Nb Ta Hf Zr P Ti等。稀土元素:57La Ce Pr Nd (61Pm Sm EuGd Tb Dy Ho Er Tm Yb 71Lu轻稀土元素LREE重稀土元素HREE原子序数57至71为La系稀土;Y族稀土元素原子序数39,r 0.88,类似Er,如参与作图,则内插于Ho和Er之间。放射性生热元素:U、Th。元素的“相容性”随矿物而易。对铁镁矿物而言,Sr、Cr、Ni、Co是相容元素;对斜长石,Sr是相容元素;对金云母、韭闪石,Rb、K

4、是相容元素。过度元素有三类,它们是亲石、亲铁和亲铜:Sc、Ti、V、Cr、Mn、Fe、Co、Ni、Cu、Zn。样品与测试样品的采集和选取,以及选用恰当的测试仪器和方法,是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的首要问题。野外采样是在野外观察基础上推行某种思考和设想的过程,至关全局;返回室内后,对其中代表性样品切片作岩相学反复研究;然后从中选取为数不多的样品作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常用分析方法有三种:XRF,X-射线荧光分析(X-ray fluorescence),理论上可测含量1ppm(灵敏度,即检出下限)原子序数1092号元素,相对标准差,即精度,RSD%,为±1020%,对Ga Ba Rb Sr Nd

5、P Ti Y 灵敏。LOI(loss on ignition)烧失量近似代表挥发份总量。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方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spectrometry),分两种:ICP-AES,即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下限一般为1ppmICP-MS,即质谱测定法,检测下限1100ppb相对标准差一般为±5%,对Rb U Th Ce Td Tm较不灵敏,总计可测60余种元素。INAA,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strumental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检测下限随元素而异,一般不大于0.1ppm,相对标准差一般为±5

6、%,对超镁铁岩要先作放射化学处理(RNAA)。可测元素:La Ce Nd Sm Eu Gd Tb Yb Lu Hf Ta Th U Zr Sr Ba Rb Cs Sc Cr Co Ni Fe Zn Ag As Au Br Sb W Mo,特别适合分析Ta Hf Th REE。对Sc Co Cr Cs Hf Ta Th U的检测极限为ppmppb,对稀土La Ce Nd Sm Eu Tb Yb Lu特别有效。上述仪器分析的准确度(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可用地球化学标样(即标准参考物质)进行检查,也可以根据地质学、岩石学资料和一些特征的元素对元素的比值,如Nb/Ta、Zr/Hf、Y/Ho、K/

7、Rb、TE1,3及其变化规律(参见下述)对测定值的合理性作出大致的判断。稀土元素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一般指原子序数57到71的15个La系元素和39号的Y稀土元素。稀土元素总量REE以LaLu,+Y表示。轻稀土元素LREE指La至Eu,其总量以LREE或Ce表示,其中Pm(钜)基本上是人造的(除了高品位U矿);重稀土元素HREE指Gd至Lu,不包括Y,其总量用HREE表示,如用Y表示则包括Y在内的Gd至Lu元素。玄武岩、中性岩、花岗岩和大陆火成岩中的REE和LREE/(HREE+Y)的平均值,分别为99ppm和0.8、196和2.3、290和3.5,以及2

8、41和3.1。因此,REE一般随岩石SiO2增加而增大,且年青岩石的REE比之年老的更多一些。就花岗岩而言,REE主要赋存在副矿物如磷灰石等,以及黑云母中(磷灰石中REE达0.111%),斜长石和钾长石中约占12%。LREE/(HREE+Y)比值变化,随岩浆结晶分异作用进行和碱含量增加而减小,在后构造花岗岩中此值又较小于同构造花岗岩中。因为REE的迁移,不是简单离子形式,与Si-O结构联系弱,易与F、CO3挥发份构成络合物。而形成络合物能力,HREE大于LREE。因此,LREE先在溶液中沉淀;HREE在溶液中滞留时间较长,迁移能力大于LREE,在伟晶岩和气成热液阶段较丰富,与富碱矿物、岩石关系

9、更密切。制作REE配分曲线图解时,为消除其原子序数的奇偶效应,需用球粒陨石标准化(CN)。用作标准化的球粒陨石的REE值已由许多学者提出,这里建议采用泰勒值(Taylor,et al.,1977,GCA,41,137580):La 0.315ppm,Ce 0.813,Pr 0.116,Nd 0.597,Sm 0.192,Eu 0.0722,Gd 0.259,Tb 0.049,Dy 0.325,Ho 0.0730,Er 0.213,Tm 0.0300,Yb 0.208,Lu 0.0323。进行REE地质地球化学含义解释时,较常使用的参数,除上述REE和LREE/(HREE+Y)以外,是 Eu、(

10、La/Yb)CN、(La/Sm)CN和(Gd/Yb)CN,后三种可简写为La/YbN、La/SmN和Gd/YbN。Eu,称为铕异常值。在球粒陨石标准化图上,Eu的位置往往落在由Sm和Gd限定的趋势线之外,这种偏离就是铕异常。如果EuCN比SmCN和GdCN值都高,称为铕正异常,反之则负异常。异常程度用EuCN/ Eu*CN确定,表示为 EuEuCN/ Eu*CN,EuCN是实际值,Eu*CN是根据在Sm和Gd投影点之间用直线(连线)内插法确定的铕的位置所得到值。 Eu计算方式是, Eu=2EuCN/(SmCN+GdCN,或者用几何平均值计算,。Eu为变价元素,可以三价,也可以二价。当它二价时就

11、易与三价的其它REE分离,而出现异常,在数值上当 Eu1为正异常,1为负异常,1无异常。Eu主要与Ca有关,Eu3+的离子半径(r 1.03)近似于Ca,可置换之,而Eu2+的r大于Ca,不置换。因此,长石,特别是斜长石一般为明显+Eu异常,且其结晶时fO2越低或An%含量越小,则Eu的分配系数就越大。所以,+Eu异常的斜长石呈堆晶岩;有大量斜长石作残留相的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呈明显-Eu异常,或者说分离结晶出斜长石后的残余熔体(即残浆)呈明显-Eu。一种普遍情况是,-Eu值的降低是斜长石参与分离结晶的特征,特别是多阶段分离结晶可以构成大的-Eu,即 Eu0.1。但斜长石作为晚结晶相,一般也可以

12、呈现-Eu。此外,花岗岩中,钾长石/斜长石比例0.60.7(对古老花岗岩而言)或1.21.6(对年青花岗岩的岩石,往往呈-Eu,反之则是无或弱的-Eu。磷灰石在深成条件、低fO2晶出时,由Eu3+Eu2+,r增大,不能取代Ca,而呈强-Eu;如在喷出岩的氧化条件,则磷灰石不表现-Eu,所以Eu又是氧化-还原的指示。与Eu相仿的另一REE参数是 Ce,也是由于Ce的变价所致,即Ce除常三价外,在氧化条件下可呈四价而与其它三价的REE分离。因此无Ce负异常岩石比之有Ce负异常岩石形成于更低氧化条件下。在岩石风化过程的弱酸条件下,Ce4+极易水解滞留于原地,使淋滤出来的溶液贫Ce,此外海水中Ce停留

13、时间又比其它REE短得多,所以海水沉淀物往往呈现-Ce,即Ce亏损。La/YbN(Yb值易准确测定)比值指示REE配分曲线斜率,有时也用La/LuN和Ce/YbN表示(La、Ce和Yb、Lu分别为轻、重REE代表)。该比值1,曲线向右倾,富LREE,一般见于酸性岩;该值1,曲线近于水平,属球粒陨石型,如大洋拉斑玄武岩、科马提岩;1,曲线左倾,见于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橄榄岩质科马提岩和受交代、强分异的富HREE的浅色花岗岩。La/SmN反映LREE之间的分镏程度,此值越大,LREE越富集。孙贤鉥等据此值将洋脊玄武岩分为三类:N-型(normal type),La/SmN1,REE组成模式属亏损型,

14、La/Yb N1型;P-型(plume type),La/SmN1,富集型;和T-型,过渡型,La/SmN1。Gd/YbN反映HREE之间分镏程度,此值越小,HREE富集程度越高。稀土元素四重效应REE配分曲线不遵守Masuda-Coryell规则,即REE经球粒陨石标准化值与原子序数之间不遵守对数直线关系,而呈现每四个一组(共四组),每组又同时呈上凸或下凹曲线形态,称作REE四重效应(tetrad effect,又译四分组效应)。按其形态,四重效应可分为两种类型(Masuda, A., et al., 1987):每组曲线呈上凸的配分曲线称为M型四重效应,主要见于高分异(高演化)浅色花岗岩,

15、由花岗质熔体在开放体系中与富挥发分(F,Cl)流体相互作用(反应)造成。四重效应的强弱与花岗岩演化程度同步,与花岗岩中矿物(包括副矿物物)分馏关系不大,它们是继承熔体整体性状;另一类,呈下凹的配分曲线,称W型四重效应,主要见于海相环境,如海水和海相生物、藻类、珊瑚、贝壳、石灰岩等,以及浅位地下水,是液-液反应所致。呈四重效应的REE配分曲线的四组元素划分规则是:第1组,La-Ce-Pr-Nd;第2组,Pm-Sm-Eu-Gd;第3组,Gd-Tb-Dy-Ho;第4组,Er-Tm-Yb-Lu。它们以Nd/Pm、Gd、Ho/Er为分界点。其中第2组和第3组之间,以Gd为公用点;第2组因缺Pm值(一般为

16、非天然REE)和Eu通常呈异常,使第2组曲线上凸或下凹效应不明显;第4组是发育最差的。因此,观察是否存在四重效应,通常以第1、3两组为主要观察对象;估算四重效应强、弱程度,也以第1、3两组为准。四重效应强、弱程度量化的估算方法是,以第1、3两组各组的两端员元素(即La和Nd,Gd和Ho)为参照点,其间拉直线,由此确定中间两元素(即Ce和Pr,Tb和Dy)的平均偏差,表示为方程(1)和(2),并分别以t1和t3代号表示。据t1和t3的平均,就产生整体四重效应值(Value of tetrad effect),如方程3,以TE1,3表示。t1=(Ce/Cet×Pr/Prt0.5 

17、3;········(1t3=(Tb/Tbt×Dy/Dyt0.5 ·········(2其中 Ce/Cet=CeCN/(La2/3CN×Nd1/3CNPr/Prt=PrCN/(La1/3CN×Nd2/3CNTb/Tbt=TbCN/(Gd2/3CN×Ho1/3CNDy/Dyt=DyCN/(Gd1/3CN×Ho2/3CNTE1,3=(t1×t30.5 ·

18、3;·······(3对于无四重效应REE配分而言,TE1,31.00;有四重效应时则TE1,31.00。一般说,第1和第3组元素呈四重效应时上凸或下凹程度,在图形上发生在一个对数坐标单位的一半以内。REE四重效应最初发现于1966年(Fidelis, I. & Siekierski, S.)和1969年(Peppard, D. F.等),在纯化学体系液-液相萃取实验中。化学上对它的解释是由于不配对的4f电子层自旋轨道耦合或晶体场稳定性的交换反应所致。REE呈M型四重效应的浅色花岗岩,往往含白云母、锂云母、钠长石、电

19、气石、石榴石、黄玉、萤石等矿物,并呈强烈负Eu异常,即 Eu<0.2,TE1,31.10。当 Eu<0.06这一极限值时,TE1,3则可大达1.50,这种情况只可能是由于Eu在花岗岩浆的演化晚阶段,Eu优先进入与之共存的水相之故,而不是由于长石分镏导致 Eu如此之低。随TE1,3值的增大,即四重效应的增强,元素比值K/Rb、Y/Ho、Zr/Hf、Sr/Eu等有一些规律性变化,由此可以从这些元素比值变化中判别流体与岩浆相互作用状况(参见后述)。不相容元素是分配系数Dis/l1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比值蜘网图(ratio spidergram)常用于微量元素成岩意义分析。它的横坐标是等间

20、距排列的各微量元素,排列顺序自左至右基本上按分配系数Dis/l由小变大,或按离子半径由大变小。它的纵坐标是岩石中各不相容微量元素对于球粒陨石(CN)或原始地幔(PM)或洋脊玄武岩(MORB)或洋脊花岗岩(MOG)各同名元素的比值,并取对数坐标。因此,微量元素蜘网图与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的构成本质上是相仿的,是元素标准化比值的配分型式的图解。常用的横坐标元素排列顺序(自左向右):S.S.Sun:Rb K Th Nb Ta Ba La Ce Sr Zr P Ti Sm YRb Ba Th Nb K La Ce Sr Nd Zr Hf Sm Eu Gd Tb Dy Y Er Yb (Lu V Sc Ca

21、 Al(用于玄武岩Pb Rb Ba Th U K Nb La Ce Sr Nd P Zr Ti Y Na (用于花岗岩R.N.Thompson:Ba Rb Th U K Nb La Ce Sr Nd P Zr Hf Sm Ti Y Yb (按Di大小排列,用PM/CN标准化J.A. Pearce:Sr K Rb Ba Th Ta Nb Ce P Zr Hf Sm Ti Y Yb (按r大小排列,用MORB/CN标准化K2O Rb Ba Th Ta Nb Ce Hf Zr Sm Y Yb (用于花岗岩,用MOG标准化上述元素的选择和排列顺序,视研究的岩石类型和使用的标准化值而异,同时也不是一成不

22、变,而可有局部变动(如Nb Ta、Zr Hf和Sr Nd P相对位置互换)和增删(如增加Pb、Pr、HREE和删去Ta、Hf、Eu),其目的在于用更清晰的图形显示三类元素(HFSE、LILE和REE)特征值的峰、谷和相大小,进而表征它们地球化学含义与构造环境信息。常用的标准化数据(ppm)CsRbBaThUKTaNbLaCeSrNdPHfZrSmTiTbYEuYbPM, Sun等, 19890.0320.6356.9890.0850.0212500.0410.7130.6871.77521.11.354950.30911.20.44413000.1084.550.1680.493PM, Woo

23、d等, 19790.0190.867.560.0960.0272520.0430.620.711.90231.2990.40.35110.38515260.0994.87CN, Thompson, 19820.0120.356.90.0420.0131200.0200.350.3280.86511.80.63460.26.840.2036200.0522.00.0730.22MORB, Pearce, 19832200.212450.183.5101205202.4903.38992303.4MOG,Pearce等, 19844500.80.7103510093409708上述五个标准化数据的

24、资料来源是:Sun, S. S. and McDonough, W. F., 1989, Geol. Soc. London Spec. Publ., 42, 31345;Wood, D. A., et al., 1979, Contr. Mineral. Petrol., 70, 31939;Thompson, R. N., 1982, Scottish J. Geol., 18, 59107;Pearce J. A., 1983, in “Continental basalts and mantle xenoliths”, 23049;Pearce J. A., et al., 1984,

25、 J. Petrol., 25, 95683.洋脊花岗岩是假定的,其微量元素值由MORB的平均值经分离结晶模型推算得到。原始地幔PM值几乎是球粒陨石的(相当原始地球)的2倍,在地球分层形成地核、地幔时,原始地幔中不相容元素就富集了,多了一倍。洋脊玄武岩的大部分不相容微量元素值比球粒陨石约多10倍,但Rb、Ba、Th等强不相容元素远达不到此倍数,而较小,因为MORB是高度部分熔融(10%)的玄武岩。因此,如用MORB值标准化时,蜘网图的左边元素的比值显得比右边元素更大些,图形也就更醒目,更易反映样品中混入的地壳元素及其混入程度,它们主要是K、Rb、Ba、Th,其中Ba、Th最丰富,而Sr以及Ta

26、、Nb、Ce、P、Zr、Hf、Sm、Ti、Y、Yb一般无明显加入。蜘网图形上的峰、槽、斜坡和弯曲,有重要的地球化学含义和成岩意义,但作具体解释时,必须结合样品的地质背景、岩相学和其它地球化学数据,作全面思考。各元素和特定构造环境下岩石地球化学的一般性规律如下:Sr,槽,是多解的。指示是斜长石分离结晶后残余岩浆的地球化学性质。Sr相容于斜长石中,如同Y、Yb相容于石榴石中,Ti相容于磁铁矿中。Sr峰,指示是有斜长石参与的堆晶岩,与消减作用有关的岩石。Ba,与Rb、Cs相仿,易进入含K矿物,但Rb、Cs比Ba更易富集于残浆,故K/Rb、K/Cs随分离结晶和分异作用进行而减小,而Ba易占据早期的K矿

27、物中K位,故Ba在残浆中贫化。K,贫化,即槽,指示着与消减作用无关;而富集则代表是花岗质岩石、岛弧火山岩和与消减作用有关岩石。U-Th,皆富集于残浆,或集中于低部分熔融熔体。Th比U稳定,因此在分异的残浆中,Th/U比值增加。Nb-Ta,槽,是多解的,指示是受消减带上升流体(富Sr、K、Rb、Ba、Th)影响的火山弧玄武岩,或继承沉积物特点表示源区仍然保留这些元素。总体上说,Nb-Ta槽说明与陆壳有密切关系,因为原始地幔形成陆壳第一阶段,Nb-Ta优先残留于地幔,到第二阶段才发生Nb-Ta的高度不相容,如洋岛玄武岩,呈现Nb-Ta峰。此外,Nb峰是非地壳物质、偏基性岩石的指示。Nb-Ta槽与R

28、b-Th槽的共存,是受下地壳麻粒岩相岩石混染的指示。P,富集,起源于富集型地幔,未混染的玄武岩;贫化,则起源于亏损地幔或地壳岩石。Zr,富集,是地壳物质的指示,贫化是上地幔起源的象征。Zr易进入熔体或保留于熔体中,与Ta相仿,故残浆中Hf/Zr和Nb/Ta比值皆变小。Ti,习性与Zr相反。尖峰形蜘网图常见于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的、与消减带有关的岩石(如岛弧钙碱性岩石)中。与正的尖峰相关元素多半是附加于产生玄武质岩石的地幔楔橄榄岩的组分,主要是K、Rb、Ba、Th,其中尤以Ba最丰富,构成峰,它们都随消减带脱水作用上升、运移而来。但Sr、Ta、Nb、Ce、P、Zr、Hf、Sm、Ti、Y、Yb无明显

29、添加。因此,图形整体呈上隆形状。玄武岩受地壳物质混染后,Nb至Hf各元素皆增。如受上地壳混染,呈Rb-Th峰,Nb-Ta槽,因上地壳富Rb-Th;如受下地壳混染,则Rb-Th和Nb-Ta皆呈槽,因下地壳贫Rb-Th。随岩浆分离结晶作用进行,Rb、Th、Nb、Ta的增加比REE和Sr的增加更快,Ba和Y则下降。洋岛玄武岩,富全部不相容元素,并具Nb-Ta峰,说明源区富不相容元素。岛弧玄武岩的特点是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Zr、Hf和重稀土元素Yb、Y,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Cs、Ba、Sr、Pb、U、Th、K(来自亏损地幔楔),还富集La、Ce(来自俯冲板块)。如出现贫Ce异常,是板块

30、携带海洋沉积物的标志。板内玄武岩以富高场强元素Nb、Ta、Ti、Zr、Hf为主要特点。某些元素对元素比值及其变化元素对元素比值及元素含量在幔源岩石、壳源岩石及其变化岩石中,一般都有各自固定值和变化规律(趋势),据此可以识别仪器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必须结合地质学与岩相学研究)和讨论地质地球化学问题。Nb/Ta:此比值在球粒陨石中为17,在玄武岩中17,在花岗岩中12,有角闪石和金红石残留的壳源花岗岩中Nb/Ta9。其中消减带玄武岩中为16.7±1.2(1 ),洋岛玄武岩中相仿或略大,但在较高SiO2和较高K2O的不饱和玄武岩中可升高达2223;此外,消减带玄武岩中Nb含量为0.211pp

31、m,在洋岛玄武岩为8100ppm。Nb与Ta的价态相同(+5)、离子半径大小相似,在各种地质过程中有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在岩浆作用中是典型的不相容元素,主要赋存在金红石、锡石、铌铁矿-钽铁矿中,在同源火成岩系列中有相同的Nb/Ta比值,一般说在玄武质和花岗质岩石中Nb/Ta分别是17和12,但在演化岩石中,Nb与Ta丰度较高,其量皆增,但Nb/Ta比值明显下降(如由浅色二长花岗岩的14,降为浅色花岗岩和云英岩的2),原因是Ta比Nb丰度增加更大,而且Ta与Rb、Li、F正相关,故在有流体参与的演化花岗岩中,当REE的TE1,3>1.00时,Nb/Ta比值将明显12,直至降为12。Nb、T

32、a在角闪石中都呈现较不相容习性,在地幔熔融时Nb呈高度不相容,且Nb的不相容性大于Ta,因此Nb/Ta比值与Nb呈正相关,与Ti、Ba、Zr、Eu/Eu*、K/Rb也呈正相关,总的说Nb/Ta性状与Zr/Hf类同。Zr/Hf:此比值在球粒陨石中为38。由于Zr与Hf的价态相同(+4)、离子半径大小相似和分配系数D在各矿物中相近(DZr=DHf),因此在大多数地质过程中Zr/Hf比值近于常数,变化范围窄。例如在洋脊玄武岩、洋岛玄武岩、大陆泛流玄武岩、造山带玄武岩、金伯利岩和花岗岩中Zr/Hf值皆为3340。其中消减带玄武岩中为37.2±4.1(Nb<11ppm),洋岛玄武岩中为4

33、4.6±2.3(Nb<8ppm),洋脊玄武岩中为36.6±2.9,大陆和大洋板内玄武岩的Zr/Hf,总是大于球粒陨石值,变化于3887范围;此外,Zr/Hf比值的变大可能是富碳酸盐流体对不均匀地幔交代所致。Zr/Hf比值在一般花岗岩中为39(327样品平均)至36,一般趋近球粒陨石值38,伟晶岩中为25(107样品平均)。长英质岩石中Zr、Hf是典型不相容元素,几乎全部赋存在锆石中,因此锆石结晶作用制止Zr、Hf在岩浆中强烈富集,故在一些花岗岩中其量甚低,但其比值不变,因主要造岩矿物中Zr、Hf分配系数都很低。然而,随花岗岩熔体演化及流体参与作用,Zr/Hf比值在固相

34、中减小,在水相中很高(例如花岗岩节理水中Zr/Hf趋向88)。因此,高演化花岗岩,也就是往往具REE四重效应花岗岩中,当其TE1,31.00时,Zr/Hf939;当TE1,31.10时,Zr/Hf20;而且TE1,3与Zr/Hf呈负相关。但一般地说,只有Zr/Hf25时,才显示清楚的REE四重效应;Zr/Hf比值的变小是富F(Cl)流体与花岗岩浆的作用所致。Y/Ho:此比值在球粒陨石中为28,在各类岩浆岩中几乎都是28。例如:在消减带玄武岩中为29.0±1.15,弧后盆地玄武岩中28.4±1.05,洋岛玄武岩中28.8±1.10。Y/Ho比值一般在花岗岩中也是28,但在与F复杂化合物相关的花岗岩中,如过铝花岗岩中,Y/Ho28,直至50,而且随TE1,3增大而增加;而在与重碳酸盐(碳酸氢盐)化合物相关花岗岩中,如过铝A-型花岗岩中,Y/Ho比值则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