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脑瘫儿童康复保育讲堂卢亦鲁 第一篇 早期干预篇-把握脑瘫康复的关键什么是脑瘫? 脑瘫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表现为永久性的、可变化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其症状在2岁前出现,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癫痫以及视听觉、言语、行为等障碍。脑瘫康复为什么要实施“三早”? 脑瘫康复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最重要的是要实施“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康复)。因为婴儿期的神经系统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分化阶段,未成熟大脑和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能力,其可塑性和代偿能力最强;早期康复能促进神经细胞的发育和髓鞘形成,有利
2、于受损伤大脑功能的恢复,可得到最佳的康复效果。其次,运动障碍会影响儿童生长过程中的正常发育,容易造成儿童在发育过程中的二次或三次的继发性损害。儿童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身体器官、骨骼、神经系统都处于发育阶段,当部分功能发生障碍,整体的功能将会重新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代偿了障碍的功能,使其发挥最大的潜能。所以在儿童的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前开展康复,调动了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身的潜在的能力,补偿自身的功能缺陷,得到最大程度的适性发展。才会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如果过了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再康复,康复训练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事倍功半。如何早期发现脑瘫? 小儿运动发育简单归纳为:二抬四
3、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即二个月会抬头,四个月会向前抓住大人的手能翻身,六个月能独立坐,七个月能在床上熟练翻身,八个月会爬,周岁时自己会走。 脑瘫表现为运动发育延迟,残留原始反射,肌张力异常。脑瘫早期诊断比较困难,许多情况往往是介于正常和异常之间的“发育边缘儿童”,如存在异常姿势反应,可诊断为“中枢性协调障碍(ZKS)”。脑瘫明确诊断要在2岁以后,1岁以前的诊断称早期诊断。由于早期干预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只要出现运动发育落后和姿势异常的表现,就应该先开展早期干预(康复),以免耽误病情。早期表现为:(1)三个月内情况:容易受惊吓、啼哭,难以入睡;全身发软或发紧,少动或过多乱动;
4、喂养困难,吸吮无力,嘴的闭合差,吞咽困难,经常反呛、吐奶。(2)三个月后情况:100天还不能抬头,手指紧握,不会张开;5个月不会翻身,不会抓握,不会把手放到嘴边。(3)六个月后情况:6个月时不能用上肢支撑身体,8个月不会独坐。(4)异常动作和姿势:头部不能保持在正中,流口水,两腿交叉,脚尖着地,肢体活动不协调,不对称。双手把儿童的头转向一侧,正常儿童肢体不随着头动,而脑瘫儿童则出现头转向侧的上下肢伸直,对侧上下肢弯曲(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什么是脑瘫的康复保育? 正常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进行保健和教育(保育),以利儿童的健康成长。脑瘫儿童在成长中不仅需要与正常儿童一样进
5、行保育,而且需要在保育的过程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早期康复,因此,脑瘫儿童康复的实质应该是康复保育。 康复保育是针对脑瘫儿童不同的个体,通过康复保育,获得新的运动、认知、语言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有效地发挥脑瘫儿童的潜在能力,减轻残疾程度,达到个体生存的最佳状态和生活自理的最大效果(适性发展)。 第二篇 抚育篇-纠正异常姿势 脑瘫儿童因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肌肉之间运动不协调,导致运动姿势和运动模式的异常,虽然异常的姿势和运动模式给脑瘫儿童带来暂时的帮助,但是长时间的异常运动,会给儿童造成永久性的二次损害。如脑瘫儿童的剪刀腿姿势,暂时能帮助行走,长时间保持这样的姿势就
6、会造成髋关节脱位,双腿屈曲肌腱挛缩,出现永久性损害。如何正确地抱脑瘫儿童? 脑瘫儿童有着异常的姿势,如果抱的姿势不正确,将使得异常姿势得到强化,所以抱脑瘫儿童时要注意抑制其异常姿势,使儿童的头和躯干处于正常位置,双侧手臂不受压。(1)痉挛性脑瘫的抱法:护理人员一手托住脑瘫儿的臀部,另一手扶住儿童的肩背部,把儿童头部竖直,与护理人员之间保持良好的视觉交流(或头放在护理人员的肩部),并侧抱在怀中,将内收肌痉挛的双腿分开在护理人员的身体两侧,轻度屈曲外展,达到降低内收肌痉挛的目的。(图1)(2)软瘫儿童的抱法:护理人员用手托住儿童的臀部,使他头、躯干竖直,背部紧靠护理人员胸前,稳定骨盆和肩
7、部,防止脊柱后突或侧弯畸形,有利于培养躯干的竖直姿势。(图2)(3)其他抱姿:儿童的背部对着护理人员,护理人员用前臂阻止儿童的肩部下垂,用手保持髋部屈曲,大腿弯曲,外展,促进躯干前倾,伸展背部。这种抱姿可以左右摇摆儿童,对痉挛性脑瘫或手足徐动脑瘫均可采用。(图3)如何安排脑瘫儿童正确的卧位姿势? 脑瘫儿童如果卧位姿势不正确,会使异常姿势和肌张力得到强化,正确的卧床方式有助于纠正原始反射和异常肌张力。(1)侧卧位:适合各种脑瘫,特别是具有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的儿童,可抑制原始反射。在侧卧位时,儿童两手容易伸向中线位,有利于伸展肘关节,促进上肢运动发育。(2)俯卧位:适合训练
8、头部控制能力,促进脑瘫儿童的抬头。(3)肌张力增高儿童的卧位姿势:平卧时肌张力高,头部后仰,躯干、四肢姿势不对称,可以使用吊床,减轻四肢过度伸展,保持头部在中线位置。对严重肌张力增高的儿童,可以使用Taylor支撑垫和T形滚筒,固定头部,弯曲髋部,保持骨盆在中立位。(图4)如何保持脑瘫儿童的正确坐位姿势? 正常情况下,六个月的婴儿能够独坐,而同龄的脑瘫儿童腰背部控制能力差,髋关节屈曲困难,平衡能力差,不能独坐。为了获得宽大的支持面积,脑瘫儿童常常采用双侧髋部及膝部屈曲,大腿及小腿的内侧着地,臀部着地,双腿的姿势呈“W”形,但这种坐姿将会导致髋关节脱位,必须加以纠正。(1)坐位:护理人
9、员坐(跪)在儿童后面,用自己胸腹部顶住儿童腰背部,保持儿童的脊柱正直,防止后凸;使儿童的髋部屈曲90度,减轻脊柱后凸。在儿童前面的凳子上放一些玩具,让儿童保持正确坐姿的同时,进行手功能的训练。(2)角椅:角椅是训练脑瘫坐姿的器具,由三个互成直角的平面组成。角椅在儿童坐位时提供头部支撑,防止头部后仰及左右偏斜,保持正中位;90度的靠背,限制肩部收缩,使肩部旋前,促进双手放置中线,自由活动;保持躯干正直,避免脊柱后凸或侧弯;使髋关节保持90度,两下肢分开,膝部伸展。如何保持脑瘫儿童的正确跪位(膝立位)姿势? 脑瘫儿童常见的异常跪位姿势有二种:一种是“W”型跪姿,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膝部向
10、二边分开,大腿和小腿的内侧着地,臀部着地,形成“W” 形,容易导致髋关节脱位;另一种是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膝部靠拢,臀部坐在小腿和足后跟上,影响臀部的控制能力的发育,增加腿部的屈肌的痉挛。 正确的跪姿:让儿童双膝部靠拢,大腿与小腿成90度,髋关节充分伸展,躯干与大腿呈直线(180度),护理人员给予必要的扶持。 正确的站立姿势:正常儿童一岁时能够独立地站立,脑瘫儿童因运动发育落后,髋关节屈曲,肌张力高而足跟不能着地,内收肌痉挛而双腿交叉呈剪刀状,无法正确站立,需要进行正确站立姿势的体验。护理人员在儿童后面,用双手扶住儿童骨盆二侧,让儿童尽可能双腿直立,骨盆保持在中立位上,处于
11、正确的静态站立姿势;在完成静态站立后,逐步在站立时头、躯干、四肢等进行随意活动,并保持相对的平衡,体验正确的动态站立姿势;站立是行走的前提,静态站立是独立站立的基础,动态站立是开展独立行走的基础。 第三篇 生活自理篇-提高生存能力 协助饮水:脑瘫儿童吞咽功能障碍,饮水时容易发生呛咳。首先要选择良好的饮水体位,儿童的颈部要垂直于地面,以防止发生呛咳和呕吐,或者让儿童坐在角椅上或护理人员的身上;使用缺口杯给儿童饮水,可避免饮水时头部后仰引起躯干僵硬而发生呛咳;对不能控制吞咽动作而发生呛咳的儿童,可以缓慢少量地饮水,或者选用粘稠的液体,以减慢液体流速,避免发生呛咳。(图5 缺口
12、杯) 协助进食:正常儿童进食的发育规律是:0-3个月完全依靠他人照顾,6个月能用双手捧奶瓶,9个月能用手指把食物放入口中,12个月能用杯饮水 脑瘫儿童因姿势异常,运动发育落后,而出现口腔内运动异常,口腔内各器官的协调功能障碍,以及口周感觉异常等多种因素引起进食困难。进食中需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是:进餐的体位,下颌的控制,促进咀嚼和吞咽功能。 良好的进食体位是坐位,上肢对称性地位于躯干前方,髋关节屈曲90度,严禁在仰卧位进食,避免发生呛咳,甚至窒息;在进食时,护理人员让儿童躯干向后倾斜10度,使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又能防止食物进入气管。(图6) 咀嚼运动是在闭
13、唇的同时,经过舌肌和颊肌的共同运动,把食物送到臼齿上,通过下颌的回旋运动,把食物磨碎,并咽下的运动。对于唇闭合运动差,舌运动障碍的儿童要协助咀嚼,直接将食物放置在臼齿上,促进咀嚼;也可以用小块硬性食物放置在牙齿上,增加咀嚼能力;对抬头动作发育迟缓的儿童,容易表现出口唇周围的触觉过敏,影响舌运动和咀嚼发育,需要按压口唇周围,以减轻触觉过敏。 协助更衣: 正常儿童在1岁时,开始在穿脱衣服中有协同动作,1.5岁至2岁更多地参与穿脱衣服之中,3岁能脱下所有的衣服,4-5岁能够自己穿脱衣服。 痉挛性脑瘫儿童在1岁内,家长在穿脱衣服时都会感到有抵抗,换尿布时分腿困难,穿衣时手
14、臂僵硬;而手足徐动性脑瘫的身体控制差。(1)侧卧位穿脱衣服:对不能坐的儿童,通过侧卧位更衣,减轻肌张力,减少更衣中的阻力,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穿衣时侧卧位,要让儿童的面朝向护理人员,一侧肩部向上,帮助上臂伸进袖子,再进行另一侧;脱衣时动作同前,不同的是帮助上臂从袖子中拿出。(图7)(2)坐位穿脱衣服:对能够坐的儿童,可以通过坐位更衣,让儿童坐在地上或桌子上。护理人员坐在儿童的身后,按照不同的情况,从后面用手扶住儿童的骨盆、大腿或膝关节,鼓励儿童自己脱衣。观察儿童自己能完成多少,那些环节上需要帮助。(图8) 协助如厕: 正常儿童1岁左右时,明白如厕的目的,2岁时达到可以训练如
15、厕的阶段,4岁能够独立完成如厕。 脑瘫儿童的平衡功能差,身体有不对称姿势,坐在便盆上很难放松,需要化更多的时间来训练,学会独立如厕。协助如厕的步骤如下:(1)选择便盆:便盆的基底宽大稳定,背部有一定的支撑,儿童的双足能平放在地面,处于既安全,又舒适的位置。(2)培养规律:了解排便的规律,定时把儿童放置在便盆上。(3)提供帮助:便盆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周围有相应的支撑和扶手,使得儿童能保持坐位平衡,利用一手握住扶手,另一手完成脱裤或穿裤。(4)如厕姿势:髋部屈曲,大腿分开,身体向前倾斜。(5)自行清洁:大便结束后,用手纸擦干净,自己洗手并擦干;对不能独立完成的儿童,护理人员可以用面糊涂在
16、儿童的肛门周围,然后训练儿童把面糊擦干净,通过训练学会独立清洁。 第四篇 特殊情况处理篇 口腔肌肉控制力差的喂食: 口腔肌肉控制力差的表现为:主要为咀嚼困难和吞咽障碍,在喂食时儿童常常用舌头把调羹推出,或有强力的咬合反射,口腔区域的触觉高度敏感,流口水和张嘴。对口腔肌肉控制力差的喂食方法如下:(1)选择合适调羹:调羹不能太深,脑瘫儿童不易把食物放入口内;调羹也不能太长,容易刺激儿童的呕吐反射。(2)喂食方法:调羹从中间放入,平放在舌头上,轻轻按压,以防儿童把舌头往前推出,然后把调羹退出,不要刮到儿童的上齿或口唇。(3)口腔控制:护理人员正面对着儿童,用拇指放在儿童
17、下唇的下颌处,食指放在下颌关节处,中指放在下巴的下面;用拇指和中指托住下巴缓慢上抬,使得儿童的口腔闭合;如儿童仍把食物含在嘴里不吞咽,护理人员可以用中指在下巴后方按压,刺激儿童的舌根,促进吞咽动作。(图9)(4)促进咀嚼:咀嚼困难的原因是舌头控制食物困难,口腔内部痉挛、过敏、肌张力低下等因素造成。进食前,护理人员对儿童进行减低敏感性训练,舌头在口腔内作两侧运动,用牛肉干、面包干进行咀嚼训练;进食时,把食物放置在两侧牙齿上,刺激咬下食物,诱导出咀嚼动作,便于咀嚼。(5)促进吞咽:吞咽障碍是痉挛、肌张力低下、合唇困难、舌头控制困难、各器官协调功能障碍等综合因素作用下。进食前,护理人员鼓励儿童舌头向口腔内两侧活动,舌尖从上门牙往后舔;进食时,用匙把食物送到舌的后部,并轻轻压下,可以引发吞咽动作;进食后,家长用手在儿童的下巴处往前摸,再用手指在颈部从上往下摸,协助咽下食物;每次喂的食物要少,吞咽完毕后,再送下一次。 出现强力咬合反射的处理: 对有强力咬合反射的孤残儿童,一旦把金属调羹放入嘴里,就会反射性地把调羹紧紧咬住。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千万不能用力把调羹抽出,因为这样做,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在线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年上海市农产品买卖合同范本
- 2025法律顾问审核版工程活动隔断合同
- 发电机租赁合同
- 上海市买卖合同范本
- 彩钢围挡制作安装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法(本科)形考任务1-4
- 2025授权产品合同模板版本
- 产品授权经营协议书
- 2025年03月咸阳事业单位研究生公开招聘(9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机房吸音墙施工方案范本
- 管理者要有的成本思维
- 高考语文小说专题阅读(9)2019年新高考I卷《理水》原文+真题+答案+解析
- 第7课《大雁归来》课件(共14张)语文八年级下册
-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地区校2024届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联系函、信息表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人生海海》
- 车棚施工方案
- 汽车罐车常压容器检验合格证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
- 挂名法定代表人免责协议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